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单元《方法导航-观察》第1课 课件+教案-【浙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1单元《方法导航-观察》第1课 课件+教案-【浙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三上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方法导航-观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方法导航-观察 单元 第1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三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学习,懂得观察是获取知识、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培养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强对自然与社会的感知能力。责任担当:在制订观察计划时,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到每一次观察都是对知识的贡献和对真理的追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解决问题:通过直接观察、借助工具观察、全面观察、重复和长期观察等多种方式,掌握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支持。创意物化: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并思考如何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已有知识相结合,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培养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懂得观察是获取知识、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培养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强对自然与社会的感知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直接观察、借助工具观察、全面观察、重复和长期观察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观察的意义是什么?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获得可靠的资料,揭开事物的奥秘。2.出示:秋天的图片 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在和秋天的“约会”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方法导航-观察》从中学习观察的方法吧!出示课题。 设疑、思考、回答、欣赏图片。 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讲授新课 一、选择观察对象1.关于秋天,你想了解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与同学一起聊一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观察对象吧! 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容易找到的观察对象,可以是秋天的植物、动物、天气、场景,还可以从秋天事物的色彩、形态、声音、味道、触觉等方面进行观察。选择观察对象时还要考虑安全性哦!2.我想现密的对象:叶子3.我的理由(1)季节性特征显著:秋天是叶子变化最为明显的季节之一。随着气温的下降和日照时间的减少,叶子逐渐从绿色转变为黄色、红色、橙色等多种色彩,最终脱落。这一过程不仅美丽,而且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光合作用、叶绿素分解等。 (3)易于观察和获取:叶子作为植物的一部分,几乎随处可见。无论是校园里的树木、公园里的灌木丛,还是街道两旁的行道树,都是观察叶子的好场所。此外,叶子的采集也相对容易,不需要复杂的工具或设备,便于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 (3)多维度观察体验:正如题目所提到的,观察叶子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包括色彩、形态、声音(虽然叶子本身不直接发声,但可以通过风吹树叶的声音来间接感受)、味道(某些树叶如茶叶、桂花叶具有独特的香气)以及触觉(感受叶子的质地、厚度、光滑度等)。这种多维度的观察体验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感官认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4)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通过观察叶子,学生可以学习到关于植物生长、季节变化、生态系统等自然科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对树叶颜色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5)激发兴趣和创造力:叶子作为自然界的艺术品,其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叶子的观察和感受,进一步加深对秋天的理解和热爱。