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燃料的燃烧课时2灭火的原理易燃易爆物课件(共43张PPT内嵌视频)-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1 燃料的燃烧课时2灭火的原理易燃易爆物课件(共43张PPT内嵌视频)-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主题情境
圣火熄灭
方式
意外情况
处理
全力保障
圣火相传,生生不息
问题线
知识线
情境线
熄灭火炬能采用哪些方法?不同的大型运动会火炬熄灭都使用了什么原理?原理都相同吗?
我们设计的泡沫灭火器能用于救火吗?常见灭火器的适用范围?遇到火灾应如何自救?
气体会爆鸣的原因?爆炸是什么?消防安全图标有什么用?
究竟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现象?还有哪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
观看火炬熄灭视频,根据资料判断灭火的方法;实验探究并归纳总结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之一)
根据灭火原理设计泡沫灭火器;认识常见的灭火器并归纳使用范围;掌握遇到火情灭火和自救的方法
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了解爆炸、爆炸极限和消防安全图标;通过实例知道爆炸的利与弊
圣火相传,生生不息
课时2 灭火的原理 易燃易爆物
主题情境·圣火相传,生生不息
目 录
情境串新知
2
随堂练习
4
学习目标
1
课堂小结
3
1.通过对大型运动会火炬熄灭实例的分析,认识灭火的原理,初步体会调控灭火的重要意义,运用燃烧模型来解决灭火问题
2.知道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既有放热反应,也有吸热反应);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易燃物易爆物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学习目标
难点
重点
运动盛会总是从期盼到相会,从重逢到告别。圣火相传,生生不息!火炬的熄灭是赛事的终点,但永远不是我们追求的终点。
情境串新知
复习回顾
燃烧的条件
那么如何熄灭奥运会火炬呢?
2023年,杭州亚运会闭幕仪式采用遥控电动调节阀技术调节燃气流量,使燃气的流量逐渐减少直至燃气撤离,从而熄灭圣火
清除燃料
2021年,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火炬向内收合,与外界隔绝,最后汇聚成球
你知道它熄灭的原理吗?
探究灭火的原理
用蜡烛代替火炬,探究火炬熄灭的原理
实验装置
现象
分析
蜡烛熄灭
蜡烛继续燃烧
蜡烛熄灭
同时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
烧杯隔绝空气
探究灭火的原理
碳酸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的大,可隔绝空气(氧气)。
2021年东京奥运会闭幕时,火炬向内收合,与外界隔绝,汇聚成球。
隔绝空气(或氧气)
你知道它怎么熄灭的吗?
释疑
2014年索契冬奥会闭幕时,由北极熊米莎缓缓地吹出冷气熄灭圣火。
米莎熄灭圣火采用了什么原理呢?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燃烧就会终止。
索契奥运会圣火熄灭的实质是将温度降低到燃料着火点以下。
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即可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空气)
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灭火原理
使燃烧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当装置倾斜倒置时,浓盐酸会与碳酸钠溶液接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强大的气压使二氧化碳气体夹带液体一并从装置中溢出,喷射在可燃物的表面以达到隔绝空气及降温的作用。
设计灭火器
简易灭火器原理示意图
小贴士:
设计、制作和使用灭火器时,要充分考虑装置和试剂的安全性(如盐酸有腐蚀性和挥发性)
2020年东京奥运会圣火传递过程中,一个装火炬的箱子突发起火。
我们设计的灭火器能帮助工作人员灭火吗?
装火炬箱子材质是聚氨酯,属于石油制品。
小贴士
认识常见灭火器
我们设计的灭火器能帮助工作人员灭火吗?
释疑
泡沫灭火器可以用于聚氨酯材料的灭火。
自主阅读
阅读课本P163资料卡片,补全下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1.扑灭一般火灾
2.特别适用于扑灭油、气燃烧引起的火灾
1.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如汽油等)
2.扑灭固体材料(如木材,棉布)着火
不适宜扑灭精密仪器上的火
不适于扑灭带电设备上的火及气体引起的火灾
1.扑灭图书、档案、资料、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存放场所的火灾
1.不能扑灭金属镁等活泼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
2.使用时手握在钢瓶的木柄上,防止冻伤
2.扑灭带电设备着火
3.扑灭带电设备着火
如果遇到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灭火
1.火场火势不大,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器材将火扑灭
2.不要慌张,沉着应对,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向消防队详细报告失火详细地址和燃烧物质,留下报警人信息
如果遇到了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逃生
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迅速离开火场
全力保障圣火相传生生不息
1.选择合适的燃料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首次选用零碳甲醇。助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
2.选择合适的储备和运输方式
主火炬燃料团队如何保障圣火相传,生生不息的?
