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链接】两宋时期纲要上册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权削实权:派文官做地方知州,设通判钱制钱谷: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兵收精兵:将地方精锐编入禁军(2)分散机构权力 ①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三衙分权。 ②地方:设“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设通判。 (3)崇文抑武:罢免宿将兵权,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2.中期危机 (1)边防压力 ①宋辽关系:A.宋辽战争:争夺燕云十六州 B.宋辽议和:“澶渊之盟” ②宋夏关系:A.宋夏战争B.宋夏议和 (2)财政危机 3.王安石变法:1069年 二、两宋的经济与社会 1.农业: (1)稻麦轮作,一年两熟或三熟 (2)固定种植经济作物 (3)棉花开始种植 2.手工业: (1)制瓷:五大名窑、出口海外 (2)矿冶:煤的开采和使用 (3)印刷:发展迅速,进一步带动造纸业 3.商业: (1)商品市场:基层市场涌现 (2)边境贸易:榷场和民间贸易 (3)货币:交子 (4)外贸繁荣:外贸税成为宋国库重要财源 4.城市兴盛: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元朝的大都 5.经济重心南移: 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时,北方对南方依赖明显;南宋,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北宋科举考试南北分卷 三、两宋的文化 1.儒学的复兴: (1)儒学的复兴运动; (2)程朱理学 2.文学艺术: (1)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 (2)话本:说书,早期话本 (3)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4)绘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3.科技: (1)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沈括《梦溪笔谈》 1.政治制度(宋) (1)中央行政: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分割宰相的权力 (2)地方行政:从州(府、军、监)县二级到路、州、县三级 2.变法和改革:王安石变法 背景①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边患危机。 ②政治风气因循守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③宋仁宗时,范仲淹改革失败。“庆历新政”目的富国强兵措施富国:官府通过向农民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强兵:对农民军事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此逐步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实行募兵制影响①增加了大笔收入,达到了富国目的,但强兵效果不明显。 ②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后变法被废止。 ③统治集团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3.选官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4.监察制度: (1)中央:设御史台,台谏合一(议事和监察) (2)地方:路作为监察区 5.法律与教化 (1)法律:沿用唐律体系,编纂《宋刑统》和《天圣令》。 (2)教化: ①开始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 ②儒士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吕氏乡约》 6.民族关系 (1)民族政权并立:宋先后与辽、西夏、金等并立,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2)民族交融:各民族交往从未中断。 7.对外交往 (1)北方陆路交通受阻 (2)海路转趋发达: ①恢复到阿拉伯的旧路 ②主要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货币: (1)北宋出现“交子”,最早纸币,作为辅币。 (2)北宋起“通宝”“元宝”铸印年号成惯例。 9.赋役制度: (1)征收两税,附加税繁杂多变。 (2)王安石变法:募役法,以钱代役 10.户籍管理:分主户和客户 11.社会基层治理:王安石实施保甲制 12.社会救济:宗族救济。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1.商业:十分发达,城市坊市制度逐步瓦解 2.海外贸易 (1)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 (2)线路:从东南沿海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 (3)出口商品:丝绸、瓷器、纸张、茶叶 (4)管理机构:市舶司 3.货币和信贷、商业契约 (1)交子、会子等纸币开始使用,取代不少汇兑业务 (2)唐宋时期,当铺主营抵押小额贷款,兼营货币兑换。 (3)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 4.集镇:两宋时期,集镇发展起来,有些镇由于地理位置和常住人口的增长,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5.对海洋的探索 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 6.中医药成就:北宋出现针灸铜人。 1.传统文化 (1)形成程朱理学 (2)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2.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宋元时期,三大发明传入欧洲 3.“海上丝绸之路” (1)航海、造船技术进步。 (2)人员: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频繁。 (3)地区: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建立广泛联系。 (4)交易枢纽:广州、泉州、明州 4.教育 私学: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5.印刷书: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二、辽夏金元时期纲要上册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一、辽夏金元的统治 1.辽: (1)创制:南面官、北面官 2.西夏: (1)建制:模仿北宋 3.金朝入主中原 (1)建制:猛安谋克制 (2)鼎盛:金世宗“大定之治”。 4.蒙古崛起 (1)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 (2)征战四方:先后灭掉西辽、西夏、金、收服吐蕃、兼并大理,远征中亚、西亚和东欧。 5.