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主题式教学——主题二:自然环境与文明的发展(课件、教案、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历史主题式教学——主题二:自然环境与文明的发展(课件、教案、导学案)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自然环境与文明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上册主题二
第一、二、三、八课
1.通过观察地图,归纳我国古人类分布和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归纳南北方文化遗址(半坡、河姆渡)的异同
3.通过熟记大禹治水、都江堰基本史实,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规律。
学习目标
课前小测
2、北京人遗址的意义?
3、甲骨文的意义?
4、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
古人类 元谋人 蓝田人 郧县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发现地点
距今时间
主要特征
地位或研究意义
1、
要求:起立大声背诵5分钟
空间分布特点:多沿江、沿河分布(集中于黄河、长江流域)。
其他特点: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多元一体)。
原因: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利于获取猎物和原始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
2.据材料二,指出史前时期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1)从采集狩猎到农业生产
(2)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记忆力大比拼
原始农业 稻作农业 旱作农业
遗址 河姆渡遗址 半坡遗址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居住房屋
原始 农业 农作物
工具 原始饲养业 原始手工业
约7000年
约6000年
浙江余姚
干栏式建筑
水稻
以猪、狗为主
使用天然漆,会制作陶器(猪纹陶钵)、玉器、乐器,会雕刻。
黄河流域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粟、黍
磨制石器、骨器
会制作陶器(人面鱼纹彩陶盆),会纺织制衣。
长江流域
陕西西安
完成表格,并归纳南北方文化遗址的相同。
会建造房屋
过定居生活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
都使用磨制石器
处于新石器时代
会制造陶器
(更早)
相同点
猪纹陶钵
人面鱼纹陶盆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① ②
③ ④
1.阅读教材P10-12,将以上表格补充完整(填字母)。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半坡与河姆渡聚落生产生活差异的原因。据此谈谈你对农业生产的启示。
B
C




(1)差异的原因:生活的地域不同,地理环境、气候不同.
(2)启示:因地制宜,顺应自然。
材料四: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古乐》
材料五:都江堰的修建,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将水输送到低处;利用水位差,通过鱼嘴实现“四六分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实现“水旱从人”。秦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为秦始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摘编自李彬彬《李冰对中国统一事业的贡献》
2.据材料四、五,指出其改造自然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分别概括其政治影响。

合作探究
禹的父亲鲧(Gun)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用了9年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
①疏导(顺应自然)
②创新、无私奉献、坚持不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大禹是如何治水的(治水的方法)?他治水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公元前256年
秦国李冰
成都的岷江
防洪、灌溉、水运等。
时间
人物
地点
作用
记忆力大比拼
鱼嘴
飞沙堰
宝瓶口
顺应自然因地制宜 (道家思想)
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保障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材料四: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古乐》
材料五:都江堰的修建,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将水输送到低处;利用水位差,通过鱼嘴实现“四六分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实现“水旱从人”。秦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为秦始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摘编自李彬彬《李冰对中国统一事业的贡献》
2.据材料四、五,指出其改造自然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分别概括其政治影响。

