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班级: 姓名: 上课日期: 编号: 设计人: 备课组长:【课型】新授课 【课时】 1课时【学习目标】1.梳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等新事物出现的历史脉络。认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资本主义属性,进而从社会转型的视角认识其重大意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通过识读图片、阅读教材加深对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等概念的理解。(唯物史观)3.通过对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习,深刻认识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家国情怀)【学习重难点】重点:对租地农场、手工工场等概念的理解难点: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资本主义属性自主学习:【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内容,在课本圈点、勾划、批注以下问题,并完成随堂练习。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 一些新的变化2.中世纪晚期手工业发生了什么变化?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有什么特点?3.农村和城市出现了哪两个新的力量?4.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5.中世纪晚期,欧洲城市出现了哪一新的阶层?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合作探究】1.租地农场的建立相关史事: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建立租地农场,他们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问题:根据相关史事,结合课本知识,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2.手工业上:从家庭作坊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材料: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工人需要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问题:分析这种新的手工经营方式相比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尝试比较西欧庄园和租地农场的区别?【课后练习】1.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 D )①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 ② 垦殖者成为新开发地区的主人③ 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④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2 13世纪西欧农村出现的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劳动社会化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当时一种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具有的特点是( C )A. 由集中转向分散 B. 生产效率不高C. 适应了市场需求 D. 强化王权的需要3.16世纪英国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歌谣反映( C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庄园经济的衰落C.手工工场的发展 D.大工厂制度的确立4 中世纪晚期,欧洲农村和城市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 A )A.规模扩大并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B.农民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C.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 D.市民阶层中的富裕者发展成为早期的资本家5.“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B )A.租地农场出现 B.手工工场产生 C.西欧城市出现 D.手工业的产生6.下图中“ ”处是( D )A.行会制度开始出现 B.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C.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D.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7.中世纪晚期,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产生,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的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下面选项中体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是( B )A.全球贸易 B.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C.大机器生产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8.下表描述了14世纪前后欧洲的变化。这一变化( D )西欧庄园 租地农场人员构成 领主、佃户(农民、农奴) 租地农场主、雇工土地状况 分散 集中产品归属 自给自足 推向市场A.巩固了旧有封建统治秩序 B.推动了城市自治C.削弱了国王统治 D.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产生9.14﹣15世纪的西欧,销售市场的扩大,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因而就有的小手工作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这就要求手工业能大量地生产产品,于是手工工场得以产生。手工工场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租地农场的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 D.产品供不应求学后反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