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 26 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导学案1.掌握八股文、科举制的废除、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开端的主要史实;.理解晚清政府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了解照相、电影、《申报》、商务印书馆等的出现;3.知道大众传媒对中国近代生活的影响、民国时期文学成就。重点: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的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以及各文学艺术家的作品成就。难点:感受近代杰出艺术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课标内容:通过了解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事,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思维导引 中国科举制的发展历程(1)隋朝创立。隋文帝时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2)唐朝时完善。唐太宗时扩建学校规模,扩大了招生的数量;武则天时设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3)明朝开始实行八股取士。(4)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5)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6)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7)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了存在约 1 300 年的科举制。一、教育的发展:1.发展过程(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一批新式学校。(2)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___________,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3)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________________。(4)1901 年,清政府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_____________。(5)1905 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___________,存在约 1300 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2.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发展起来。二、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报刊(1)背景:鸦片战争后 ,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2)表现:①1872 年在上海创办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②天津的_________、上海的___________和延安的_______,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③上海的_____________、陈独秀创办的__________和邹韬奋主办的_____________,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3)影响: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2.出版机构:(1)____________:1897 年在上海创办,是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2)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3.其他: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近代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三、文学艺术成就1.文学(1)代表人物及作品:20 世纪初以后,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徐悲鸿的______________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2)鲁迅的作品及特点①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_____________的檄文。②________________,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③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2.绘画(1)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2)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3.音乐(1)背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2)音乐家:①聂耳:创作了__________________、《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其中由田汉作词的______________,后来被定为中华人名共和国国歌。②冼星海:作曲的______________,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4、照相和电影(1)传入:20 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影传入中国。(2)电影拍摄:早期的电影只有影像,没有声音,称为______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1905 年拍摄的京剧__________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1931 年拍摄的____________。(3)著名影星:赵丹、周旋等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____________,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1.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建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2.为什么说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1)科举制的创立和废除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隋朝创立科举制,适应了南北朝以来士族衰弱和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地主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基础。(2)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此,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由强调门第到注重学识,由追求功名到重视实践,它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才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思想观念不断解放的历史发展趋势。(3)因此,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无论是科举制度的创立还是科举制度的废除,都是历史进步的产物。1.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A.《大公报》 B.《申报》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2.20 世纪初,报刊评论运用了大量新的外交词汇:国民外交、外交主体、外交方针、外交政策、世界政策、领海权、领空权、渔业权等等,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主流话语。大量外交新词汇的使用体现了当时( )A.民族意识开始兴起 B.外交策略改变C.国人认清列强本质 D.外交的近代化3. 某同学收集了以下资料,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A.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B.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C.近代文学艺术的成就 D.近代习俗的变化4.近代中国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出版机构。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的出版机构是( )A.中华书局 B.开明书店 C.新华书店 D.生活书店5.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它是 1897 年创办于上海的( )A.中华书局 B.新华书店 C.生活书店 D.商务印书馆6.当西方国家进行着工业革命日渐强大起来的时候,中国人依然拿着“四书”“五经”摇头晃脑。当西方国家强迫中国打开大门时,这时的有识之士才知道国民的落后愚昧。1905 年,清政府谕令停止科举考试。可见,科举制度被废除是由于( )A.