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 4 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导学案
1.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了解美日侵略台湾的史实;
3.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 4.知道中法战争。
重点: 洋务运动的内容与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
难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的评价,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原因。
课标内容: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 19 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 和中法战争。
一、洋务运动
1.目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 ,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
2.代表:在中央以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 3.时间:从 19 世纪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 ·
4.口号:“ ”“ ” 。 . 5.主要内容:
(1)军事企业: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 代军事工业。 ·
(2)文化教育:洋务派兴办 ,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 深造等。 ·
(3)民用企业: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洋务派开办了 、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近代 民用企业。 ·
(4)建立新式海陆军:·
①新式陆军: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 发生变化。 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
②新式海军:到 19 世纪 80 年代,广东、南洋、北洋(规模最大)和福建四支海军初步建成。1885 年,清政府成立 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6. 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 。它在客观上促进了 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 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二、美日侵略台湾
1.19 世纪 60 年代, 派军队进攻台湾却大败而归,转而支持、联合 侵略台湾。
2.19 世纪 70 年代, 借口琉球船民在台湾被杀,武力侵台。台湾人民距据险反击,清政府也派 率兵入台;在英美“调停”下,勒索清政府白银 50 万两后从台湾撤兵。
三、收复新疆
1.19 世纪 60 年代,中亚 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占据新疆大部分地区, 两国先后支持侵略
政权;19 世纪 70 年代, 还出兵伊犁;这些侵略活动激起新疆各族人民反抗。
2.为了加强西北塞防,1875 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 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 年, 他命刘锦棠入疆,采取“ , ”的策略,先后收复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克达坂城 等地,挺进南疆;在各族群众支持下,1878 年清军成功收复了除 以外的新疆领土。
3.清政府通过谈判,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俄国仍割据中国 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 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 ,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
一。
四、中法战争
1.19 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又将矛头指向中国。 受越南邀请,率领 助越抗法;1883 年法军攻击住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
2.1884 年法国军舰闯入福建马尾军港,发动突然袭击, 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对法宣战。法国攻 占台湾 ,进犯台北,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率部抵抗,击退法军。
3.1885 年初,法国攻占中越边境重镇 ,老将 临危受命,于 3 月取得 ,并乘胜 收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但是,清政府下令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 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4.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 年决定在台湾建立 。台湾建省, 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 湾的管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1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洋务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和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 .洋务运动不触动封建制度,只学习西方技术,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3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企业为军事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资金、原料、能源、运输等问题。
4.中国近代化和中国近代史的区别:中国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政治 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科学化。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是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至 1949 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即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
5.什么是“近代化”?
近代化是指中国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以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政治近代化(民主化)和 思想近代化为主要标志。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不断探索新出路的过程。
1 .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而一手仍握旧物” ,“新其貌,而不新其心”。这里的“握旧物”和“新其 心”分别是指( )
A .采用旧式武器和采用新式武器 B .维持旧的制度和建立新的制度
C .维持旧的制度和采用新式武器 D .采用旧式武器和建立新的制度
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 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强兵富国
C .抵制帝国主义入侵 D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 .下列对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②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③为了创办新式学堂 ④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李鸿章等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因而创办了
A .轮船招商局 B .江南制造总局C .湖北织布局 D .汉阳铁厂
5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 3 艘,后发展到 30 多艘,
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 公司。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兴办
