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民族》教材版本 人教版 适用年级 八年级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共1课时一、课标要求和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课标分析:根据课标要求,旨在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中国各民族的基本概况,理解我国民族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发展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学习目标和要求1.通过我国民族构成的数据分析,学生能说出我国民族构成情况,总结我国民族特点。 2.通过收集资料和相关信息的处理,学生能够列举自己所掌握的民族特色,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 3.通过中华民族分布图,学生能总结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对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热爱各民族的情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三、重点难点及处理策略重点: 1.我国民族的分布特征。 2.了解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难点: 1.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2.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处理策略: 1.课前布置收集活动作业,让学生通过对少数民族人文风情的收集对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中国民族分布图的进阶读图训练,让学生掌握概括中国民族分布特征的基本方法。四、教学活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应目标课前 教师播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56民族献礼宣传片 学生观看短片,对我国的民族有初步了解 (帮助学生对中华民族有初步认识)新课导入 引用习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向同学们介绍石榴籽精神,导入新课 学生通过教师讲述,知道石榴籽精神的内涵,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 培养热爱各民族的情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环节一 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概括出中华民族的构成特点 引领学生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人口概况,引导学生知道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 利用课本15页内容,概括出中华民族的构成特点 根据各民族人口数据,了解我国人数最多的民族,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和人数超过500万的民族以及人口较少的民族,通过人数对比,进一步明确我国的民族构成情况,总结民族特点。 目标一:通过我国民族构成的数据分析,学生能说出我国民族构成情况,总结我国民族特点。环节二 教师布置交流任务:我所知道的民族文化,引导学生交流分享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结果进行归类总结并进行过程性评价 小组间分享自己先前生活经验对各民族的认识及搜集到的民族资料,形成对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认识。 目标二:通过收集资料和相关信息的处理,学生能够列举自己所掌握的民族特色,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环节三 教师通过数据向学生说明中国各民族脱贫攻坚情况,引导学生根据“中华民族分布图”分析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通过民族分布特点的概括,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利用“中华民族分布图”分析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汉族如何分布?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目标三:通过中华民族分布图,学生能总结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环节四 播放全面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国家在民族团结和共同小康所做达到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目标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对民族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热爱各民族的情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民族》教案.docx 1.3《民族》课件.pptx 媒体1.mp4 媒体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