促进社会进步,摆脱民族危机的需要 B.西方民主思想的不断传播C.不能适应为封建王朝继续服务的需求 D.袁世凯等封疆大吏的推动7.“1905 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通令兴办学堂,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促进了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这段文字叙述中,包含了( )A.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 D.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8.近代中国,许多政治家面对时局变化都不约而同想到教育,希望通过发展教育挽救时局,以教育救国。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 )A.福州船政学堂 B.北洋西学堂 C.南洋公学 D.京师大学堂9.1936--1944 年中国国立大学数量及分布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时间 国立大学数量(单位:所)及分布1936 年 北平 4,上海 3,南京、武汉、广州、杭州、青岛、成都各 1 所1938 年 云南 4,四川 4,广西、湖南、福建、陕西各 1 所四川 6,云南 3,陕西 3,贵州 2,上海 2,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湖南、1944 年江西各 1 所——据李涛《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数量及区域分布变迁》A.外部侵略造成既有文化格局的改变 B.当时经济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C.中央政权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力削弱 D.当时派系林立,政权分立的状况10.抗战时期,在重庆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它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激励了人民团结抗日的斗志。由郭沫若创作、1942 年在国泰戏院首演并引起轰动的著名戏剧是( )A.《屈原》 B.《春秋战国》 C.《四世同堂》 D.《法西斯细菌》11.《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奔马图》《愚公移山》等作品共同反映的时代心声是( )A.抗日救亡 B.实业救国 C.探索西学 D.和平建国12.《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民族存亡的关头,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国歌。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文艺作品总是鼓舞人心 B.文艺作品应该嘲讽社会C.文艺作品应该反映时代诉求 D.文艺作品仅仅反映作者的情感13.徐悲鸿创作的《愚公移山》是( )A.寓言故事 B.通俗歌曲 C.无声电影 D.绘画作品14.冼星海在入党申请被批准的当天写道:“我希望能改变我的思绪和人生观,去为无产阶级的音乐奋斗!”随后,他陆续创作的 100 多首革命歌曲成为了民族化、大众化的音乐典范。由此可知( )冼星海《入党申请书》A.信仰的光辉照亮了艺术道路 B.生活的磨砺塑造了艺术特色C.抗日的呼声推动了艺术发展 D.人物的阅历丰富了艺术内涵15.鲁迅以思想家的冷静和深邃思考,以文学家的敏感和专注,观察、分析着所经历的一切。他的这部作品深刻解剖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指( )A.《狂人日记》 B.《阿 Q 正传》 C.《女神》 D.《愚公移山》二、综合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麒《中国史读本》(1)根据材料一,概括“维新党”出现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党“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的具体表现。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的比例情况,书籍类型时间 社会科学(政治、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应用科学(医学、机器等) 其他经济和法学等)1860—1899 年 22.16% 29.19% 40.54% 8.11%1902—1904 年 61.02% 21.09% 10.55% 7.34%(2)根据材料二,分析 1900 年后翻译西方各类书籍中,社会科学类书籍所占比重最大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方书籍的传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因素。开放探究一 【教育发展】 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 年间民国政府制定公布的学校系统)在课程设置上,取消经科,强调以美育代宗教;重视授予学生实际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生产技能的培养;要求留意儿童身心特点,以促进年轻一代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摘自陈学恂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1)据材料,指出壬子癸丑学制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促使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原因有哪些。开放探究二 【文学论坛】【教材再开发→材料研读】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3)从文学角度看,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条内容 假如时光倒流,你重回那个年代,可在哪一著名刊物上读到这篇文章 开放探究三 【时代变迁】1872 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897 年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1898 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1909 年,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和主持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全线通车。(4)概括上面中国近代“第一”或“之最”出现的领域,并简述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自主学习】一、1.(1)同文馆(2)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3)京师大学堂(4)八股文(5)科举考试 2.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二、1.(2)①《申报》②《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③《东方杂志》、《新青年》《生活》2.(1)商务印书馆(2)新华书店三、1.(1)《狂人日记》、《阿 Q 正传》、《愚公移山》(2)①封建主义②《阿 Q 正传》2.(2)《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3.(2)①《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②《黄河大合唱》4.(2)无声电影、《定军山》、《歌女红牡丹》(3)精神生活【素养评价】1.B 6.A 11.A2.D 7.A 12.C3.B 8.D 13.D4.C 9.A 14.A5.D 10.A 15.B16.(1)原因: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深,促使中国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表现:主张维新变法,倡导建立君主立宪制。(2)原因: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纯的学习技术并不能挽救中国;维新派、革命党人通过翻译西方书籍,传播启蒙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方面的影响。影响: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民主思想,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3)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播等。【开放探究】开放探究一 【教育发展】(1)答:特点:引入很多西方近代化教育理念;注重实用性;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答:①科举制度不再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备受社会批判;②西学和西方教育制度不断传入中国;③民国成立以后,民国政府注重通过教育改造国民素质;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推动。(言之有理即可)开放探究二 【文学论坛】(3)答: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开放探究三 【时代变迁】(4)答:教育、新闻出版业、交通领域等。(答出任意两个即可)影响: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报纸、文化出版机构等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近代生产生活的发展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