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连接】一、先秦时期纲要上册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一、中华文明起源 1.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渔猎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文化遗存: (1)早期: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彩陶、粟)、大汶口文化 长江中下游: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丝) (2)晚期:黄河流域:龙山文化(蛋壳黑陶) 长江中下游:良渚文化(玉器、祭坛、神庙) 辽河上游:红山文化(玉器、祭坛、神庙) 3.三皇五帝时代 炎黄被后世尊为华夏族的始祖。 禅让制 “万邦时代” 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二、早期国家的文明发展 1.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 阳城 (1)王位世袭制 2.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 殷 (1)政治制度:内外服制 (2)文化:甲骨文、青铜器 3.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 (1)分封制 (2)宗法制 (3)礼乐制 商周经济: (1)井田制 (2)农业工具:木、石、骨、蚌,青铜工具极少 (3)手工业:青铜铸造 三、春秋战国 1.春秋五霸 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3.战国七雄 4.华夏认同:春秋时期,中原各族自称“华夏”。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5.经济发展: (1)农业:铁农具、牛耕、水利工程。 (2)手工业:分工细密。 (3)工商业: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6.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1.先秦政治制度(1)夏:世袭制 (2)商:内外服制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4)战国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2.选官制度: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3.德治与法治 西周:周公提出“敬天保民”并制作礼乐制度 (1)郑国·子产“铸刑书” (2)德治与法治之争 4.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5.货币 铜铸币:布币、刀币、圜币、蚁鼻钱 6.户籍制度 战国开始制定户籍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1)农业:黄河中下游:粟 长江中下游:水稻 (2)畜牧业: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狗 2.手工业工具 (1)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骨针缝制兽皮 (2)新石器晚期:陶纺轮纺线、陶器坯车制坯 3.农业 (1)商、西周:君主和贵族掌握土地,农夫集体耕作。 (2)铁器得到推广、铁犁牛耕的应用。 (3)家庭为基本单位生产。 4.商业 (1)商朝:贝币、商人、“工商食官” (2)《周礼》:借贷纠纷 (3)商周:契约 5.居住 (1)原始社会末期:集镇 (2)商:城市初具规模 (3)周:营建城市形成制度。 6.水陆交通:春秋:运河(邗沟) 7.中医成就:战国:扁鹊四诊法 1.中华文化发展历程 1.多元起源 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兼容并蓄; 3.教育:“学在官府”孔子首创私学 4.传统文化 ①百家争鸣 ②文化内涵: 人本思想、天人合一、 家国情怀、崇德尚贤、 自强不息、和而不同。二、秦汉时期时期 纲要上册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交流与传播秦朝 1.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2)三公九卿制 (3)郡县制 1.政治制度: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廷议,最后由皇帝截断 2.文书制度: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与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3.选官制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4.官员考核:上计制 5.监察:设御史大夫 6.法律:以法治国,编纂律令 7.民族关系:开始统一多民族国家 (1)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 (2)北逐匈奴,修长城; 南抚夷越,设桂林、南海、象郡 8.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9.赋役制度:田赋、人头税、徭役 10.户籍:分类登记制度(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11.基层组织:乡里制度 12.社会治理:“什伍组织”相互监察 13.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皇帝赐鸠杖 1.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2.商业 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 3.交通:修驰道、直道、五尺道;开凿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1.文化:推崇法家学说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2.书写材料 简策和帛书两汉 一、西汉的兴亡 1.汉初政策: (1)汉承秦制 (2)郡国并行制 4.西汉的强 (汉武帝时期) 加强中央集权 ①政治:推恩令;设中朝(中外朝制);察举制、刺史;用酷吏。 ②经济:改革币制(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铸币权收归中央;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者; ③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稳固边疆,开拓疆域:张骞通西域促进与的联系,形成“丝绸之路” 二、东汉的兴衰 1.东汉的衰落: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党锢之祸”、军阀割据;土地兼并、黄巾起义 2.两汉文化 (1)史学:《史记》、《汉书》 (2)文学:汉赋、乐府诗 (3)科技: ①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 经》 ②数学:《九章算术》 ③造纸术:蔡伦改进 1.政治制度:汉承秦制:汉初,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 (1)中央行政: ①汉武帝设中朝 ②东汉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地方行政: ①汉初:郡国并行 ②东汉晚期:州郡县三级制 2.选官:察举制:常科和特科 3.官员考核:上计制 4.监察:(1)中央:设御史大夫 (2)地方:汉武帝时设刺史巡视监察 5.法律: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汉武帝后,以经注律 6.民族关系 (1)中央管理机构:大鸿胪 (2)政策: ①和亲:汉初 ②战争:汉武帝三次北击匈奴,东汉窦宪出击北匈奴,西迁远方。 (3)地方行政机构 ①河西走廊:河西四郡 ②西域: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 ③东北:护乌桓校尉 (4)开发:边疆屯戍、在西域设田官 7.对外交往 (1)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 甘英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 (2)海路:合浦郡徐闻县出发,最远到印度南部 东汉:光武帝赐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 8.货币:西汉武帝铸“五铢钱” 9.赋役制度:田赋、人头税、徭役、财产税 10.户籍制度: (1)宰相主管 (2)“编户齐民” 11.社会救济:建立常平仓制度 1.水利工程: 龙首渠 2.灌溉工具: 东汉末期,出现翻车 手工业工具:纺织:汉朝画像石出现纺织纺纱场景 冶铁鼓风工具:水排 4.外贸: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 5.水陆交通(1)陆路: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2)水路: ①东线通向朝鲜半岛、日本。 ②南线能和印度洋。 6.疫病与医学成就 (1)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 (2)《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 (3)东汉晚期:华佗“麻沸散”和“五禽戏” (4)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1.传统文化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东汉末年:道教兴起 2.佛教传入: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3.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 4.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1)张骞通西域 (2)陆上丝绸之路 (3)“草原丝绸之路” (4)“西南丝绸之路” (5)“海上丝绸之路” 5.商路上的文化交流 (1)“汗血马”、苜蓿、葡萄、带“胡”字物种传入 (2)佛教传入 6.教育 (1)中央官学:太学 (2)建立地方官学 7.书写材料 东汉蔡伦“蔡候纸”【习题连接】1.某考古研究表明,距今约5000-3700年前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下列古人类遗址与原始文化遗存符合该时期的是( )A.大汶口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仰韶文化 D.良渚文化2.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出土的玉器,造型、纹饰设计精美,数量多寡不一,处于中心的大墓唯玉为葬,而墓地越向边缘规格越低。材料主要说明红山文化( )A.玉器已应用于生活的多个方面 B.出现了私有制以及阶级的分化C.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政权 D.手工业的规模和技术十分高超3.中国古代有大量关于大禹治理洪水的史料记载,众多出土青铜器铭文上都留下了近乎相同的“天命禹敷土,堕山,濬川”内容。禹治水,在广阔地域调动人力物力,打破了部落血缘纽带,这有助于( )A.证实大禹治水的真实历史史实 B.建立超越部落关系的公共权力C.说明夏代国家政权建立的过程 D.反映远古世界自然环境的恶化4.禅让制一直以来被儒家理想化为圣人主动让贤,但近年出土的郭店简中记载“(圣人)四肢倦惰,耳目聪明衰,禅天下而授贤,退而养其生”,据此学者推断圣人并不一定是因为内在德性而自觉自愿地禅位。这说明( )A.新材料证明了禅让制是传说 B.儒家长期错误地解读禅让制C.出土文物可以丰富历史认知 D.历史真实性取决于考古证实5.“如果把夏商时代的方国联盟比喻为一堆相互间没有太多联系的马铃薯的话,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一比喻说明周代的封邦建国( )A.具有地方分治的特征 B.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控 D.促使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6.早期分封现象开始于氏族部落时代的征服拓殖关系,大体相当于黄帝以来的姓氏分化、赐姓命氏、分土别国及别封。周代分封首先要选定“必著功德”“多有嘉功”的“建德者”“有德之人”;接下来是“赐姓命氏”,最后赐予土地。据此可知,分封制( )A.与宗法制度结合 B.以旁姓异族为主要对象C.具有严格的程序 D.确立起严密的集权体制7.