元朝巩固措施 (1)交通:修驿道,设驿站和急递铺 (2)中央:设中书省 (3)地方:设行省 (4)边疆: ①西南:吐蕃由宣政院管理 ②西北: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 ③东南: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6.元朝的民族关系 (1)蒙古族、回回、四等人制 (2)民族交融:蒙古人、色目人逐渐与汉人融合。 二、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农业: (1)棉花种植:元朝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2)边疆开发:漠北、东北、西北、西南 2.手工业: (1)制瓷:青花瓷、釉里红,瓷器出口 (2)印刷:发展迅速 (3)棉纺织业:棉花种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3.商业: (1)边境贸易:榷场和民间贸易 (2)货币:元朝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3)外贸繁荣:外贸税成为元国库重要财源 4.城市的兴盛:元杭州和大都 5.经济重心南移: (1)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2)为了将财赋北运,对大运河进行取直(京杭大运河、漕运);开辟长途海运航线。 三、辽夏金元的文化 1.文学:元曲:元杂剧和散曲 2.科技: (1)郭守敬:天文观测仪器和《授时历》 (2)王祯:《农书》 3.少数民族文字 (1)辽、金、西夏、蒙古都有自己的文字 (2)元朝:八思巴字 1.政治制度(元) (1)中央行政: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 (2)地方行政:设行中书省,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2.选官制度 (1)元朝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 (2)恢复科举制,录取人数不多,比例不高。 3.监察制度 (1)中央:御史台 (2)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4.法律: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引用唐律 5.民族关系 (1)民族政权并立:宋先后与辽、西夏、金等并立,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2)民族交融:各民族交往从未中断。 (3)元朝 ①民族政策:“行汉法”和差别对待政策 ②西藏:有效行政管理,八思巴为帝师,宣政院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 ③东北、云南:设行省,征发赋役。 6.对外交往 (1)海、陆都畅通 (2)马可·波罗来华 7.货币 (1)元朝:纸币“钞”作为单一流通货币 (2)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8.赋役制度: 元朝沿袭唐朝租调制和两税法 (1)北方:丁税、地税 (2)南方:夏税、秋粮 (3)“科差”:按户征收丝和银两 9.户籍管理:元朝“诸色户计”,世代相袭。 1.手工业工具:纺织: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工具。 2.集镇: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很多工商业集镇。 3.水陆交通 (1)陆路:元朝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2)水路:元朝京杭大运河,长度为世界之最。 1.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宋元时期,三大发明传入欧洲: (1)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2)指南针:促进远洋航行,推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3)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蒙古西征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1)蒙古三次西征 ①第一次:成吉思汗灭花剌子模,直抵黑海北岸 ②第二次:征服今俄罗斯和乌克兰,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③第三次:以西亚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2)东西方交流 ①文化交流 A.欧洲传教士到漠北与蒙古交涉 B.马可·波罗由陆路来华 C.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 ②民族迁徙 A.由东向西:西征的蒙古人与当地人融合 B.由西向东:大批移民进入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与蒙古和汉族融合。【习题连接】1.宋太祖在位时把武将宋催之女立为皇后,为其子赵德昭迎娶武将陈思让之女,将自己的妹妹嫁给武将高怀德,而自己的两个女儿也分别嫁给武将石守信之子石保吉、王审琦之子王承衍。宋太祖此举( )A.意在缓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 B.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历史问题C.旨在笼络武将参与国家治理 D.保障了文官集团的政治权力2.宋太祖时期,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同;财政大权从宰相职权中分离出来,由“三司”掌管,三司使的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宋太祖的这些举措(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 B.有利于皇帝对朝政的全面控制C.导致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分散 D.加强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作用3.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参照各家学说,重新注释了《诗》《书》《周礼》,通称《三经新义》,并成为太学和州县学校的教材、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王安石此举意在( )A.扩大变法的社会基础 B.禁锢士人思想C.重构儒家的经学体系 D.保护弱势群体4.元代中期,武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仁宗说:“修身治国,懦道为切。”盛誉儒教,并恢复了中断八十余年的科举考试,专以程、朱所注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这说明元代中期以来( )A.欲借助儒学以巩固统治 B.士大夫阶层参政热情高涨C.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选拔人才方式趋于多样化5.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开拓边疆、推动民族发展和民族交融、活跃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说法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南北面官制促进女真族与汉族民族交融B.