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学案(含解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与《选必》知识连接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学案(含解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与《选必》知识连接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知识连接】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中外历史纲要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民族交融 1.民族关系融合: (1)北方:五胡内迁:自东汉以来,北方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迁徙,由于晋王室权力争夺,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逐渐主导了局势。 (2)南方: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原因:①人口因素:从西晋末年起,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②自然条件: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社会环境:南方相对安定 ④政府政策:南方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兴修水利。 ⑤其他条件: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士族崛起:自三国、西晋以来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二、制度创新 1.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2.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3.赋税制度:租调制和均田制 三、文化 1.儒道佛的发展 (1)道教:广泛传播,宣传“贵儒”和“尊道”。 (2)佛教: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渐趋本土化。 (3)儒家:吸收佛道精神,新的发展。 2.文学艺术 (1)文学:建安文学、田园诗、骈文、民歌。 (2)艺术:书法: ①隶、草、行、楷已完备。 ②东晋王羲之称为“书圣”。 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云冈、洛阳、莫高窟 科技: ①数学:祖冲之圆周率 ②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③地理:西晋斐秀《禹贡地域图》 3.文化交流:东晋法显从天竺带回梵文经典 1.政治制度:地方行政: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2.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 景①内迁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相互之间征伐不断,民族矛盾加剧。 ②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潮流。 内 容①前期: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 ②后期:迁都洛阳 改革风俗:说汉话、穿汉服、说汉话、定门第、通婚姻等 意 义①顺应历史了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缓和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繁荣,巩固了政权。推动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和封建化; ③为北方统一南方和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
3.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标准: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才能,西晋时期主要来看重家世。 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因为主要看重家世,沦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4.法律与教化: (1)律令儒家化 (2)魏明帝设律博士,用儒家解释律令 (3)亲属之间尊卑亲疏作为量刑原则 5.民族关系:民族交融 6.户籍制度:东晋黄籍、白籍、土断 1.生产工具 (1)农具: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2)灌溉工具:三国马钧对翻车进行革新。 (3)制瓷工具:南朝匣钵。 2.庄园经济 坞堡除军事作用外,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信贷:当铺兴起 4.疫病与医学: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1.传统文化 (1)魏晋玄学 (2)儒佛道交汇融合 2.佛教的影响 建筑艺术:云冈、龙门、莫高窟 3.亚欧民族大迁徙 (1)五胡内迁 (2)北民南迁,开发江南 4.教育:西晋:中央设官学国子监
二、隋唐时期
中外历史纲要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隋朝建立和统一 1.隋朝:(1)广设仓库 (2)兴建洛阳城 (3)开通大运河 二、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经济:农业:江南水田推广“曲辕犁” 手工业:唐三彩 4.民族交融 (1)突厥:①战争:灭东西突厥 ②设机构:安西、北庭都护府 (2)吐蕃:和亲、会盟 (3)靺鞨:册封; (4)回纥:归顺唐朝,玄宗册封 三、制度变化与创新 1.选官制度:科举制 2.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3.赋税制度: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四、文化 1.思想: (1)隋朝:“三教合归于儒” (2)唐朝:三教并行政策 (3)武则天时佛教发展,禅宗传播 (4)唐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5)唐朝灭佛 2.文学:唐诗 3.书法:颜真卿、枊公权 4.绘画:(1)题材广泛:宗教画、人物画 (2)吴道子:画圣 5.科技: (1)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2)印刷术:雕版印刷 (3)火药:唐中期记载配方,唐末用于战争 (4)天文:僧一行测算地球子午线长度 (5)医学:①孙思邈《千金方》②唐高宗:《唐本草》 6.中外交流 佛学交流:中印:玄奘西行天竺;中与日、新罗: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新罗派学问僧求法 其它交流: (1)唐长安汇集各国使节、商人、侨民 (2)新罗、日本派使节和留学生 (3)西亚商人在广州和泉州定居 1.