二、制订观察计划1.确定观察对象后,与你的同学共同制订一个观察计划。秋天观察计划表观察对象叶子观察目的1.了解秋天叶子颜色变化的原因及过程。 2.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叶子在形态、大小、边缘等方面的差异。 3.体验并描述叶子在不同环境(如阳光、风、湿度)下的变化。 4.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观察时间8月15日至9月25日观察地点1.校园内的不同树木区域(如枫树区、梧桐区)2.附近的公园或自然保护区3.家庭附近的街道和绿地小组成员组长张峰组员李华、张波、刘梅、赵爽、刘鑫等。观察内容与方法1.颜色观察:使用色彩卡或手机APP记录叶子颜色的变化,包括初期绿色、中期过渡色(如黄色、橙色、红色)及最终颜色。2. 形态观察:使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形状(如圆形、心形、扇形)、边缘(平滑、锯齿状)、叶脉等特征。 3.环境影响:记录不同天气条件下(晴天、阴天、雨天)叶子的状态变化,以及风、温度、湿度对叶子的影响。 4.触感体验:轻触叶子表面,感受其光滑度、柔软度或硬度,并记录感受。 5.声音收集:虽然叶子本身不发声,但可以记录风吹过时树叶发出的声音,或落叶的沙沙声。6. 收集样本:选取有代表性的叶子作为样本,用于后续的观察或制作标本。观察记录8月15日 天气:晴朗,微风 观察地点:校园枫树林 叶子状态:大部分叶子仍为鲜绿色,少数边缘开始泛黄。阳光下的叶子显得特别鲜亮。 特别发现:无显著变化,但注意到部分叶子表面有细微的斑点,可能是即将变化的预兆。 8月25日 天气:多云,有短暂阵雨 观察地点:公园梧桐树区 叶子状态:梧桐叶开始出现明显的黄色斑点,与绿色部分形成鲜明对比。部分叶子边缘开始卷曲。 特别发现:雨后,叶子表面更加湿润,颜色似乎更加鲜艳,但部分叶子因雨水冲刷而显得脆弱。9月5日 天气:晴朗,风力较大 观察地点:家庭附近街道 叶子状态:多种树木的叶子开始变色,枫叶出现橙红色,梧桐叶则大面积变黄。部分叶子因风力作用开始脱落。 特别发现:观察到落叶堆积在路边,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时,注意到落叶上的昆虫活动增多,如蚂蚁搬运食物。 9月15日 天气:阴转晴,早晚温差大 观察地点:校园多树种混合区 叶子状态:叶子变色速度加快,许多树木的叶子已经呈现出丰富的秋色,如金黄、橙红、深紫等。部分树木的叶子几乎全部脱落。 特别发现:发现一些树木的叶子在变色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颜色的混合,形成了独特的图案。同时,注意到落叶对土壤的影响,落叶层开始增厚。 9月25日 天气:晴朗,干燥 观察地点:自然保护区 叶子状态:大多数树木的叶子已经脱落完毕,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少数耐寒的树木如松树、柏树等仍保持着绿色。 特别发现:在自然保护区内,观察到了一些野生动物的踪迹,如松鼠在落叶中寻找食物。同时,注意到落叶层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减少了水土流失。我们的发现颜色变化的奥秘:我们观察到,随着秋天的深入,叶子的颜色逐渐从绿色转变为黄色、橙色、红色等。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气温下降和日照时间减少,导致叶绿素分解速度加快,而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则逐渐显现。特别是在枫叶等树种中,花青素的增加使得叶子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形态与种类的多样性: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叶子在形态、大小、边缘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枫树的叶子呈掌状分裂,边缘有锯齿;而梧桐的叶子则较大,呈心形或圆形,边缘较为平滑。这些差异不仅美观,还反映了不同树种在生长环境、生态位等方面的适应性。 环境对叶子的影响:我们观察到,天气条件对叶子的状态有显著影响。晴天时,叶子更加鲜亮,颜色对比明显;而阴雨天则可能使得叶子显得暗淡无光,甚至加速落叶过程。此外,风力和湿度也是影响叶子的重要因素,强风可能导致叶子提前脱落,而较高的湿度则可能延缓落叶过程。 落叶现象的观察:我们注意到,随着秋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叶子开始脱落。这一过程不仅与天气变化有关,还与树木自身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树木为了节省能量和准备过冬,会逐渐将养分从叶子中回收并储存到树干和根部,导致叶子失去活力并最终脱落。 5.特殊现象的发现: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特殊现象。例如,有些树木的叶子在秋季仍然保持绿色,这可能与它们所处的微环境或树种特性有关。另外,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昆虫在落叶上筑巢或觅食的行为,这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2.我们在制订观察计划时,首先要明确观察对象和目的,其次要根据观察对象、观察时间和地点,以及所观察的内容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范围和重点、安排好观察的次数和进程等。常用的观察方法有自然观察、实验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比较观察等。我们可以根据观察内容来选择适宜的方法。三、开展观察行动你观察过秋天的植物吗?它们是什么样的?让我们来观察秋天的树叶、果实,从实践中学习观察方法吧。1.