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烽火家书中的抗战记忆导学案【课标要求】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14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重点】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的主要史实及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难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关系及其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概念解析】中流砥柱:原指立于黄河之中的砥柱山,后比喻能担当重任、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抗日根据地≠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之下的地区,主要是抗击日本的侵略。而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地区,主要是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囚笼政策: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实施的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政策。三三制原则: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组织原则。1940年3月,中共中央公布《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规定根据地政权在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中共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与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权普选,选出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政府委员会。三三制吸收了各抗日阶层的代表人物参加各级政府,增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大生产运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1941年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根据地发生严重的经济困难。1942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开展大规模的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使抗日根据地军民克服了经济困难,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皖南事变:1941年1月国民党在皖南发动的反共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在新四军军部和所属部队决定北撤到长江以北苏皖敌后地区时精心策划的围歼新四军部队于泾县茂林地区的一个极其险恶的反动阴谋,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所发动的反共高潮中所犯下的最大的一次罪行。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新课学习】浴血奋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谢晋元在致连襟兄弟张萍周的一封信中写到: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弟十年来饱尝忧患。一般社会人情事故,英雄于个人人生观,认识极为清楚。泰山鸿毛之训,早已了然于胸。故常处境危难,心神亦觉泰焉。——摘编自《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问题1:此封家书写于何时?国民政府抗战态度如何?日军是否实现侵略意图?任务一:自主学习,完成表格阶段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史实 影响防御阶段 (1937.7-1938.10) 淞沪会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相持阶段 (1938.10-1945.8) 第三次长沙会战反攻阶段 (1945.8-1945.9) 彭雪枫致妻子的信中写到:十几天以来,我们过的是昼伏夜出的生活,恢复了路西时代的游击战,白天隐蔽封锁消息,夜晚行动,爬山涉水,我们主观力量不能与敌人对比,不能不采取游击战术,这一次在战略上是胜利的,打破了敌人包围合击聚歼的计划,主力部队没有收到损失。——摘编自《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问题2:此封家书反映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采取什么战略战术?任务二:自主学习,完成表格阶段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史实 影响防御阶段 (1937.7-1938.10) 敌后战场的开辟《论持久战》相持阶段 (1938.10-1945.8) 百团大战“三三制”、减租减息、精兵简政、大生产运动反攻阶段(1945.8-1945.9) 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材料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总共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图志》问题3: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共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问题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地位、关系?二、同仇敌忾:国际战场第三封家书戴安澜在致夫人王荷馨的一封信中写到: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位于缅甸),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望勿以我为念。——摘编自《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问题5:戴安澜将军此封家书写于怎样的背景下?中国远征军为何要入缅作战?如何评价中国远征军的抗战?材料2:1937-1945年日本陆军师团布置——摘编自《中华民族抗战精神永存》时间 日本陆军师团总数 在华日本师团 东南亚及南太平洋日本师团 日本国内总数 比例 总数 比例1937年7月 17 4 24% 111938年冬 34 32 94% 11941年12月 51 35 69% 10 20% 41943年冬 70 38 54% 23 33% 71945年8月 168 57 34% 44 26% 59材料3材料4: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问题6:结合材料2、材料3和材料4,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的原因三、浴火重生:抗战胜利材料5: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对日本侵略者的胜利。在这场持续年战争中,中国付出了3500万人伤亡的代价,迎来了近代以来对外族入侵势力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告别了孙中山先生曾喟叹的“一盘散沙五裂”的状态,重新在战争中凝聚成一个整体,无论民族、不分地域、各个阶级,全员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可以说,抗战的胜利,也是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真正起点。但抗战胜利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放眼世界场域,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本,使其无法“北进”攻打苏联或“南进”太平洋群岛,在同盟国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摘编自《抗战:中国胜利的世界意义(二战中的中国贡献)》问题7:根据材料5,概括抗战胜利的意义?实战演练:1.(2023·全国甲卷·31)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A.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2.(2022·江苏高考·8)下图新年画表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 )A.自给富足的家庭生活 B.公私合营的制度变革C.革命动员与妇女生活的联结 D.家庭妇女脱离农业生产束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