3.根据实际运行条件进行多次燃烧测试
负责一线守火的团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主要监测设备各项仪表参数,保障主火炬正常燃烧。另一部分主要负责燃料供给,由远程星瀚甲醇重卡保障甲醇燃料的供应。
保障甲醇燃料供应,实现甲醇车辆应用、甲醇能源制备及输配送体系的全链路闭环。相比传统柴油重卡,燃料成本能减少18%-32%,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选择合适的储备和运输方式
甲醇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使用甲醇与传统燃料相比,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除此之外,车用乙醇燃料也是国际普遍公认的环境友好型燃料。
小贴士
酒精是乙醇的俗称
实验室利用酒精灯加热
酒精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现象呢?
瓶内酒精逐渐减少,放出大量的光和热
C2H5OH+3O2 2CO2+3H2O
化学方程式:
化学变化
还有哪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呢?
7-1
实验
氧化钙与水反应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干燥的生石灰(CaO)或一小块生活中使用的生石灰干燥剂,再加入2 mL水,插入温度计。
实验步骤
放出大量热量,温度计示数增大,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现象
小贴士:
生石灰有腐蚀性,切勿用手拿取。使用时做好防护,戴好护目镜,并注意防止与眼睛、皮肤、衣服等接触。
反应原理
CaO+H2O===Ca(OH)2
C2H5OH+3O2 2CO2+3H2O
CaO+H2O===Ca(OH)2
1.酒精燃烧
2.氧化钙与水反应
化学反应还会伴随能量的变化
······
放出热量
吸收热量
化学不仅研究物质变化,还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会生成新物质
燃烧空间有限,产生了大量的热
为什么加大燃气进气量时,会突发爆鸣?
在短时间积聚大量的热,可能会发生爆炸。
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团队为确保主火炬塔正常工作,反复进行燃烧测试。
根据实际运行条件进行多次燃烧测试
纯净的氢气燃烧
氢气、氧气混合后点燃
探究气体爆炸
为什么都是氢气燃烧,纯净的氢气能安静燃烧,混有氧气后点燃却发生了爆炸?
纯净的氢气燃烧
氢分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氢气、氧气混合后点燃
不仅可燃性气体,面粉,煤粉等易燃性粉尘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发生爆炸。
为什么面粉会产生爆炸?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聚集在通风不良的有限空间,达到一定的含量,遇到明火就会急剧地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事故。
你能说出什么是爆炸吗?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 4%~74%
CH4 5%~16%
CO 12%~74%
资料卡片
可燃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可燃物在_____的空间内_____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____,使
______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有限
急剧
气体

表:几种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这两种“爆炸”一样吗?
你知道车身所贴的图标表示什么吗?
当心易燃物
还有哪些相关的图标呢?
燃料运输车车身一般会贴有图标。
消防安全标志(部分)
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消防安全标志。
当心易燃物
当心爆炸物
禁止吸烟
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爆炸会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这么多当心爆炸的标识呢?
爆炸会危害人的人体健康
爆炸会
破坏装置、设备
造成火灾
造成环境污染
······
但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放出的。
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发电
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
能量定向爆破
爆炸是把双刃剑
控制反应物
控制反应条件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课堂小结
化学反应
燃烧
燃烧模型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新物质
放热现象
吸热现象
易燃易爆物
消防安全标识
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灭火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之一
随堂练习
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三个条件( )
(2)如果遇到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火灾区( )
(3)化学反应一定都是放热反应( )
×
×
×
化学反应会伴随能量的变化,可能是放热反应,如酒精燃烧,也可能是吸热反应,如高锰酸钾分解。
2. (教材P165图改编)下列有关燃烧与爆炸的图标中不正确的是(  )
B
B选项是禁止吸烟的图标,不是禁止烟火的图标
3. (2023广西)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 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A. 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 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C. 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 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
新考法 劳育
A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清除可燃物
4. 《汉书》中记载到“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断绝)薪止火而已”。其中“绝薪止火”涉及的灭火原理是( )
A. 清除可燃物
B. 与空气隔绝
C. 降低着火点
D. 降低温度
A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清除可燃物的方法达到灭火的目的
5. (2023湖南株洲改编)在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B. 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 实验中使用氢气前无需验纯,可直接点燃D. 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
C
为防止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后发生爆炸,在实验中使用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不可直接点燃
6. (2023山西)同学们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以探究灭火的原理。(1)实验方法: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2)实验原理: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现象:Ⅱ中蜡烛正常燃烧,
Ⅰ和Ⅲ中蜡烛熄灭,Ⅲ中的现象还有
______________。
2HCl+Na2CO3===2NaCl+H2O+CO2↑
产生大量气泡
(4)实验结论:由该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后,接下来必须要作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善实验报告,离开实验室。问题与交流: Ⅲ中的操作,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合理即可)
清洗并整理仪器(合理即可)
盐酸洒出(或Ⅲ中蜡烛没有熄灭等,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