在中国古代,神鸟“凤”被视为“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商周时期,凤纹只在统治阶层专用的青铜器皿等物件上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陶器、漆器、织物等普通器物都出现了凤纹装饰。这一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生产力获得发展 B.不同行业间互相借鉴C.社会上讲究美学雕饰 D.社会权力结构的变革8.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因为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祈求,史称“求赙”。西周以来“天子不求私财”的传统从此打破,过去诸侯必须朝会天子的礼仪也名存实亡,相反,天子却要向诸侯进行聘问。这说明当时( )A.分封制已经彻底崩溃 B.政治格局发生变化C.周天子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宗法制进一步发展9.秦国商鞅变法推行等爵制,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如表所示公士 上造 簪袅 不更 大夫 官大夫 公大夫 公乘 五大夫 左庶长右庶长 左更 中更 右更 少上造 大上造 驷车庶长 大庶长 关内侯 彻侯“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这一举措( )A.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 B.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C.旨在提高平民经济地位 D.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10.《孔氏家语》记载: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提出“隳三都”的政治主张:“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孔子“隳三都”旨在( )A.贯彻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 B.遵守天下共主的分封制度C.维护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 D.缔造四方臣服的专制主义11.关于水稻种植,我国古代文献中留下了大量记载。“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 《四民月令》 崔寔(东汉)“下泉宜稻,得其宜,则利百倍” 《博物志》 张华(西晋)“曝(稻)根令坚”;“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 《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朝)据此可以看出( )A.农业劳动模式发生变化 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C.土地利用效率尚需提升 D.水稻种植区域得到推广12.春秋时期北方的铜镜传至楚国,到战国时期楚国的铜镜后来居上,传播广远,甚至在阿尔泰山西麓的古代遗址中发现了堪称标准的楚式四山镜。材料表明( )A.华夏观念认同 B.青铜冶炼发达 C.文化相互交流 D.丝绸之路贯通13.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 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14.以下为汉代部分政论家的言论摘选:“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西汉]董仲舒《天人三策》“义者,君之政也;法者,君之命也。” [东汉]王符《潜夫论》“情无所止,礼为之俭;欲无所齐,法为之防。” [东汉]仲长统《昌言》据此可知,汉代思想界( )A.摈弃了秦朝治国方针 B.儒法思想走向融合C.呈现出多元争鸣局面 D.天人感应学说盛行15.汉代有“班春”之制,即皇帝和政府颁布法律,一方面在诸宫阙悬挂法律规章供四方人士前来观瞻学习,另一方面由地方官吩咐各官接受法律,再回去向各地的老百姓进行传达。这反映了汉代重视( )A.主流思想的贯彻落实 B.树立清明的吏治风气C.政府官员的治国才能 D.法制意识的社会教化16.下表是秦汉时期部分竹简的记载。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内容 出处“早(旱)及暴风雨、水潦、(螽)、群它物伤稼者,亦辄言其顷数。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尽八月□□之。” 睡虎地秦简《田律》“马牛误职(识)耳,及物之不能相易者,赀官啬夫一盾。” 睡虎地秦简《效律》“县道已豤(垦)田,上其数二千石官,以户数婴之,毋出五月望。”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田律》A.严刑峻法得到推崇 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C.文书制度渐趋成熟 D.官员考核侧重政绩17.城市规划虽是个新近的名词,但古代中国已有城市规划的理念,如管子认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据材料可知管子的城市规划理念是( )A.突出城市的政治功能 B.强调城市的防御能力C.城市建设应因地制宜 D.城市发展应遵循礼制18.秦汉两代朝廷非常重视道路的建设。秦兼并六国之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西汉武帝时,在秦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通向西南、西域、夜郎等地的交通道路;东汉的都城洛阳则是“处于中土,平夷洞达,万方幅凑”的交通枢纽。这些成就的取得( )A.保证了秦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B.说明交通是秦汉地方治理的核心C.得益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D.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19.《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德”管的就是心,(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材料认为《黄帝内经》( )A.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B.