用感官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一种用自己的感官去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获得信息的方法。观察者在直接观察时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鼻子闻等方式去感知观察对象。秋天直接观察记录表观察对象苹果画下要观察的对象看1.苹果的外观颜色主要是鲜红色,部分区域可能带有淡黄或绿色,形成自然的渐变。2.形状近似圆形或略扁,表面光滑,无明显凹凸不平。3.苹果顶部有明显的果柄痕迹,底部有凹陷的果脐。4.表皮上可能分布有细小的斑点或条纹,这是自然生长的痕迹。摸1.触摸苹果表面,感觉光滑且略带凉意(取决于环境温度)。2.轻轻按压苹果,感觉果肉紧实,有一定弹性,未成熟的苹果可能较硬,而熟透的苹果则相对柔软。闻1.将鼻子靠近苹果,可以闻到一股清新、自然的果香,这是苹果特有的香气。2.香气的浓淡程度可能因苹果的品种、成熟度及存放时间而异。3.未成熟的苹果香气可能较为淡薄,而熟透的苹果则香气四溢。我的发现通过直接观察,我发现苹果不仅外观诱人,而且触感、气味都让人感受到它的新鲜与成熟。 苹果的颜色、形状、表皮特征等都是其品种和生长环境的反映,也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依据。 苹果的香气和触感让我更加期待品尝它的甜美滋味,同时也对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和生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2. 借助工具观察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在观察时往往要借助照相机、录音笔、显微镜等仪器和工具来辅助观察。 3.对照比较观察我们在观察时,还可以把几个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在几个不同时期的状态加以对照、比较。这样,我们就容易发现观察对象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我们可以从形状、颜色、叶缘等方面来发现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秋叶比较观察记录表叶的名称枫树叶杨树叶柳树叶形状手掌形,分裂成多个裂片,边缘较平整卵形或圆形,较为宽大,顶端渐尖长条形或披针形,较为细长,两端渐尖颜色秋季多为橙红色或深红色,部分叶子可能带有黄色或绿色斑点秋季多为金黄色或黄绿色,有时略带褐色秋季多为黄色,部分叶子可能仍保持绿色或带有黄色斑点叶缘有无锯齿大部分枫树叶边缘有锯齿,但具体形状和数量因品种而异杨树叶边缘相对平滑,无明显锯齿柳树叶边缘较为平滑,但部分品种可能略带细齿厚度枫树叶相对较厚,有一定的韧性杨树叶厚度适中,既不过于薄也不特别柳树叶相对较薄,质地柔软光泽枫树叶表面常具有光泽,尤其是在阳光下更显亮丽杨树叶表面光泽度一般,可能因品种和生长环境而异柳树叶表面通常较为暗淡,光泽度不高4.全面观察(1)我们要从整体到局部、从表面到内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观察。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特性、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事物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 果实观察记录表果实名称桃子我的观察与发现1.整体观察:桃子是一种圆形或椭圆形的水果,大小因品种而异,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则硕大饱满。成熟时,桃子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绒毛,颜色多为粉红色至橙红色,也有部分品种为白色或黄色。桃子整体给人一种温润、诱人的感觉,散发出淡淡的果香。2.局部观察:果柄:桃子顶部连接树枝的部分称为果柄,通常较细且短,颜色与果实相近或稍深。果皮:果皮薄而韧,表面有细小的绒毛,触感柔软。不同品种的桃子,果皮颜色、厚度和绒毛密度有所不同。果肉:切开桃子,可见其内部果肉多汁、柔软,颜色多为白色至淡黄色,部分品种带有红色或橙色。果肉中分布着细小的纤维和丰富的汁液,口感鲜美。果核:桃子内部有一个硬质的果核,果核表面有深浅不一的沟纹。果核内包括种子,种子表面覆盖有一层棕色的薄膜。3.特性观察:香气:桃子具有独特的果香,香气浓郁且持久,能吸引昆虫前来授粉和传播种子。口感:桃子口感鲜美,甜中带酸,多汁爽口,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营养价值:桃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2)我们可以运用文字、表格、图文结合的形式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注意:一定要及时、真实、准确地记录哦!5.重复和长期观察有些现象出现得非常迅速,稍纵即逝,我们需要重复观察它们。有的植物生长过程缓慢,我们需要进行长期观察、记录。 桃的花和果实五、拓展延伸观察的策略与技巧有哪些?明确观察目的 设定具体目标:在开始观察之前,明确你想要了解什么、解决什么问题或达到什么目的。这将有助于你集中注意力,避免被无关信息分散注意力。 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 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根据观察对象的特性和研究需求,选择自然状态下的观察或控制条件下的实验观察。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观察者亲自接触和感知对象,而间接观察则可能通过仪器、记录设备等方式进行。 制定观察计划 确定观察对象:明确你要观察的具体对象或现象。 