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3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01电离方程式书写及溶液导电能力02课堂练习03巩固提升04考点 · 突破Exam PointsBreakthroughEPB考点突破01根据组成和性质对物质分类【情境】用图示装置分别完成下表中所列物质能否导电的实验,并完成下列填空。实验装置 烧杯内物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铜单质 灯泡变亮 (1)NaCl固体、KNO3固体:;(2)NaCl溶液、KNO3溶液、稀盐酸: ;(3)蔗糖、乙醇溶于水:。(4)金属铜能导电NaCl固体 灯泡不亮KNO3固体 灯泡不亮NaCl溶液 灯泡变亮KNO3溶液 灯泡变亮稀盐酸 灯泡变亮蔗糖溶液 灯泡不亮乙醇溶液 灯泡不亮不导电能导电不导电1.导电原因分析(1)金属铜导电的原因是 。(2)NaCl固体、KNO3固体不导电的原因是固体中尽管有阴、阳离子,但这些离子不能 。(3)NaCl溶液、KNO3溶液、稀盐酸导电的原因是 。(4)蔗糖溶液、乙醇溶液不导电的原因是蔗糖、乙醇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在水中不能形成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铜内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自由移动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2.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 ,如酸、碱、盐等。(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乙醇、蔗糖、葡萄糖等。化合物3.导电条件及原因固体电解质不导电,只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解离出了 的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 移动。自由移动定向(1) CaCO3、BaSO4、AgCl难溶于水,它们是电解质吗?(2)CO2的水溶液能导电,CO2属于电解质吗?【解析】它们都属于盐,都是电解质。【解析】CO2是非电解质,它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是C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是电解质。归纳总结【问题探究】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电解质 非电解质相同点 均为化合物不同点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本质 区别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发生电离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自身不发生电离所含 物质 类型 酸:H2SO4、H2CO3等; 碱:NaOH、NH3·H2O等; 盐:NaCl、CaCO3等; 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CaO等;水 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等;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3;部分有机物:蔗糖、乙醇、CH4、CCl4等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单位体积内电解质电离的离子数目及相应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电解质电离的离子数目越大,相应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2)判断电解质是否导电,关键要看电解质是否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还要看单位体积内电解质电离的离子数目的多少,如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认为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易错点(1)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基本前提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电解质不一定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在水溶液里能导电;②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化合物只要具备其中一个条件即为电解质。如HCl在熔融状态时不导电,但在水溶液里能导电,所以HCl属于电解质。(3)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①Fe、Cu等金属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够导电,但它们都是单质,不是电解质;②稀盐酸能导电,但不能说稀盐酸是电解质,应该说HCl是电解质,因为稀盐酸是混合物。(4)难溶性的物质不一定不是电解质BaSO4、CaCO3等难溶于水的盐,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很弱,但熔融状态下导电,因而它们属于电解质。课堂练习1.下列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氯化钠溶液 B.熔融的氢氧化钠 C.二氧化碳 D.金属锌【答案】B【解析】A.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而氯化钠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B.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熔融态时能电离出离子,故可以导电,B正确;C.二氧化碳为非电解质,C错误;D.锌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故选B。课堂练习【答案】D【解析】A.电解质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能导电,金属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B.电解质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单质能导电,金属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C.BaSO4难溶于水且不导电, BaSO4溶于水的那部分是电离的,BaSO4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D.S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其原因是SO3与H2O反应生成的H2SO4发生电离,使得溶液导电,SO3自身并未发生电离, SO3为非电解质,故D正确;故答案为:D。课堂练习3.现有以下物质:①碳棒 ②盐酸 ③H2SO4 ④氨水 ⑤熔融KOH ⑥NH3 ⑦CCl4 ⑧CO2 ⑨冰醋酸 ⑩NaHSO4固体(1)上述物质中,可导电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3)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但不导电的是________。【解析】(1)①碳棒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导电;②盐酸为HCl的水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④氨水为氨气的水溶液,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⑤熔融KOH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其他物质均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不能导电,所以可以导电的是①②④⑤;(2)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⑥NH3,⑦CCl4,⑧CO2;(3)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③H2SO4,⑤熔融KOH,⑨冰醋酸,⑩NaHSO4固体均为电解质,其中不导电的是③⑨⑩。答案:(1)①②④⑤ (2)⑥⑦⑧ (3)③⑨⑩EPB考点突破02电离方程式书写及溶液的导电能力【情境】1.固体NaCl不导电,为什么NaCl溶液、熔融状态NaCl能导电?氯化钠溶于水的示意图如下:(1)由图示可知,当将NaCl固体加入水中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和Cl-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 和,因而NaCl溶液能导电。(2)当NaCl固体受热熔化时,离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 和 ,因而NaCl在熔融状态时也能导电。(3)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电解质发生电离的条件是 或 ,而不是在通电条件下才能电离。因此,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 的离子的过程叫作电离。电解质的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水合钠离子水合氯离子Na+Cl-溶于水熔融状态下自由移动全部是H+全部是OH-酸根阴离子【问题探究】(1)电解质只有在通电时才能电离吗?【解析】电解质的电离是受水分子作用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不需要通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电解质因电离而导电,而不是因导电而电离。(2)能电离出H+的电解质一定是酸吗?【解析】不一定;如NaHSO4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H+,但它属于盐,只有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才是酸。归纳总结1.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①方程式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②书写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即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个数相等)和电荷守恒(即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③书写电离方程式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主观臆造。2.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2)判断电解质是否导电,关键要看电解质是否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还要看单位体积内电解质电离的离子数目的多少,如Ca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认为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弱。