榷场互市贸易加强宋与辽夏金经济往来C.迁都燕京实现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管理D.招抚东北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6.1125年,南宋在盱眙县设置对金贸易的榷场,并作如下规定。这些规定意在( )交易前 数量在百千以下的,十人为保,留其货之半在场,以其半赴泗州榷场(金国境内)交易交易时 两边商人各处一廊,以货呈主管官牙人往来评议,不得相见。每交易千钱,各收五厘息钱入官。A.促进基层市场的繁荣 B.缓和宋金之间的民族矛盾C.加强对边疆地区治理 D.维护南宋朝廷的经济利益7.元代,不少城市都按照不同的产品交易置有专门的商业贸易区。据记载,元代初期,杭州城内有各种市、行百余种。“杭州省会,百货所聚,其余各郡邑所出,则湖之丝,嘉之绢,绍之茶之酒,宁之海错温之漆器皆以地得名。”这反映出元代( )A.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 B.商业市场分工趋于细化C.南北方的经济联系加强 D.江南成为全国经济中心8.宋元时期,油菜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南宋《务本新书》记载:“十一月种油菜。稻收毕,锄田如麦田法。即下菜种,和水粪之,芟去其草,再粪之。雪压亦易长,明年初夏间,收子取油。”元代《农桑衣食撮要》也记载“九月种油菜,宜肥地种之,以水频浇灌,十月种则无根脚。”这表明,宋元时期( )A.农民兼顾土地养护和利用 B.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C.出现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D.榨油技术得到较大提升9.某史书记载:“新安朱熹……大抵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此宋儒之学所以度越诸子,而上接孟氏者欤。”该史书( )A.代表了封建政府的价值立场 B.表达了心学家对程朱理学的批判C.客观评价了朱熹的学术成就 D.阐发了明清进步思潮的价值理念10.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这表明宋代( )A.儒学逐渐向基层渗透 B.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C.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D.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11.使职差遣是指皇帝临时派遣某官员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去完成某项临时性事务的制度。唐代不但有很多临时的使职差遣,如礼仪使、南选使、吊祭使等,而且还有许多重要的使职出现了固定化和普遍化的倾向,如三司使、枢密使等。唐朝的使职差遣制度( )A.降低了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 B.背离了职官制度的发展需求C.削弱了中央集权降低了效率 D.适应了加强专制集权的需要12.有学者指出,史书所记载的元代行省“分镇方面”,具有“方面之权”,不是指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是蕴含着行省官员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当然,世祖(忽必烈)朝以后,行省往往演化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该学者意在说明元代行省( )A.开近现代省级行政区划之先河 B.使地方权力有所扩大C.具有中央和地方机构双重性质 D.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13.据《汉书·食货志》记载,秦钱太重,汉初铸荚钱,汉文帝铸四铢钱,皆质劣量轻,且放任民间私铸,货币轻重大小不一,币制混乱。汉武帝铸五铢钱,禁止私铸,统一币制,通行全国,国家财政得以安定富实。这表明( )A.汉初社会经济的艰难发展 B.改革币制使财政收入增加C.汉代制币技术已趋于成熟 D.货币演变推进治理的改善14.东晋初,实行黄白籍制度,即南迁的士族为白籍,别与土著。南朝时取消白籍,称作“土断”。宋朝户籍有“主户”、“客户”之分,而“客户”的比重也逐年下降。两者都( )A.有利于民族之间交融 B.增加政府赋税收入C.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D.促进当时经济发展15.唐朝设邻保制(或称“伍保制”),规定:“诸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王安石在“伍保制”的基础上针对当时民政与军事诉求对基层组织加以改革,并将其命名为“保甲”。从邻保制到“保甲”制度的演变反映了( )A.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B.中央集权的强化C.唐宋治安水平的进步 D.基层政权的巩固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时期,通过一系列措施压制武将的地位,为了避免武将面对地位变化而产生心理落差,太祖则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与武将阶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减少抑武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缓和矛盾,A项正确。B项太过绝对并且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B项;笼络武将正确,但笼络的目的是为了缓和矛盾,实行抑武政策,排除C项;文官集团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2.答案:B解析:材料显示,宋太祖通过增加官员、设立副手、分割权力等方法限制宰相的权力,以此来加强君权,削弱相权,故选B项;标志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建立的是秦朝实行郡县制,故排除A项;宋朝的行政中枢在于同平章事,材料所提及的不仅仅是行政中枢,还包括军权等,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削弱相权,故排除D项。3.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为了实现宋王朝的富国强兵,掀起了王安石变法。他改革科举制度,重新注释《诗》《书》《周礼》等,并使其成为太学和州县学校的教材,其目的都是为了给变法培养人才,从而扩大变法的社会基础,A项正确;王安石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变法人才,扩大变法基础,并不是为了禁锢士人思想和重构儒学的经学体系,排除BC项;王改革科举与保护弱势群体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武宗和元仁宗推崇儒学,并恢复科举制,这说明元代中期以来,统治者欲借助儒学来巩固统治,A正确。B、D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自汉武帝开始,儒学就已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排除C。