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1年级上第1单元第1节:凤鸣山谷的故事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人教1年级上第1单元第1节:凤鸣山谷的故事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1年级上第一单元
奇妙的声音世界
循环播放《do re mi 之歌》伴随学生进教室,
直到学生坐好开始上课。
本节课有五个环节,引子,核心内容,结束。
引子:听《do re mi之歌》一带而过
核心内容:1)讲凤鸣山谷的故事。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游戏“我知道你是谁”——4人小组听音色游戏,控制在15分钟以内。
3)游戏“我的音高密码”——学习音高手势。8分钟
结果:听《do re mi 之歌》
凤鸣山谷的故事
1年级上第一单元第1节
开学了,今天开学第一节音乐课,我要给同学讲一个“凤鸣山谷”的故事!讲故事前,我们先听一首特别好听的歌!
关于本课件的说明
1.隐藏页面为老师自己备课要看的。
2.投屏页面的画面内的小字,为上课件给老师的提示语。
3.有些投屏页面外的下方有教学备忘。在编辑状态下,将页面缩小,就可以看见。
引入:完整听《do re mi之歌》
听《do re mi之歌》的目的有三:
1)建立音高听觉记忆与唱名的对应关系
2)建立唱名的音级与音级顺序概念
3)为未来学习节奏与五线谱打下感性经验的基础
必保教学目标是尽早记住唱名,及唱名顺序关系。
请注意:音准既是发展很晚的能力,又是存在巨大个体差异的能力,不要要求学生达到必须唱准,一定要要求的是:要求学生“唱”,而不是“念”。
先听《do re mi 之歌》
引导语:好听吧,这首歌叫《do re mi 之歌》。do re mi fa so la xi一级一级上楼梯!
xi la so fa mi re do,一级一级下楼梯。我们来听听,do re mi fa so la xi 谁在上边,谁在下边?以后我们在音乐课上会经常见到他们,记住他们的高低顺序很重要哟!
目的:通过可视化呈现,建立唱名的顺序和高低概念。鼓励学生跟唱,然后提问音级顺序,直到熟练唱名音级顺序、倒序。
注意:老师要特别意识到,对于初学者而言,唱名的“高”“低”概念,及唱名的音级顺序是不知道的。是需要教育、训练、记住的。
讲《凤鸣山谷的故事》
培养倾听的意识与习惯,
建立声音强/弱、长/短、高/低与“音色”的概念。
凤鸣山谷的故事
学段标志:1年级第一单元第1节
凤鸣山谷中的天籁交响曲
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美丽的地方,叫“凤鸣山谷”,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有一只特别特别漂亮的神鸟——凤凰,她的名字叫小九。 我们就叫她“凤凰小九”好啦。凤凰小九的叫声好听极了,声音从她的歌喉中发出来,那是最美的歌声。她的声音不仅圆润、优美、清亮,还传得特别特别远。她一叫,整个山谷都会回荡着她的优美的歌声。所以,这个山谷叫凤鸣山谷。
配乐故事
注意:在读到“她的名字叫小九”时,音乐再进来(点击翻页)。后面注意讲故事的速度与音频配合同步:参照右上角的配乐故事示范。请注意记住音乐与文字的对应关系,以及讲故事时的语气与表情。
凤鸣山谷不仅有凤凰小九美妙的歌声。整个山谷里充满各种大自然中美妙的声音。这些声音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强,有的弱、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硬,有的软。不同的东西发出了不同的音色,这些各种各样的音色,就像我们眼睛看到的五光十色的颜色一样非常迷人。每天山谷里都奏响着天籁交响乐。
——同学们让我们在这样清新的空气中,深呼吸一次吧!……
看,清晨,随着太阳升起,山谷外开始出现晨曦的微光,一条亮线勾出远山的轮廓,清澈的小溪穿过山谷;听,涓涓细流缠绕、摩擦着溪中的山石,穿过石缝发出汩汩的鸣响;汩汩小溪汇成大溪,冲下石崖,发出大大的轰鸣、发出哗哗的欢笑,而后静静地流淌,像安静的呼吸……。树叶轻轻落下,在风中舞动、摇摆下落,落在地上、落在水里,发出小小的声音,这小小的声音,显得山谷里更加安静……
——再深呼吸一下!……
