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均数教学的研究与思考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主要与大家的分享平均数教学的一些研究与思考,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平均数的历史与启示在历史上,平均数最早是怎样的呢?据说平均数最早是用来估计大数的,在公元4世纪,古印度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长有两条大的树枝,国王图潘纳(Rtuparna)需要估计这两条树枝上树叶的数目。他首先估计了根部的一条细枝上树叶的数目,然后乘以树枝上所有细枝的数目,得到估计值为2095。经过一夜的计数,最后证明图潘纳的估计十分接近实际的数目。相信大家听完这个故事都已经想到了,图潘纳选择的一定是一条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而是平均大小的细枝作为代表,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平均数。那么这个历史故事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首先,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有数据,所以,第一步就要去采集数据、收集数据;其次,需要选用合适的数据,也就是对数据有一定的梳理、选择;最后,用合适的数据作为代表,进行推断。所以平均数基本的基因为了解决问题,很明显有统计的元素,这里蕴含着根据数据进行推断的思想。所以我们上平均数这样的课,要让学生经历数据产生的过程,感受数据的代表性,体会数据背后蕴含着信息。而且我们不能求出平均数就戛然而止,应该在实际解决问题中关注平均数的推断功能,等等。这就是这种1600多年前的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启示。当然这种启示还是比较初步的。要进一步获得教学上的启示,我们还要关注平均数的概念。那么平均数标准的概念到底是怎样的呢?二、平均数的概念与特征1.平均数的概念《辞海》中是这样来定义平均数的“平均数是数据集的中心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中是这样说的“平均数的本质是刻画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具有代表性;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的“平均数,统计学术语,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所以无论是哪个定义哪种说法,关键都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一般水平),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或中心值),那么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是什么意思呢?数学辞海中是这样来表述的,集中趋势量数,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指统计学中反映本频率分布基本特征的一类统计量。它是反映样本频率分布中大量数据向哪一点集中这种趋势的量。如果要讲得再直观一点,我想用竺老师课中的这个板书,10、5太高太低,8、6偏高偏低,这样数据不断逼近,到最后移多补少刚刚好,这个过程是不是能较为直观地体会到“集中趋势”的含义。所以我们也有老师是这样来定义平均数的“平均数就是通过移多补少变得一样多的那个数”,这样的定义也挺直观的,当然,这是一个从平均数外在表现来给出的一个定义,它本质上也是体现了数据的集中趋势。2.平均数的特征那么作为数据集中趋势的平均数有怎样的特征呢?平均数的特征是非常多的,最常见的是以下三个特征:(1)平均数的范围: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即平均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我们还是以这页板书为例,竺老师课中这样从大到小的排列,就是体现平均数的范围,而且通过太大太小多次变化让平均数所在的范围更为聚焦。(2)平均数的虚拟性: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不一定是这一组数据中的数。竺老师设计的数据里没有7,而且课堂上特意强调:“没有7,为什么选择7”,这就是体现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3)平均数的敏感性:任何一个数据改变,平均数都会变。当然敏感性最强烈的体现还是在极端数据的影响。本课中竺老师没有体现,在后续的练习中可能会有所涉及。当然一节课里不是什么都需要体现的,所有的都想体现可能所有的反而都变淡了。老师们,现在平均数的历史与启示我们知道了,它的概念与特征也清晰了,那么平均数的教学该如何开展呢。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平均数的教学与反思。三、平均数的教学与思考1.情境的创设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情景的创设与使用。教材中呈现的情景主要有以下三种:为了便于大家进一步思考,我们把这三种情景做了如下归纳:方式一:用两组数据(个数不相等)的比较为由,引导学生“想到”平均数。方式二:用一组数据求一个代表值为由,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方式三:用一组数据先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再用两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老师们,你最喜欢哪一个情景呢?苏教版干扰因素多,学生经常会说,为什么人数不相等,这样不公平。比较时思维较为发散,有的会说比最大、比总数,还有学生纠结女生去掉一个人或是男生增加一个等等。讨论起来比较复杂,难以直接指向“代表值”。简单来说就是很绕。这个情景有点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的味道。如果已经学会了平均数,然后运用平均数来比较倒是可以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不是最理想的。