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纲要(上)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学案
【学习目标】
1. 运用联系发展、客观辩证的方法,评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
2. 通过文献资料记载,实证戊成变法运动的原因、经过、特点、影响。
3. 认识义和团运动反对列强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重难点】
1. 戊戌维新运动的背景、过程,理解认识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认识其对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影响。
2. 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预习新知】
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①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②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③阶级基础:中国资产阶级逐步发展壮大
④思想条件: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思维拓展】 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托古改制 即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融合,以此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2.经过
(1)拉开序幕:“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2)“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诏书,戊戌维新运动开始。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前后持续103天,史称
(3)戊戌政变:清政府中的守旧势力以种种理由阻挠变法。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参与变法的“戊戌六君子”被杀。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 外,均被废止。
3.历史意义
①性质: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②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③经济: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④文化: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
4.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保守势力强大,强烈反对变法
主观原因:
①维新派缺乏可靠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没有发动人民
②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5、启示
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义和团运动
1、背景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_ 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特别是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2、兴起: 以“_ ”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3、八国联军的镇压
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奥匈、意八国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慈禧太后采用“_ ”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_ 。后来,在_ 义和团运动失败。
4、评价
(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 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2)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_ 的深渊。
(3)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侵华
1、借口: 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经过
(1)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_ 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_ 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_ 保卫战。
(3)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_ 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4)义和团运动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概念阐释 “东南互保” 1901年6月,东南各巡抚刘坤一、张之洞等会同各国驻上海领事,制定《东南互保章程》。“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它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3、罪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扩大征伐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民族危机的加深
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
1.签约: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荷、比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内容
(1)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2)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3)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4)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5)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3.性质:《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4.影响
(1)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2)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3)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4)《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巩固训练】
1.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 )
A.缓和德英关系 B.推广德语教育 C.维护中国权益 D.争取在华利益
2.“开出晚清思想界之革命,所关尤重”、“斯时智慧骤开,如万流沸腾,不可遏抑”、“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上述言论评价的是晚清时期的( )
A.“开眼看世界” B.洋务新政运动 C.百日维新运动 D.辛亥革命运动
3.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关于材料中所指的“暴乱”,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暴烈的排外行动中蕴结着经济意识 B.“仇教”中蕴含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
C.历史的局限性掩盖了民族的正义性 D.强烈的御侮心同陈旧的天朝观结合
4.百日维新期间,光绪以上谕形式所发的变法诏书达数百道之多,涉及人事、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但是维新派最重视的政治方面的改革方案并不多,真正获得通过并以上谕形式颁布的更少。这表明百日维新( )
A.并未涉及政治领域改革 B.注重变法措施的策略性
C.造成维新阵营内部的分裂 D.深受守旧派势力的掣肘
5.《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以海关税、常关税、厘金和盐税作担保;同时,帝国主义各国均同意清政府把现行平均关税由实际的3.18%提高到5%,对原本免税的商品开始征税。帝国主义的这种主张旨在( )
