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学习目标】1.通达时空观念掌握对比春秋战国形势图,分别列出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掌握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的大致过程及其标志性意义。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百家争鸣”是大变革的思想反映。3.明确历史解释研思对列国争霸的实质及华夏民族的融合进行历史解释,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大发展。4.立足唯物史观认知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革时期,充分体现了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5.渗透家国情怀感悟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学习重难点】重点:春秋战时期交法运动的背景、商歌变法内容及其影响;百家争鸣代表流派思想主张。难点:分析春秋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意义。【预习新知】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政治上)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1)春秋五霸:春秋时期,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 、长江下游的吴国与越国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2)战国七雄: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出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 、燕、韩、赵、魏、 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3)西周灭亡:周朝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2、华夏认同(1)华夏由来:从春秋到战国,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_____。(2)华夏认同: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名师批注]“华夏”观念华夏民族与国家在独自发展的历程中,在政治、文化、民族意识上都表现出一种开放、兼容、内聚的形式与态度,这在本质上对华夏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方向起了定位作用,也促进民族、国家几千年来不断发展,并形成一些重要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如种族的兼容性、国家对民族的安全性义务、文化的互融性与开放性等。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的发展(1)农业①铁犁牛耕: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②水利工程:各国纷纷兴建 工程,如 、郑国渠,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③影响: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 的繁荣。(2)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 ,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3)工商业: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学而致用:题2、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2、商鞅变法(1)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2)内容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③强制大家庭拆散为 ,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④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⑤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 ,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3)性质: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 最广、改革最为 的一次变法。(4)作用: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学而致用:孔子和老子1、孔子(1)介绍:孔子是 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出身于春秋后期鲁国破落贵族家庭。(2)背景: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 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3)思想主张①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 ,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②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 ,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4)教育成就① 的办学思想,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②相传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③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 当中。学而致用:2、老子(1)介绍:老子是 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2)思想主张①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 。②其思想还包含着朴素的 ,揭示出事物存在着 、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③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④老子在政治上也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 ,甚至退回到 的时代。⑤这些观点见于 一书。学而致用:百家争鸣1.背景(1)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2)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 阶层崛起。(3)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______,争相招揽人才。2.内涵: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3.主张(1)儒家:代表人物为 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2)道家: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3)阴阳五行家:代表邹衍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4)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代表墨子主张节俭、“____”“非攻”“尚贤”。(5)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代表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4.意义(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不仅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影响深远。【巩固训练】1.1922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向全国发出《关于开展劳动立法运动的通告》,强调“将劳动者应有之权利以宪法规定之”,并拟定了“劳动立法四项原则”和《劳动法大纲》。这次劳动立法运动( )A.推动了工人运动高涨 B.加快了国共合作进程C.保障了劳工合法权益 D.借鉴了苏俄革命道路2.自先秦以来,中国统治者自称为“华夏”,而把周边邻近地区的其他民族或部族称为“蛮”“夷”“狄”“戎”等。在华夷体系之中,中国一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求获取经济利益。这( )A.维护了周边环境稳定 B.加重了中央政府财政负担C.渗透着天朝上国理念 D.增强了中国政府政治威望3.下图是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分布图。由此可知,当时( )A.中原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B.铁器使用全面推广C.冶铁技术北方地区高于南方 D.各地联系日益密切4.春秋战国时期,夷狄文化在西周贵族中逐渐流传:如鲁襄公由楚归而“作楚宫”;陈灵公“弃衮冕而南冠(楚人之冠)以出”;作为禹夏后裔的杞国,因毗邻东夷而杂用夷礼等。孟子曾愤然道:“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民族交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B.贵族摈弃了“夷夏有别”理念C.夷狄文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D.传统宗法理念已经出现崩塌5.墨子通过“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变……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存乎汤武而天下治”的史实论证了国家兴衰治乱与天命无关,并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死”的主张。墨子的这一思想( )A.否定了宗教神学理念 B.体现了其节用尚贤的治国观念C.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 D.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7.春秋时期,追逐“私利”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面对“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的现实,齐国实施了“相地而衰征”、鲁国推行了“初税亩”,逐步将“籍公田”的集体劳役地租,改变为履亩而税的家庭实物地租,不分公田私田一律按亩收税。这些举措的推行( )A.标志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反映了传统分封宗法制度的崩坏C.有利于推动社会制度的转型 D.有效保障了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8.商鞅变法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即“制土分民”,并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措施(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为秦国兵源提供有利保障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D.加强中央对地方严格控制9.在中国古代,无论与中原王朝分立的,还是统一了全国的少数民族王朝,都力图接续中原王朝正统,认为自己是中国或中国的一部分。无论是汉族统一,还是少数民族的统一,都是中国的统一。这一认识( )A.源于对国家政权的争夺 B.阐述了正确的民族史观C.反映了民族关系的缓和 D.体现了民族交融是主流10.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孟子斥责梁惠王之流“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这反映出,当时这些思想家( )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D.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时间“1922年8月”可知,处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因此材料中的劳动立法运动有利于推动工人运动的高涨,A项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是在1924年,而且材料与国共合作无关,排除B项;“保障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借鉴苏俄革命道路问题,排除D项。 故选:A。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在华夷体系之中,中国一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求获取经济利益”,渗透着“天朝上国”理念,C项正确;维护了周边环境稳定说法错误,排除A项;加重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增强了中国政府的政治威望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3.答案:A解析: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据图片信息可知,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故A项正确。仅通过材料不能反映铁器使用全面推广﹐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冶铁技术水平的高低,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联系日益密切,故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夷狄文化在中原地区逐渐流传开来,甚至部分学者开始担心华夏族被夷狄同化的问题,这一现象的出现证实了当时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融程度不断地加深,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夷夏有别”的问题,且摒弃了“夷狄有别”理念与史实相悖,排除B项;夷狄文化适应了社会发展潮流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与宗法理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墨子认为,无论家国天下的治乱还是个人的穷达荣辱,都不是命定的,而在于人怎样去作为,君主圣明贤德就能让天下安定,统治者残忍暴虐则会引发灾难混乱,普通人也一样,充分运用自己的力量就能生存,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就不能生存,这反映出墨子反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定论,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C项正确;墨子在强调“人力”作用的同时,也并未完全否定“天”的神圣地位,他未能完全否定宗教神学理念,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涉及节用尚贤,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D解析:选择D: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因此出现了富民思想。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并没有形成特定的社会主流思想,且民本思想也不可能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B: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等属于各学派的主张,不代表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排除C: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社会阶级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7.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不分土地的公私,一律按亩征税,这加速了并田制的瓦解,推动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进而加速社会制度的封建化转型,C项正确;商鞅变法中“废并田,开阡陌”标志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正式确立,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与分封宗法制度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土地制度改革,而非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不能得出保障物质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推动一家一户的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并未体现抑制商业的思想,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D项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排除,故选:A。9.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原因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少数民族王朝自认为是中国或中国的一部分,体现了华夏认同的加强,得益于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D项正确;华夏认同的加强源于民族交往交融的深化,而非对国家政权的争夺,排除A项;正确的民族史观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与材料主旨结合不紧,排除B项;少数民族王朝与中原王朝对峙,争夺正统地位,某些时候会加剧民族冲突,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都主张统治者要关注民生,表明他们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各家学说走向融合,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道家、儒家的思想并不适用于此时代,没有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C项;材料中的四位思想家中只有孟子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