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8课 百年锐于千载——自立宪与革命的互动中所见的辛亥革命·学案【学习目标】了解20世纪初辛亥革命发生前后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构建时空观念。了解“百年锐于千载”的概念,理解辛亥革命在前后两个一百年中的首创意义,即结束帝制、建立民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在革命派与立宪派的互动中理解革命的内涵与意义,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局限。认识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行动以及辛亥革命果实被夺取体现出的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在阅读、提取回忆录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回忆录类史料的价值与局限,了解使用回忆录的同时应利用官私多种类型的史料,互相参照比较,进行分析综合,辨析作者的主观判断成分或记忆混乱、疏漏的成分。在辨析古今、两岸学者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的过程中理解唯物史观的部分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并能形成知识迁移,运用到对其他革命运动的评价中。【本课时间轴】【课堂问题思考】何谓百年锐于千载?18世纪之末,19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能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孙中山《民报》发刊词“百年锐于千载”是孙中山对于同盟会成立以前那一百年世界历史的精辟概括,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形容同盟会成立以后这一百年的世界历史,因为20世纪的“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等等,其变化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更远远超越了19世纪那一百年。——章开沅在救亡图存的道路选择上孙中山为何走上推翻清政府的革命道路?梁启超为何支持立宪?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8月31日)中国今日,固号称专制君主国也,于此而欲易以共和立宪制,则必先以革命,然革命决非能得共和而反以得专制…民主专制政体之所由起,必其始焉有一非常之豪杰,先假军队之力,以收揽一国之实权。然此际之新主治者,必非以此单纯之实力而能为功也。而自顾已所有之权利,以比诸他国神圣不可侵犯之君主,而觉其浅薄无根柢也,于是不得不求法律上之名义,即国民普通投票之选举是也。——梁启超《开明专制论》(1905)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三民”有无先后之分?孙中山与梁启超论述的共同点体现了什么?……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孙中山(1905)虽然,近二百年来,所谓优胜人种者,其灭国之手段,略见一斑矣。莽莽五洲,被灭之国,大小无虑百数十…由是观之,安睹所谓文明者耶?安睹所谓公法者耶?安睹所谓爱人如己、视敌如友者耶?西哲有言,“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灭国新法论》(1901)革命派与立宪派是完全对立的吗?梁启超的论述体现出当时社会的什么问题?……夫革命党所持之主义,吾所极不表同情也,谓其主义之可以亡中国也。虽然,吾未尝不哀其志。彼其迷信革命之人,固一国中多血多泪之男子,先国家之忧乐而后其身者也。多血多泪、先国家之忧乐而后其身之人,斯亦国家之元气,而国家之所以立于天地也。其曷为迷信此可以亡国之主义?有激而逼之者也。激而逼之者谁?政府也。以如是之政府,非底于亡国不止。等是亡也,不如自亡之而希冀万一于不亡,此彼等之理想也。其愚可悯,其遏可悲也。——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1907)20世纪初的社会各阶层思想又和变化?革命党如何扩大组织力量?中下层青年为何广泛投入新军?其在清末与辛亥革命中起到什么作用?朱峙三:“凡知识分子,见科举已停,贫士无进身之阶,随相属投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辛首义回忆录》方孝纯:“一九〇六年,我年十九岁,认为男儿无路请缨,须当有怀投笔,乃奋志投入武昌新军第三十一标前队充当士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辛亥首义回忆录》何遂:“当时社会上都认为:‘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母亲不愿我去。可是我想:‘乱世用武人,要革命还得靠武装,便坚决地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闻成效素著之江鄂奉直等省,亦仅衣帽步伐整齐可观,居平卫生洁净自喜,此兵家之所忌,非所宜也。上年安徽兵变,尽属新军,其首恶且系武备毕业学生。江南征兵亦有与巡警冲突情事,流弊至此、可为寒心。——陕甘总督升允立宪派的活动受到哪些挫折?从保路运动的立宪派活动中能看出什么?武昌首义后各省有何动向?体现出什么?十月三十日(旧历九月九日),在昆明的革命党人举行起义,当夜由李根源率领新军七十三标在城外北校场发动;蔡锷率领新军七十四标在城外南校场巫家坝发动……——朱德《辛亥革命回忆》武昌起义后,太原人心震动……是夜,终夜未睡,天将拂晓,进新南门,枪声一响,城内三营果出助战。而防队及满城尚在睡梦中,毫无抵抗,不一时,巡抚陆钟琦、统领谭振德及其属下某些军官僚属皆授首矣……——姚维藩《记辛亥山西革命军》当时安徽巡抚朱家宝在高涨的革命形势之下,惊惶失措,既欲与革命党人联络,宣布独立,又与清政府暗中勾结,首鼠两端,投机取巧。谘议局局长童挹芳(茂轩)怕地方“糜烂”,奔走于朱家宝与革命党之间,翰旋宣布独立。——李公宷《辛亥革命在安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何特点?有什么意义?辛亥革命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我有一位朋友杨亚崇在辛亥纪元以后,很激奋地告我,还告他许多朋友:“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从今以后我做三件事:(一)决不再抽鸦片;(二)绝不再赌博;(三)绝不再逛妓院。如违犯,尽你们责罚。只是酒我还没有能戒绝,今后少喝些吧!”