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2单元 第1课《红领巾重走“一大”路·准备阶段》课件+教案+素材-【浙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2单元 第1课《红领巾重走“一大”路·准备阶段》课件+教案+素材-【浙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上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课时
红领巾重走“一大”路 —准备阶段
(浙教版)六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红领巾重走“一大”路”研学旅行,能够深入了解红色记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01
02
在学习“红领巾重走“一大”路 -准备阶段” 活动的过程中,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为自己和小组的实践成果负责。
03
能够运用实事求是的思维进行研学任务,解决查找资料、设计活动方案和完成表格填写等难题,传承红色记忆。
04
责任担当
创意物化
解决问题
价值体认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红色记忆的传承,如将本课所学知识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加强对红色记忆的传承和宣传。
新知导入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浙江嘉兴清波荡漾的南湖水面上,停泊着一艘特殊的画舫,这艘画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要重温建党历史,弘扬“红船精神”,让我们开展一次“红领巾重走“一大”路”研学旅行,一起去追溯这段红色记忆。
新知导入
探究新知
说一说
在开展“红领巾重走“一大”路”研学旅行前,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书籍、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情况,结合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梳理,从而确定此次研学旅行的主题。
确定主题
探究新知
说一说
确定主题
我想知道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哪些,代表们为什么会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开会。
我想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哪些研学景点(或场馆)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会议的情况呢
探究新知
说一说
确定主题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共 13 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 。
我想知道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哪些,代表们为什么会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开会。
探究新知
说一说
确定主题
中共一大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开会,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 。1921 年 7 月 30 日晚,会议正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今兴业路 76 号)进行时,一名陌生男子突
然闯入会场,随后匆忙离开 。具有丰富秘密工作经验
的马林断定此人是敌探,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尽快转
移 。果然,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房就派人包围并搜查了会场 。
我想知道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哪些,代表们为什么会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开会。
探究新知
说一说
确定主题
为了确保会议能够继续安全进行,代表们经过商议必须转移到一个安全的新会址 。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提出在她的家乡
浙江嘉兴南湖开会 。嘉兴南湖相对僻静,游人较少,
且从上海到嘉兴距离较近,乘坐火车方便,有利于
代表们隐蔽和快速转移 。最终,代表们同意了这个
提议,并成功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完成了此次会议。
我想知道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哪些,代表们为什么会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开会。
探究新知
说一说
确定主题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为中华
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学景点:中共一大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
嘉兴南湖中共 “一大” 会址。
我想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哪些研学景点(或场馆)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会议的情况呢
探究新知
说一说
经过讨论,我们小组确定的研学主题是
在南湖革命纪念馆通过展览了解中共一大的会议详情。
确定主题
探究新知
订一订
研学计划
在确定了研学主题后,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研学路线呢 哪些研学景点(或场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研学任务呢
在出发前,尽可能多地了解所要参观的代表性景点(或场馆 ),如会址、纪念馆……我们可以制订详细的研学旅行路线。
探究新知
做一做
研学计划
研学目标 通过展览了解中共一大的会议详情。
交通工具 公交车
研学景点(或场馆 ) 南湖革命纪念馆
研学景点(或场馆 )的简介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烟雨路 186 号,是中共一大南湖会址的宣传、保护、管理机构,国家一级博物馆 。
具体路线 乘坐71路(嘉兴南站-南湖革命纪念馆公交枢纽站)线路。
推荐理由 此地通过大量的文物资料、场景还原、雕塑等,生动展现了一大会议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过程以及会议的重要意义。
研学旅行计划表
探究新知
说一说
研学准备
大家一定都希望“红领巾重走“一大”路”研学之旅能够收获满满。为了文明、安全、有序地开展本次活动,出行前的精心准备就十分必要了。我们应该准备些什么呢
我想先写一张物品清单,再跟大家商量一下,看看是否有遗漏。
我可以和组内的同学商量,分工携带物品,这样可以轻松高效地开展研学。
探究新知
说一说
研学准备
服装和装备:
统一穿着整洁的校服或红色主题服装,佩戴红领巾,体现团队的整齐和庄重。同时,准备舒适的运动鞋,方便在参观过程中行走。
携带轻便的背包,用于放置水壶、笔记本、笔、小零食等物品。根据天气情况准备合适的衣物,如防晒衣、帽子、雨具等。
我们要准备的物品:
探究新知
说一说
研学准备
学习用品:
准备笔记本和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以用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中共一大的理解和感受。
携带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和视频,记录研学之旅的精彩瞬间。
我们要准备的物品: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及过程?
