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案【学习目标】唯物史观: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角度理解,宋代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的特点及影响,辩证客观地评价政治现象。时空观念:认识两宋时期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资料记载,论证宋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历史解释:运用文献资料,认识宋代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解决了唐代以来的落镇割据问历史解释题,也造成了庞大的管理体系的弊端。家国情怀:认识辽宋夏金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的情怀。【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教学难点:探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预习新知】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1)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2.措施(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内容 具体措施行政 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财政 设诸路转运司综理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军政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2)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互相牵制。中央:①由枢密院专掌军权,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②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问题思考材料 宋朝中书治民,三司理财,枢密主兵,各不相知,而言路之权又特重。这原是因大权都集中于中央,以此防内重之弊的。立法之初,亦可谓具有深意。然而宰相既无大权,而举动有多掣肘,欲图改革,其事就甚难了。思考 据材料指出宋朝限制相权的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的影响。提示 (1)举措:①分散相权: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三司掌管财政权,枢密院掌管军权,三者各自独立。②强化监察机关对相权的监督。(2)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相权受到牵制,无法进行必要的改革,导致北宋政治衰弱。地方:①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②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3)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易错提醒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启示 过分集权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因此加强中央集权应当适中。3.影响(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专制集权。(2)消极: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保守疲沓的政治风气。归纳总结 对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认识 (1)特点:①重文轻武,实行文人治国。②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影响:①积极:北宋通过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形成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消极:由于冗兵现象的出现,北宋边防空虚,时常遭到辽和西夏的进攻;由于冗官和冗费的出现,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1.宋辽的和议(1)背景①早在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②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2)过程①签订:后来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②内容: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判断正误宋辽以兄弟相称,宋夏以君臣相待,表明宋对夏保持军事优势。( × )提示 澶渊之盟达成后,宋辽以兄弟相称表明双方势均力敌;宋夏之间因历史传统,夏向宋称臣,但保持独立地位,宋夏之间的战争,宋屡战屡败,说明宋虽有政治优势但无军事优势。③影响: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深化理解 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消极作用:澶渊之盟是在宋辽双方势均力敌,都无力战胜对方,宋朝做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和约。这个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 积极作用: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2.宋夏的和议(1)背景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2)内容①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3.财政危机(1)原因①虽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北宋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②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2)表现: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王安石变法1.背景(1)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2)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①宗旨:整顿官僚机构。②结果: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2.开始: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3.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军事训练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4.措施内容 具体措施富国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5.评价(1)成效: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2)不足①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③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南宋的偏安1.宋金的和战(1)背景①靖康之变: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宗、钦宗被俘虏北去。②南宋建立: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2)过程①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②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③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内容: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2.偏安局面形成(1)背景: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2)政治地位: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巩固训练】1.有学者认为,宋代统治集团的特点是:一、非身份性的官僚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二、官僚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呈现不稳定状态;三、官户享有的减免赋役的特权较唐代品官要少。这实质上说明,宋代官僚集团( )A.地位剧烈变动不利于政权的稳定 B.制度构建注重制衡与效率C.逐步出现机会和身份平等的趋势 D.政治事务处理高度程式化2.