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课时2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目录CONTENTS新知学习3新课引入2随堂练习5学习目标1课堂小结4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2.能准确描述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道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3.初步学习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4.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会利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新课引入氯化钠和硝酸钾谁的溶解性好?怎样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呢?应该控制哪些条件?应该在同一温度下这样可以吗?新知学习10 g NaCl10 g KNO320℃ 100 mL40℃ 100 mL实验条件:等量溶剂+等量溶质溶剂的量应该相同这样可以吗?20 ℃ 20 mL20 ℃ 100 mL实验条件:温度相同+等量溶质10 g NaCl10 g KNO3应该达到饱和状态这样可以吗?10 gNaCl10 g KNO320 ℃100 g水20 ℃100 g水实验条件:等量溶剂+等量溶质+相同温度温度/℃ 20物质 NaCl KNO3溶解度/g 36 g 31.6 g小贴士:这样可以吗?36 gNaCl31.6 gKNO320 ℃100 g水20 ℃100 g水实验条件:等量溶剂+等量溶质+相同温度可行温度/℃ 20物质 NaCl KNO3溶解度/g 36 g 31.6 g小贴士:比较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质量比较溶解性的大小温度溶剂质量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如何来选定比较的标准呢?定量地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一定的条件在一定温度下,该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不指明溶剂,多为水)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在一定温度下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溶解度单位为“克”S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而溶解度是定量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溶解度/g <0.01 0.01~1 1~10 >10一般称为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碳酸钙是_____物质,氯化钙是________物质,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方法分离两者。(已知20 ℃下,碳酸钙的溶解度为0.0065 g,氯化钙的溶解度为74.5 g。)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 ℃)资料卡片:注:难溶,习惯上称“不溶”,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难溶易溶加水溶解,过滤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饱和溶液的质量说一说1.“20 ℃时,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为36.0 g”,其含义是什么?在20 ℃时,100 g水中溶解36.0 g氯化钠固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36.0 g氯化钠固体。2.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完成下表:20 ℃31.6 g100 g131.6 g氯化钠和硝酸钾谁的溶解性好?释疑20 ℃时氯化钠的溶解能力更强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常温20 ℃)物质名称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钾溶解度/克36.034.037.231.6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S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1. 把20 g某物质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 溶解度就是20 g。2. 20 ℃时10 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 ℃时氯化钠 的溶解度是10 g。未指明温度未指明溶剂的量××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小试牛刀3. 20 ℃时10 g 氯化钠可溶解在100 g水里,故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g。4. 20 ℃时31.6 g 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饱和,故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未指明溶液的状态是饱和溶解度的单位是“克”××小试牛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溶 解 度 /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1.列表法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提出问题如何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表中某一物质(硝酸钾)在某一未测温度(25℃、85℃)时的溶解度呢?2.曲线法温度/℃ 0 20 40 60 80 90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020温度/℃4080120160200溶解度/g20406080100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在坐标纸上绘制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曲线,这种曲线叫作溶解度曲线。设计并实施方案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曲线,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1)绘制溶解度曲线(2)应用溶解度曲线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下列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温度/℃ 25 85溶解度 /g NaClKClNH4ClKNO336.238.735.552.539.368.5185.538.7(3)分析溶解度曲线根据下图,说明这些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举例说明从溶解度曲线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内容 表示意义点 曲线上的点 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曲线 的交点 表示两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线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陡升型: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为曲线坡度陡增,如KNO3、NH4NO3等。缓升型: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表现为曲线坡度比较平缓,如NaCl。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为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由溶解度曲线获得的信息曲线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曲线b:物质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M点:在t2℃时物质a和物质b的溶解度相等,都为S2g。N点:物质a在t1℃时的溶解度为S1g。P点:物质b在t3℃时的溶解度为S3g。当物质a中含有少量物质b(如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法分离(或提纯)出物质a。当物质b中含有少量物质a(如NaCl中含有少量的KNO3)时,可采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或提纯)出物质b。物质提纯:方法导引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定义对已有数据进行加工的过程方法列表和作图应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和经济活动等领域目的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处理、分析,发现规律03010402以表格或曲线的形式呈现物质的溶解度及其变化,就是对实验测得的溶解度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1.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D.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甲,充分溶解后溶液质量为200gB针对训练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101 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达到饱和溶解度单位为“体积”S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打开汽水时,汽水会自动喷出烧水过程中气泡逐渐上浮打开汽水时,压强减小,CO2 溶解度减弱,所以从水中逸出温度升高,水中溶解的氧气溶解度减弱,从水中逸出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根据这些生活现象,你能推测出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吗?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外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强气体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条件 压强为101 kPa、一定温度时 一定温度下标准 1体积水 100 g溶剂单位 体积 克(g)影响因素 内因 物质本身的性质外因 温度和压强 温度气体溶解度和固体溶解度的比较如何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养鱼池中常常由于池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天气异常等等导致水中含氧量降低,造成鱼缺氧,缺氧严重时会造成鱼死亡。氧气不足,鱼浮头利用增氧机把水喷向空中或把水搅动起来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水中氧气的含氧量冬季,北方养鱼池的冰面上打洞,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冒出B.喝下冰镇汽水后,感觉到有气体冲到鼻腔C.打开啤酒瓶盖时,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夏季午后池塘里的鱼常跃出水面C针对训练溶解度气体溶解度固体溶解度概念(四要素)概念影响因素在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达到饱和单位(克)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温度: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影响因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温度、压强课堂小结101 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达到饱和溶解度单位为“体积”概念(四要素)概念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 )①溶质的性质 ②温度 ③压强 ④溶质的质量 ⑤溶剂的性质⑥溶解时是否搅拌或振荡 ⑦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A. ①②⑤ B. ①②③C. ①④⑥ D. ②⑥⑦A随堂练习2. (教材P41图改编)如图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30 ℃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约为0.15 gB. 加热饱和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会变浑浊C. 降低温度可以将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D. 将40 ℃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D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氢氧化钙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温度降低,溶质和溶剂的量未发生变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3. 20 ℃时,溶解度在10 g以上的物质为易溶物质;溶解度在1~10 g的物质为可溶物质;溶解度在0.01~1 g的物质为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 g的物质为难溶物质。20 ℃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物质名称 氢氧化钙 碳酸钠 氯酸钾 硝酸铵溶解度(g) 0.165 21.5 7.4 190.0(1)氢氧化钙属于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下同)物质,氯酸钾属于_______物质。(2)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__g硝酸铵固体。微溶可溶190.04.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喷出来。材料二:天气闷热时,鱼总在接近水面处游动。(1)材料一说明影响气体的溶解度的因素是________(填“温度”或“压强”),故打开汽水瓶盖前应当轻拿轻放。(2)夏季常需向鱼缸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新考法 开放性设问压强增加水中的溶氧量(3)如图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且压强b>a。根据曲线趋势,可获取的信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相同压强下,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或相同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5. 西部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该地区有“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的传统,根据所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信息,回答问题:温度/℃ 0 10 20 30 40氯化钠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碳酸钠溶解度/g 7 12.5 21.5 39.7 49(1)10 ℃时,两种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填“氯化钠”或“碳酸钠”)。(2)根据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表,请你解释“冬天捞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钠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3)如图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则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填“a”或“b”),t2 ℃的最小取值范围是________,t3 ℃时,将40 g Na2CO3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质和溶剂的比值为________。b20~30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