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绘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资源简介

绘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第一部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主题
(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第一,准备时间充足
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改革需要体现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的特点。改革进入后期阶段,难度加大,对系统化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准备时间较长。2023年11月27日,党中央发出通知,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议题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和部分干部群众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党中央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第二,重要预报不断发布
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两个谋划”:一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这是总体改革的重要步骤;二是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这次房地产调整暴露了1994年分税制以来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土地财政问题、地方税收转型、财权与事权的对称问题等财税体制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应被视为宏观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4年2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对改革的谋划进行了一些预告。
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要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要继续抓好有利于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保障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的改革举措,集中解决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
202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调研,听取专家和企业家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也就是说,我们主要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目的性非常明确。
第三,改革的重大意义如何体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先对我们所处的时期作出了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的核心任务和使命,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这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而是制度的完善,表明中国的发展、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与党的十八届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有所不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于深化改革,当时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重点在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这是对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旨在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我国正处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因此会议的主题确定为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里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新提法,之前使用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而这次则强调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确定这一主题的原因是中央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包括我们经常提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明确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有相应的发展机制和制度保障,包括生产力的现代化以及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现代化。
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
第一,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第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第三,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第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五,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第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第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第八,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第九,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第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十一,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
第十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三,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第二部分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改革开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3.坚持开拓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
5.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6.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7.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8.坚持科学方法论,加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9.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10.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用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伟大社会革命实践的新要求来谋划党的自我革命,用伟大社会革命发展的新成果来检验党的自我革命的实际成效,努力实现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党的自我革命。”
(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
1.增加一个“重大任务”,与“首要任务”相呼应
公报增加了一个“重大任务”,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首要任务”相呼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重大任务则是民生,是社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任务。因此,我认为这次改革首次聚焦于民生,更多地侧重于加快社会改革。这隐含的意思是增加了一个与首要任务相呼应的重大任务,这是一个新的观点和创新。
需要深化以下改革,完善相关制度:
第一,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第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第三,完善就业优先政策。
第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第六,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2.强调深化改革,从过去偏重于“放”和“化”,转为“立机制、立制度”
过去,改革偏重于“放”和“化”,即市场化改革、要素市场化、商品市场化,以及资源品价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我们谈论的放开价格、放开审批管制,都是“放”和“化”的体现。然而,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立”,即建立机制、建立制度。因此,我们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升级版,从“放”和“化”转变为以“立”为主,即建立机制、建立制度。这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全面建立机制、建立制度的改革。
以下是支撑这一重大变化和创新的几个观点:
第一,制度建设作为主线。在六大原则中,首次提出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而不是单纯的市场化。
第二,机制的重要性。在完善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部分,强调了机制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高质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高质量发展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制度来保障,特别是激励机制。
3.第一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三重”制度支撑
现代化是有制度支撑的,它表现为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投资水平、资本回报率等经济指标,但更深层次上,它是制度的体现。那么,这些制度具体是什么呢?我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支撑,也就是“两保障一基础”。
第一个重要保障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是制度的一部分,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第二个制度保障是法治。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重要保障。
第三,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在“两保障一基础”中,国家安全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三部分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与系统部署
(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一个总坚持、三个贯彻、两个坚持、两个统筹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总体思路和方法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关于改革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里的“继续”意味着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发展,包括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高水平的开放制度、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等,这些都是新时代的要求。
具体来说,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这里的“体制机制”指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而“制度”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机制是一种手段,而制度是基础和根本。三项基本制度将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是党和政府领导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第一,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目标是高水平。
第二,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政治方面的聚焦。
第三,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文化方面的聚焦。
第四,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是社会发展的聚焦。
第五,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这是生态方面的聚焦。
第六,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这是国家安全的聚焦。
第七,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六大原则”
第一个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个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三个原则,坚持守正创新。
第四个原则,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第五个原则,坚持系统观念。
第六个原则,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
第一,经济领域改革。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包括高质量发展、创新、宏观调控、城乡融合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内容。经济体制改革是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制度保障之一。
第二,政治领域改革。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涉及两个体系:民主制度体系和法治体系,它们是政治领域改革的核心。
第三,文化领域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领域的创新发展。
第四,社会领域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民生保障和在发展中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需要通过体制上的改革来实现。
第五,生态领域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第六,国家安全领域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是国家安全领域的重要改革内容。
第七,党的领导。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党的领导是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
第四部分
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方面
(一)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第一,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第二,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第一,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二,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三)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第一,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第二,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四)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第一,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第二,要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
(五)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第一,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六)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第一,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二,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第一,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八)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一,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第二,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