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教科版(2017)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但是在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上仍需提高,学生在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还有待培养和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出发,以观察、实验、操作、探究为主要活动形式,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教材共设置了六个单元,分别是“我们的地球家园”“材料”“书的历史”“椅子不简单”“做一顶帽子”“神奇的纸”。每个单元都有若干个活动主题,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领域。
三、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活动,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如材料的特性、地球家园的组成等。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
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帮助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长期观察和记录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1. 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计多样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
6.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 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
单元教学目标:
1. 了解地球家园中的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如太阳、月亮、天气等。
2. 知道地球家园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资源。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等科学探究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地球家园中的常见事物和现象,了解它们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2. 难点:理解地球家园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单元教学课时:6 课时
第 1 课:《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 教学目标
能说出地球家园中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能识别地球家园中的非生物和生物。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出地球家园中常见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难点:区分地球家园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3.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4. 教学准备
地球家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5.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地球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引出地球家园的概念。
新授:
展示地球家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看到的事物和现象。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事物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并举例说明。
巩固: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还观察到地球家园中有哪些事物和现象。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第 2 课:《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1. 教学目标
知道土壤是许多动植物的生存场所。
观察土壤中的动植物,能用语言描述其特点。
培养学生爱护土壤和动植物的意识。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土壤中的动植物。
难点:理解土壤对动植物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
实地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4. 教学准备
校园内的土壤样本、放大镜、小铲子等。
5.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学生在哪里能找到许多动植物,引出土壤的话题。
新授:
带领学生到校园内的土壤处,让学生用小铲子挖开土壤,用放大镜观察其中的动植物。
小组交流,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动植物,并描述其特点。
巩固:讨论土壤为动植物提供了什么,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土壤。
总结:总结观察到的结果,强调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第 3 课:《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1. 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2. 知道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难点:理解太阳位置变化与方向的关系。
2. 教学方法
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3. 教学准备
指南针、太阳模型等。
4.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谜语引出太阳,提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会变化吗?
新授:
利用太阳模型演示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
到操场上,根据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并做好记录。
巩固:小组讨论,在没有太阳的情况下如何辨认方向。
总结:总结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强调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 4 课:《观察月相》
1. 知道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月相有不同的形状。
2. 能够观察并描述月相的变化。
3. 培养学生长期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和描述月相的变化。
难点: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2.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记录法
3. 教学准备
月相图片、观察记录表等。
4.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月相的图片,提问学生是否注意过月亮形状的变化。
新授:
介绍月相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月相图片,说说不同月相的特点。
布置观察月相的任务,让学生记录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
巩固:小组交流观察结果,讨论月相变化的规律。
总结: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继续观察。
第 5 课:《各种各样的天气》
1. 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阴、雨、雪、风等。
2. 能用语言描述不同天气的特点。
3. 了解天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及特点。
难点: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3. 教学准备
各种天气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提问学生视频中提到了哪些天气。
新授:
展示各种天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讨论不同天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巩固:进行天气猜谜游戏,巩固对天气的认识。
总结:总结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它们的影响。
第 6 课:《不同的季节》