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C.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 D.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述现象农业、手工业和精美玉器,社会分化现象出现与良渚文化相符,D项正确;大汶口文化距今约7000年——5000年,与材料说法不符,排除A项;河姆渡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时期大致一致,排除B项;仰韶文化主要栽培粟,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出土的玉器数量多寡不一,从中心到边缘,墓葬规格逐渐降低,说明红山文化出现了私有制以及阶级的分化,B项正确;材料仅说明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出土大量玉器以及玉器作为品葬品,但未体现玉器已应用于生活的多个方面,排除A项;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政权,排除C项;材料说明红山文化出现了私有制以及阶级的分化,未体现手工业的规模和技术十分高超,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禹治水,在广阔地域调动人力物力,打破了部落血缘纽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禹治水,在广阔的地域调动人力、物力,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有利于打破原有的部落血缘纽带,建立超越部落关系的公共权力,B项正确。大禹治水的过程有利于国家的建立,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夏代建立,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重点不在于反映古代恶劣的自然环境,排除。4.答案:C解析:郭店简的出土引起学者对以往认知的怀疑,便有了新的推测,说明出土文物可以丰富历史认知,C项正确。新材料的发现只是让学者进行推断与猜测,并没有确切证明禅让制是传说,排除A项;现代学者仅仅是根据出土文物进行了推断,不能说明儒家的解读一定错误,排除B项;历史真实性的确定有多种方式,“取决于”考古证实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根据“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可得出强调的是周代的分封制,使各地加强了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分治,排除A项;周代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产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C。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分封制在分封对象、诸侯国号、分封内容上有一套严密的程序,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对分封制的影响,故排除A项;周代分封制以同姓亲族为主要对象,故排除B项;在分封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尚未确立,故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材料“凤纹只在统治阶层专用的青铜器皿、玉饰物件上出现……普通器物都出现了凤纹装饰”,凤纹由原来的统治阶层专用逐渐用于普通器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后期,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增强,导致分封宗法制逐渐瓦解,说明传统的社会权力秩序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材料是以“凤”纹来说明权力结构的变化趋势,反映的是政治形势变化,不能反映生产力获得发展,排除A项;凤纹由原来的统治阶层专用逐渐用于普通器物不能说明不同行业间互相借鉴,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讲究美学雕饰,排除C项。故选D项。8.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东周时期,周王被迫向诸侯祈求已逝周王的随葬品,打破了之前的礼仪制度,这体现了周王室的衰落,说明传统秩序遭到破坏,原有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此时分封制并未彻底崩溃,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此时周天子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周王室的衰落,说明宗法制遭到了破坏,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A解析:秦国商鞅变法推行的等爵制,把“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压低至十级以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有意压制旧贵族势力,提升新兴地主的地位,这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故A正确;这一举措不是强化对基层的控制,故B错误;这一举措旨在提高地主的经济地位,故C错误;这和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无关,故D错误。10.答案:C解析:材料引文大意是,孔子主张:卿大夫的家中不能私藏兵器铠甲,封地内不能建筑一百雉规模的都城,这是古代的礼制。当前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的城邑都逾越了礼制,请削减他们的势力。于是派季氏家臣仲由拆除三家大夫的城池。可见孔子“隳三都”旨在维护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C项正确;家国一体是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材料所述为礼乐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而非遵守分封制度,排除B项;加强君主专制是法家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11.