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 氨气和铵盐 (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 氨气和铵盐 (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氮及其氧化物
氢化物和铵盐
氨气的化学性质
碱性
NH3+H2O NH3·H2O NH4++OH-
NH3+HCl =NH4Cl(白烟)
NH3+HNO3 =NH4NO3(白烟)
Al3++3NH3·H2O =Al(OH)3↓+3NH4+
8NH3+3Cl2 =6NH4Cl+N2
还原性:氨气的催化氧化
NH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的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溶解某些沉淀
(形成配合物)
Cu(OH)2+4NH3=[Cu(NH3)4](OH)2
AgCl+2NH3=[Ag(NH3)2]Cl
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银氨溶液的配制
(1)加热固态铵盐和熟石灰的混合物
收集时,一般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球,可减小NH3与空气的对流速率,收集到纯净的NH3
验满: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通常用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不能用五氧化二磷、浓硫酸或无水氯化钙(CaCl2 8NH3)干燥。
NH3尾气处理一定注意防倒吸
不能不能不能直接用NH4Cl制备NH3
2NH3↑+2H2O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实验室制取氨的其他方法
NH3·H2O == NH3↑+ H2O

NaOH固体能增大溶液中OH-的浓度,NaOH溶于水放热,促使NH3·H2O分解为NH3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减少,增大OH-浓度,且反应放热,NH3·H2O + CaO = NH3↑+ Ca(OH)2
NH3+H2O NH3·H2O NH4++OH-
1、铵盐大多数是白色固体,绝大多数易溶于水。
铵盐及NH4+的检验
2、铵盐受热易分解(注:并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能产生NH3)
3、铵盐与碱反应,生成NH3
注:铵盐是农业上常用的化肥,铵态氮肥在使用和保存时应注意密封,低温保存,不与碱性物质混用 。(如草木灰K2CO3和铵盐不能混用)
蓝色
N2H4的结构与性质
2、N2H4溶液呈弱碱性,其强度比氨水弱。
N2H4+H2O N2H5++OH-
N2H5++H2O N2H62++OH-
3、(2)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写出联氨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N2H6(HSO4)2
N2H4+H2O N2H5++OH-
1、结构
【师大联考】肼是一种元弱碱,肼与硫酸反应除能生成 N2H5HSO4外,还可能
的盐为 。(填化学式)
(N2H5)2SO4
2.现有1 mol·L-1的氨水,则该溶液中NH3·H2O的浓度是1 mol·L-1( × )
4.草木灰(含K2CO3)与铵盐混用降低肥效( √ )
5.浓氨水可用于检验输送Cl2的管道是否漏气( √ )
易错辨析
1、(2)在饱和NH4Cl溶液中滴加NaAlO2,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_______________。
3.(2016·全国卷Ⅰ,26)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2NH4Cl+Ca(OH)2
真题演练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dcfei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 ①Y管中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 Y管中有少量水珠 生成的气态水凝聚
打开K2 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棕色气
体颜色慢慢变浅
6NO2
Z中NaOH溶液产
生倒吸现象
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
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真题演练
喷泉实验
形成原理: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部液体快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
气体 HCl NH3 CO2、Cl2、 SO2、H2S NO2 NO、O2 (4∶3) NO2、O2
(4∶1)
吸收剂 水、NaOH 溶液 水 NaOH溶液 水 水 水
喷泉实验
选项 气体 溶液
A H2S 稀盐酸
B HCl 稀氨水
C NO 稀H2SO4
D CO2 饱和NaHCO3溶液
(2020·全国卷Ⅲ,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喷泉实验
典型的氧化性酸——硝酸
1、不稳定性→NO2
2、强氧化性:硝酸无论浓、稀都具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浓HNO3→NO2
稀HNO3→NO
浓稀硝酸都不能产生H2
【问题】浓硝酸滴到紫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
先变红后褪色
典型的氧化性酸——硝酸
+3HO—NO2
CH3
浓硫酸

+3H2O
CH3
NO2
NO2
O2N
3、与有机物反应
①硝化反应(试剂:浓HNO3 、条件:浓H2SO4)
②显色反应: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
2.可用稀HNO3与FeS固体反应制取H2S( × )
3.铜、碳分别与浓HNO3反应,都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 )
6.试管内壁上的银镜可用稀HNO3除去,也可用氨水除去( × )
易错辨析
4.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硝酸氧化性实验探究
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mol·L-1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将NO2转化为NO
3NO2+H2O===2HNO3+NO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硝酸氧化性实验探究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方案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
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acd
硝酸氧化性实验探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