设定观察时间和地点: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观察时间和地点。 制定观察步骤:将观察过程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确保观察有序进行。 运用观察技巧 有序观察:按照一定的顺序(如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等)进行观察,以确保不遗漏重要信息。 多角度观察: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不同时间段对同一对象进行观察,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综合感官观察:不仅依靠视觉,还要充分利用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综合观察。 注意细节:培养对细节的敏感度,注意那些可能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对理解问题至关重要的信息。 保持客观:在观察过程中尽量避免个人偏见和主观臆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记录与分析 及时记录:在观察过程中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以免遗忘或混淆。 分类整理:将记录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后续分析和解释。 对比分析:将观察结果与预期假设、前人研究或其他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反思与总结 反思观察过程:在完成观察后,对观察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撰写观察报告:将观察结果整理成报告或论文形式,以便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六、课堂练习说一说,在观察活动中的趣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观察、思考,然后回答。制订计划 实践活动、思考, 进行细致观察。知识拓展进行课后练习。 引导学生了解观察的对象,并说出理由。 引导了解如何制订计划,确保观察顺利进行。 引导学生了解观察的5种形式,从而发现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获得可靠的资料,揭开事物的奥秘。 通过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策略与技巧,激发学生积极去探究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的收获是什么? 一、选择观察对象二、制订观据计划三、开展观察行动1.用感官直接观察2. 借助工具观察3.对照比较观察4.全面观察5.重复和长期观察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整理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谈一谈你对学本课学习的体会。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板书 方法导航-观察一、选择观察对象二、制订观据计划三、开展观察行动1.用感官直接观察2. 借助工具观察3.对照比较观察4.全面观察5.重复和长期观察 四、相关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方法导航-观察
(浙教版)三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懂得观察是获取知识、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培养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增强对自然与社会的感知能力。
01
02
在制订观察计划时,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到每一次观察都是对知识的贡献和对真理的追求,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03
通过直接观察、借助工具观察、全面观察、重复和长期观察等多种方式,掌握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解决问题
价值体认
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并思考如何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已有知识相结合,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培养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新知导入
同学们,观察的意义是什么?
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获得可靠的资料,揭开事物的奥秘。
新知导入
出示:秋天的图片
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在和秋天的“约会”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吧。
探究新知
关于秋天,你想了解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与同学一起聊一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观察对象吧!
选择观察对象