背景:
阶级基础: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到 1919 年产业工人已发展到 200 万人左右,无产
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
思想基础: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
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及过程?
组织基础:1919 年“五四运动” 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桥梁。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中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 1920 年 5 月开始首先在上海建立起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在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各主要城市,以及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中,也酝酿和组建了共产主义小组。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及过程?
过程:
7 月 23 日:举行第一次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马林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情况,代表们商讨了会议的任务和议题,确定先由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工作,再讨论并通过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最后选举中央领导机构。
7 月 24 日:举行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状况和工作进程,并交流经验体会。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及过程?
7 月 25 日 - 26 日:休会,由党纲起草委员会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
7 月 27 日 - 29 日:大会继续进行,连续三天详细讨论了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各地代表在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上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
7 月 30 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会议被迫中断。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及过程?
会议转移:当晚,代表们商量改换会议地点,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提议下,决定到嘉兴南湖去开完最后一次会议。
南湖会议:7 月 31 日,代表们来到南湖,在一艘游船上举行了第七次会议。会议继续着上海 30 日未能进行的议题,先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其意义
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
地点: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今兴业路 76 号)123。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内容: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 “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其意义
意义:
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它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
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
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
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根据列宁建党学说建立的,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知识拓展
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其意义
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指引下,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造性地开创、
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坚不可摧的依靠力量: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
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
课堂练习
结合所学,说一说在学习中共一大之后你从中学习到了哪些感悟?
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勇于担当的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能退缩逃避,而要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开拓创新的意识:我们应该学习中共一大代表们的开拓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探索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课堂总结
1
围绕一大确定主题
红领巾重走“一大”路-准备阶段
2
完成研学计划的方案策划
3
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4
完成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红领巾重走“一大”路-准备阶段
1.确定主题
2.制定计划
3.进行相关知识拓展
4.完成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课后观看中共一大相关的纪录片,并写300字的感悟。
30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红领巾重走“一大”路 —准备阶段》教学设计
课题 红领巾重走“一大”路 —准备阶段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开展“红领巾重走“一大”路”研学旅行,能够深入了解红色记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在学习“红领巾重走“一大”路 -准备阶段” 活动的过程中,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为自己和小组的实践成果负责。解决问题:能够运用实事求是的思维进行研学任务,解决查找资料、设计活动方案和完成表格填写等难题,传承红色记忆。创意物化: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红色记忆的传承,如将本课所学知识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加强对红色记忆的传承和宣传。
教学重点 通过开展“红领巾重走“一大”路”研学旅行,能够深入了解红色记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难点 在学习“红领巾重走“一大”路 -准备阶段” 活动的过程中,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为自己和小组的实践成果负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课 《红领巾重走“一大”路 —准备阶段》板书课题。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在浙江嘉兴清波荡漾的南湖水面上,停泊着一艘特殊的画舫,这艘画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要重温建党历史,弘扬“红船精神”,让我们开展一次“红领巾重走“一大”路”研学旅行,一起去追溯这段红色记忆。播放视频。 观看教学视频。 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板书课题。一、确定主题在开展“红领巾重走“一大”路”研学旅行前,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书籍、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情况,结合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梳理,从而确定此次研学旅行的主题。我想知道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有哪些,代表们为什么会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开会。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共 13 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 。