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24新版七上地理情境教学课件+视频】1.2 地球与地球仪 (课时1课件36张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2024新版七上地理情境教学课件+视频】1.2 地球与地球仪 (课时1课件36张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人教2024七上地理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1.1
第二节地球与地球仪
第一章地球
课时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第一章 地球
目 录
新课引入
2
新知学习
3
课堂小结
4
学习目标
1
随堂练习
5
1.通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图,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历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教材上的数据,能够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3.根据教材活动能够制作简易地球仪,并能在地球仪上识别出经线、纬线
学习目标
重点
重点
猜一猜,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地球有多大呢?
新课引入
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新知学习
①天圆地方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一、地球的形状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结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可以从太空观察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④地球卫星影像
归纳
天圆地方
太阳和月亮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地球卫星影像
经过漫长的历程,我们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形
地球实际形状
拓展知识
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2.登高望远,如果是平的,站哪都能看见一样的地方。
1.远处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3.月食地影
平地
球形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
表面积:
记一记?2 分 钟 时 间!
约4万千米
6371千米
约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示意
地球的天小不仅可以用数字描述,还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描述。
1.用你学校中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完成下表。
地球大小 比较项
表面积5.1亿 平方千米 约相当于____________个足球场的总面积(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千米)
最大周长4 万千米 约相当于飞机沿赤道飞行______小时(飞机平均飞行速度为200千米/时)
72857
200
表1.3地球大小的比较
教材P12活动
2.用太阳和月亮作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我的表面积约6.1万亿平方千米,约是地球表面积的___________倍。
我的周长约1万千米,地球周长的相当于___________倍我的周长。
11961
4
图1.7 地球与太阳、月球的大小比较
柯南闲来无事想去拜访地球另一端的父母,他打算遁地前去,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穿越地心到达父母家,他走的距离是多少?
野原美伢突发奇想,想自己给地球缝一件衣服,为了省钱、节省布料,她想刚刚好做一件适合地球的,要不大不小,你觉得布料要多大?
6371×2=12742km
5.1亿平方千米
思考
地球仪: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
海洋
陆地
地球仪
山脉
河湖
地球仪
国家、城市
地球仪
地球自转轴
地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假想的轴
地轴
地轴不垂直于地面,与地面成66.5度夹角
地球仪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
地球上的最北点
北极
地球上的最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
南极
地球仪
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赤道
地球仪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纬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经线
经纬互“锤”(垂)
地球仪
归纳:
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
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示意
制作简易的地球仪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常用的工具,制作简易地球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仪上重要的点和线。
1.按照下面的步骤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1)准备材料:泡沫球、铁丝、胶布、橡皮泥、毛线,胶水,剪刀等
(2)如图1.10①所示,在泡沫球的中间贴上毛线,作为赤道;在a、b两点各钻个小孔,使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作为极点。
教材P14活动
(3)把铁丝的一端从一个极点穿至另一个极点,使球体能围绕铁丝旋转,余下的铁丝大致沿球体外侧弯为半圆状,将其余部分卷绕成底座,使球体能放置在桌面上,如图1.10②示。注意极点连线与桌面的实角大致为66.6°,同时所弯的半圆要比泡沫球略大一点。
(4)在图1.10③a、6两个极点处裹上胶布,使球体既可固定在倾斜铁丝的中间,又可以自由转动。
(5)在图1.10③c的部位,包上一些橡皮泥,使做好的地球仪不会翻倒。
地球和地球仪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km2
地球的大小
地球仪
经线:连接南北极点,垂直于纬线的线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地球的形状
两极:南北极点
地轴:假想轴
课堂小结
形状:球体
认识过程
2023年4月20日,“天宫对话—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少年问答”活动在上海召开,中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一起回答了青少年的提问,回应了他们对于太空的向往和好奇。读图完成1~2小题。
1. 从图2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可以推测出(  )
A. 地球的形状 B. 地球的大小
C. 地轴倾斜的角度 D. 地球的公转
A
随堂练习
图2
2. 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如想知道地球大小,以下哪些选项的描述可以表示(  )
①地球表面积  ②陆地平均海拔  
③地表海洋深度  ④地球平均半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D
图 2
3.在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 )
A.经线 B.纬线 C.地轴 D.海洋
4.宇航员看到的地球形状与古人认为的
“天圆地方”不同,其原因是观察时( )
A. 高度不同 B. 天气不同
C. 季节不同 D. 时刻不同
D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宇航员进入太空。下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中看到的绝美地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假想的
A
【改编自人教七上P5活动题】地理课上,同学们通过《天宫TV》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到了地球自转的真实画面。小亮同学认识地球的热情高涨,他尝试自选材料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自转。据此完成5题。
5.小亮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 )
D
地轴不垂直于地面,与地面成66.5度夹角,北极在上,南极在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