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题2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课件 (共22张PPT 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课题2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课件 (共22张PPT 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了解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02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01
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03
讲授新课
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地球因我而温暖;
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
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
猜猜“我” 是谁?
导入新课
实验一:倾倒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现象
结论
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实验一:倾倒二氧化碳
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现象
结论
塑料瓶变瘪
CO2能溶于水
实验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在通常状况下,1 体积的水能溶解约 1 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颜色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无色
无臭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
步骤 (1)喷水 (2)放入二氧化碳中 (3)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烘干第三朵花
现象
结论
实验三: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纸花不变色
纸花不变色
纸花由紫变红
纸花由红变紫
水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O2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O2与水发生反应生H2CO3,H2CO3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H2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O2+H2O H2CO3
H2CO3 CO2↑+H2O
二氧化碳水溶液呈酸性
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需在室内生炭火盆?
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O2+ Ca(OH)2 CaCO3 ↓+ H2O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增雨。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的二氧化碳叫作“干冰” 。
干冰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用途
光合作用
化工产品的原料
灭火
气体肥料
①定义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透过,又能吸收地面散发的热量,起到了使地球升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作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
我们通常所说的温室效应实际上指的是温室效应增强。
②温室效应增强的危害
a. 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
b. 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
c. 气候反常,导致旱涝灾害加剧 。
d. 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
③温室效应增强的防治措施
a.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b. 促进节能产品和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普及,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
c.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 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捕集、利用与封存二氧化碳。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二氧
化碳
课堂小结
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无毒,但不能供给呼吸
CO2+Ca(OH)2 =CaCO3↓+H2O
二氧化碳的用途
温室效应
CO2 + H2O = H2CO3
随堂训练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能溶于水
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A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事实或实验现象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事实或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干冰能制造舞台云雾 干冰升华吸热
B CO2可用排水法收集 CO2不溶于水
C CO2可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CO2不供给呼吸
D 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液体变红 CO2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A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吸入过多会使人中毒而死亡
B.二氧化碳的增加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低越好
C.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