山谷里的居民也一个个醒来,各种昆虫都有自己的声音。小蛐蛐、小蝈蝈、最爱哇哇地唱歌,嗡嗡声可不仅仅是蚊子、苍蝇,大天牛飞起来的嗡嗡声很低沉,小蜜蜂的嗡嗡声很细巧,大马蜂的嗡嗡声好像在发出警告:嘿,我可是有毒刺的!蝴蝶扑扇着肢膀带动空气抖动,发出一点点呼呼的声,就像蝴蝶的翅膀一样柔弱;老鹰展翅腾飞的声,把地洞里睡觉的小狸鼠都吓了一跳……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闪电劈开天空,雷声震颤大地,那是大自然的战争打响了……小雨淅淅沥沥,那细细的声让山谷重回安静;雨停了,高树上的水滴一个个跳下大树,跳在灌木大叶子的蹦床上,大的雨滴噗噗,中的雨滴哒哒,小的雨滴,噼噼啪啪……
一阵风来,森林呼啸、树影婆娑,老虎的吼叫,让山谷中的鸟兽害怕;小猫的喵喵叫声,讨人爱怜;大牛哞哞、小羊咩咩,就连小虫儿快速爬行,也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呢!小鹿的蹄子,踏在泉边的响石上,哒哒、咚咚,就像鼓着小鼓,小狸猫的脚步再轻,踩到树枝树叶,也会沙沙作响……
春天到来,万物争相成长的时候,你能够听到竹子生长的声音;各种鸟在树丛、竹林中穿行,鸟语伴着花香,林间的空气是甜甜的,就连穿过竹林的声音好像都是甜味的;一缕晨曦穿过竹林,把竹林变成透明的,霞光中的鸟声也“透明”了,就连蝉鸣虫响也都带着阳光的金色!
中午的烈阳下,山谷在蒸腾,烈日下蝉的鸣叫此起彼伏、叫个不停,成千上万,不,是成百万上千万的蝉的鸣叫声一浪高过一浪,好像要用他们的声音填满山谷,把凤鸣山谷里大自然的交响乐推到了高潮,这大自然的交响乐穿过云雾,飘向远方……
夜幕降临,暗夜中的山谷里动物们的喧嚣静了下来,真安静呀,当安静得什么都听不到时,你就能听得到所有的声音了!
凤鸣山谷里天籁之音的交响,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那是大自然最美的音乐。
当然,在这所有的声音中,最最好听的,还是远方飘来的凤凰小九的歌声,歌声与山谷的天籁交织在一起,就像是一首大自然的协奏曲。
游戏“我知道你是谁”——音色分辨练习
专注倾听、分辨音色与音属性的意识。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建立团队意识。
凤鸣山谷那么美、有那么多好听的大自然的声音。
这些声音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有的短;有的高,有的低,
每种东西发出的声音,还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同学们,我们要去凤鸣山谷探险,我们要找到凤凰小九,让凤凰小九教我们音乐。
据说,凤凰小九还有很多朋友,他们还会演奏很多种乐器。
让我们一起去探险吧
我叫麦芽!
麦子的麦,发芽的芽。
很高兴认识你!
我叫谷风!
山谷的风,刮风的风,
很高兴认识你!
我叫伶伦!
我就是传说中黄帝的乐官,掌管音乐。
就是我向凤凰学习,创建了音律。
听说你们要去凤鸣山谷,那你可要做好准备!
进了凤鸣山谷的森林,一但走散,就只能靠声音来分辨谁在哪了。
你们准备好了吗?
怎么才能分辨谁的声音?
就好像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一样,每个人嗓音的音色也都是不一样的。
现在我们来建立“4人合作小组”(以后简称“4人组”):请大家四人一组——注意尽量让每个组都应该有男生和女生。
——注意这个“四人组”将成为在未来教学中经常要合作的组,要注意保持组的相对稳定性,和谐关系,教师要特别强调组员之间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友谊的建设。
每个组找到一个地方,尽量与其他组远些,尽量减少互相干扰。
每个同学用“a”“o”“e”“I”“u”“ü” 6个元音,以强/弱,长/短,高/低6种变化介绍自己的音色:
做到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听音色,就知道是谁。
老师把控时间!
现在我们要形成四人合作小组。小组成员,要先熟悉组员的名字和音色!
我的名字叫:
请记住我的音色:
强音:a o e i u ü
弱音: a o e i u ü
长音: a--- o--- e--- i--- u--- ü---
短音: a- o- e- i- u- ü-
高音: a o e i u ü
低音: a o e i u ü
我们出发吧
凤鸣山谷的森林好密呀!
小组成员团结一起,
我们要手拉手一起走!
千万不要走散了!
