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二课时一氧化碳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二课时一氧化碳 课件(共24张PPT内嵌视频)—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课题2碳的氧化物
一氧化碳
PART 01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视频中燃料燃烧产生了一氧化碳,为何八卦猫无法立即觉察到呢?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2)有人说,烧煤取暖时,在煤炉旁放一盆清水,可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但科学依据,煤炉旁放一盆清水根本无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为什么?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3)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为什么?
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溶解性 密度
无色
气体
无臭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略小(1.250g/L)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PART 02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
现象: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热。
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2CO + O2 2CO2
点燃
用途:
作燃料。(水煤气等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
注: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要验纯
2.一氧化碳的毒性
(1)中毒的原因:CO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2.一氧化碳的毒性
(2)中毒防治:轻微中毒者应立即撤离中毒环境,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思考交流
1、CO有剧毒,那么冬天房间里用煤或木炭取暖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件?
应该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烟囱经常清理
2、我们的家用煤气中常常会添加一些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乙硫醇),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了让人们易于察觉一氧化碳泄漏,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思考交流
3、如发生煤气泄露怎么办?
迅速关上煤气总开关,打开门窗通风,并且不要使用家里的任何电器,例如灯、排风扇、手机等
3.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CO
CuO
澄清的
石灰水
现象:
①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尾部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结论:
CO+CuO Cu+CO2

CO夺取CuO中的氧,体现出CO具有还原性
用途:冶炼金属
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时,是先通一氧化碳还是先点燃酒精灯?
先通入CO,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实验结束后,先停止通一氧化碳还是先熄灭酒精灯?
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一氧化碳直至装置冷却
目的是①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②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2Cu + O2 = 2CuO)
一氧化碳早出晚归
酒精灯迟到早退
2、实验产生的尾气应如何处理?
用酒精灯点燃;用小气球收集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 项目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2)
物理性质 色、味
密度
溶解性
化学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氧化性
与水反应
与石灰水反应
毒性
碳元素化合价
联系 无色、无臭
无色、无臭
比空气略小(1.250g/L)
比空气大(1.977g/L)
难溶于水
能溶于水
有可燃性
2CO+O2 = 2CO2
点燃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般情况下)
有还原性
CO+CuO = Cu+CO2

不具有还原性
不具有氧化性
有弱的氧化性 C+CO2 = 2CO
高温
不能与水反应
能水反应 CO2 + H2O =H2CO3
不能与石灰水反应
能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有毒
无毒
+2
+4
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
CO CO2
+O2 点燃
+C 高温
思考交流
1、如何区分“CO”和“CO2”,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①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的是CO2,不变的是CO
区别CO和CO2的方法
②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不变的是CO。
③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的是CO2,气体能燃烧的是CO。
④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氧化铜变红的是CO,不变的是CO2。
思考交流
2、如何除去CO中混有的CO2杂质?
CO和CO2的混合气体
CO
原理:CO2 + Ca(OH)2 CaCO3↓+ H2O
思考交流
3、如何除去CO2中混有的CO杂质?
点燃?
少量的CO和大量的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烧的CO2混在一起,无法被点燃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原理:CO + CuO Cu + CO2
随堂练习
1.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
A.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说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说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加热
D.可以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B
随堂练习
2.下列关于CO2和C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均能溶于水
C.用途:固态CO2用作制冷剂;CO用作气体肥料
D.危害:CO2会导致中毒;CO会引起雾霾
A
随堂练习
B
3.碳及其化合物存在如下转化关系:C→CO→CO2→X(“→”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CO→CO2过程中,C化合价依次升高
B.CO只能通过与O2反应转化为CO2
C.CO2可以通过与C反应转化为CO
D.X可能是碳酸,还可能是碳酸钙等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