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走进科学探究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 走进科学探究课件(共1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一单元 课题2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 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新课引入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获取证据,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观察 实验记录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
实验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
观察:蜡烛的色态味
探究蜡烛的密度、硬度、溶解性
燃烧时
观察:火焰附近石蜡状态变化、烛芯变化及火焰分层情况
探究蜡烛火焰温度分布情况
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观察并探究:蜡烛熄灭后的有关情况
熄灭后
实验探究
探究1(点燃前):蜡烛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1. 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 , 外壳: 。

2. 点燃前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气味 色, 态, 有 气味。
②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 切割, 于水面, 溶于水。 硬度 ,密度 于水,而且 溶于水。
线状
圆柱形
由石蜡制作


轻微的






实验探究
探究2(燃着时):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3. 点燃蜡烛 ①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发光,放热,石蜡熔化,烛芯变黑,火焰上方有 ,火焰分 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 石蜡有 。燃烧时火焰分为外 焰、内焰、焰心三层。
②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 而 部分变黑。 火焰分为 、 、
三部分, 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 焰。
可燃性
外焰
黑烟

外焰
内焰
焰心


实验探究
探究3(燃着时):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什么物质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有 生成。 石蜡燃烧有 生成。
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 。 石蜡燃烧有 生成。
浑浊
二氧化碳
水雾

实验探究
探究4(熄灭后):探究白烟成分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4. 熄灭时 ①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有 从烛芯飘出 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 ,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 态变成 态,再变成 ,而后燃烧。
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白烟
火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石蜡蒸气
气态


实验探究
石蜡为白色固体,硬度较小,加热可熔化、汽化。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光、发热。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总结
实验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例如,石蜡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以及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
例如,石蜡受热时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学变化。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基于证据,经过分析和推理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关注物质的性质。
关注物质的变化。
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课堂小结
蜡 烛
点燃前
蜡烛性质
科学探究
燃着时
熄灭后
燃烧的现象
火焰的分层
燃烧的产物
白烟的成分
当堂检测
1.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 )
A. 比水大 B. 比水小 C. 与水一样大 D.无法判断
2.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 D. 火焰分为三层,焰心最暗
B
A
当堂检测
3.从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你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
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④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C
当堂检测
4.化学小组某次查阅资料得知无水硫酸铜 是一种白色
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于是设计了如
图甲所示的装置,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
(1) 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石蜡熔化,这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图甲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水”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
检验蜡烛燃烧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
(3) 与图乙装置相比,图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同时检验蜡烛燃烧是否有水
和二氧化碳生成
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