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知识连接】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1949-1956年)中外历史纲要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第一届政协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②内容:A、确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B.施政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C.领导机构: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 2.人民政权的巩固 (1)土地改革 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②意义: A.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B.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稳定物价 ①措施: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②意义: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3)抗美援朝 ①进程:A、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B.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②意义:A、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增强民族凝聚力,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C.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3.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政策。 (2)成就 ①建交热潮: A.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一边倒”方针,先后与苏联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B.按照“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②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 A.主要议题: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B.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C.结果:朝鲜问题因为美国的阻挠未达成任何协议。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过程:A、首次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B.联合确认:1954年6月,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④万隆会议(1955年4月) A.特点: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B.成果: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经济制度 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一化三改造 ②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概况: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C.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政治制度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B.性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 (3)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①历程 A.基础:1949年9月,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②特点 A.性质: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B.核心: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③意义:A、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B.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载体。 C.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①内容 A.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B.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②历程 A.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B.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C.完善: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理论与政策;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D.写入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过渡时期 ①内容: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②意义: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3.当代中国的外交 (1)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①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②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方针: A.“另起炉灶”: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C.“一边倒”: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A.中国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建交。 B.1954年,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D.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中国法治建设的开始 ①时间:1949年9月。 ②开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 ③意义: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2)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初创时期 ①时间:20世纪50年代。 ②初创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C.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5.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①背景 A.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B.在旧中国,少数民族长期遭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C.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明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②实施 A.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B.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C.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D.1954年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由国家统一领导,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E.先后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6.中国关税制度的演变 (1)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2)表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 7.个人所得税制度 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过程: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2)作用: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1.陆路交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航空的发展 起步: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开通中苏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 1.学校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的教育“文化大革命”前 ①表现 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 B.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C.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②影响: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图书馆的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1978年)中外历史纲要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成功的探索 (1)中共八大:1956年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意义:是一次成功探索。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 ①方针和策略:1960年底,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②结果 A.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取得重要成果。 B.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2.探索中的失误 (1)表现:1958年 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评价 ①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②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整顿: (1)1972年,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2)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 性质:“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1)工业 ①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三线建设”: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 (2)国防科技: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3)农业: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社会生活 (5)外交 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①削弱:1957年以后,由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 ②破坏:“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受严重破坏和挫折。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探索 A.成功的探索:1956年,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探索中的失误: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②成就 A.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 B.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 C.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3.当代中国的外交 (1)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①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外交成就 A.背景: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B.成就: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1964年,中国和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②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A.自1970年起,中国同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B.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之后,中国迎来建交高潮。 C.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D.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①背景:新中国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杰出代表。 ②表现 A.道德风尚:健康向上。 B.政治氛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C.行动准则: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③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2)1959年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建成。【习题连接】1.1953年,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就业人员大增,城市和工业用粮也随之成比例增加,这导致物价全面波动,工资上涨,进而波及工业生产。对此,陈云提出:粮食问题,必须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坚持统一管理的前提下调整内部关系。由此推动了( )A.农业集体化改造 B.政府工作中心的转移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农村土地改革的深化2.1954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按部门划分,分为工业、建筑、运输、保健、教育等11个部门,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在部门下设专业。工科类专业作为培养国家工业建设人才的主要阵地,在专业划分和设置上更加细致,门类也更加复杂,包含工业部门、运输部门、建筑部门三大部门的142个工科类专业。这些举措(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完成 B.推动了教育合理化布局C.有利于建设新型国家 D.实现了科研全面市场化3.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告成立,这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日;到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成立了全军统一的炮兵、装甲兵、工兵、通信兵、防化兵、铁道兵各兵种领导机构,已经从单一兵种发展为军兵种比较齐全的合成部队。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发展( )A.有门类齐全的独立国家工业体系的支撑B.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C.适应了从机械化战争迈向信息化战争的变革D.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4.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私营企业中推广设立劳资协商会议,按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原则,以协商、调解、仲裁为主要方法来处理劳资纠纷。劳资协商会议以生产为中心,资方提计划,劳方提意见,双方代表人数一样,都有表决权。这体现了新中国( )A.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 B.过渡时期的社会特点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已准备接管私营企业5.1956年9月20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表明当时中国( )A.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B.开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C.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D.注重探索经济建设道路6.下表为1961-1963年我国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的基本情况,这一调整( )年份 精简职工人数(万人) 压缩城镇人口(万人)1961 798 10001962 935 12001963 100 300A.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 B.中断了城市化的进程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D.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7.1956年4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的关系,其中第一个关系就提到要协调农轻重比重。他强调,’“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意在( )A.保障农村土地改革的开展 B.推进国民经济调整工作C.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8.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开始将国家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先后建成了四川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甘肃酒泉钢铁厂、成昆铁路干线、成都航空工业基地、西北航空航天工业基地和核工业新基地等重大项目。这一战略决策的主要目的是( )A.应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 B.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C.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D.完善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9.1961年,在刘少奇等人提议下,经毛泽东同意,中央重新成立了中央财经小组,由陈云任组长,陈云上任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对1962年计划进行大幅度调整,采取关厂、并厂,缩小规模等办法调整工业,加强农业,增加粮食生产。这些措施( )A.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B.在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C.致力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D.是对“大跃进”运动的完全否定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短缺问题影响了国家经济建设,对农业的集体化改造需求更加迫切,农业集体化可以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纳入国家计划机制,推动农业生产,这有助于支援国家工业建设,解决粮食问题,A项正确。此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未转移,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以解决出现的经济困难,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根据材料中“1954年《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按部门划分”“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在部门下设专业”可知,工科等专业数量增多,类别更齐全,层次更全面,这有利于建设新型国家,故选C项。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教育面向工科,不利于教育合理布局,排除B项;当时属于指令性经济,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49年”“195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此期间,人民解放军经历了人民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B正确;从1953年开始执行“一五”计划,“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信息化,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的发展,D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原则,以协商、调解、仲裁为主要方法来处理劳资纠纷”可知,体现了国家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妥协的办法,兼顾公私利益,合理发展工商业,故A正确;材料只涉及建国初期发展经济的措施,不能全面体现社会特点,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合理调整工商业经济,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并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排除C;根据材料“‘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以协商、调解、仲裁为主要方法来处理劳资纠纷”不能说明“接管”,排除D。故选:A。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探索,A项,根据所学,1956年底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才基本完成,材料时间无法断定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故A项错误。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由材料“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内容可知,此时中国仍然是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未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故C项错误。D项,由材料可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就经济方面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虽然仍然坚持以苏联模式为主体,但提出了相应的补充构想,是对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探索。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6.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1961-1963年是经济困难时期,加之自然灾害影响,导致粮食供应困难,而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可以缓解城市粮食短缺问题,A项正确。这一调整可能延缓城市化进程,但未中断了城市化的进程,排除B项;60年代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60年代也并未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排除D项。故选A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论十大关系》强调要协调农轻重发展”这反映了毛泽东希望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协调发展“进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D项正确。此时“土地改革已完成”排除A项;1960年冬“我国对国民经济调整进行调整”排除B项;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表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956年4月“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更谈不上进一步完善,排除C项。8.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党中央和毛泽东做出重大决策,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三线建设历经了三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A项正确;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应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而非“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排除BC两项;三线建设主要涉及的是重工业,不是基础设施建设,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C解析:1959-1961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从1960年开始,党领导人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材料反映的正是调整过程中的一系列举措,所以C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