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物质的性质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物质的性质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学习目标
理解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01
能用语言描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
02
新课导入
说说下图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冰融化
木头燃烧
思考:
为什么不同的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观察一杯酒精,说出它有哪些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沸点:
点燃时:
能燃烧
无色
有特殊气味
液体
80℃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例如: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例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化学性质
腐蚀性
稳定性
可燃性
酸性
碱性
毒性
物理性质
颜色
沸点
熔点
气味
密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挥发性
不同压强下水的沸点 压强/kPa 101 90 70 47 30
沸点/℃ 100 97 91 80 70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
人们把101 kPa规定为标准大气压强。
【实验1-2】 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他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点燃一根小木条,将其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的现象并记录发生的变化。
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够使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于灭火。
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
变化
汽油能燃烧
干冰易升华
氢气燃烧
蜡炬成灰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食物腐烂
空气液化
浓盐酸易挥发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有结果,是性质的具体体现;而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般不受外界影响。性质在变化的基础上带有结论性的描述,往往有“可以”或“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容易”、“是”、“会”等字眼。
性质
用途
决定
体现
想一想:为什么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性质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用途
可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决定
体现
体现
决定
变化
对点练习
1.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2.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用作燃料 B.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炼钢
D
C
3.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一款智能机通常含有 41 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
A.透光性好 B.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易溶于水 D.见光易分解
A
4. a)在通常情况下,氯气呈黄绿色。
b)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c)氯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34.6℃时变成了液态氮。
d)继续冷却到-101℃时,变成了固态氯。
e)把氯气通入水中,部分氯气会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
f)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
g)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以上句子中,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c).d)
e)
a).b)
f).g)
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