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容易找到的观察对象,可以是秋天的植物、动物、天气、场景,还可以从秋天事物的色彩、形态、声音、味道、触觉等方面进行观察。
选择观察对象时还要考虑安全性哦!
探究新知
我想现察的对象:叶子
我的理由:
选择观察对象
(1)季节性特征显著。
(2)易于观察和获取。
(3)多维度观察体验。
(4)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
(5)激发兴趣和创造力。
探究新知
制订观察计划
确定观察对象后,与你的同学共同制订一个观察计划。
秋天观察计划表
观察对象 叶子
观察目的 1.了解秋天叶子颜色变化的原因及过程。
2.观察并记录不同种类叶子在形态、大小、边缘等方面的差异。
3.体验并描述叶子在不同环境(如阳光、风、湿度)下的变化。
4.培养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探究新知
制订观察计划
观察时间 8月15日至9月25日 观察地点 1.校园内的不同树木区域(如枫树区、梧桐区)
2.附近的公园或自然保护区
3.家庭附近的街道和绿地
小组成员 组长 张峰 组员 李华、张波、刘梅、赵爽、刘鑫等。 探究新知
制订观察计划
观察内容与方法 1.颜色观察:使用色彩卡或手机APP记录叶子颜色的变化,包括初期绿色、中期过渡色(如黄色、橙色、红色)及最终颜色。
2. 形态观察:使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形状(如圆形、心形、扇形)、边缘(平滑、锯齿状)、叶脉等特征。
3.环境影响:记录不同天气条件下(晴天、阴天、雨天)叶子的状态变化,以及风、温度、湿度对叶子的影响。
4.触感体验:轻触叶子表面,感受其光滑度、柔软度或硬度,并记录感受。
5.声音收集:虽然叶子本身不发声,但可以记录风吹过时树叶发出的声音,或落叶的沙沙声。
6. 收集样本:选取有代表性的叶子作为样本,用于后续的观察或制作标本。
探究新知
制订观察计划
观察记录 8月15日 天气:晴朗,微风
观察地点:校园枫树林
叶子状态:大部分叶子仍为鲜绿色,少数边缘开始泛黄。阳光下的叶子显得特别鲜亮。
特别发现:无显著变化,但注意到部分叶子表面有细微的斑点,可能是即将变化的预兆。
8月25日 天气:多云,有短暂阵雨
观察地点:公园梧桐树区
叶子状态:梧桐叶开始出现明显的黄色斑点,与绿色部分形成鲜明对比。部分叶子边缘开始卷曲。
特别发现:雨后,叶子表面更加湿润,颜色似乎更加鲜艳,但部分叶子因雨水冲刷而显得脆弱。
探究新知
制订观察计划
观察记录 9月5日 天气:晴朗,风力较大
观察地点:家庭附近街道
叶子状态:多种树木的叶子开始变色,枫叶出现橙红色,梧桐叶则大面积变黄。部分叶子因风力作用开始脱落。
特别发现:观察到落叶堆积在路边,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时,注意到落叶上的昆虫活动增多,如蚂蚁搬运食物。
9月15日 天气:阴转晴,早晚温差大
观察地点:校园多树种混合区
叶子状态:叶子变色速度加快,许多树木的叶子已经呈现出丰富的秋色,如金黄、橙红、深紫等。部分树木的叶子几乎全部脱落。
特别发现:发现一些树木的叶子在变色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颜色的混合,形成了独特的图案。同时,注意到落叶对土壤的影响,落叶层开始增厚。
探究新知
制订观察计划
观察记录 9月25日 天气:晴朗,干燥
观察地点:自然保护区 叶子状态:大多数树木的叶子已经脱落完毕,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少数耐寒的树木如松树、柏树等仍保持着绿色。
特别发现:在自然保护区内,观察到了一些野生动物的踪迹,如松鼠在落叶中寻找食物。同时,注意到落叶层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减少了水土流失。
探究新知
制订观察计划
我们的发现 1. 颜色变化的奥秘 。
2. 形态与种类的多样性 。
3. 环境对叶子的影响 。
4. 落叶现象的观察 。
5.特殊现象的发现 。
探究新知
制订观察计划
我们的发现 1. 颜色变化的奥秘 。
2. 形态与种类的多样性 。
3. 环境对叶子的影响 。
4. 落叶现象的观察 。
5.特殊现象的发现 。
探究新知
制订观察计划
我们在制订观察计划时,首先要明确观察对象和目的,其次要根据观察对象、观察时间和地点,以及所观察的内容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范围和重点、安排好观察的次数和进程等。
常用的观察方法有自然观察、实验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比较观察等。我们可以根据观察内容来选择适宜的方法。
探究新知
用感官直接观察
开展观察行动
直接观察是一种用自己的感官去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获得信息的方法。观察者在直接观察时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鼻子闻等方式去感知观察对象。
探究新知
秋天直接观察记录表
开展观察行动
观察对象 苹果
看 1.苹果的外观颜色主要是鲜红色,部分区域可能带有淡黄或绿色,形成自然的渐变。 2.形状近似圆形或略扁,表面光滑,无明显凹凸不平。 3.苹果顶部有明显的果柄痕迹,底部有凹陷的果脐。 4.表皮上可能分布有细小的斑点或条纹,这是自然生长的痕迹。 摸 1.触摸苹果表面,感觉光滑且略带凉意(取决于环境温度)。 2.轻轻按压苹果,感觉果肉紧实,有一定弹性,未成熟的苹果可能较硬,而熟透的苹果则相对柔软。 画







探究新知
秋天直接观察记录表
开展观察行动
闻 1.将鼻子靠近苹果,可以闻到一股清新、自然的果香,这是苹果特有的香气。
2.香气的浓淡程度可能因苹果的品种、成熟度及存放时间而异。
3.未成熟的苹果香气可能较为淡薄,而熟透的苹果则香气四溢。