我想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意义。哪些研学景点(或场馆)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会议的情况呢 中共一大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开会,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 。1921 年 7 月 30 日晚,会议正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今兴业路 76 号)进行时,一名陌生男子突然闯入会场,随后匆忙离开 。具有丰富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断定此人是敌探,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尽快转移 。果然,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房就派人包围并搜查了会场 。为了确保会议能够继续安全进行,代表们经过商议必须转移到一个安全的新会址 。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提出在她的家乡浙江嘉兴南湖开会 。嘉兴南湖相对僻静,游人较少,且从上海到嘉兴距离较近,乘坐火车方便,有利于代表们隐蔽和快速转移 。最终,代表们同意了这个提议,并成功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完成了此次会议。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学景点:中共一大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南湖中共 “一大” 会址。经过讨论,我们小组确定的研学主题是在南湖革命纪念馆通过展览了解中共一大的会议详情。二、制定计划在确定了研学主题后,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研学路线呢 哪些研学景点(或场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研学任务呢 在出发前,尽可能多地了解所要参观的代表性景点(或场馆 ),如会址、纪念馆……我们可以制订详细的研学旅行路线。研学旅行计划表研学目标通过展览了解中共一大的会议详情。交通工具公交车研学景点(或场馆 )南湖革命纪念馆研学景点(或场馆 )的简介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烟雨路 186 号,是中共一大南湖会址的宣传、保护、管理机构,国家一级博物馆 。具体路线乘坐71路(嘉兴南站-南湖革命纪念馆公交枢纽站)线路。推荐理由此地通过大量的文物资料、场景还原、雕塑等,生动展现了一大会议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过程以及会议的重要意义。研学目标通过展览了解中共一大的会议详情。大家一定都希望“红领巾重走“一大”路”研学之旅能够收获满满。为了文明、安全、有序地开展本次活动,出行前的精心准备就十分必要了。我们应该准备些什么呢 我想先写一张物品清单,再跟大家商量一下,看看是否有遗漏。我可以和组内的同学商量,分工携带物品,这样可以轻松高效地开展研学。我们要准备的物品:服装和装备:统一穿着整洁的校服或红色主题服装,佩戴红领巾,体现团队的整齐和庄重。同时,准备舒适的运动鞋,方便在参观过程中行走。携带轻便的背包,用于放置水壶、笔记本、笔、小零食等物品。根据天气情况准备合适的衣物,如防晒衣、帽子、雨具等。学习用品:准备笔记本和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以用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中共一大的理解和感受。携带相机或手机,拍摄照片和视频,记录研学之旅的精彩瞬间。三、知识拓展中共一大召开的背景及过程?背景:阶级基础: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到 1919 年产业工人已发展到 200 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1919 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桥梁。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中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 1920 年 5 月开始首先在上海建立起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在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各主要城市,以及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中,也酝酿和组建了共产主义小组。过程:7 月 23 日:举行第一次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马林介绍了共产国际的情况,代表们商讨了会议的任务和议题,确定先由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工作,再讨论并通过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最后选举中央领导机构。7 月 24 日:举行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状况和工作进程,并交流经验体会。7 月 25 日 - 26 日:休会,由党纲起草委员会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7 月 27 日 - 29 日:大会继续进行,连续三天详细讨论了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各地代表在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上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7 月 30 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会议被迫中断。会议转移:当晚,代表们商量改换会议地点,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提议下,决定到嘉兴南湖去开完最后一次会议。南湖会议:7 月 31 日,代表们来到南湖,在一艘游船上举行了第七次会议。会议继续着上海 30 日未能进行的议题,先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其意义 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地点: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 号(今兴业路 76 号)123。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内容: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 “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意义: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它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根据列宁建党学说建立的,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指引下,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造性地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坚不可摧的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四、课堂练习问:结合所学,说一说在学习中共一大之后你从中学习到了哪些感悟?答: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勇于担当的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能退缩逃避,而要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开拓创新的意识:我们应该学习中共一大代表们的开拓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探索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完成主题确定。思考中共一大的代表有哪些和考虑为什么要转场地。思考中共一大的历史意义。完成研学任务的确定制定好研学旅行计划表。完成活动方案设计并准备好研学旅行的物品。学习知识拓展进行课后练习。 让同学们确定研究主题,为本课研究打下基础。通过自己的查询,认识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通过查询先让同学们了解其的意义,再进一步思考。加深和拓宽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确定研究主题。完成研学计划的设计和撰写,提高学生的策划能力。拓展学生关于中共一大的知识面。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课堂小结 红领巾重走“一大”路-准备阶段围绕一大确定主题完成研学计划的方案策划进行相关知识拓展完成课堂练习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课后观看中共一大相关的纪录片,并写300字的感悟。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