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同步分层练习【基础培优】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表示反应前的质量,“ ”表示反应后的质量)A.X=19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 1∶162.现将20克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2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6克C和8克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C的质量比是( )A.1∶4 B.5∶4 C.2∶1 D.1:2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可用“2Mg+O2点燃 2MgO”来表示.以下信息:①反应条件②反应速率③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④反应的微观过程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⑥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能从上述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是(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4.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氧化汞、汞、氧气都是化合物D.氧化汞、汞、氧气都由分子构成5.铜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生成铜锈(主要成分Cu2(OH)2CO3),下列物质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 )A.N2 B.O2 C.H2O D.CO2【能力提升】1.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下列关于该化学方程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每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2.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可读作( )A.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B.镁加氧气点燃等于氧化镁C.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D.2个镁和1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氧化镁3.如图中四位同学,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O2CO2 B.2CO+O22CO2C.2H2+O22H2O D.C2H4+3O22H2O+2CO24.对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B.磷加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每4份质量的磷和5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2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D.31克的磷和32克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63克的五氧化二磷5.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都属于化合物B.该化学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反应体系中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是定值D.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相对质量之比6.已知反应2A+B═3C+D,若10g A和4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D,则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A.10:4:9:5 B.4:5:5:3 C.2:1:3:1 D.5:4:3:5二、填空与探究1.某种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此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可能含有的元素是?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1)碱性甲烷燃料电池具有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利用方式。①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②K2CO3中碳元素化合价为______。(2)4500L氧气可加压装入容积为30L钢瓶中,其原因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同步分层练习答案【基础培优】:1.B 2.A 3.C 4.A 5.A【能力提升】:C 2. C 3. B 4.A 5.A 6.D二、填空与探究1.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C、H)可能含有氧元素(O)2.(1)H2O +4(2) 分子间有间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1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教材分析 《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的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从教材知识体系上看,它是元素符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核心素养目标 化学观念: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科学思维:通过描述化学方程式的特征,能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问题。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重点 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问题。难点 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怎样才能准确、简便地描述化学变化,体现其中的物质转化关系与定量关系,从而更好地为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服务呢 引入新课。 看图片思考讨论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讲授新课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分析文字表达式的缺点: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不能表示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3)从微观上看,还能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书写,思考 理解为什么要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木炭燃烧为例(1)宏观读法:_____和_____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_______。(2)质量读法:每___份质量的碳与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微观读法:每___个碳原子和___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 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巩固练习】S+O2点燃SO2(1)宏观读法: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硫。(2)微观读法: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3)质量读法: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练习提升 能够描述化学方程式的特征。四、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优点(1)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2)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3)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很明显地看到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总结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2.推断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3.有关密闭容器中表格数据处理某一物质质量的计算: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列出等式,求出该物质的质量。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的判定:①反应后质量增大一生成物;②反应后质量减小一反应物;③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一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杂质。4.微观反应示意图 能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问题。课堂练习 1.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2个氢气分子加上1个氧气分子点燃等于2个水分子C.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2.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点燃2H2O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②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原子和氧原子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⑤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⑥反应中氧气和水的质量比为8∶9。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课堂小结 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2.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3.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第五单元 课题2化学方程式(人教版)九年级上(第1课时)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分层作业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0102通过描述化学方程式的特征,能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问题。0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04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新知导入怎样才能准确、简便地描述化学变化,体现其中的物质转化关系与定量关系,从而更好地为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服务呢 问题:探究新知碳 + 氧气 二氧化碳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生成不能表示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文字表达式: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探究新知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 + O2 CO2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探究新知C + O2 CO2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C : O2 : CO2 = 12 : 32 : 44)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1 : 1 : 1)12 16x2 12+16x2 12 =32 =44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x前面的系数所得的值之比即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计量数)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探究新知(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如:C+O2 CO2,反应物为 和 ,生成物为 ,反应条件为“ ”。(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即m(C):m(O2):m(CO2)= : : .(3)从微观上看,还能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如:n(C):n(O2):n(CO2)= : : .碳氧气二氧化碳点燃123244111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巩固练习】探究新知(1)宏观读法: 和 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 。(2)质量读法:每 份质量的碳与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微观读法: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碳氧气二氧化碳123244111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C + O2 CO2【巩固练习】探究新知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1)宏观读法: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2)微观读法:每1个铁原子和1个硫酸铜分子生成1个铜原子和1个硫酸亚铁分子。(3)质量读法:每56份质量的铁与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和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Fe+CuSO4= Cu+FeSO4探究新知(1)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2)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3)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很明显地看到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四、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优点探究新知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例: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B探究新知2.推断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例: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 2X+H2O+CO2↑,其中X的化学式( )A. Ca B.CuO C.Cu(OH)2 D. CuCO3B加热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探究新知3.有关密闭容器中表格数据处理例: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A.x=1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 14∶15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探究新知有关密闭容器中表格数据处理某一物质质量的计算: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列出等式,求出该物质的质量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的判定:①反应后质量增大一生成物②反应后质量减小一反应物③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一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杂质五、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探究新知4.微观反应示意图例:某品牌空气净化器可有效消除装修材料中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D.两种产物的质量比为 22∶9(或 9∶22)A课堂练习1.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2 点燃2H2O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B.2个氢气分子加上1个氧气分子点燃等于2个水分子C.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B课堂练习2.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②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原子和氧原子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④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⑤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⑥反应中氧气和水的质量比为8∶9。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C课堂总结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2.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3.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课题2(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分层作业【基础培优】:1.根据化学方程式S+O2 点燃SO2,无法获得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B.参加反应的S和O2的质量比C.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分层作业【能力提升】:1.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改变D.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分层练习.doc 【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doc 【核心素养】课题2第1课时《化学方程式》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