5.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榷场互市贸易是宋朝与辽、夏、金等北方民族政权进行经济往来的重要方式。这种贸易不仅加强了各政权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贡献,B项正确;南北面官制促进契丹族与汉族民族交融,排除A项;元朝实现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管理,而不是金迁都燕京,排除C项;招抚东北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是明朝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D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宋朝对榷场交易前规定留一半,在交易时规定收取厘息钱,说明其在与金贸易时比较谨慎,收取一定的费用,注重维护南宋朝廷的经济利益,D项正确;榷场贸易属于边境贸易,不属于基层市场,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宋金之间的民族问题,排除B项;宋金政权对峙,不属于边疆治理,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杭州城内的市、行种类繁多,各种以地命名的商品在杭州聚集贩卖,这反映了商品市场分工细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故选B项;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形成于明朝,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南北经济联系,故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江南在元代是全国经济中心,故排除D项。8.答案:A解析:《务本新书》中详细记录了油菜的种植方法,同时也记录了在种植油菜时如何保持土地的肥力,表明宋元时期农民兼顾土地养护和利用,A项正确;材料的意思是油菜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但是未说明其他农作物的状况,无法看出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项;根据材料“十一月种油菜,……明年初夏间,收子取油”可知油菜是一年一熟,排除C项;材料陈述的是油菜的种植方法,同时也记录了在种植油菜时如何保持土地的肥力,材料未提及榨油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A解析:由材料叙述可知,该史书作者对朱熹持肯定态度,将朱熹视为“度越诸子,而上接孟氏者”,结合所学可知,朱熹的理学思想已确立为官方哲学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相反是肯定程朱理学,排除B项;材料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明清进步思想家的言论,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宋代理学发展的影响,由材料“记识敏悟……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可知,儒学逐渐向基层渗透,一些优秀的小孩也能熟读儒家经典并践行,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向基层的渗透,与律令儒家化无关,排除B项;由材料得不出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政府对社会控制的松弛,排除D项。11.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使职差遣是指皇帝临时派遣某官员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去完成某项临时性事务的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适应了加强专制集权的需要,D项正确;使职差遣具有专业化、高效率、务实灵活等优点,有利于弥补原有体系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C两项;使职差遣的出现有利于应对新的社会问题,顺应时代要求,是职官制度本身变化的需要,排除B项。故选D项。12.答案:C解析:A.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是“开近现代省级行政区划之先河”,故A项错误;B.材料并未涉及地方权力的扩大,故B项错误;C.根据材料“而是蕴含着行省官员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可知,行省体现中央政府意志;根据材料“行省往往演化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可知,行省是地方行政单位,故元代行省具有中央和地方机构双重性质,故C项正确;D.材料未涉及元代行省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的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C。1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货币发展的影响。材料体现的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政府对币制的不断改革的过程,有利于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加强中央集权,体现了社会治理的不断改进,故D项正确。币制改革不能反映汉初社会经济发展艰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文景之治时期社会经济取得较好发展,A项错误;当币制改革符合社会经济需要,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就会增加,如果改革不符合现实状况,不利于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收入难以增长,B项错误;材料与汉代制币技术无关,C项错误。14.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东晋的黄白籍以及宋代的主客户制度,都是有一部分特权集团,政府政策改变的出发点是扩大国家义务群体,故而B正确。主客户改变不强调民族关系,故A说法错误;C不符合两个时期的史实,排除;D政策主体是增加收入,故排除。15.答案:A解析:A项正确:唐朝通过邻保制度进行相互监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宋朝在此基础上针对民政与军事诉求对基层组织实施保甲制,反映了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B项概念混乱:邻保制与保甲制为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与中央集权关系不大。C项以偏概全:社会治安水平的进步也是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体现。D项概念混淆:邻保制、保甲制主要为基层社会治安制度,邻保和保甲组织不完全等同于基层政权,且从材料中看不出基层政权是否巩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