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酸、碱、盐的性质01物质的转化02课堂练习03巩固提升04考点 · 突破Exam PointsBreakthroughEPB考点突破01酸、碱、盐的性质【情境】1.探究酸的通性(以盐酸为例)性质预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盐酸 紫色石蕊溶液 (指示剂) 在盐酸中滴入石蕊溶液 溶液变 色 酸能使指示剂铁 (单质) 在盛有铁丝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产生 酸能 与反应CuO (氧化物) 在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固体 ,溶液呈 色 酸能与 反应NaOH (碱) 在盛有烧碱溶液(含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盐酸 蓝色溶液变为色 酸能与 反应AgNO3 (盐) 在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产生 酸能与 反应红变色无色气泡活泼金属溶解蓝碱性氧化物红碱白色沉淀某些盐(1)为什么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解析】不同的碱在组成上相似,从微观视角来看,不同碱溶液中都含有OH-,从而决定了不同碱的化学性质相似。写出盐酸分别与上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铁: ; 反应。(2)氧化铜: ; 反应。(3)烧碱: ; 反应。(4)硝酸银: ; 反应。【问题探究】Fe+2HCl===FeCl2+H2↑置换CuO+2HCl===CuCl2+H2O复分解NaOH+HCl===NaCl+H2O复分解AgNO3+HCl===AgCl↓+HNO3复分解【情境】1.探究碱的通性(以澄清石灰水为例)性质预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澄清石灰水 无色酚酞 (指示剂)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 色 碱能使指示剂H2SO4 (酸) 向盛有稀H2SO4的试管中滴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 碱能与 反应CO2 (酸性氧化物)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 澄清石灰水变 碱能与反应Na2CO3 (盐)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Na2CO3溶液 产生 碱能与反应CuCl2 (盐) 向CuCl2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 红变色白色沉淀酸浑浊酸性氧化物白色沉淀某些盐蓝色沉淀(1)为什么不同的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解析】不同的碱在组成上相似,从微观视角来看,不同碱溶液中都含有OH-,从而决定了不同碱的化学性质相似。【问题探究】写出澄清石灰水分别与上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H2SO4: ; 反应。(2)CO2: ; 反应。(3)Na2CO3: ; 反应。(4)CuCl2: ; 反应。Ca(OH)2+H2SO4===CaSO4↓+2H2O复分解CO2+Ca(OH)2===CaCO3↓+H2O复分解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CuCl2+Ca(OH)2===CaCl2+Cu(OH)2↓复分解【情境】1.探究盐的通性(以Na2CO3溶液为例)性质预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Na2CO3 溶液 稀硫酸 (酸) 向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产生大量 某些盐能与 反应Ba(OH)2 (碱)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产生 某些盐能与 反应氯化钙 (盐)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 产生 盐能与反应写出Na2CO3溶液分别与上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1)H2SO4: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反应。(2)Ba(OH)2:Na2CO3+Ba(OH)2===BaCO3↓+2NaOH; 反应。(3)CaCl2:Na2CO3+CaCl2===CaCO3↓+2NaCl; 反应。无色气泡酸白色沉淀碱白色沉淀某些盐复分解复分解复分解(1)为什么某些不同的盐(如碳酸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解析】盐的组成中都含有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不同的碳酸盐溶液中都含有碳酸根离子,都能与强酸反应放出CO2气体,故不同的碳酸盐化学性质相似。【问题探究】归纳总结1.酸、碱、盐的化学通性(1)酸的化学通性(2)碱的化学通性(3)盐的化学通性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1)酸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2)碱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1)酸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2)碱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2.氧化物的化学通性(1)酸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2)碱性氧化物的化学通性分散系及其分类易错点课堂练习(1)能溶于水的含氧酸,对应的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如H2SO4:SO3+H2O===H2SO4。(2)能溶于水的碱(NH3·H2O除外),对应的碱性氧化物一般能与H2O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NaOH:Na2O+H2O===2NaOH。(3)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均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中和反应。 1.