政治制度 (1)中央行政:三省六部制 (2)地方行政 ①隋朝:废郡,实行州、县二级制 ②唐朝:A.道(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州、县三级 B.唐中期后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 2.选官制度:科举制 (1)制举:皇帝自设科目 (2)常举:秀才、进士等 3.官员考核: (1)机构:尚书省吏部 (2)隋朝:每年考核、官员报告中央、皇帝遣使巡察 (3)唐朝:以品德和才能考核 4.监督制度: (1)中央机构:御史台 (2)唐:十道监察区 5.法律与教化: (1)唐高宗,撰成《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 ——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2)提倡礼治 (3)社会教化:推广家训 6.民族关系 (1)管理机构:礼部、鸿胪寺 (2)隋朝: ①突厥、吐谷浑、党项归附隋朝 ②岭南: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③边疆:推行郡县制 ④三次派人到琉球 (3)唐朝: ①西北: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西藏:和亲、会盟 ③南诏:册封 ④边疆管理:A.西北:安西、北庭都护府 B.东北:安东都护府 C.南方:安南都护府 D.羁縻州: 7.对外关系 (1)隋唐:与西域商路申通 (2)隋炀帝命张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 (3)唐朝:与大食接触,造纸术传入阿拉伯 (4)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到达赤土国 (5)日本派遣唐使近20次,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8.货币:唐初“天元通宝” 9.赋役制度 (1)隋:租调制 (2)唐:①唐初:租庸调制 ②唐中期:两税法 10.户籍管理: (1)隋朝:“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 (2)唐朝: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11.基层组织:唐设乡里,城坊郊村 12.社会治理:邻保制度 13.社会救济: (1)重视官仓储备,提倡民间义仓积储。 (2)唐朝:政府设收容贫农、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养病坊。 1.农业工具:唐朝出现筒车 2.商业贸易:海上贸易兴盛 3.信贷:唐朝飞钱 4.水陆交通 (1)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2)隋朝大运河 5.中医药成就 (1)隋唐:寺庙病坊收治病人 (2)唐朝: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3)唐朝:《唐本草》第一个政府颁布的药典。 1.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唐朝佛教繁荣. 传统儒学受到挑战 儒学创新与发展 2.佛教的传播:出现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完成本土化。 3.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日本、朝鲜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2)朝鲜、日本、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 4.丝绸之路:唐中期后陆路重要性下降。 5.教育:唐以后私学发展,学塾、村学、蒙学等基层教育。 6.印刷书:唐朝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习题连接】
1.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2.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表的变化反映了( )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3.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员陈庆之原来认为:“魏朝甚胜,尤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却感慨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表明( )
A.北魏政权更迭频繁 B.中国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
C.南北文化隔阂增大 D.北魏改革缩小了南北差异
4.下表是隋元两代大运河的开凿情况。据此可知,运河的开凿( )
开凿时期 河道特征 运河的起止点
隋朝大运河 始建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河道线路至杭州,东北河道线路至北京,其地理方位成“弓”形。 涿郡——余杭
元代大运河 始建于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 京杭大运河以大都(北京)为中心,在隋朝大运河路线的基础上截弯取直,弃弓走弦,其地理方位是“弦”形。 大都——杭州
A.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 B.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重心的形成
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 D.体现出农耕文明外向性发展特征
5.唐长安城设市署,内有市令1名、市丞1人、市佐1人、史2人、帅3人、仓督2人,彼此分工明确。其中,市令“掌交易,禁奸非,通判市事”;市丞为副官;佐、史、帅分行监察及文案等事务;仓督则专管出纳。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强烈冲击 B.朝廷重视维护商业经营秩序
C.吏治清明确保经济复苏步伐 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明显调整
6.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据此可知( )
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
C.中央选举权利得到加强 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7.下面是唐朝咸通六年(865年)敦煌沙州文书的部分内容。这一现象( )
唐咸通年间沙州僧张智灯状 1.右智灯叔侄等,先蒙尚书恩赐造令 2.将鲍壁渠地回入玉关乡赵黑子绝户地,永为口分(口分地) 3.承料役次(据田亩担赋税与差科)
A.说明中央集权制遭受冲击 B.迎合了当时国家赋税征收的需要
C.表明自耕农经济出现衰退 D.体现出土地国有与现实间的冲突
8.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