A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入侵
6 .主观题: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按顺序写出图 1、图 2 分别是洋务派创办的哪一类型的近代工业? 图 1 : 图 2:
(2)根据图 3,指出 1842—1890 年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 1872—1890 年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7 .“以为吾中国……无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持这种观点的应 是( )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革命派
8 .中国近代某一重要历史人物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 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面不必尽用其人。”据此可知,他 主张( )
A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师夷长技以自强
9.据邵阳市人民政府网记载,晚清时邵阳籍名人魏光焘历任云贵、陕甘总督, 后官至两江总督、南洋大臣、 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曾开辟会宁车路,开矿铸钱,创学堂,推动了我国晚清时期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 展。据此可知,魏光焘是( )
A .农民阶级代表 B .洋务运动代表 C .戊戌变法代表 D .辛亥革命代表
10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湖的老虎,何尝 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下列洋务事业中,不属于李鸿章兴办或创建的是( )
A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 .轮船招商局 C .京师同文馆 D .北洋海军
11 .下面是徐中约所著《中国近代史》目录的部分内容。在第十三章 13.2 中可以查阅到的史事最有可能是 ( )
第十三章 外国侵占台湾、新疆与安南 13.1 日本侵略台湾,1871-1874 年 13.2 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 年 13.3 争夺安南的中法战争,1884-1885 年
A .左宗棠收复新疆 B .北洋水师正式建立
C .邓世昌壮烈殉国 D .签订《辛丑条约》
12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 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 年日本侵台;1884 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 .边疆危机 B .瓜分狂潮 C .救亡图存 D .开眼看世界
1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 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A .张之洞 B .曾国藩 C .刘铭传 D .左宗棠
14.1885 年初,法国攻占中越边境重镇南关,老将 临危受命,于 3 月取得镇南关大捷,并乘胜收 复越南谅山等地,扭转了整个战局。
A .刘永福 B .刘铭传 C .冯子材 D .左宗棠
15 .(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综合探究题。根据要求,完成探究。
材料一 1872 年,第一批留美学生(见图)由上海乘轮赴美,1875 年最后一批送毕。按规定,学生出 洋后,学习西学仍兼讲中学。“不准半途而废,亦不准入籍外洋”,学成后听候酌量器使,奏明委用。
——摘编自郑振铎《晚清文选》等
(1)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派遣留美学生与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其目的何在?
材料二 1889 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准备选址建铁厂。
(2)假设你是当时留美回国学员,利用图并考虑近代工业发展条件(如:资源、交通等),在甲、乙、丙三 处中推荐最合理的一处厂址,说明理由。
材料三 张之洞认为“ 大冶路远,照料不便,若建于汉阳,吾犹及见铁厂之烟囱也” ,历经波折,最终选 址汉阳(见图)。铁厂采取官办,动用官款 5 ,829 ,629 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已无余力接济;1908 年, 盛宣怀将汉阳铁厂商办;一战期间,向日商借款 3700 万日元;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把全部设备运往重庆, 剩下的建筑悉数炸毁,成立五十年不到的汉阳铁厂,就此灰飞烟灭。
——摘编自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之洞最终选址汉阳建铁厂的原因。
(4)结合汉阳铁厂的命运,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1.什么是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3.对于洋务运动,有人认为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应予否定;有人认为它为中国的近代化 开辟了道路,应该肯定。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4.为什么说中法战争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5.左宗棠为什么能够收复新疆?
【基础巩固】
1 .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 封建统治,所以“握旧物”指的是维持旧制度,“新其心”指的是采用新式武器,C 项正确,排除 A 项;洋务运 动不主张建立新制度,排除 BD 项。故选 C 项。
2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掀起了一场所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因此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选项 D 符合题意;选项 ABC 是洋务派的直接目的而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 D。
3 .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朝一部分官僚开 始认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厉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学 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 19 世纪 60——90 年代,掀起了洋务运动。而③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不 符合题意。由此分析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 C。
4 .B
【详解】根据题干“独火器不能及”,意指武器装备不如西方,故创办军事工业,B 项正确;A 、C 、D 都是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均不符合题意。
5 .D
【详解】依据题干“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可知这直接 说明洋务运动兴办民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题干没有直接体现洋务运动对 于近代化的意义,故 A 不符合题意。1895 年清政府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 路,故 B 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直接体现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关联,故 C 不符合题意。依据题 干“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度 1 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可知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 兴办民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
6 .(1)图 1:军事(官办);图2:民用(官督商办)
(2)特点:由上升到下降
(3)主要原因: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一定抵制作用。(或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冲 击外国轮船公司的业务)
【培优提升】
7 .B