1. 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如气温、动植物的变化等。
2. 能根据季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活动。
3. 培养学生对四季变化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
难点:感受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2.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
3. 教学准备
不同季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四季的歌曲,提问学生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季节。
新授:
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其特点。
小组讨论,不同季节适合进行哪些活动。
巩固:制作季节卡片,展示自己喜欢的季节。
总结:总结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对生活的影响。
(二)第二单元:材料
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的材料,如金属、塑料、木头、纸等。
2. 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等。
3. 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物品。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常见材料的特性。
2. 难点: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课时:5 课时
第 1 课:《我们生活的世界》
1. 能辨认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 知道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类的能力。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辨认常见物品的材料。
难点: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 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类法
3. 教学准备
各种常见物品,如杯子、衣服、书包等。
4.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些物品,提问学生这些物品是用什么做的。
新授: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说出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介绍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让学生将物品进行分类。
巩固:玩“材料猜猜猜”的游戏,巩固对材料的认识。
总结:总结常见物品的材料和材料的分类。
第 2 课:《不同材料的餐具》
1. 能观察和描述不同材料餐具的特点。
2. 能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餐具。
3. 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和描述不同材料餐具的特点。
难点:根据特点选择合适的餐具。
2.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3. 教学准备
不同材料的餐具,如金属勺、陶瓷碗、塑料盘等。
4.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不同材料的餐具,提问学生这些餐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新授:
让学生观察、触摸不同材料的餐具,描述其特点,如颜色、硬度、光滑度等。
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材料餐具的导热性、吸水性等。
巩固:根据不同的用餐场景,选择合适的餐具。
总结:总结不同材料餐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第 3 课:《书的历史》
1. 了解书的发展历史,如竹简、帛书、纸质书等。
2. 比较不同材料制作的书的优缺点。
3. 体会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书的发展历程。
难点:比较不同材料书的优缺点。
2. 教学方法
讲授法、比较法
3. 教学准备
竹简、帛书、纸质书的样本或图片。
4.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本书,提问学生书是怎么来的。
新授:
介绍书的发展历史,展示不同时期书的样本或图片。
让学生比较不同材料制作的书的优缺点,如重量、书写方便性、保存时间等。
巩固:讨论未来的书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总结:总结书的发展历史和技术进步对书的影响。
第 4 课:《神奇的纸》
1. 知道纸经过折叠等加工后会改变性能。
2. 能通过实验探究纸的性能变化。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纸经过加工后的性能变化。
难点:理解纸性能变化的原因。
2.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
3. 教学准备
各种纸、剪刀、胶水等。
4.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张普通的纸,提问学生纸能做什么。
新授:
让学生对纸进行折叠、卷曲等加工,猜测纸的性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进行实验,验证猜测,如探究折叠后的纸能否承受更多的重量。
巩固:利用加工后的纸制作一件作品。
总结:总结纸经过加工后的性能变化和应用。
第 5 课:《椅子不简单》
1. 了解椅子的组成和各部分所用的材料。
2. 能评价不同椅子的优缺点。
3. 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椅子的结构和材料。
难点:评价椅子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教学方法
观察法、评价法
3. 教学准备
不同类型的椅子。
4.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把椅子,提问学生椅子由哪些部分组成。
新授:
让学生观察不同椅子的结构和材料,填写记录表格。
小组讨论,评价不同椅子的优缺点。
巩固:根据评价结果,设计一把自己心目中的椅子。
总结:总结椅子的结构和材料,以及设计的要点。
(三)第三单元:做一顶帽子
单元教学目标:
1. 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帽子。
2. 学会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帽子。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帽子。
2. 难点:设计有创意的帽子。
单元教学课时:4 课时
第 1 课:《各种各样的帽子》
1. 认识不同种类和用途的帽子。
2. 能描述各种帽子的特点和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帽子。
难点:描述帽子的特点和功能。
2.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授法
3. 教学准备
各种帽子的实物或图片。
4.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些帽子的图片,提问学生是否见过这些帽子。
新授:
介绍不同种类的帽子,如遮阳帽、安全帽、礼帽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和功能。
巩固:小组交流,分享自己见过的其他帽子。
总结:总结不同帽子的特点和用途。
第 2 课:《选择合适的材料》
1. 了解制作帽子的常见材料。
2. 能根据帽子的用途选择合适的材料。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1.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常见的制作帽子的材料。
难点: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材料。
2.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
3. 教学准备
各种制作帽子的材料,如布、纸、塑料等。
4.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学生如果要制作一顶帽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新授:
展示各种制作帽子的材料,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其特点。
给出不同的帽子用途,如遮阳、保暖、防雨等,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
巩固:小组讨论,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
总结:总结选择材料的依据和方法。
第 3 课:《设计一顶帽子》
1. 能够根据需求设计一顶帽子。
2. 能用图画或简单的文字表达设计思路。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
1. 教学重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