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全部【答案】D【解析】①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可生成盐,如Na与Cl2反应可生成氯化钠,①符合题意;②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酸都可能生成盐,如Na2O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②符合题意;③碱和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③符合题意;④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碱、某些盐反应都可能生成盐,如二氧化碳与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都能反应生成盐,④符合题意;⑤酸与金属、碱性氧化物、碱、某些盐反应,都可能生成盐,如盐酸与钠、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都能反应生成盐,⑤符合题意;⑥酸与碱反应可以生成盐,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⑥符合题意;综合以上分析,①②③④⑤⑥都可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盐,故选D。2.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解析:选C 盐酸与BaCl2溶液不反应,稀H2SO4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与酸的通性无关。3.如图是小红学习“常见的碱”课题后,总结出的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的酚酞溶液变红B.②中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C.③中与硝酸钠溶液能发生反应D.④可解释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质【答案】C【解析】A.①中Ca(OH)2能使酚酞溶液变红,A正确;B.②中Ca(OH)2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B正确;C.③中NaNO3溶液与Ca(OH)2不反应,C错误;D.④中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质的原因是Ca(OH)2+CO2=CaCO3↓+H2O,D正确;故答案选C。4.碳元素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如CO、 CO2、C2O、C2O3,其中C2O、C2O3能燃烧生成CO2 ;C2O3能与H2O反应生成二元酸(H2C2O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肯定错误的是A.H2C2O4+Zn=ZnC2O4+H2↑B.C2O3+CaO=CaC2O4C.2C2O+3O2= 4CO2D.C2O3+2NaOH=Na2CO3+H2O【答案】D【解析】A.由题干信息中H2C2O4是二元酸,可知其会与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A正确;B.由C2O3能与水反应生成二元酸及CO2的性质类推,可知C2O3能与CaO反应生成盐CaC2O4,B正确;C.由题可知,C2O、C2O3能燃烧生成CO2,C正确;D.C2O3能与H2O反应生成二元酸(H2C2O4),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生成物应为Na2C2O4,D错误;答案D。EPB考点突破02物质的转化【情境】纸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问题探究】(1)熟石灰、石灰石、生石灰都含有相同的元素,你能分别写出它们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吗?【解析】Ca(OH)2、CaCO3、CaO。(2)工业以石灰石制石灰水,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解析】CaCO3 CaO+CO2↑、CaO+H2O=Ca(OH)2。(3)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图所示:Ⅰ.写出第③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Ⅱ.以石灰石为原料,请设计制备CaCO3的另一方案,并写出流程图。归纳总结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1)转化图示分散系及其分类易错点①上述转化关系并非包含所有反应,如H2、CO、C还原CuO或Fe2O3,CuSO4+5H2O===CuSO4·5H2O等反应均未包含。②上述转化关系表示的是一般的共性,但学习时还要关注特殊性。例如,金属+酸―→盐+氢气,但铜与盐酸就不反应。③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均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中和反应。(2)转化示例:在硫酸、二氧化碳、铜片、氯化钠、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和木炭9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给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Ⅰ.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 ;② ;③ ;④ ;⑤ 。Ⅱ.写出下列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和②Fe+H2SO4===FeSO4+H2↑;②和④CaO+H2SO4===CaSO4↓+H2O;②和⑤Na2CO3+H2SO4===Na2SO4+H2O+CO2↑;③和④CO2+CaO===CaCO3。FeH2SO4CO2CaONa2CO32.无机基本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A+B+……―→C;(2)分解反应:A―→B+C+……;(3)置换反应:A+BC―→AC+B;(4)复分解反应:AB+CD―→AD+CB。易错点①常见的置换反应有a.金属与酸、盐的置换反应;b.H2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如CuO);c.碳与H2O(g)反应制取水煤气等。②复分解反应一般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3.金属(或非金属)单质→盐的转化关系①2Ca+O2 2CaO;②CaO+H2O===Ca(OH)2;③Ca(OH)2+CO2===CaCO3↓+H2O;④CaCO3+2HCl===CaCl2+H2O+CO2↑。4.物质转化的应用(1)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通过物质间的转化可以合成物质,如由单质可以得到盐,且有多条途径:(2)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物质的转化制备具体物质时,除了要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还需要考虑原料来源、成本高低和设备要求等因素。例如,NaOH可以用Na2O和H2O反应制取,化学方程式: ,但Na2O来源少、成本高,故工业上通常用 的方法来制取NaOH。课堂练习【答案】D【解析】A.铁和氯气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A错误;B.