森林越来越密,越来越暗,
没有办法手拉手,
……
森林里起了大雾,
伸手不见五指的浓雾。
呀!大家走散了……
进了森林,大家就走散了。我们来找到自己的组员吧。
丢失者——面朝黑板
寻找人组——班级
观察组面朝黑板
游戏规则:
1)老师从班级中选择3-4组,
叫到黑板前。
2)每个组出一个人面向黑板——顺序打散,他是丢失者;其他成员面向班级,背对丢失的组员。
3)丢失者用各种声音呼唤——除了不能说自己的名字,说什么声音都行。
4)小组成员,根据声音分辨出自己的组员,喊出自己组员的名字。分辨对时,丢失者回归自己的小组,4人以自己的方式庆祝重逢。
5)团聚的小组归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特别提醒,要控制时间:给后面讲音高手势留出时间
由于大家有灵敏的耳朵,
音色分辨力超棒,
所以我们才能重新团聚!
凤鸣山谷中有很多声音,
你能够听出这些都是什么声音吗?
雷声-长
小风
大风
雷声-短
河流
小溪
大雨滴
滴水
波斯猫



公鸡打鸣


这个没有时间可以不做——记住自然界声音的名字不是重点。
特别提醒,要控制时间:给后面讲音高手势留出时间——如果








我们了解到了声音的:
强、弱(大、小);声音的长、短;声音的高、低
注意:不讲乐谱——“将来你们就知道怎么在乐谱上表示声音的高低了”。
声音的世界很奇妙,音乐的世界很精彩。
凤鸣山谷里还有好多好多故事,将来我一起去探索!
游戏“我的音高密码”——音高手势与音准练习
要让学生尽快掌握“音高手势”。
学习音高手势的目的如下:
a)增加一个唱名-音高记忆的启动信号——音高内心听觉的训练。
b)学习一个表示音高的便捷方式——将来视唱与合唱时很方便地提示音高。特别是每节课前的唱音练习,音高手势很方便进行“音高构唱”——先给出1或几个音,老师唱出来,然后出示音高手势,让学生唱出这个音。
比如,教师唱do re mi ,然后伸出1个手指,让学生唱出这个手势代表的音。
c)用唱名编制小组组名和个人“4音名”,增加音高训练、音准训练的趣味性。
有的时候,在凤鸣山谷里是不能说话的!嘘!你会把小动物吓跑,你会暴露自己!
我们要学习音高手势密码,来联络
不能出声的时候怎么和你的小组、组员联系呢?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音高手势”。
教师帮助学生或替学生,也不排除让每个小组自己完成,起一个由三个唱名组成的组名。比如,一组叫do re mi,二组叫mi sol la ……每小组成员在3音小组组名的后面加上代表自己的1个唱名,构成自己的4音名。比如一组的张三的4音名是“do re mi sol”,李四的4 音名是“do re mi re”……以后就可以用这个由唱名构成的组名与个人音名称呼小组和伙伴了。
你们注意到听这首歌时老师做的动作了吗?我来慢放一遍
40
音高手势
do
re
mi
fa
so
la
xi
do
同学们这个音高手势你们记住了吗?我们先做一遍。
然后老师出示各组的音高手势,看到我的手势的组或同学,请唱出来!
老师以小组、个人音高手势的方式,巩固音高手势,训练学生有音准地唱唱名。
看看谁能快速、准确地跟着音乐,做出音高手势。
现在每个小组讨论(或教师帮助与代替)编制自己的3音组名,然后每个同学在自己小组3音组名后面加1个自己的唱名。
小组把编好的把小组3音组名和自己的4音名写成这样的小条交给老师!你们自己也要记住哟!
每个人的4音名不要重复。
小组组名:xxx
成员1姓名: XXXn
成员1姓名: XXXn
成员1姓名: XXXn
如果有小组重复的,老师就安排其中一个组改一下。
老师收上来后。大声唱,边唱边做音高手势。让听到的同学站起来和大家打招呼。
下一组同学,老师只做音高手势,让大家唱出来——注意一定要“唱”,不要“念”。然后让听到的小组、同学站起来和大家打招呼。
我们下次课要去很大很大的地方,那里很精彩,很好玩,大家可不能走丢了呀。小组成员记住自己组的组名,每个人也记住自己的4音名。小组要换组名,一定要告诉老师,组员自己要换,要通知同组的同学。
结束:听do re mi之歌出教室
反复听《Do re mi之歌》的目的是尽快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建立音高听觉记忆与唱名的对应关系
2)建立唱名的音级与音级顺序概念
3)为未来学习节奏与五线谱打下感性经验的基础.
左手
右手
双手拍
双手拍腿
下次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