答案:B解析:据材料“美田欲稀”“下泉宜稻”“曝(稻)根令坚”可知古代文献对水稻种植的疏密、地点和稻根培植都进行了详细记载,反映了古代稻作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故选D项;汉代到魏晋农业劳动模式均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营,材料无法体现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精耕细作反映了劳动效率的提升,排除C;材料未反映种植区域的变化,排除D。12.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铜镜传到楚国以及楚国的铜镜生产从无到有,后来居上,传播到阿尔泰山一带等,表明了当时的文化相互交流,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华夏观念认同,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当时青铜冶炼发达,排除B项;丝绸之路直到西汉时期才开辟,排除D项。故选:C。13.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是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时期,统治者利用法家思想巩固统治。汉朝是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巩固统治。因此选官标准由军功演变为德行和才能,反映了治国理念的变化,D项正确;选官标准的变化适应了中央集权的加强,但与材料主旨无关,A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入仕通道趋于多元,B项排除;材料涉及选官标准,未涉及客观性,C项排除。故选:D。1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义者,君之政也;法者,君之命也”等可知,董仲舒等三人都主张治国当以“刑德”“义法”“礼法”并用,反映了当时儒法思想的融合,B项正确;秦以法家思想治国,而材料中三人的思想都涉及法的使用,并未彻底摈弃,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儒家成为主流思想,“多元争鸣”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但其他两人的说法不涉及这一学说,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D解析:汉代治国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要求官吏学习法律,士大夫研究学习法律,与树立清明的吏治风气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汉代重视官员的治国才能,排除C项;根据材料“汉代……皇帝和政府颁布法律,一方面在诸宫阙悬挂法律规章供四方人士前来观瞻学习,另一方面由地方官吩咐各官接受法律,再回去向各地的老百姓进行传达”可得知汉代政府重视法律建设,更重视法律的由上至下的传达,以达到社会教化的目的,D项正确。故选:D。16.答案:B解析:A.材料提及的法律主要涉及农业生产,而非对违法者的刑罚,且“货官啬夫一盾”属于正常处罚,不能体现严刑峻法,故A项错误;B.据材料可知,秦律规定,如有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其他害虫等灾害损伤了禾稼,要报告受灾顷数。距离近的县,文书由走得快的人专程递送,距离远的县由驿站传送,在八月底以前送达牛马及不能调换的器物错标,罚该官府的啬夫一盾。汉代法律规定,民间开垦土地要由县级地方政府向上级汇报。材料中的法律涉及到地方的农业生产、马牛的管理、土地的开垦,由此可知秦汉时期重视农业生产,故B项正确;C.材料提及的法律主要涉及农业生产,只是部分提及文书送达期限,“文书制度渐趋成熟”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D.材料主旨是农业生产方面的法律规定而非官员考核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B.17.答案:C解析:材料“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意思是凡是营建都城,不把它建立在大山之下,也必须在大河的近旁。高不可近于干旱,以便保证用水的充足,低不可近于水潦,以节省沟堤的修筑。因此管子的城市规划理念是城市建设应因地制宜,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功能突出、城市的防御能力及遵循礼制,排除ABD项。故选C项。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交通建设与政治制度的关系。依据材料所给内容,学生能够看出秦汉在交通建设方面的共性,即交通成网,都城为中心。由此判断选项A、保证秦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与史实不符,故不选;选项B,夸大了交通建设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与史实不符,故不选;选项C,能够进行如此庞大的交通建设,其目的在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需要,故C是正确选项;选项D,交通建设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无法确保,程度不合理,故不选。19.答案:B解析:由材料“‘德’管的就是心,(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可知《黄帝内经》强调医者的医德,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黄帝内经》强调身、心、行三者整合及对医德的重视,未探究万物的本原,因而没有蕴含唯物论思想,A项错误。材料没有与其他医学理论作比较,无法判断出《黄帝内经》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且中医学的发展是不断与时俱进的,C项错误。《黄帝内经》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但材料内容与此无关,D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