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溶液不反应,B错误;C.CuO与水不反应,C错误;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不稳定,受热分解为氯化氢和氧气,D正确;故选D。Na2O+H2O===2NaOH电解饱和食盐水【解析】选B C和Cu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和CO2;CO2与H2O发生化合反应生成H2CO3;H2CO3和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和H2O;CaCO3高温分解生成CaO和CO2。【答案】D【解析】A.根据反应原理可知,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氢氧化钙和氯化钡不反应,A不符合题意;B.Fe不能与Ca(OH)2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碳酸钾均生成碳酸钙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C.Fe2O3、CO、Ba(NO3)2都不能与Ca(OH)2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反应原理可知,碳酸钠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D符合题意;故选D。EPB考点突破04巩固提升01练习与应用1.“四大发明”、《天工开物》和《淮南万毕术》等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制作冰雕 B.黑火药爆炸 C.火法炼锌 D.湿法炼铜【答案】A【解析】A.制作冰雕时冰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B.黑火药爆炸时有新物质产生,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火法炼锌时有锌单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湿法炼铜时有铁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练习与应用0203练习与应用03练习与应用练习与应用04练习与应用055.氯化镁是一种盐。下列途径,不能得到氯化镁的是A.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B.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D.金属与酸反应练习与应用066.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酸式盐有NaHCO3、NaHSO4、KH2PO4、K2HPO4等。已知H3PO2与足量的KOH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盐KH2P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H2PO2属于正盐 B.KH2PO2溶液一定为酸性C.H3PO2属于三元酸 D.KH2PO2可以与KOH反应生成K3PO2【答案】A【解析】A.H3PO2与足量的KOH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盐KH2PO2,说明KH2PO2属于正盐,不属于酸式盐,故A正确;B.根据A选项分析得到KH2PO2属于正盐,则KH2PO2溶液一定不为酸性,故B错误;C.H3PO2与足量的KOH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盐KH2PO2,说明H3PO2属于一元酸,故C错误;D.H3PO2与足量的KOH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盐KH2PO2,则说明KH2PO2与KOH反应不能生成K3PO2,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07练习与应用练习与应用07【答案】(1)人工降雨(其他正确答案均可) (2)2NaOH +CO2=Na2CO3+H2O (3)过滤(4)AD 【分析】(1)反应②分离出的CO2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故答案为:人工降雨(其他正确答案均可)。(2)“捕捉室”中主要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C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H2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CO2=Na2CO3+H2O;故答案为:2NaOH +CO2=Na2CO3+H2O。(3)反应①在“反应分离室”内进行,由于碳酸钙难溶于水,因此将NaOH溶液和CaCO3分离的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4)A. CO2排放过量会导致温室效应,捕捉到的CO2可用于制备其他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故A正确;B. “反应分离室”中的反应要放出大量热,故B错误;C. 整个过程中NaOH、CaO可循环利用,故C错误;D.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CaO,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D。08练习与应用练习与应用08【答案】 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气体不纯 固体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HCl+AgNO3=AgCl↓+HNO3或BaCl2+H2SO4=BaSO4↓+2HCl D【解析】(1)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不纯净,因此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故答案为: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气体不纯;(2)氧化铁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硫酸铁和水,生成的氯化铁、硫酸铁溶液均显黄色,因此会观察到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故答案为:固体消失,溶液变为黄色;(3)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故答案为:HCl+AgNO3=AgCl↓+HNO3或BaCl2+H2SO4=BaSO4↓+2HCl;(4)酸的通性包括: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ABCE分别能体现酸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D中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与硝酸盐反应,硫酸与盐酸盐反应,故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D,故答案为:D。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