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同步精品学案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了解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
唯物史观:辩证、理性地看待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也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知识梳理】
一、人口增长
1.背景: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代表:英国和美国。
3.影响:
(1)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2)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二、大众教育
1.背景: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2.表现:
时间 国家 措施
19世纪初 德国 建立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 法国 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1870年以后 英国、法国 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3.影响: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城市化
1.原因: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2.表现: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四、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1.背景: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2.表现:
(1)环境污染: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社会矛盾激化:资本家攫取大部分社会财富,日益富裕;广大工人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不满,就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中考真题】
1.(2024 遂宁)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然而,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
B.工业革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C.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带来贫富分化加剧
2.(2023 安徽)1829年,法国4万多市镇中有1.4万个没有学校。1833年,法国政府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倡普及初等教育。到1847年,只有3213个市镇没有学校,小学生人数从140万增至353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法国实现普及义务教育
B.工业革命促进教育发展
C.教育进步触发启蒙运动
D.教育公平消除社会矛盾
3.(2023 海南)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种变化根源于欧洲(  )
A.识字人口比例扩大 B.人口结构的变化
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资本主义的发展
4.(2023 南充)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9世纪初,建立系统教育体系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5.(2022 日照)1870年,英格兰的剧院数量差不多有200家,其中伦敦有44家、利物浦有9家、曼彻斯特3家。音乐厅的数量也迅猛增长。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电力照明已经普及
B.城市化进展显著加快
C.贫富差距基本消除
D.工人生活条件迅速改善
6.(2021 南京)如图所示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 B.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C.煤、铁产量的激增 D.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7.(2021 潍坊)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一战期间,欧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员数量大增。法国增加了大约1/3,英国、芬兰更增长了7﹣13倍。这是因为(  )
A.城市化的需求 B.推行义务教育
C.妇女地位提高 D.人口数量激增
8.(2021 荆门)英国作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一座工业城镇:“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A.使用手工劳动 B.环境污染严重
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9.(2020 贺州)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说明了,工业革命(  )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推动大众教育的发展
C.促使农村人口大增 D.加剧城市环境的恶化
10.(2020 百色)在英国的城乡人口结构中,1750年城市人口占21.0%、农村人口占79.0%,到1850年城市人口占52.0%、农村人口占48.0%.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光荣革命”的发动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自由贸易的拓展
11.(2024 金昌)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11世纪时,作为工商业中心的城市逐渐兴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分离,市民阶层形成,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城市里还有各种市政组织和行会组织,这些组织基本上是封建性的。11~12世纪,城市为摆脱封建主的束缚进行了斗争,最终大多数得到国王、主教和诸侯的特许状,形成了自由城市。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在19世纪英国,日渐深入的工业化进程改变了人口的地理分布,城市形成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引力。工业革命使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大为增加,城市集中了市场、金融机构、公共设施和文化教育机构,有利于实现生产的协作和专业化。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给现有城市住房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增加了环境对健康造成的威胁,由此带来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引发了城市的公共卫生危机。
——摘编自《19世纪英国的城市化及公共卫生危机》
材料三“二战”后,随着交通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家庭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镇)发展,实质上是城市功能规模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张,小城镇与大城市实现了同城化。
——摘编自《美国经济崛起过程中的城市化及对中国的启示》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二战”后美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
【课堂训练】
1.1829年,法国4万多市镇中有1.4万个没有学校、1833年,法国政府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倡普及初等教育。到1847年,只有3213个市镇没有学校,小学生人数从140万增至353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法国实现普及义务教育
B.工业革命促进教育发展
C.教育进步触发启蒙运动
D.教育公平消除社会矛盾
2.19世纪初,德国建立从初等到高等的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目的共同之处是(  )
A.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B.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C.适应城市人口增长需要
D.提升大众的文化水平
3.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她们逐步实现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同时,女性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程度也有很大提高。材料表明工业化(  )
A.转变了妇女的社会角色
B.增强了男女平等意识
C.提高了妇女的文化水平
D.改变了女性的价值观
4.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70年以后,英、法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以上国家推广大众教育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的需要
B.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C.城市化发展需要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需要
5.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5%;1900年英国初等学校在校生比1870年增加了5倍;1903年法国已婚男子和女子的文盲数量分别降至4.4%和6.3%.这主要是由于(  )
A.城市化的推动 B.人口快速增长
C.工业化的发展 D.人口素质提高
6.1780年,英国出现了星期日学校(Sundayschool),给在工厂做工的青少年教授拼写、识字等内容,到19世纪中期,英国此类学校的学生达250万人。此类学校的出现(  )
A.实现了教育公平公正 B.保障无产阶级的利益
C.提升了工人社会地位 D.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
7.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某课示意图,下列选项适合在处填写的是(  )
A.教育变革 B.社会矛盾 C.社会变化 D.政治制度
8.19世纪40年代,欧洲妇女开始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1851年,英国就业女性达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性达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B.社会生产方式改变
C.女权意识逐渐增强 D.男性奔赴一战战场
9.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制度广泛确立
B.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C.自然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
D.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10.如图所示现象(  )
A.使美国进入“电气时代”
B.推动了美国的工业化
C.使美国出现了“新经济”
D.促进了美国人口增长
1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极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兴起时间 18世纪六十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A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在19世纪进入空前活跃并取得重大突破的高峰期。在物理学方面,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19世纪40年代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成功地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使电力工业得以建立。……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三: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而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先进又降低了死亡率。因此,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但只需一个世纪便能达到第二个10亿人口,只需30年便能达到第三个10亿人口,只需15年便能达到第四个10亿人口……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两次工业革命比较表》中A处补充完整。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工业化造成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参考答案
真题
1-10 DBDDB BBBBB
11.(1)特点:市民阶层形成;形成了自由城市。
(2)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生产的协作和专业化;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挑战;引发城市公共卫生危机。
(3)因素:基础设施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
训练
1-10 BAABC DCBAB
11.(1)电力广泛应用。
(2)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和科学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3)生态环境恶化;工业革命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