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导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导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 25 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导学案
1.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分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2.了解近代以来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传入以及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3.感受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课标内容: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通过了解及
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思维导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
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影
响,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19 世纪___________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1)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_____;
(2)状元实业家________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_____________的道路。
3.“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___________法令。
(2)________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
___________。
4.萧条发展: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1)一战结束后,_______________势力卷土重来;
(2)民族工业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压迫。
5.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
(1)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工业基础较为薄弱;
(2)___________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
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_________后,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装束 剪辫、易服、劝禁___________
礼节 鞠躬、握手礼代替___________
称谓 “ 先 生 ” 称 呼 代 替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的 称 谓 。 体 现 出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风尚。
3.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4.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5.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不平衡
①________地区的变化大于________地区的变化;
②________各省的变化大于________各省的变化;
③________的变化大于广大________的变化;
④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2)总体来看,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明朝中后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
第一批近代企业。
2.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
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时代特点决定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
束缚。所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民族工业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
1.1892 年,山西布政使胡聘之在太原创办太原火柴局,拉开了山西近代工业的序幕。1903 年,晋商渠本
翘和乔殿森共同购买火柴局,定名“双福火柴公司”。1919 年,“双福”火柴销量大增。1930 年,中原大战,
山西火柴工业跌入低谷。下面对太原火柴局不同时期发展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892 年——受民族工业的刺激 B.1903 年——清王朝主张官商合办
C.1919 年——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D.1930 年——日本侵略导致销量大跌
2.19 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所有
厂矿企业的资本额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的资本额,由占 22.4%上升到 70%,材料表明,此时的民族
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 )
A.洋务运动的刺激 B.政府政策的放宽
C.列强侵华的放松 D.“实业救国”的推动
3.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他的“兴国之梦”是( )
A.民主共和 B.实业救国 C.和平民主 D.社会主义
4.为实现实业救国的伟大理想,张謇勇敢走上荆棘坎坷的创业之路。1895 年创办大生纱厂,1925 年大生
纱厂被上海四家银行和永丰、永聚钱庄等债权人接管,大生纱厂倒闭的第二年,73 岁的状元实业家病逝于
南通。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
A.近代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 B.民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近代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
5.下表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商办企业统计表。统计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②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的推动 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
的激励措施
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年份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数(家) 新投资(万元) 平均增长(万元)
1901—1911 年 326 30 8620 783.7
1912—1919 年 470 60 9500 1187.5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南京临时政府组建后,相当多的革命党人认为当时是“破坏告成,建设伊始”,而“建设伊始”的内容,首
当其冲就是要( )
A.开展洋务 B.维新变法 C.武装起义 D.发展实业
7.观察下图,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国内因素是( )
1914-1919 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率
A.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官督商办企业得到发展
C.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D.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8.《光绪朝东华录》记载:“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
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中提到的“新法”主要是指( )
A.西方的管理方法 B.资本主义制度
C.西方的思想文化 D.采用机器生产
9.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 )
A.快速上升 B.曲折发展 C.缓降缓起 D.持续下滑
10.1916 年,他考取清华官费赴美国留学。怀着“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的志向学成回国,带领工程团队,
终于在 1937 年建成了钱塘江大桥。这是当时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他是
( )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茅以升
11.下图是吴文艺斋刊印的《上海新造铁路火轮车开往吴淞》的风俗画。这幅作品反映了近代中国交通发
展的特征是( )
A.受新教育发展的影响 B.体现出自由平等的风尚
C.呈现新旧并存的特征 D.沿海地区变化大于内陆
12.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复兴饭店创立,经营欧式西菜,该店名菜为“腓利牛排”、“奶油葡国鸡”、“花旗
鱼饼”等……西装在上海极为流行,银行职员,大的百货公司里,再穷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装……已成为“摩
登”先生的标准装束。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民国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3.近代以来,跪拜、作揖等礼节被鞠躬、握手取代,主要反映了( )
A.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B.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C.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 D.平等自由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14.以下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近代上海( )
上海街道上行使的有轨电车 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
A.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启蒙 B.是新式交通工具的尝试
C.是西式服饰潮流的引领 D.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缩影
15.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
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属于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A.废除科举 B.剪辫易服 C.投资办 D.创办报刊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龙门石窟北魏《帝后礼佛图》拓片
图二 新乡博物馆藏玉带(以标识官员不同等级)
材料二 服饰自先秦就被纳入“礼”的范畴,其形制与政治、伦理密不可分。西周以后各王朝多以“定正塑、
易服色”宣示政权的正统,服饰成为政治权力话语的外化表达。战国中期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是较早
的改易服饰的事件。北魏孝文帝推尊汉族章服制度,推行汉族衣冠,以期将鲜卑贵族的北魏皇权纳入华夏
正统文化序列。明朝在推翻蒙元之后立国,一统河山巾、六合一统帽在全国推行。清朝的灭亡标志着强调
王权至上和阶级差异的古代服饰符号功能的终结。出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山装凝聚了现代民主政治理
念,旗袍则凸显了新女性的平权意识和自由精神。
——摘编自白岚玲《中国古代服饰变迁的文化折射》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影响中国服饰发展的因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再列举一例(除材料中的)你所了解的中国服饰现象,并说明原因。
开放探究一 【寻梦人的喜与悲】
【教材再开发→相关史事】
(1)以上两种分析,你认为哪种更合理呢 说出你的理由。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呢
开放探究二 【民族工业的兴与衰】
材料一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
1912-1919 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
直隶 江苏
浙江 广东 山东
(含天津) (含上海)
58% 19.82% 5.37% 4.22% 3.96%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
2.56% 2.43% 2.43% 1.21%
(2)据材料一中的表格和图片,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区域分布和产业结构上的特点。
开放探究三 【生活中的光与影】
(3)三组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第二组、第三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在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变化。
材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中,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
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
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摘编自《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自主学习】
一、1.六七十 2.(1)刺激(2)张謇、“实业救国”3.(1)奖励发展实业(2)第一次世界大战、“短暂的春
天”4.(1)帝国主义经济(2)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5.(1)轻工业部门(2)地区分布
二、2.辛亥革命、缠足、跪拜礼、“老爷”、“大人”、自由平等 4.旗袍、中山装 5.(1)①沿海、内陆②东南、
西北③大中城市、乡镇④受过教育、教育程度(2)新旧并程、多元发展
【素养评价】
1.A 6.D 11.C
2.B 7.A 12.C
3.B 8.D 13.D
4.D 9.B 14.D
5.C 10.D 15.B
16.(1)政治理念;民族关系;制度变革;社会等级(阶级差异);等等。(符合题意,三条即可)
(2)如:唐朝时期服饰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这与开放的社会风气、宽容的民族政策有关;近代西装、
婚纱在沿海大城市流行,缘于近代西方文化的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行苏联的布拉吉、列宁装,
缘于苏联专家援华支持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流行牛仔裤等,缘于对外开放。(符合题意,例子恰当、解
释合理即可)
【开放探究】
开放探究一 【寻梦人的喜与悲】
(1)答:分析二更合理。理由:张謇办实业,倡导实业救国,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
评价历史人物标准:分析历史人物要从是否推动社会进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角度。
开放探究二 【民族工业的兴与衰】
(2)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
基础极为薄弱。
开放探究三 【生活中的光与影】
(3)答:第一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在交通领域方面发生了变化。
第二组、第三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在社会习俗方面发生了变化。
( 4 ) 答 : 近 代 社 会 生 活 的 变 化 , 呈 现 出 新 旧 并 呈 、 多 元 发 展 的 特 征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