A. 楷书演绎了古代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
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C. 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D. 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9.唐代,《考课令》将户口增减作为评定州县官员考第的一项重要指标,若“抚育有方、户口增益”,则会升进相应的考第;若“抚养乘方、户口减损”,则会降等。由此可知,唐代( )
A.地方考核的标准化 B.强化户籍管理维护统治
C.注重维护财税基础 D.官员行政能力得到强化
10.《唐律疏义》中规定“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家无期亲成丁者,上请。犯流罪者,权留养亲,谓非会赦犹流者 若家有进丁及亲终期年者,则从流”。这一法律条文的制定( )
A. 体现了国家重视基层教化 B. 反映了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 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D.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
11.《唐律疏议》规定,买卖奴婢、马牛等应立“市券”,即官方发给买卖双方的带有契约性质的契券,不至官司立券者受罚。唐以后田宅买卖须“立券报官”,交纳契税后,官府在契券上盖公印登记于图册,田地争讼时可作证据。可见,中国古代商业契约的作用是( )
A.推动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B.保障租地农民的利益和人身自由
C.规范各种买卖兼有公证的作用 D.使契税成为政府主要的财政来源
12.在《千金方》中,孙思邈认为好的医生应“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有求医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孙思邈的这些思想( )
A.发扬了佛家众生平等观念 B.奠定了古代医德建设的基础
C.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D.折射出当时民间疾苦的深重
13.《营缮令》是唐朝法典“令”之一,是唐代关于土木营缮的制度规范,其第宅禁限条文如下:“王公以下,舍屋不得施重栱、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六品、七品以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于令有违者,杖一百”。据此可知,唐朝( )
A.房屋建造受主流思想影响 B.建筑工程的法律体系完善
C.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普及 D.经济繁荣带动民居的改善
14.下表为隋唐时期南北方绘画文化要素分布对比表。据此可知( )
画家 百分比 壁画寺观 百分比 壁画墓 百分比 石窟壁画 百分比
北方 111 72.08% 112 54.11% 125 93.28% 6 100%
南方 43 27.92% 95 45.89% 9 6.72% o 0.00%
A.南北方文化状况总体较均衡 B.文化发展深受经济南移影响
C.文化发展受历史惯性的影响 D.隋唐时期文化领域蓬勃发展
15.“剑舞”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舞蹈,基本形式是执剑而舞。其最初起源于军队,后经演变,融合西域服饰、舞蹈风格,在宫廷、民间广泛流传,深受人们喜爱。杜甫诗中曾描述:“……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据此可知,剑舞的流行体现出唐代( )
A.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B.豪华奢靡的宫廷生活
C.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D.文人雅士的艺术追求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较,排除A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C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D
解析:据表格数据可知,东晋时期与西晋时期相比,参与决策的中央官员中“宗室、外戚”、“寒人”的比例大幅减少,而“高门士族”的比例却大增,反映出士族对中央决策的影响力增强,专制皇权的相对弱化,D项正确;据材料“高门士族占比”,无法体现特指江南士族,且结合时代背景,两晋时期一直是北方士族掌权,如西晋时期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甚至东晋晋室南迁后,相继掌权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也是南渡的北方士族,因此排除A项;从社会阶层的角度看,高门士族与豪强并不完全等同,通过土地兼并等其他手段获得大量土地、拥有私人武装、控制人口的群体为豪强,门阀士族则是通过掌握文化而世代居官的名门望族,排除B项;C项说法相反,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门士族维护自身特权的工具,材料恰恰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盛行,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D
解析:据材料“陈庆之原来认为……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感慨……”可知,南朝时期官员陈庆之原来认为北魏虽强盛也不过是五胡之一,汉家正统的传承是在东晋,但是当他亲临洛阳之后看到文化和经济生活都很发达,这反映通过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缩小了与南方的差距,故选D项;据材料“出使北魏目睹洛阳”可知,陈庆之只提到了孝文帝时期北魏的状况,北魏政权更迭频繁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时间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北魏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排除B项;据材料“魏朝甚胜,尤曰五胡……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可知,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的交融,南北文化隔阂增大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4.答案:C
