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课件(共19张PPT 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课件(共19张PPT 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课题1 燃料的燃烧
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学习目标
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爆炸现象。
02
知道爆炸的概念,了解爆炸发生的条件。
01
讲授新课
03
知道化学反应中常常伴随能量变化。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标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导入新课
爆炸:易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可燃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 4%~74%
CH4 5%~16%
CO 12%~74%
易燃物与易爆物
易爆物
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氯酸钾、硝酸铵等。
易燃物
容易燃烧、自燃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硫、白磷、红磷、酒精、氢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钠等物质。
一切可燃性气体(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可燃性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或者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
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在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随处可见的安全标志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4.房间内着火,由于空气流动,上层空气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弯腰低姿前进。
1.如果火势小,根据起火原因,用适当的灭火器材扑灭;火势大,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
2.着火时,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
5.如果房间内着火,不能随便开门,以防空气流通使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
3.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物质进入体内。
火灾自救小常识
燃料的充分燃烧

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如图),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就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这是为什么呢?
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
要使燃料充分燃烧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
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氧气);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等等。
合理调控燃烧等化学反应,对于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学反应中,是不是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呢?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生石灰与水反应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生石灰(CaO)或一小块生活中使用的生石灰干燥剂,再加入约2mL水,插入温度计。观察现象,并记录温度变化。
现象
手的感觉
化学方程式
生石灰逐渐溶解,放出热量
感觉发烫
CaO+H2O===Ca(OH)2

生石灰
化学反应一般都会伴随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化学反应要放出热量,有的要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放出热量
吸收热量
Mg+2HCl MgCl2+H2↑
CaO+H2O Ca(OH)2
C+CO2    2CO
高温
有热量变化不一定属于吸热反应或者放热反应,例如金属导线通电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01
不能简单地从反应条件进行判断,例如反应条件为高温的化学反应不一定会放热。
02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易燃物和易爆物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概念
安全知识
课堂小结
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随堂训练
1.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C
2.下列在实验室或在家庭中获得的能量是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是( )
①微波炉 ②燃气热水器 ③电炉 ④酒精灯 ⑤太阳能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 D.②⑤
C
3.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