知州原本称为“权知某军州事(别称‘州将’)”,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牧伯(知州)之缺,止令文臣权莅”,且“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些举措( )A.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 B.导致了官僚机构的急速膨胀C.削弱了地方州府的物质基础 D.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3.“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今河北雄县)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材料中订约的双方是( )A.唐与吐蕃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宋与西夏4.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却答应每年给辽送岁币。这说明( )A.当时的民族关系和睦 B.北宋以屈辱的代价换取边境的安定C.北宋以礼治国 D.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扭转5.宋太祖在位时把武将宋催之女立为皇后,为其子赵德昭迎娶武将陈思让之女,将自己的妹妹嫁给武将高怀德,而自己的两个女儿也分别嫁给武将石守信之子石保吉、王审琦之子王承衍。宋太祖此举( )A.意在缓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 B.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历史问题C.旨在笼络武将参与国家治理 D.保障了文官集团的政治权力6.苏洵在《嘉祐集·审势》中记载:“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据此可知,宋代( )A.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分化事权造成地方官僚机构臃肿C.强化中央集权效果显著 D.铲除了地方割据赖以生存的根源7.下图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在①②③④处填写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A.道—府州军监—郡守—转运司 B.路—府州军监—转运司—通判C.路—参知政事—郡守—节度使 D.省—参知政事—节度使—巡抚8.宋真宗即位不久就沿袭传统,“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之后,他还扩大了赐宴官员的范围,由原来的内朝高官扩大到外朝一般官员。宋真宗的做法旨在( )A.继承传统节日文化 B.化解君相间的矛盾C.强化官僚政治认同 D.弘扬民为邦本理念9.宋代青苗法推行后,有大臣指出:“青苗之法,内有大臣力主,势在必行;外有专差之官,唯以散钱数多为职办。州县官吏往往变抑勒而为情愿者,盖事势不得不惧,而人情不得不从。”王安石则对“抑配”之事不以为意,认为“无问其欲否,慨与之也”。由此可推知,青苗法的推行( )A.增强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的有效控制 B.加剧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C.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偏差 D.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10.宋初的统治者以路作为地方高层行政区。据此可知,路的设立( )A.体现崇文抑武的理念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对后世体制影响深远 D.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非身份性的官僚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官僚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不稳定,官户享有的特权减少,这就打破了官僚集团的封闭性,狭隘性和特权性,实质上说明社会成员成为官僚地主的机会在增多、"官僚地主的群体在开放,其身份和特权逐渐弱化,C项正确;非身份性的官僚地主成为地主阶级的主体说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为国家政治生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利于政权的稳定,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宋代官僚集团的平等化趋势增强,与制度构建的制衡和效率无关,排除B项;程式化指的是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固有模式,材料说的是传统的程式化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C.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牧伯(知州)之缺,止令文臣权莅”“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可知,知州起初属于武将,宋太祖时期演变成由文官担任的地方行政长官,并且由中央政府任免,这有利于削弱地方武将的权力,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宋代官僚机构急速膨胀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宋朝通过设置转运使的方式削弱了地方州府的物质基础,排除C项;此时的宋王朝还未形成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3.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今河北雄县)交割”等信息及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条约是北宋与辽签署的澶渊之盟,订约规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B项正确;唐与吐蕃有和亲、会盟等关系,与材料中条约无关,排除A项;南宋与金签订的是绍兴和议,内容是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北宋与辽的关系,与西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B解析: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时期,通过一系列措施压制武将的地位,为了避免武将面对地位变化而产生心理落差,太祖则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与武将阶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减少抑武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缓和矛盾,A项正确。B项太过绝对并且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B项;笼络武将正确,但笼络的目的是为了缓和矛盾,实行抑武政策,排除C项;文官集团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6.答案:C解析: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地方权力分配,中央下设路、府州军监、县四级管理层级,故①代表路,②代表府州军监,路下辖四司,故③代表转运司,为牵制监督知州,地方设通判,故④代表通判,B项正确;A项、C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C项和D项。故选B项。8.答案:C解析:宋真宗通过赐宴的行为,加强了君臣之间的沟通联系,从而有利于政治认同,强化统治,C项正确。赐宴并非传统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排除A项;材料中赐宴对象不仅仅只有宰相,还包括其他的官员,且皇帝赐宴的目的并非是化解君相矛盾,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民本理念,排除D项。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推行后,各级官员将青苗钱由自愿领取变成强制摊派,该法的推动者王安石也对此予以默认,这虽然有利于该法的推行和增加政府收入,但也无形中成为政府盘剥百姓的手段,而非缓解百姓暂时困境,保障农业生产,即其实际效果会与预期目标存在偏差,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强制推行青苗法,这与政府强化对社会经济的有效控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变质,这与高利贷无关,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10.答案:D解析:北宋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基础,D项正确;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这些材料未提及,排除A项;宋朝机构设置繁复,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排除B项;路的设置主要是在宋朝,明清没有继续沿用,排除C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