资源简介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标·定向 核心·导学1.了解现代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1.现代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力:经济全球化 2.现代移民三大主体:苦力、精英和难民迁移 3.多元文化两个典型代表:美国和新加坡学习任务1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1.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2.表现(从【智选】中选出相对应的序号)二战后 ③、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⑤、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世纪 七八十 年代 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①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 经济高速发展的②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也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20世纪 90年代 ④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智选:①非洲 ②日本 ③西欧 ④东欧 ⑤东南亚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是指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人口迁移是指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二、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劳工 迁移 (1)时间:20世纪50—70年代 (2)概况: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精英 迁移 (1)原因: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表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人口迁移数量不断增多;人口迁移分布不均衡,主要是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迁移;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也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迁移人口从体力劳动者到知识精英。阅读教材图片“硅谷”及其文字介绍。思考:从图片及文字介绍中可以看出现代移民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全球劳动力呈现出“精英迁移”的趋势;精英移民从事的主要是高科技或贸易金融等新兴产业的工作。【深化点拨】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多元化的影响(1)外来文化冲击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加速了本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和衰亡。(2)加速了本土文化对异域文化的吸收与融合,促进了本土从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的发展。学习任务2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一、难民的产生1.定义: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的独特群体。2.来源:(1)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如遭到纳粹德国迫害而流亡的犹太难民;(2)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难民产生的原因二、难民的救助1.救助背景:(1)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的国民权利,处境十分艰难。(2)为了保护难民的基本人权,国际社会作出了相应的努力。2.救助措施1950年 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1951年 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1966年 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2000年 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3.现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难民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群体性、无助性、流动性、自发性和被动性的特征。【概念阐释】欧洲难民危机欧洲难民危机,或者称欧洲移民危机,是指自从2010年底爆发“阿拉伯之春”后,数量激增的难民或经济移民从中东、非洲和亚洲等地经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进入欧盟国家寻求居留而产生的移民潮,其中多数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西亚、北非地区。学习任务3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一、形成背景1.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2.在不同文化的交汇、借鉴与认同中,这些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经济全球化、移民社会与移民文化二、典型代表国家 形成背景 文化特征美 国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移民文化 ①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是显著特征; ②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新 加 坡 ①19世纪以来,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极大地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的航程; ②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从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 多元文化和谐共处:①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 ②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移民文化的启示人口的迁移,必然带来文化的交汇,而在这种文化借鉴与适应中所产生的认同,往往能催生出一种海纳百川、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古代历史上的“泛希腊化”和近代的“美利坚文化”均是如此,多样性的文化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创新和活力。【拓展延伸】美国移民文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美国化”使外来移民在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文化认同,有利于保持美国社会的稳定;族群和文化的多样性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创新的活力。(2)消极影响:多元化使美国社会在文化认同方面始终存在着不同族群间的矛盾与冲突。主题一 二战后世界的人口迁徙1.分析问题——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材料 二战后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表时间 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趋势并对其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自主作答】趋势:数量不断增加;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知识精英移民成为新趋势。原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如西欧和北美、大洋洲等发达地区吸收了欠发达地区的大量劳动力和知识精英。2.获取信息——难民问题的形成材料 巴基斯坦社会时局动荡不稳,大量难民流离失所,避难逃到沙特、伊朗、约旦等周边国家,难以回到自身原本的家园,造成国际难民问题突出。索马里内战爆发,班图族人民属于少数族裔,因此,在内战中饱受屠杀与苦难,大量难民逃往外地,比如,邻国埃塞俄比亚,这些人民也成为国际难民。——摘编自黄格《国际难民问题成因及应对方法研究》思考:据材料,概括国际难民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为保护难民基本人权所作出的努力。(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破法】特征抓住关键信息:“社会时局动荡不稳”“班图族人民属于少数族裔”。【自主作答】原因:社会时局动荡;民族冲突与矛盾。努力:成立“联合国难民署”;制定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制定《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确立“世界难民日”。 现代人口迁徙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方面 表现数量 国际移民在绝对数量上呈现出较大增势,反映出当今世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性依然强劲流向 国际移民的主要流向是西欧和北美,但流向更加多元化趋势 国际移民呈现出“精英迁移”的趋势问题 难民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球移民治理的重大挑战 2.影响(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加强国际对话与合作。②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交流,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③形成多元文化及多重认同,大量移民的移入带来不同的文化,使移入国民族的同质性和共同的价值观形成。