A.彻底剥夺清朝的财税主权 B.促进晚清的近代化进程
C.维系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D.掀起瓜分中国的新狂潮
6.1895—1898年间,全国成立的学会有103个。时论称“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数百”,“各省从风,州县并起,不可指数”,以“使海内学人声气相通”“联结讲求”,传播新知。这反映了当时( )
A.维新思想为主流思潮 B.“中体西用”实践的破产
C.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民主革命团体蓬勃发展
7.早期维新人士马建忠认为“加税乃我固有之权”,崔同因主张“税则为内政,自主之国应自主之”,郑观应进而提出使海关总税务司及各口海关税务司“皆渐易华人,照章办理,……权自我操”。材料表明当时部分国人( )
A.对国家主权有新的认识 B.主张利用国际公法捍卫权益
C.意识到列强侵略的本质 D.重视利用关税维护经济独立
8.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标志是( )
A.《南京条约》的订立 B.《天津条约》的订立
C.《马关条约》的订立 D.《辛丑条约》的订立
9.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见西人殖民政治之完整,属地如此,本国之更进可知。因思其所以致此者,必有道德学问以为之本原,乃悉购江南制造局及西教会所译出各书尽读之”。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康有为( )
A.初步认识到西方治国的先进性 B.冲破了儒家主流价值观的羁绊
C.推崇西方近代社会共和制民主 D.致力于探索自强求富的新道路
10.维新变法期间,光绪帝曾发谕旨“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意存观望”。这反映了( )
A.政治改良遇阻艰难 B.地方尖锐对抗中央
C.国人救亡热情高涨 D.汉族官僚乘势崛起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材料中英文教习和德文教习人数差距很大,德国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反映的是英德在华的争夺,不会缓和德英关系,排除A项;京师大学堂的英文教习和德文教习数量涉及英国和德国在中国的力量体现、文化影响等,德国认为德文教习少而要求增加,其实质是为了增强德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争取在华利益,而非推广德语教育,排除B项,D项正确;戊戌变法期间,德国在中国是侵略者,这一要求的目的不可能是维护中国的利益,排除C项。
2.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是"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结合所学可知,百日维新运动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而清政府中的守旧势力以种种理由阻止变法的开展,维新派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致使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目标。C项符合,A、B、D项排除。故答案为C。
3.答案:C
解析:本题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设问可知,可知这是反向题。时空范围为1902年(中国)。材料中外国记者所指的“暴乱”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虽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却无法掩盖其民族正义性,它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有利于中国人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觉醒,C项说法有误,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李大钊文集》里提到,义和团运动对于“西洋人一切器物一概烧毁,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在近代中国,洋教作为一种外来之物,本身是同中国传统文化全然相悖,许多教士、教民借传教之名行侵华之实,借官府势力欺世凌人,因此传统文化下的中国民众对洋教日益痛恨,洋教在半殖民地中国的政治化,使反洋教斗争具有反侵略性质,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行为体现了强烈的抵御外侮的愿望。同时也具有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见,认为西洋人应该叩拜中国皇帝和官员,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田意,排除 D 项。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以上谕形式所发的变法诏书中,真正涉及政治改革的很少,而真正获得通过并颁布的就更少,这主要是由于戊戌变法受到了守旧派势力的掣肘,故选D项;由题干中的“维新派最重视的政治方面的改革方案并不多”可知,改革涉及到了政治领域内容,排除A项;真正涉及政治改革的方案并不多,但是真正获得通过并颁布上谕的更少,说明改革受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并不是因为维新派变法活动具有策略性,排除B项;从题干信息看,维新派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不能得出维新阵营内部发生分裂的结论,排除C项。
5.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村空是:1901年(中国)。根据材料“帝国主义各国均同意清政府把现行平均关税由实际的3.18%提高到5%对原本免税的商品开始征税”可知,各国一致确立中国现行平均关税,体现了列强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C项正确:“彻底”一说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B项不符合列强侵华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主张旨在维系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未体现瓜分中国的新狂潮,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C
解析:A.材料只能看出维新思想广泛传播,不能看出其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标志着“中体西用”实践的破产,与材料无关,排除;C.根据材料“学会之风遍天下,一年之间,设会数百”、“使海内学人声气相通”“联结讲求”分析可知,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C正确;D.材料体现的是维新派成立的团体,不是革命团体,排除。故选:C。
7.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早期维新人士认识到关税是国家固有之权,强调要自主,这与国门洞开后国人对关税权益缺乏正确认识形成对比,说明他们对国家主权有新的认识,故选A。材料与国际公法无关,故B错。列强侵略的本质是获取侵略权益以服务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没有体现,故C错。材料只是认识到关税的重要性,还没有达到维护民族经济独立的高度,故D错。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的订立,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D项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C项错误。故选:D。
9.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为康有为早期对西方制度的初步认知,“见西人殖民政治之完整,属地如此,本国之更进可知”“必有道德学问以为之本原”,这表明康有为初步认识到西方治国的先进性,故A项正确。康有为当时并未冲破儒家价值观的羁绊,B项不符合史实。康有为并未主张共和制,C项错误。“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目标,D项排除。故选A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意存观望”可知,材料反映了维新变法期间,光绪帝下谕令要求各地筹办变法事宜,但地方官员敷衍了事,态度消极,这说明政治改良遇阻艰难,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地方官员消极对待中央变法的态度,没有体现地方尖锐对抗中央,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地方官员消极对待中央变法的态度,没有体现国人救亡热情高涨,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地方官员消极对待中央变法的态度,没有体现汉族官僚乘势崛起,排除D项。故选A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