——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的消息,传到上海精武体育会时,立即有许多全员集会,有人倡议到武汉去参加革命……船到九江,靠近码头,看见岸上的人大多数已剪掉辫子,身穿短衫,头上戴有象京戏中短打武生戴的扎巾,额上插有一个三尖牌,耳边挂有一个绒线球,这些人也是当时响应革命的青红帮人物。——卓仁机《辛亥革命的几个片段回忆》【拓展巩固】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这种两面性(革命与妥协),就是欧美历史上的资产阶级也是同具的。大敌当前,他们要联合工农反对敌人;工农觉悟,他们又联合敌人反对工农。这是世界各国资产阶级的一般规律,不过中国资产阶级的这个特点更加突出罢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 )从辛亥革命的历史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仅具有反帝和反封的双重任务,而且具有革命与妥协的两面性格。从辛亥以后的历史又可以看出,随着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日趋激化、他们更为明显地动摇于强大的内外敌人与迅速醒悟的工农群众之间……历史的运动过程,历史的一切事物,都蕴藏着对立统一的道理,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历史的辩证法。……至于资产阶级直接参加革命者为数不多,这也是各国早期资产阶级的通病,并非辛亥革命所独有。一般说来,资本家多为利已主义者,他们不像起义的农民和革命的工人那样赴汤蹈火,需要借重其他社会力量来作为革命战斗的前驱。如果期望资产阶级的大多数人能够不顾身家性命,率先与封建统治者作殊死搏斗,这样的资产阶级革命恐怕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是难以找到的。当然也不能因此就把他们看成无所作为和消极被动的社会力量,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反映自己的政治经济要求,并且日益扩大了对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影响。老同盟会员胡汉民早就看到这种情况,他回忆说:“满清盛时,以贵族官僚专制,绅士与官结纳作威福,竟若代表一切,而他无敢言者。追于末造,经所谓维新变法及预备立宪,乃始承认商会、教育会等为合法团体,通都大邑贸易繁盛,商人渐有势力,而绅士渐退。商与官近至以‘官商’连称,通常言保护商民,殆渐已打破从来之习惯,而以商居四民之首。”——章开沅《就辛亥革命性质问题答台北学者》1.孙中山指出:“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我国民之论古者,莫不倾慕三代之治,不知三代之治,实能得共和之神髓而行之者也……即此所以慕古之意,正富有理想之证据,亦大有进步之机兆也。”这一思想( )A.表达了继承儒家理想的志向B.奠定了大同世界的思想基础C.利用传统文化阐述共和思想D.放弃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1913年,陆军总长兼湖北都管段祺瑞认为“以二城门为标榜,致军民脑筋易起浮动观念”,下令将武昌首义的“起义门”“聚义门”改回原名“中和门”“通湘门”;翌年接任都督的段芝贵下令将起义门城楼建筑拆毁,仅剩下城门拱洞与断壁。这一做法旨在( )A.消弭民众的革命精神B.为武汉的城市发展拓展空间C.为复辟封建帝制造势D.重建之革命后的社会秩序3.钱穆在讨论中国政治变迁得失时说:“幸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他意在强调( )A.否定辛亥革命的历中作用B.变法和革命缺乏必要性C.文化传统与制度的有机结合D.中国政治变迁失大于得4.1909年,在湖南咨议局成立大会上,巡抚岑春煊率众官员参加并发表演说:“咨议局者,于官与民之间为之枢纽者也。”士绅代表谭延闿在演说中指出公众参与政治之益,强调“中国图存之妙用,惟在宪政”。两人的演说,反映了( )A.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B.民众民权意识的充分觉醒C.宪政改革赢得地方普遍支持D.官绅对民主政治认知悬殊5. 有学者指出:由于(辛亥)革命的失败,许多人遂以为革新不致摇动社会的基础,从戊戌到此后的50年中,就没有忘记这一条道路。但假使革新是保持传统政治的手段,则戊成维新的结果说明了历史的出路。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社会革新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B.戊成维新运动寻找到了正确的历史出路C.革命与改良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D.提倡改良实际上是维护反动统治的手段6. 1911年12月5日,英国驻华公便朱尔典向英国政府报告:“中国所有口岸的海关税收现已完全置于海关税务司的控制下,供偿付和赔偿之用。”27日,英国第3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说:“各地革命政府都已确认自己的义务,把关税全部汇解总税务司账内,清政府也把北方各口岸税收交给税务司管理。这表明( )A.辛亥革命取得了英国政府支持B.英国意图维持在华的独霸地位C.关税主权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D.政局变化未触动英国在华利益7.下图是创作于清末的漫画《鞭策》。该漫画( )A.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社会原因B.反映了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C.是清政府剥削压迫老百姓的直接证据D.艺术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发生的根源8. 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揭示了20世纪初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时间(年) 新式学堂总数(所) 学生总数(人)1902 35787 10067401906 59117 逾160万1912 82272 2933387对上表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合理的解释( )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民众觉醒科举制废除切断士人的传统仕途辛亥革命成功实现近代教育转型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历史是画上句号的过去,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章开沅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