(2)消极影响:①对民族国家管理控制其领土事务的权威和能力提出了挑战。②大量的优秀人才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剧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③国际移民造成国际关系的紧张。如难民问题、非法移民问题和跨国移民犯罪问题。【深化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多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永久性定居移民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迁徙形式多样化。主题二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与文化认同1.获取信息——移民文化的特点材料一 材料二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政府确立了“教育立国”的方针。从1966年开始,新加坡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英语和母语(主要是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这在后来被认为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摘编自张耀源《新加坡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与经验》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文化的特征,并结合所学说明其特征的表现。(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破法】抓住关键信息“苏丹回教堂”“佛牙寺”“圣安德烈教堂”“马里安曼兴都庙”“英语和母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主作答】特征: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表现: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类宗教建筑形式各异。2.论证观点——移民社会的文化认同材料 美国国会在排华法案(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辩论中提到了中国移民不愿被同化的问题。俄亥俄州众议员伊兹拉·泰勒认为:“中国人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歧视,美国的法律规定只有白人和本土出生的黑人的后裔能够成为美国公民,如果说中国人不可被同化,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被给予这样的权利。他们在加州的遭遇能够让他们接受被同化吗 ”——摘编自曹雨《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立法过程分析》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移民社会面临的文化认同问题的认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破法】抓住关键信息“受到了严重的歧视”“权利”并结合世界各地民族文化的贡献和世界文化多样性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自主作答】移民社会存在多元文化,坚决摒弃狭隘的文化观念,应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多元文化;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以文化交流超越文化隔阂,文化互鉴超越文化冲突,文化共存超越文化优越;文化认同和文化包容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多元化的利与弊利 ①文化多元化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创新 ②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人口迁徙,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④有利于提高社会包容度 ⑤有利于带动社会文化、道德水平的提升 ⑥有利于实现社会平等弊 不同文化之间有时会出现误解,发生冲突题组一 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是 ( )A.亚洲、北美、欧洲 B.西欧、北美、大洋洲C.中东、南欧、东亚 D.大洋洲、南欧、中东【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的劳动力主要是流入西欧、北美、大洋洲等地,故选B。2.1990年,有1.2亿人长期生活在自己国家以外的地方。2003年,这一数字超过1.75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经济全球化加速C.宗教冲突的加剧 D.跨国公司的壮大【解析】选B。根据所学可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移民现象加剧,B正确;1990年,两极格局尚未结束,排除A;宗教冲突只是部分地区移民现象加剧的原因,排除C;跨国公司的壮大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但不是移民现象加剧的主要因素,排除D。【深化点拨】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和特点由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转化,由低层次体力劳动者向高层次体力劳动者转化,由低层次脑力劳动者向高层次脑力劳动者转化。题组二 难民的困境和救助3.(2023·龙岩高二检测)据下表可知,解决难民问题需要 ( )年份 名称1950 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1951 联合国通过了《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2021 东京奥运会给予高水平难民运动员参赛机会A.欧美国家共同主导 B.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C.国际奥委会的努力 D.难民群体的自力更生【解析】选B。根据材料表格文字内容可知,联合国、东京奥运会都在关注难民问题,难民问题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故选B;A、C、D材料未体现,排除。4.20世纪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外政治局势变迁B.殖民解放运动的高涨C.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D.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解析】选A。二战以前,欧洲战争不断,因此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二战以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局部冲突仍旧存在,难民主要来自这些地区,因此国内外政治局势的变迁影响了难民的来源,故选A;殖民解放运动的高涨有利于亚非拉国家的发展,不会带来大量难民,排除B;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是全球不是局部,排除C;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5. (2023·宁波高二检测)阅读如图,该史料可用于探究( )A.法西斯主义的罪行B.联合国难民署的行动C.“知识精英”的移民活动D.自然灾害对人口移动的影响【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法西斯主义对犹太人的屠杀,中国政府对犹太人的保护,因此该史料可用于研究法西斯主义的罪行,A正确;联合国成立于二战结束后,排除B;“知识精英”的移民活动大约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人祸,非自然灾害,排除D。题组三 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6.(2023·温州高二检测)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鼓励海外移民,它们被称为移民国家,这些移民国家文化的特点是 ( )A.种族文化冲突非常尖锐B.形成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C.实际是各种文化的拼盘D.都出现了文化大一统趋势【解析】选B。移民国家中有大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因此移民国家的文化特点是形成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B正确;种族文化冲突尖锐并非所有移民国家文化的特点,排除A;移民国家的文化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拼盘,而且大部分并未出现大一统的文化趋势,排除C、D。7.从1819年新加坡开埠起,就有来自马来西亚、中国、印度等邻近国家的移民进入,新加坡多种族社会逐渐形成。这表明新加坡 ( )A.是文化多元化的移民国家B.缺乏自身特色的主流文化C.地处马六甲海峡位置优越D.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解析】选A。材料“就有来自马来西亚、中国、印度等邻近国家的移民进入”“新加坡多种族社会逐渐形成”体现外来移民对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影响,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补偿训练】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带来了各自母国的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组成了五彩斑斓的美国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文化具有多元化色彩B.美国文化缺乏主流价值观C.殖民统治造就了美国文化D.美国文化容易被世界接受【解析】选A。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造就了五彩斑斓的美国文化,因此美国文化具有多元化色彩,A正确;通过材料无法判断美国是否缺乏主流价值观,排除B;美国文化是美洲本土文化、欧洲移民带来的文化等文化交融的产物,排除C;通过材料无法判断世界接受美国文化的程度,排除D。课时巩固训练,请使用 “课时过程性评价 八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