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16讲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
知识点一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秦汉时期
(1)田赋
①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
②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
(2)人头税
①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
②汉朝时,分口赋、算赋,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
③汉朝还征收财产税,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
(3)徭役
①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
②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等繁重劳动。正卒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役期一般是一年。
2.隋唐时期
(1)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2)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3)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3.宋朝
(1)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2)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
(3)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4.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
5.明清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2)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①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②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3)清朝
①内容: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
②意义: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知识点二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关税制度
时期 内容
古代 ①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 ②存在国内关税和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
近代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列强手中 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③1928年起,国民政府通过“改订新约”的措施,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现代 ①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②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务院就颁布了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 ③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④198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重新修订发布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
2.个人所得税制度
(1)起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
(2)演变
①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
②1936年,国民政府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新中国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
④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⑤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考点01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唐朝规定受田的农民要向国家缴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调”;为国家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徭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庸”。这一规定
A.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
C.说明国家的赋役极其沉重 D.表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驰
【答案】B
【解析】唐代的调和庸都是手工业产品,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B正确;调和庸的产品缴纳给国家,并不是直接流向市场,因此不能极大地促进商业的发展,排除A;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当时的赋税是否沉重,排除C;当时要求农民为国家服徭役,说明当时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并未松弛,排除D。
2.公元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每户按人丁资产多寡缴纳户税,按田亩多少缴纳地税,并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国家财政收人明显增加。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新法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 B.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大商人必须纳税抑制了土地兼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在租庸调制之下,农民不管土地财产多少,每年都要向政府纳“租”和给官府服劳役,但是两税法实行之后,就改变了租庸调制“以丁身为本”的征税原则,这就意味着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B正确;依据题干,两税法征收的标准在于“资产”“田亩”,即实际纳税能力与田亩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多少改变了负担不均的现象,新法不会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A项;两税法的内容主要涉及农民如何交纳赋税,至于大商人纳税,与地主的士地兼并无关,排除C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两税法征收的标准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仅是其意义的一个方面,而题干之意主要在于论述两税法的实施对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
考点02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
3.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主要有五次(如下图):1980年起征点为800元;2006年起征点提高到1 600元;2008年起征点提高到2 000元;2011年起征点提高到3 500元;2018年起征点提高5 000元。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
B.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民国时期
C.新中国成立以后立即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
D.个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
