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视频导入:学习目标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理解气候对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运用综合思维来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气候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地协调观:分析气候变化的案例,探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地理实践力:通过实践活动、实验探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目录:0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02/气候与人类活动03/本课小结04/随堂检测PART 0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climate向北递减向南递减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赤 道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纬度位置世界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通常,纬度低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思考影响其分布的原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较大,降水较多,而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受其影响小,降水较少。读“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降水分布图”和图中三地的植被景观图,思考影响其分布的原因。地形因素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海拔低的地方,气温高。认真观看下面两图,思考地形是如何影响气候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分别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2)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或比较不同地方的气候差异,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考虑。(1)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青藏高原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2)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黑龙江:纬度高,冬季漫长海南岛:纬度低,终年如夏(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燥。北京:离海洋近,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海陆位置Climate and Human Activities2.图4.27中甲地位于赤道地区,乙地位于南极地区,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PART 02气候与人类活动Climate and Human Activities衣食住行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全球变暖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人类过渡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面对全球变暖,我们应该怎么办?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增加湿地面积······气候影响人类活动世界的气候(2)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气候异常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全球变暖本课小结读北京和巴厘岛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两地气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年降水量多于巴厘岛 B.巴厘岛年均温高于北京C.北京气温年变化较小 D.巴厘岛一年四季分明B随堂检测读北京和巴厘岛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2.北京与巴厘岛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因素B随堂检测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的不同位置气温和降水都存在较大差异。小华和同学们以亚欧大陆为例,探究气候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读亚欧大陆局部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3.亚欧大陆45°N附近自西向东降水变化是( )A.多→少→多 B.多→少C.少→多 D.少→多→少4.法国巴黎与中国的齐齐哈尔纬度相似,但两地1月平均气温相差大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C.海陆位置 D.光照时间AC随堂检测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课题名 4.4.2世界的气候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理解气候对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综合思维:运用综合思维来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气候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地协调观:分析气候变化的案例,探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践活动、实验探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纬度位量、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纬度位量、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导致气候景观的不同呢? 【设计意图】视频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师提问: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思考影响其分布的原因。 学生:世界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通常,纬度低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的地方,接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纬度位置) 教师提问:读“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降水分布图”和图中三地的植被景观图,思考影响其分布的原因。 学生: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较大,降水较多,而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受其影响小,降水较少。 (海陆位置) 教师提问:认真观看下面两图,思考地形是如何影响气候的? 学生:一般情况下,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海拔低的地方,气温高。(地形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读图,从图中总结气候差异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读图析图能力。 小组活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分别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答: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 答:纬度位置。黑龙江:纬度高,冬季漫长;海南岛:纬度低,终年如夏。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答:海陆位置。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燥。北京:离海洋近,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2)图4.27中甲地位于赤道地区,乙地位于南极地区,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对气候形成因素的分析,了解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对世界气候形成机制的综合思考。 2.气候与人类活动 (1)气候影响人类生活 教师:播放图片并讲解:气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游、体育运动、军事、商业、工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气候也影响人类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为显著。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所以,同一种农作物,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在有的地区却不能生长。 气候异常 教师:气候异常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后回答,气候异常容易发生极端天气,如旱灾、洪涝灾害等。 (3)全球变暖 教师:什么原因导致全球变暖了呢?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回答:一方面人类燃烧煤炭、石油等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另一方面人类过渡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最终导致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增多,全球变暖。 教师:面对全球变暖,我们应该怎么办?从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和增加二氧化探的吸收两方面思考。 学生:同桌互相交流并总结答案。措施有: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增加湿地面积。 教师:播放全球变暖的宣传片。 【设计意图】认识气候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探究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板书设计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案》课后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4.2世界的气候(教案)-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docx 4.4.2世界的气候(课件)-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pptx 视频1.mp4 视频2.mp4 视频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