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旧知回顾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什么?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如何判断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该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从问题开始PART 01观察思考探究一:观察蜡烛点燃前、点燃时、熄灭后的现象,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点燃前蜡烛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状态 硬度 气味 密度(与水相比) 溶解性固态有特殊气味较小比水小不溶于水燃烧过程中1.刚点燃时,火焰较小,并逐渐变大。2.火焰分三层,内层最暗,外层最亮。3.火焰附近石蜡逐渐熔化,灯捻变黑。燃烧后1.产生白烟,同时有特殊气味产生。2.点燃白烟,蜡烛复燃。探究二:取一根火柴梗,将其从垂直火焰方向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部,约3秒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烧灼情况。探究三: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1.烧杯内壁上有水雾产生。2.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通过观察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是提出问题的关键。提出有探究价值问题的方法仔细观察不轻易放过任何反常现象不轻信现成的结论不迷信权威观点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PART 02活动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发现问题:蜡烛的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在不断熔化而液态的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猜想与假设:在空气中点燃蜡烛时,固体石蜡需要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问题:石蜡是否需要变成蒸气后才能被点燃。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操作 1.从石蜡上刮下一块固体石蜡,放在蒸发皿里,尝试用火柴点燃。 2.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产生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点燃石蜡油。 3.用坩锅钳夹持一根短玻璃管,将其一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另一端点燃。现象结论 固体石蜡不能被点燃石蜡油不易被点燃玻璃管另一端有火焰产生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能燃烧的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反思与交流遇到的问题:在试图点燃液态石蜡油时,起初是先把石蜡油滴到蒸发皿中再尝试点燃的,结果由于石蜡油冷凝太快,始终未能得到液态石蜡。解决方案:将小块石蜡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至熔化后,尝试直接点燃石蜡油,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总结PART 03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当探究活动结束后,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完成实验探究报告,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获取证据反思评价表达交流形成结论随堂练习1.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宙不守恒”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健雄证实,结果只有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在科学探究中( )A.建立假说 B.提出问题 C.详细观察 D.实验论证B随堂练习2.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以下做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 C.因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故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C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