合作探究
(1)利用原有自然条件,顺应地形地势。
(2)禹:提高了自己在人民心中的威望,为夏朝的建立奠定基础。
都江堰:为秦始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课堂小结
原始人类分布
原始农业分布
大禹治水方法
都江堰的建造
顺应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自然环境 与
文明的发展
完成导学单链接中考
【温馨提示】
1.自主完成题目;
2.在题干中标记关键词,再做题。
3.完成后小组互批订正答案,出错问题小组互助,疑难问题教师讲解。
4.做题3分钟,互批讲解两分钟。
【反馈学习,链接中考】
答案:1—5:BCDBB授田英才学园初中部备课纸 姓名:杜玫娟 组长签字:
课题 自然环境与文明的发展 课时 1课时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通过《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和相关史料指出我国古人类分布的地区并概括其分布特点。 2.通过观察地图,归纳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通过熟记大禹治水、都江堰基本史实,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规律。
学习重难点 重点:总结概括原始人类与原始农业分布地区及特点;都江堰相关史实 难点: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规律
复习任务
导入设计
课前小测导入本主题
新知建构
问题(任务) 学习活动(对应学习目标,教师高精点拨的预设及嵌入评价双色笔标注)
任务1: 总结概括原始人类分布地区以及特点。 活动1.1:学生完成基础知识背诵。 学法指导:对子组检查 教师过渡语:那他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呢?观察分析《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见课本第3页)思考: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何如此分布? 活动1.2: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见课本第3页)思考: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何如此分布?(对接目标1) (2)学生分享。 教师点拨总结: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远古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评价标准: 能有理有据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倾听他人观点得A 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倾听他人观点得B 能认真倾听他人观点得C
任务2: 观察地图,归纳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特点以及原因。 活动2.1:学生完成基础知识背诵。 学法指导:对子组检查 活动2.2:学生观察分析《中国境内新时期时代遗址分布图》思考: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何如此分布? (2)学生分享。 教师点拨总结: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为远古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活动2.3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半坡人这样建造房屋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与河姆渡人的房屋形式不同?这能够体现出先人们怎样的智慧? (2)全班交流分享。 评价标准:①四人小组相互探讨,每个小组推荐一人发言,简洁明了、自信大方地表达观点(讨论过程中认真的小组+1分;发言小组+2分)
②发言时能从教材中准确找出支撑观点的相应知识点,即形成学科语言(小组+3分)
达标证据设计: 1. (2024北京)以下北京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考古发现结论①北京人遗址:灰烬、烧石和烧骨等会使用磨制石器②山顶洞人遗址:穿孔骨针会建干栏式房屋③门头沟东胡林遗址:距今10000-8000年栽培粟和黍的遗存原始农业形成④平谷上宅遗址:距今约7000年前的陶器贫富分化出现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023·武汉唯物史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河姆渡遗址时说,河姆渡先民开拓了人类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这反映了( ) 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B.手工业成为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 C.河姆渡居民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D.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起源地之一 3.(2023·福建唯物史观)如图所示文物可用于研究我国史前时期( ) 先民的审美观念 B.国家的政治形态 C.汉字的基本结构 D.青铜的冶炼技术 4.(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 ) A. 会制作工具 B. 有爱美意识 C. 懂得人工取火 D. 掌握磨光技术 5.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想要获得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6.(2023四川翠屏期末)“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这段材料反映了都江堰( ) A.水运通航的作用    B.科学巧妙的设计 C.建造利用的历史    D.造福千秋的影响 7.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它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有了它,旱涝无常
的成都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无私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可以说,它一直灌溉着中华民族。 ——摘编自余秋雨《文化苦旅》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它”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理解“它一直灌溉着中华民族”这一观点
教学反思:授田英才学园政史组课堂作业纸 设计:杜玫娟
主题二:自然环境与文明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和相关史料指出我国古人类分布的地区并概括其分布特点。
2.通过观察地图,归纳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通过熟记大禹治水、都江堰基本史实,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规律。
【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早期人类遗址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空间分布有何共同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
2.据材料二,指出史前时期生产方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多元互助,合作探究】
材料三:
1.阅读教材P10-12,将以上表格补充完整(填字母)。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半坡与河姆渡聚落生产生活差异的原因。据此谈谈你对农业生产的启示。
材料四: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降通漻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古乐》
材料五:都江堰的修建,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将水输送到低处;利用水位差,通过鱼嘴实现“四六分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实现“水旱从人”。秦国在蜀郡获得了继关中平原后的又一个大粮仓,为秦始皇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摘编自李彬彬《李冰对中国统一事业的贡献》
2.据材料四、五,指出其改造自然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分别概括其政治影响。
【理清脉络,建构体系】
【巩固检测,迁移运用】
1.右图是《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分布示意图》,参观①处遗址可以看到( )
A.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装饰人面鱼纹图案的彩陶盆 D.圆形半地穴式房屋
2.考古挖掘发现,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粮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集体群居 B.采集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3. 《诗经·商颂·长发》中记载:“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尚书·禹贡》中也记载着:“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这两部古文献均记载的事件是( )
A.盘庚迁殷 B.夏朝建立 C.尧舜禹的禅让 D.大禹治水
4.有一位作家,在游览古代中国某项工程后感慨道:“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这项伟大工程的设计者是( )
A.大禹 B.李冰 C.李春 D.沈括
5.“宝瓶口是在内江下游人工凿山开出的出水口,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分洪,并减少泥沙淤积。”这段材料反映了都江堰( )
A.水运通航的作用   B.科学巧妙的设计 C.建造利用的历史   D.造福千秋的影响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