课堂练习1.关于NaC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燥的 NaCl固体中 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B.熔融的NaC1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C.NaCl溶液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D.NaCl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单位体积内电解质电离的离子数目及相应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单位体积内电解质电离的离子数目越大,相应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答案】D【解析】A.NaCl是离子化合物,故干燥的 NaCl固体中 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故干燥的NaCl不能导电,A正确;B.NaCl熔融时能够发生电离,故熔融的NaC1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则熔融的NaCl能够导电,B正确;C.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Na+、Cl-分别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故NaCl溶液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C正确;D.电解质的电离是在水分子或者加热融化下发生的,与通电与否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D。3.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如下图中滴加溶液时,灯泡亮暗变化随加入溶液体积变化的图像是4.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按要求回答问题:(1)有以下物质:①熔融氯化钠;②铝;③乙醇;④氨水溶液;⑤氯化氢气体;⑥NaHSO4固体其中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2)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化合物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B.化合物电离时,电离出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C.化合物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3)有些食品的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标注“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ⅰ.下列关于生石灰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CaO是纯净物,属于盐类 B.CaO既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C.CaO是纯净物,属于碱类 D.小纸袋中的物质可长期持续作干燥剂ⅱ. 某同学将生石灰和浓硫酸、NaOH固体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 (填字母)。A.酸 B.碱 C.氧化物 D.干燥剂iii. 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 ①②④ ①⑤⑥ ③(2)C(3) B D CaO+H2O=Ca(OH)2 【解析】(1)①熔融氯化钠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②铝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乙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④氨水能导电,但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⑤氯化氢气体不能导电,但其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⑥NaHSO4固体不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或者溶于水中能导电,属于电解质;综上所述,能导电的是①②④;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⑤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③。(2)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是酸,A错误;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是碱,B错误;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C正确;故选C。(3)ⅰ.A.CaO由Ca和O两种元素组成,根据分类标准,可属于纯净物、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CaO既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故B正确;C.CaO是纯净物,但不属于碱类,故C错误;D.氧化钙吸水生成氢氧化钙,将失去干燥作用,故D错误;故选B;ⅱ.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都可以作干燥剂,故选D;iii.生石灰能与水发生反应,故可作干燥剂,,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课堂练习3.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①Fe(OH)3胶体 ②水 ③蔗糖溶液 ④FeCl2溶液 ⑤云、雾A.②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EPB考点突破04巩固提升01练习与应用练习与应用0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B.NaCl是电解质,所以固态NaCl可以导电C.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D.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KNO3不是电解质【答案】C【解析】A.铜丝、石墨均能导电,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B.固态NaCl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B错误;C.熔融的MgCl2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C正确;D.硝酸钾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硝酸钾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所以硝酸钾是电解质,D错误;故选C。03练习与应用练习与应用04练习与应用04练习与应用05练习与应用06【答案】D【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是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的化合物;【解析】A.金属锌和氢气都属于单质,不属于电解质,A错误;B.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C.氧气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C错误; D.氯化钡、硫酸钠、氯化钠、硫酸钡都属于电解质,D正确;故选D。07练习与应用7.实验小组的同学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将试剂a逐渐滴加到试剂b中,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07练习与应用【答案】D【分析】依据灯光变化可知,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少到几乎为零,后又逐渐增加。【解析】A.2HCl+Ca(OH)2=CaCl2+2H2O,氯化钙为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离子浓度不会出现减少到几乎为0的情况,A错误;B.H2SO4+2NaOH=Na2SO4+2H2O,硫酸钠为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离子浓度不会出现减少到几乎为0的情况,B错误;C.Na2SO4+Ba(OH)2=BaSO4↓+2NaOH,氢氧化钠为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离子浓度不会出现减少到几乎为0的情况,C错误;D.H2SO4+Ba(OH)2=BaSO4↓+2H2O,硫酸钡不溶于水,水为极弱的电解质,当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为0,继续滴加硫酸,离子浓度升高,导电性增强,D正确;答案选D。练习与应用088.电解质溶于水产生离子,离子之间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装置对离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对离子反应的实质展开研究)(1)该小组按照图a连接好线路后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b连接好线路后发现灯泡亮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___练习与应用08练习与应用08(5)为进一步研究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的实质,该小组借助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对上述反应过程的电导率、pH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最终可能观察到的曲线有 。练习与应用08(7)该小组对于离子反应的认知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参加离子反应的一定都是电解质B.任何一种离子的浓度在离子反应中一定减小C.自由离子之间的反应不能在固体物质中进行D.没有沉淀、气体、水生成的反应就不是离子反应练习与应用08练习与应用08练习与应用08(7)A.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为离子反应,但金属不是电解质,故A错误;B.生成物离子浓度增加,如氧化铜与酸的反应,铜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C.固体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C正确;D.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高锰酸钾和氯气和二氧化硫的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C。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