我的发现 通过直接观察,我发现苹果不仅外观诱人,而且触感、气味都让人感受到它的新鲜与成熟。 苹果的颜色、形状、表皮特征等都是其品种和生长环境的反映,也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依据。 苹果的香气和触感让我更加期待品尝它的甜美滋味,同时也对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和生命力有了更深地认识。
探究新知
借助工具观察
开展观察行动
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在观察时往往要借助照相机、录音笔、显微镜等仪器和工具来辅助观察。
探究新知
对照比较观察
开展观察行动
我们在观察时,还可以把几个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在几个不同时期的状态加以对照、比较。这样,我们就容易发现观察对象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我们可以从形状、颜色、叶缘等方面来发现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探究新知
秋叶比较观察记录表
开展观察行动
叶的名称 枫树叶 杨树叶 柳树叶
形状 手掌形,分裂成多个裂片,边缘较平整 卵形或圆形,较为宽大,顶端渐尖 长条形或披针形,较为细长,两端渐尖
颜色 秋季多为橙红色或深红色,部分叶子可能带有黄色或绿色斑点 秋季多为金黄色或黄绿色,有时略带褐色 秋季多为黄色,部分叶子可能仍保持绿色或带有黄色斑点
探究新知
秋叶比较观察记录表
开展观察行动
叶缘有无锯齿 大部分枫树叶边缘有锯齿,但具体形状和数量因品种而异 杨树叶边缘相对平滑,无明显锯齿 柳树叶边缘较为平滑,但部分品种可能略带细齿
厚度 枫树叶相对较厚,有一定的韧性 杨树叶厚度适中,既不过于薄也不特别 柳树叶相对较薄,质地柔软
光泽 枫树叶表面常具有光泽,尤其是在阳光下更显亮丽 杨树叶表面光泽度一般,可能因品种和生长环境而异 柳树叶表面通常较为暗淡,光泽度不高
探究新知
全面观察
开展观察行动
我们要从整体到局部、从表面到内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观察。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特性、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事物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
探究新知
果实观察记录表
开展观察行动
果实名称 桃子
我的观察与发现 1.整体观察:
桃子是一种圆形或椭圆形的水果,大小因品种而异,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则硕大饱满。
成熟时,桃子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绒毛,颜色多为粉红色至橙红色,也有部分品种为白色或黄色。
桃子整体给人一种温润、诱人的感觉,散发出淡淡的果香。
2.局部观察:
果柄:桃子顶部连接树枝的部分称为果柄,通常较细且短,颜色与果实相近或稍深。
果皮:果皮薄而韧,表面有细小的绒毛,触感柔软。不同品种的桃子,果皮颜色、厚度和绒毛密度有所不同。
探究新知
果实观察记录表
开展观察行动
我的观察与发现 果肉:切开桃子,可见其内部果肉多汁、柔软,颜色多为白色至淡黄色,部分品种带有红色或橙色。果肉中分布着细小的纤维和丰富的汁液,口感鲜美。
果核:桃子内部有一个硬质的果核,果核表面有深浅不一的沟纹。果核内包括种子,种子表面覆盖有一层棕色的薄膜。
3.特性观察:
香气:桃子具有独特的果香,香气浓郁且持久,能吸引昆虫前来授粉和传播种子。
口感:桃子口感鲜美,甜中带酸,多汁爽口,是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
营养价值:桃子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探究新知
全面观察
开展观察行动
我们可以运用文字、表格、图文结合的形式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注意:一定要及时、真实、准确地记录哦!
探究新知
重复和长期观察
开展观察行动
有些现象出现得非常迅速,稍纵即逝,我们需要重复观察它们。有的植物生长过程缓慢,我们需要进行长期观察、记录。
桃的花和果实
知识拓展
观察的策略与技巧有哪些?
1. 明确观察目的
设定具体目标 。
2. 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
(1)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
3. 制定观察计划
(1)确定观察对象 。
(2)设定观察时间和地点 。
(3)制定观察步骤 。
知识拓展
观察的策略与技巧有哪些?
4.运用观察技巧
(1)有序观察 。
(2)多角度观察 。
(3)综合感官观察 。
(4)注意细节 。
(5)保持客观 。
5.记录与分析
(1)及时记录 。
(2)分类整理 。
(3)对比分析 。
6.反思与总结
(1)反思观察过程 。
(2)撰写观察报告 。
课堂练习
说一说,在观察活动中的趣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学习的收获是什么?
一、选择观察对象
二、制订观据计划
三、开展观察行动
1.用感官直接观察
2. 借助工具观察
3.对照比较观察
4.全面观察
5.重复和长期观察
板书设计
方法导航-观察
一、选择观察对象
二、制订观据计划
三、开展观察行动
1.用感官直接观察
2. 借助工具观察
3.对照比较观察
4.全面观察
5.重复和长期观察
四、相关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整理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谈一谈你对学本课学习的体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