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教案(含解析)-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本课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2.本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讲述了我国通过艰辛探索, 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征程。
第一目“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通过介绍鸦片战 争以后我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以来我国的历史任务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和探索,深刻领会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第二目“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介绍五四运动、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斗争过程,引领学生学习新民主主义的标志、性质、步 骤、特点、指导思想、内涵、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明晰中国走社会主义 道路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明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 能救中国,引导学生培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恒心,
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
通过对议题与材料的研究,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人民的选择;理解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深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功绩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认同 感,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
信心。
2.科学精神:
通过创设情境和探究活动,梳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进程,培养 学生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预测与选择等学科能力, 科学分析为什么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理解中国革命的两阶段论的科学 性,学会运用历史分析法论证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辩 证的看待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曲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的能力。
3.公共参与:
通过情境创设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贡献的理解,激发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争做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 人。
4、法治意识
通过议题探究和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理性的爱国 热情,在捍卫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 正确性时,要遵守规则意识,要尊法守法,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
意识。
三、学情分析
1.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 了解仍然停留在史实本身,而缺乏对这段历史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把握。
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历史概念也很难一下子就能弄懂特别是在 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方面可能是一知半解。
3.高中生正处于由感性思维逐渐过度到理性思维的阶段,我们可以通 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分析,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运用历
史知识的能力,在感受历史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情感认识教学目标与核心 素养。
四、教学重点
1.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和前途;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难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主要表现;
2.科学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分享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
第一标题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观看视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议题一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基本国情是什么 学生活动:
积极讨论探究分析,举手发言,集思广益。 教师活动:
及时评价学生发言,并总结正确知识点,及时板书。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基本国情: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本国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中)
观看视频《历史任务》,思考: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议题二
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观看视频《近代中国国情》,思考: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什么 议题三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什么
①根本原因: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具体原因:
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 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知识拓展】
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
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但是,辛亥革命未能铲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统治的根基,也没有改变中 国深层的社会结构,更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第二标题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观看视频《民主革命》,思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涵是什么 议题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性质、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道路分别是什么
1、新民主主义革命
(1)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3)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 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4)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道路。
议题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胜利标志、开端的标志、主心骨分别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
(5)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6)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
(8)主心骨:中国共产党
议题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两个步骤、胜利的成果分别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
(9)历程:①大革命、②土地革命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10)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 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11)胜利的成果:①新中国成立;②毛泽东思想
观看视频《新中 国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议题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 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 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改变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 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 实道路。
(3)世界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 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 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议题六
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功绩是怎样的
6、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功绩:
(1)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2)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
(3)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 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社会性质、基本国情
两大历史任务
艰辛的探索——结论
国外背景:十月革命
国内背景: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
新民主主义道路
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必要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近代中国探
索复兴之路
新民主主义
革命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的
胜利
)
【易错辨析】
1.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 在中国统治的根基。( )
答案与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未 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
答案与解析:×。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必要准备。( )
答案与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
答案与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课堂练习】
1、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 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 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后,仁人志士在屈辱的岁月 中艰辛地探索,证实了一个结论( )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和主张根本行不通
②辛亥革命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因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起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 建的使命
④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不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②说法错误。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④说法错 误。
2、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由29岁的陈望道首次完成。多年 以后,毛泽东在延安回忆:“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 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中就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 翻译出版反映了当时( )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②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④中国青年迫切希望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反映了中国部分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而不是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①说法错误。《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反映了中 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对解决中国问题的重要意义,他们从中看到了解 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青年迫切希望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②④说法正确。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说明中国先进分子开始了解并试图传播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还没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命力,③排除。故本题选C。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是一次“逆天改命”:逆的是西方列强 的天,改的是中华民族的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五千 多年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在20世纪发出的最强音。由此可见( )
①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改变了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中指出的时间段是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 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①观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 指出新中国的成立“逆的是西方列强的天,改的是中华民族的命”,这表明中国人
民从此站起来了,改变了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 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④观 点符合题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而材料强调的是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③观点不符合题意。
八、教学反思
1、应当从典型的事例入手,层层深入,不断剖析现象背 后的本质。
2、让社会发展历史进入到政治科目的教学当中,意在培 养学生通过细心关心历史发展的能力。
3、导入新课时,通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在观看视频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进入
本课内容。
4、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启发学生得出在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下,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
5、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材料中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并通过创设民主、开放、智慧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生活情 境中形成知识、发展能力,升华情感。
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