解析:隋朝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弃洛阳,直取北京连至杭州,体现两朝都城政治中心的变化,C项正确;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是在宋代后,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经济重心由中原地区转移至南方,排除B项;农耕文明具有内向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提到政府设市署,内有官员数人,对商业活动进行管理,可知朝廷重视维护商业经营秩序,故选B项;“受到强烈冲击”不合史实,唐政府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确保”不合史实、逻辑,排除C项;“赋税征收标准”不合题意,与材料仅提及商业管理机构的增设相悖,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由最初的各郡长官(地方官员)推举产生,后改为由司徒(中央官员)选授,有利于中央对选官权力的掌握,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C项正确;司徒任命中正官体现中央权力,不能体现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君主的权力,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后来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科举制加强了社会阶层流动性,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考查唐朝土地和赋税制度。材料反映出唐朝后期敦煌地区僧人智灯向官府申请口分地,并在请状中注明要向官府“承料役次”,可见寺院僧尼成为国家赋役的承担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后期均田制瓦解,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力减弱,转而实行两税法;而自魏晋以来寺院侵占土地,凭借特有的保护游离于政府赋役征发之外,两税法实施后寺院僧尼也成为纳税主体,这表明国家财税征收面的扩大,故B项正确。将寺院经济纳入国家财政体系之内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出土地兼并情况,故无法得出自耕农经济衰退的结论,故排除C项;材料所述的时期均田制已经瓦解,因此“土地国有”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8.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等信息可以看出,由开始对大自然的敬畏到人自身的觉醒,反映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人本身,是人文意识的发展,故C项正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重道轻器,缺乏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对“科学”的认识,故B项排除;依据材料中“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等信息可得出古代中国的书法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与“天人感应”无关,故D项排除。故选:C。
9.答案:C
解析:《考课令》以户口的增加与减少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体现了唐代中央政府对户口数量的重视,结合所学可知,户口是中国古代的财税基础,重视户口的增加本质是重视财政收入,答案为C选项;标准化应强调条条细化的考核标准,排除A选项;增加户口不是强化户籍管理,排除B选项;官员考核制度与官员行政能力强弱不存在必然关系,排除D选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律疏议》的留存养亲制度,受到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是法律儒家化的表现,也反映出唐朝统治者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B项正确;它使一些犯罪的人逃脱惩罚,使法律失去了公平的含义,排除C项;该法律条文不属于社会教化,也无法缓和阶级矛盾,排除A、D项。故选B项。
11.答案:C
解析:从唐朝开始,封建政府通过立法等方式,强制交易奴婢、马牛、田宅的双方,领取官方契券,并以契券作为相关争讼的证据,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契约的作用是规范各种买卖兼有公证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封建政府规范商业契约对社会成员身份的影响,排除A项;商业契约不能保障租地农民的利益和自由,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契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排除D项。故选:C。
12.答案:C
解析:孙思邈总结的医道思想中,有儒家的“恻隐仁爱之心”,有道家的“无欲无求”,还有佛家的“大慈大悲”,强调做医生不能考虑病人的贫富贵贱,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C项正确;孙思邈的医学观点不仅有佛家思想,也蕴含着儒家和道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孙思邈的思想奠定了古代医德建设的基础,排除B项;孙思邈的思想无法看出当时民间疾苦,排除D项。故选C项。
13.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唐朝民居的规定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贵贱有序的礼仪制度,这些规定受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完善一词错误,排除;明朝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才开始普及,而且材料也没有反映当时民居建筑使用的材料,C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D项,排除。
14.答案:C
解析:材料中绘画要素南北方分布呈现出北多南少的格局,反映了隋唐时期文化,尤其是绘画深受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文化影响,C项正确;A项对材料信息解读错误;B项与材料所示信息恰恰相反;D项范围扩大化。
1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剑舞的艺术形式体现出阳刚之气,剑舞的流行反映出唐代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A项正确;剑舞不仅在宫廷流行,其艺术特征也无法体现宫廷生活的豪华奢靡,排除B项;民族文化的交融是剑舞本身的艺术特征,材料突出反映的是剑舞作为一个艺术形式在唐代深受欢迎,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项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剑舞在宫廷、民间广泛流传,并非是文人雅士的专属,排除D项。故选A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