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 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 第3课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 第五单元课题2化学方程式 第3课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化学方程式》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的内容。在第四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依据化学式的计算。在本单元中又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依据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在本节课教学中,把三个知识点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以化学计算为主线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初步形成化学研究中定量研究的思想。
核心素养目标 化学观念:知道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初步建立解题模型。科学思维: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重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难点 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及化学计算设答与物理、数学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a.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b.表示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c.表示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思考讨论 温故知新,知识的衔接。
讲授新课 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计算题一般步骤(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求解;(计算结果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除不尽,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5)简明地写出答案。 计算辩错 知道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初步建立解题模型。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教师讲解例题: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例:加热分解7.9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总结计算题的一般步骤:设、写、标、列、答。【错误点拨】:①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②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③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④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⑤单位使用错误;⑥把不纯物质当成纯净物进行计算。【巩固提升】:辨析改错学生讨论交流:给出一道习题解答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中的错误,最后让小组汇报错误。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例: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产生的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可分别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和化肥,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方法导引】化学反应的定量认识:在对化学反应定性认识的基础上,以化学方程式为工具,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和应用化学反应规律。合理地利用化学反应开发各类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计算,熟悉计算过程。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课堂练习 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g。2.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D.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1:28
课堂小结 1.化学方程式体现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转化关系与定量关系。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2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同步分层练习
【基础培优】
1.在反应中,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当28g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则生成D的质量为(  )
A.18g B.32g C.36g D.44g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解题的步骤是(  )。
①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列比例式,求未知数 ③设未知数
④写出已知物和待求物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
A.①③②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③①④②⑤ D.①②③④⑤
3.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依据是( )
A.它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它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C.它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
4.下列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X处的粒子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5.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污染空气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消除,下图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CH2O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了 D.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能力提升】
1.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 2 14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2 13
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待测数值是14 D.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4∶7
2.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气的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
SHAPE \* MERGEFORMAT
3.电解54克水,可得到氢气( )
A.6克 B.3克 C.1.5克 D.8克
4.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 )
A.5.6克 B.11.2克 C.14.6克 D.无法计算
5.某物质1.6g与足量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6.4g
B.该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该物质中除了含有碳氢元素,还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二、填空探究题:
1.在2A+B=2C的反应中,1.2 g A完全反应生成2 g C,又知B的式量是32,则C的式量为___________。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点(1)代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2)代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真正参加反应或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3)设的未知数不带_____,但列比例式数字后带单位。(4)注意体积和质量之间的转化,质量=___________。
3.把4g硫粉放在给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质量(g) 3 4 6
SO2质量(g) 6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与生成SO2的质量比是 ;
(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质量是 ;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同步分层练习答案
【基础培优】:
1.C 2.C 3.C 4.A 5.C
【能力提升】:
1.A 2.D 3.A 4.B 5.C
二、填空探究题:
1.40
2.单位 密度×体积
3.(1)1:1:2 (2)8g (3)8g
D
C
B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第五单元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

(第3课时)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知道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初步建立解题模型。
01
02
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03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04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化学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与实践:
科学态度与责任:
新知导入
a.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b.表示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c.表示氢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2H2+O2 = 2H2O
点燃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探究新知
2H2 + O2 = 2 H2O
2×1×2 : 16×2 : 2 ×(2+16)
4 : 32 : 36
若: 4克 :( )克 : ( ) 克
点燃
若:( )克 : ( )克 : 18 克
32
36
16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一、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
探究新知
(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计算结果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要求,除不尽,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简明地写出答案。
二、计算题一般步骤
探究新知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例:加热分解7.9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解: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158
32
7.9g
x
2×158
7.9g
32
x
=
=
0.8g
答:可以得到0.8g氧气。
x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找出比例关系,标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探究新知
解:设可生成X克P2O5
例: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P2O5多少克?
P + O2 = P2O5
点燃
31 142
15.5 x
31
—— = ——
15.5
x
142
x = 71
答:可生成P2O571克。
设生成P2O5质量为x
方程式未配平
质量关系计算错
没写单位
计算结果错误且无单位
辨析错误:
探究新知
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
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
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解题过程中常见错误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
单位使用错误;
把不纯物质当成纯净物进行计算。
探究新知
三个关键
1.正确书写化学式
2.配平化学方程式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通常保留1位小数)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和要领
探究新知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例: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产生的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可分别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和化肥,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探究新知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高温
CaCO3 CaO + CO2↑
100
56
5.6t
x
x = 10t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0t。
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所用原料很多是不纯的,在进行计算时应考虑杂质问题。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探究新知
①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②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③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④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题目:
巩固提升
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巩固提升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2Mg + O2 = 2MgO
点燃
48 80
3g x
48
—— = ——
3g
x
80
答:可以生成氧化镁5克。
X = 5 克
方法导引
在对化学反应定性认识的基础上,以化学方程式为工具,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和应用化学反应规律。合理地利用化学反应开发各类资源,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化学反应的定量认识
课堂练习
1.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g。2.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7
80
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D.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1:28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B
课堂总结
1.解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要的写出答案
课题2(第3课时)
化学方程式
分层作业
【基础培优】: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解题的步骤是(  )。
①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列比例式,求未知数
③设未知数
④写出已知物和待求物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⑤简明地写出答案
A.①③②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③①④②⑤ D.①②③④⑤
分层作业
【能力提升】:
1.兴趣小组用含有杂质的高锰酸钾样品(杂质不反应)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