北师大版一组数据,清楚简单,我觉得是扣住平均数概念的本质的,就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当然它也有不足,就是例题上没有体现出来知识的运用,也就是平均数的运用不会一直都在一组数据中,两组数据甚至多组数据,数据个数不一样时的比较,是平均数非常重要的运用。当然它后面的习题中是有的,不过例题中没有。再看人教版,人教版看上去很好,一个是平均数的概念,一个是平均数的运用,两全其美。但是,仔细推敲,这个方案也有一个不足。例1是直接让学生去求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那么为什么要求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呢,这么做的意义在哪里呢,教材都没有呈现,只是告知学生这个数是平均数,这样的情景驱动性不强。所以我们要表述一个重要的观点:若按这样的教学路径,一些重要的问题学生就无需思考——为什么要算平均数?没有理由干嘛要算平均数呢。平均数到底有什么好?其他的数为什么不选?平均数究竟是什么?等等,这些都不需要考虑了,这样的话,哪里还需要研究它的集中趋势,关于平均数的现实意义都不见了。所以我觉得三版教材比较而言,人教版的例1是编得最不理想的。这个例题,没有揭示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没有展现出作为“统计意义”背景下的平均数教学的要求。所以像这样的内容,这样的编排,跟课改以前是一样的。不信,以下是96年的教材,你可以对比一下,是不是差不多,就是先记住公式,然后会灵活地计算。当然,我们现在的教学肯定不能这么教,我们需要的是“统计意义”背景下的平均数教学,体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或整体水平)。所以,我们更倾向于选择一组数据,基于现实需求产生一组数据,需要代表值。然后要理解现实意义,解决现实问题,也就是数据来源于相对真实的情境,要尽可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分析等体现统计特征的过程。所以,竺老师的课例1就选择这样的情境,这是一个模拟数据产生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能引发求代表值的现实需求。所以竺老师这一块教学的重点是研究这个数据究竟好在哪里?例2还是两组数据,不过与人教版例2相比有一个微调,变成了篮球比赛,这个情境好在哪里呢?是的,更为真实,比赛还是同样的人,但现实中的确会出现缺赛这样的情况。让学生再次面对在“真实情境”产生的数据,从而主动分析。例2就是调用例1的经验,在“真实情境”中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突出的是一个真实,当然也是打影号的,是相对的真实,尽可能的真实。2.过程的展开看完了情境分析,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环节展开。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这节课的核心环节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平均数的概念,第二个就是平均数的运用。(1)平均数的概念围绕两大问题:“平均数有什么好处”、“平均数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首先,是“平均数有什么好处”,也就是淘汰其他数字,确定数字7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竺老师紧紧围绕 “整体水平”这个词。淘汰其他数字是因为它们太高、太低或偏高、偏低,不能代表整体水平,确定数字7是因为它不高不低可以代表整体水平,出现统计图中的那条线,也是表示它代表的是整体水平。其次,是“平均数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这个部分从表面上看,是在让学生解释平均数为什么这么算,而这个环节真正的意图,它的本质是在打通“求和均分”与“移多补少”,它们都是把每个数据变得一样多,是殊途同归。这样学生就不会只是记住一个公式,这样的打通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平均数本质的理解。(2)平均数的运用分为正向运用与逆向运用。在篮球比赛这样一个较为真实的情境下,因小刚第四场未上场,导致比赛场次不同,比总数不合适,比最高、最低分也不能代表整体水平,从而引导学生比平均数,体现出平均数的作用。在练习环节通过“知道平均分求一门学科的成绩”这样逆向的思考,加深对平均数的运用。在这样不同的正、逆向的运用中强化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所以,在整个平均数的教学与思考中,我们的核心观点是让学生亲近数据,爱上数据。为此我们努力在体现以下两点:让学生亲历统计活动的过程,获得(或尽可能接受)真实的数据;让学生亲近数据,能主动地、深入地尝试“研究”数据,切实体会数据的价值。这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各位老师,今天关于平均分的内容已经基本讲完了,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竺老师的课中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的,学生提问。相信大家也看到了有这样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挑战性比较大,课上也比较费时间(大概5分钟),这就是在顾特引领下,我们团队一直以来研究的生问课堂。那么大家想想看这样做有什么价值呢?为什么不师问,而要生问呢?因为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不仅教学更有驱动性,学生更能主动探究,事实上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对这些数据在思考、在分析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实现“统计意义”背景下的平均数教学目标。以上便是我对于平均数教学的一些思考,非常感谢顾特的指导,感谢大家的倾听,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得到顾特、万老师和各位老师的批评与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