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8课 辛亥革命学案【学习目标】唯物史观:通过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学习,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认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和革命性,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时空观念:辛亥革命的爆发有着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学会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史料实证:能够利用不同的类型的史料,学习辛亥革命,三民主义的内容,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历史解释:学生能够通过搜集、选择、运用相关史料对《临时约法》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意义。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反封建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家国情怀: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个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体会这种敢为人先,敢于牺牲的爱国精神,以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学习重难点】1.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2.立足时空观念,梳理武昌起义的过程;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意义,认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艰难曲折。【预习新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2.经过(1)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在官制(改革官制,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军事(编练新军)、商业(鼓励发展实业)、教育(废科举,发展近代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戊戌变法的内容颇多相似 (2)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3)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4)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5)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这使很多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3.评价①新政是清政府迫于压力采取的改良措施,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②腐败无能的权贵掌握政权,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③新政最后被证明是一场骗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④新政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组织上(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2.思想上(1)提出三民主义①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②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从此,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开始了。(2)革命派积极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3.军事上: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武昌起义1.有利时机:保路运动1911年,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转而出卖给列强,激起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保路运动,并发展为武装起义,清政府抽调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革命党人决定趁机发动起义。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随后,新军其他各部的士兵纷纷响应。3.结果(1)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2)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二)中华民国建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2.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1)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并诱使革命党人展开和议(2) 在内外交困和重重压力之下,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他做大总统。(3)袁世凯施压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王朝结束,也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终结。(4)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这样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912年3月)(1)目的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防止袁世凯专权(2)主要内容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④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2)评价:积极方面: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局限性:①它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②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很难真正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1)政治层面: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2)思想层面: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3)社会层面: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藩篱。(4)经济层面: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辛亥革命的局限及教训(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没有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3)没有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巩固训练】1.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明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和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鲁迅旨在( )A.称颂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 B.说明封建帝制尚未受冲击C.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与支持 D.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2.1912年1月,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同年4月,袁世凯重申:“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这表明当时( )A.民族统一备受关注 B.政治分歧逐渐消除C.人民主权得到保障 D.民族平等得以实现3.《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言:“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辛亥革命( )A.终结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清朝统治C.结束了君主专制 D.实现了三民主义4.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5.美国馆藏有一份清末预备立宪筹备清单底稿,它与清廷正式颁布的清单定本存在诸多差异。清单底稿第一年第一条原有“请旨宣布开设议院年限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同办”,最末一条原有“光绪四十三年第十年”字样,正式颁布时两个关键性条目均被删除。这反映了( )A.预备立宪不得人心 B.中央集权走向式微C.政府改革决心不足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6.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文章说:“广东顺德李昂新,年已八十有二,向学之志,至老不衰,尚欲前赴东瀛考求工业,禀由学务处批准嘉奖”。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观念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两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材料中的“句号”是指( )A.结束封建制度 B.结束半殖民地历史C.结束君主专制政体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8.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句号”的含义是,辛亥革命(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9.如表为《1901-1905年清末新政措施一览表(部分)》。据此可以推知,清末新政( )类别 主要措施政治改革 外务部取代总理衙门,设商部、学部、巡警部,裁撤冗衙冗员军事改革 废武科教育改革 废除科举考试经济改革 制定商律社会改革 允许满汉通婚A.对官制进行改革 B.对选官制度的改革C.注重留学生教育 D.成为洋人的朝廷10.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政客观上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B.新政标志中国由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C.新政推动西学传播,为戊戌变法做了舆论准备D.新政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抵制侵略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鲁迅的《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为历史背景,在革命中,知县老爷、举人老爷、官和带兵的把总本是革命的对象,却通过投机革命,混进了“革命”的行列,使得革命潜伏着危机,这揭示出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故D项正确;鲁迅旨在揭示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而非称颂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鲁迅对农民的态度,故C项错误。故选:D。2.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可以看出孙中华和北洋军阀政府袁世凯都认识到民族的平等和团对维护国家的统一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对政治分歧问题的阐述,排除B项;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明政治家提倡民族平等,而非实现民族平等,排除D项,故选:A。3.答案:C解析:4.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民国初年(中国)。据题干可知,辛亥革命爆发后,立宪派主张变革政治体制,剥夺君主的权力,甚至要建立起包容帝制的“共和新体”,这表明变革政治体制成为时代需要,B项正确据材料不能得出君主立宪政体更符合国情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体现立宪派的主张,而未体现社会认可革命派的主张,排除C项;材料体现立宪派包容帝制的共和新体,而不是革命派主张的民主共和,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C解析:据材料“开设议院年限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同办”“光绪四十三年第十年”等可知,清末预备立宪原稿有推动民主化的主体、措施、限定时间,但颁布稿删除,由此推知清政府对预备立宪走向民主的决心不足,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众对预备立宪的看法,排除A项;B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民族危机与预备立宪的初定稿的变化无关,排除D项。6.答案:D解析:7.答案:C解析:材料中辛亥革命为两千多年的历史划上了句号,结合所学应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C正确;封建制度、半殖民地历史结束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B;句号是一种制度的终结,而资产阶级共和国是新的制度的开端,D错误。8.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功绩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BC项;题干强调辛亥革命结束了什么,而不是建立了什么,排除D项。故选:A。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及所学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分析作答。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查了考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外务部取代总理衙门,设商部、学部、巡警部”可知,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对官制进行了改革,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选官制度的变革,B项错误;注重留学生教育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C项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项错误。故选:A。10.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新政”。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发展,大量创办新式学堂,编练新军,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发展,A项正确;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戊戌变法开始于1898年,而清末“新政”开始于1901年,C项错误;清末“新政”的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D项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