【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后这成为英国的一个固定税种。英国的这一做法后来逐渐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故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故B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故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020·北京高考真题)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
①实行均输法 ②兴建水利工程 ③鼓励百姓养马 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兴修水利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有利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这都与救荒思想有关,故D项正确;①③项涉及商品交换以及养马,与主旨无关,排除ABC项。
2.(2020·山东高考真题)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答案】C
【详解】
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另一方面也兴修了水利,同时通过兴修水利也能恢复和促进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C;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之间没有必要联系,此举不一定有利于稳定灾区社会秩序,排除B;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形成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故选C。
3.(2020·全国高考真题)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答案】A
【详解】
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向户部索求十万金的诉求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干预下未能满足,说明万历年间内阁权势较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的任意妄为,A正确;明代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B选项中的“严重制约”不符合内阁这一机构的特征,排除;题干涉及的内容与朝廷中枢机制有关,此信息不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情况,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后期社会经济较为繁荣,排除C;内阁不是宰相,因此题干反映的现象不属于君权相权关系,排除D。
一、单选题
1.学者吕思勉认为:“历代收酒税认真的,莫如宋朝……宋时,诸州多置‘务’自酿。县和镇乡,则有许民酿而收其税的。官吏为维持税收起见,往往不许其停业。”由此可以推知
A.增加收入放弃抑商政策 B.酒税补充地方经费不足 C.酒税是财政最主要来源 D.政府加强对商人的控制
2.下图为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的银饼,上有錾文“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据此可知当时
A.白银成为流通货币 B.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C.租庸调制遭到破坏 D.中央政府控制力强大
3.有学者认为:从唐中后期的“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对材料中“实质”的合理解释是
A.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渐趋松弛
B.封建社会农民不再是税收主要承担者
C.封建经济中工商业经济得到不断发展
D.封建社会晚期改革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4.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反映出
A.农民生产时间得到保证 B.政府不再抑制土地兼并
C.传统小农经济出现了突破性发展 D.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5.秦汉时期按户征收的户税包括:一是按户征收的“户赋”;二是按户征收的“户刍”。户赋征收的物质形态是实物,户刍征收的物质形态是钱币,其物质形态虽然不同,但性质都是以户为单位,按户征收。这表明,秦汉时期
A.土地兼并的盛行 B.建立了较严密的户籍制度
C.小农经济的确立 D.白银成为主要的流动货币
6.定额租始于唐宋时期,清代时在江南地区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租佃形式。在定额租下,地主阶级的经营权甚至部分所有权向佃农转移,这成为宋以后封建租佃制最重要和最本质的进步。宋以后定额租的发展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抑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导致土地兼并不断加剧 D.促使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7.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规定: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杂税,但原额不废;……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这一改革推行于
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如图是中国古代某-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该制度
A.保证了农民有较为充分的生产时间 B.大大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D.从唐天宝年间开始实行
9.商鞅变法时,“舍地而税人”,征收赋税,不税田亩而税人丁;唐朝中期,宰相杨炎改革,“舍人而税田”,征收赋税,不税人丁而税田亩。推动赋税征收标准变革的主要因素是
A.改革者的个人意愿 B.土地所有制的变更
C.社会形势的变化 D.弥补财政的亏空
10.《清史稿·食货志》记载:“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这一政策
A.放松了国家对人身的控制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解决了人多与地少的矛盾 D.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二、材料分析题
11.古代赋税制度演变
材料一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据《旧唐书》卷48《食货上》
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金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半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据《明史·食货志》
材料三 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放松对户籍的控制,以减轻贫民疾苦,稳定社会秩序、稳定财政收入。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论丛》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个赋役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雍正年间,摊丁入地已在直隶等多个省份推行,浙江也开始筹划全省的摊丁入地。田多丁少的士绅和富裕地主由于税赋加重,对摊丁入地极其不满,以激烈的抵制行动来迫使官府收回成命。巡抚法海为求息事宁人,“即令官员劝散,暂缓均摊”,然而无地贫民又聚众反对。面对矛盾尖锐的双方,新任巡抚李卫“出示开导,召集城乡老民面谕,着令听候编审,务使均平,不致偏累”,暂时平息了矛盾。但反对摊丁者并未放弃抗争,士绅借乡试时机,制造事端。李卫只得亲自调动文武官员,严词警告闹事者,动用武力将闹事者强行驱逐出城,勒令解散,并抓获首要分子,平息了事态。事后李卫上奏清廷,要求严惩幕后指使策动的士绅,防止应考举子群起响应,阻挠摊丁入地。李卫的举措得到朝廷的肯定,雍正下诏停止浙江士子参加乡、会试,给该省士绅造成重大打击,其对抗官府的势头也大大削弱,摊丁入地在全省得以顺利推广。
——摘编自薛理禹《清代摊丁入地中的群体性事件研究-以浙江、湖北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摊丁入地在浙江推行遭遇抵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摊丁入地在浙江得以推广的原因。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题干“宋时,诸州多置‘务’自酿。县和镇乡,则有许民酿而收其税的……维持税收不许停业”,结合宋代地方贫弱特征可知,地方官吏为维持税收,不许“民酿”停业,从而收取酒税补充地方经费的不足,故B项正确;重农抑商是一直封建社会的主要政策,从未放弃,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酒税在国家财政中的比例,无法得出宋朝酒税是财政最主要来源,且该说法与史实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提到,“官吏为维持税收起见,往往不许其停业”,可知地方政府的目的是维持税收,而不是加强对商人的控制,D选项错误。