【详解】根据题干“以为吾中国……无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可知, 该言论认为中国的各项制度都强于他国,只有机器铁路等方面落后,因此只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即可, 只学习西方技术,不进行制度变革是洋务派的观点,B 项正确;顽固派、 维新派、 革命派的观点与此不同, 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8 .D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 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面不必尽用其人”可知,材料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 术,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 A 项;甲午战后,出现的 实业救国的思想,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出现的新思想,排除 B 项;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 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9 .B
【详解】根据材料“晚清时邵阳籍名人魏光焘历任云贵、陕甘总督, 后官至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总理各国 事务大臣,曾开辟会宁车路,开矿铸钱,创学堂,推动了我国晚清时期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得出魏光焘是洋务运动代表,B 项正 确;魏光焘是地主阶级,不是农民阶级代表,排除 A 项;戊戌变法代表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 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材料不符,排除 C 项;
辛亥革命代表的思想主张是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共和体制等,与材料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0 .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奕 奏请清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不属于李鸿章兴办,C 项符合题意;江南机器制 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北洋海军都是李鸿章兴办的洋务事业,ABD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项。
11.【答案】A
【详解】根据“俄国侵占伊犁,1871-1881 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为了维护我国西北边疆的安全,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A 项正确;北洋水师是在 1888 年正是建立的,邓世昌壮烈殉国是在 1894 年,签订 《辛丑条约》是在 1901 年,都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 BCD 项。故选 A 项。
12.【答案】A
【详解】新疆、伊犁地区和台湾均属于中国边疆地区,而越南则属于中国邻国,所以,题干中体现的主题
是边疆危机,A 项正确;瓜分狂潮是在 19 世纪末,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材料体现的是外国侵 略,而不是救亡图存,排除 C 项;开眼看世界发生在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13.【答案】D
【详解】根据题意中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可知,1875 年 5 月,清廷下诏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 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择机出塞平叛新疆,D 项正确;张之洞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主张“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创办了很多工业和学校, 排除 A 项;曾国藩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 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主要贡献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排除 B 项;刘铭传台湾第一巡抚,对台 湾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排除 C 项。故选 D.
14.【答案】C
15 .(1)运动:洋务运动;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2)推荐厂址乙;理由:靠近原料产地,铁资源和煤资源丰富;临近水路和陆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3)原因:汉阳是总督府所在地,便于政府的控制。
(4)认识:中国近代化起步艰难,且受到封建官僚主义的控制,管理缺乏科学的方法。
【开放探究】
1.洋务运动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企图通过采用 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 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2.(1)原因:一方面,洋务运动只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另一方面, 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起来,也不会让中国掌握先进的技术。
(2)教训:只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不触动封建制度,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3)启示:地主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要紧跟时代潮流,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等。 3.洋务运动应该给予肯定,这就是: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 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大批的留学生不仅带回了西方先进 的科学文化技术,也逐渐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加以传播。洋务运动间接的推进了中国的革命,这是 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们始料不及的。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最终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
的道路。
4.中法战争在军事上中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结果在《中法新约》中中国却基本上接受了法国的侵略要求。 法国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首次取得了在中国所修筑铁路的特权。中法战争“法国 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完全是清政府在战争中始终奉行妥协投降方针的结果。清政府的妥协投降主 要表现在中法战争的过程中: ①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惧怕与法国失和采取了“不可衅自我开”的妥 协退让方针在军事上处于被动地位。 ②马尾海战前李鸿章又奉行“未可与欧洲列强轻言战事”的投降政策导 致中国马尾海战惨败。 ③1885 年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大败法军导致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但清政 府不仅不利用前线胜利的大好局面去争取抗法的最后胜利反而想把中国军队的胜利作为与法国停战妥协的 资本。于 1885 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正是清政府妥协投降政策造成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不败 而败的局面。总之清政府妥协投降的方针直接导致了中法战争中中国的“不败而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 的腐败。
5.(1)、阿古柏残酷地压迫和剥削新疆各族人民,激起了新疆各族人民的仇恨;收复新疆,是反抗外敌入 侵、维护通过统一的正义战争。
(2)、清军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
(3)、左宗棠采取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4)、左宗棠反侵略的态度坚决,清朝爱国官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