2.D
【详解】
根据材料,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的银饼有具体的用途、铸造者等详细信息,这可知中央政府控制力强大,故D正确;材料不涉及货币流通信息,故A错误;材料与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无关,故B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租庸调制的具体情况,故C错误。
3.A
【详解】
“两税法”是减少人头税的开始,到清朝“摊丁入亩”人头税被废除,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渐趋松弛,A正确;农民是封建社会税收的主要承担者,排除B;人头税被废除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不是本质,排除C;封建社会晚期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
4.D
【详解】
输庸代役可以让农民用绢或布代劳役,这可以保证农民的农业生产时间,两税法缴纳户税和地税,这些现象反映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故D正确;输庸代役可以保障农时,但只是表象,故A错误;中国古代政府除了宋代都抑制土地兼并,故B错误;材料内容不涉及小农经济的相关内容,故C错误。
5.B
【详解】
秦汉时期国家长期按户征收赋、刍等户税,反映出当时有了编户齐民制度,封建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严密的户籍制度,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较严格,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当时土地兼并盛行,A项错误;小农经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确立,C项错误;白银成为主要的流动货币是在明清时期,D项错误。
6.A
【详解】
定额租的发展,放松了封建土地对农民的束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定额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B;导致土地兼并的主要原因是土地私有制,与定额租的发展无关,排除C;定额租的发展与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出现没有必然因果联系,排除D。
7.B
【详解】
根据材料“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可知,这里描述的是两税法,这一赋税制度改革实行于唐朝,B正确;西汉、宋朝以及明朝都不是两税法开始推行的时间,排除A、C、D。
8.A
【详解】
根据材料中“授田百亩”“永业田”“口分田”“租庸调”可知,这是唐朝的均田制,而均田制以及配套的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有较为充分的生产时间,A正确;租庸调制下,百姓不必亲自服徭役,政府对百姓的控制相对较弱,排除B;两税法是均田制瓦解之后采取的税收制度,排除C;唐初就实行了均田制,排除D。
9.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重在征收人丁税,而唐代则侧重征收田税,导致征税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形势的变化,C正确;改革者的愿望是主观因素,不是赋税征收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商鞅到唐朝,土地所有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弥补财政亏空是目的而非原因,排除D。
10.A
【详解】
“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是对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的描述,这一政策减轻了国家对农民人身的控制,A正确;B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摊丁入亩客观上促进了隐匿人口的减少,激化了人地矛盾,排除C;摊丁入亩针对的是国家掌握的农户,而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主要针对的是地主对佃户的剥削,摊丁入亩并未涉及到佃户,排除D。
11.(1)趋势:赋税种类:由繁多到单一;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征税标准:以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人身控制:由严密控制到逐步松弛;人头税: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商税地位:比重逐步增加;徭役规定:由亲身服役到替代服役,征收货币。
(2)评价:赋役制度重大变革基本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赋税种类与征税时间的演变方便了赋役的征收;征税标准的演变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徭役规定的演变有利于保证农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身控制的演变弱化了对人民对国家依附关系、利于人口的流动;人头税的演变有利于统计人口的增长;商税地位的演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详解】
(1)趋势:赋税种类:根据”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半于官,故谓之一条鞭。“得出由繁多到单一;征税时间:根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得出由不定时到基本定时;征税标准:根据”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金募。“得出以实物为主到以货币为主;人身控制:根据”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放松对户籍的控制,以减轻贫民疾苦,稳定社会秩序、稳定财政收入。“得出由严密控制到逐步松弛;人头税:根据”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放松对户籍的控制,以减轻贫民疾苦,稳定社会秩序、稳定财政收入。“得出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根据所学可得出商税地位:比重逐步增加;徭役规定:根据”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得出由亲身服役到替代服役,征收货币。
(2)评价:结合材料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从其改革促进社会发展、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减轻人身依附关系、促进农业发展、增加收入等多角度概括。
12.(1)原因:浙江士绅由于田多丁少,赋税加重:巡抚应对不力,政府缺乏有效的对策;情愿均推的无地贫民的利益落空。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推丁入地成为大势所趋;推丁入地成为清朝的国家政策;推丁入地在直隶等多个省份的推行提供了借鉴;巡抚李卫的举措得到清朝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巡抚李卫采取了灵活的策略和强力手段。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田多丁少的士绅和富裕地主由于税赋加重,对摊丁入地极其不满,以激烈的抵制行动来迫使官府收回成命”可知,浙江士绅由于田多丁少,赋税加重;根据材料“巡抚法海为求息事宁人,‘即令官员劝散,暂缓均摊’,然而无地贫民又聚众反对”可知,巡抚应对不力,政府缺乏有效的对策;根据材料“无地贫民又聚众反对”可知,情愿均推的无地贫民的利益落空。
(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推丁入地成为大势所趋;根据材料“雍正年间,摊丁入地已在直隶等多个省份推行,浙江也开始筹划全省的摊丁入地”可知,推丁入地成为清朝的国家政策,而且推丁入地在直隶等多个省份的推行提供了借鉴;根据材料“事后李卫上奏清廷,要求严惩幕后指使策动的士绅,防止应考举子群起响应……雍正下诏停止浙江士子参加乡、会试,给该省士绅造成重大打击,其对抗官府的势头也大大削弱,摊丁入地在全省得以顺利推广”可知,巡抚李卫的举措得到清朝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根据巡抚李卫的举措可知,巡抚李卫采取了灵活的策略和强力手段。
试卷第1页,总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