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单元复习学案)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展现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多元而貌。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连续发展过程。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的加剧,国家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课标要求1.1古代文明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1.人类的形成与原始社会。12.【唯物史观】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1)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埃及的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2)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便于航行,为古埃及的统一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3)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发展了天文学,制定了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3.【新课标·学业要求】四大文明古国的比较。文明古国 文明发源地 重要文明成果 文明形成的共同点古代埃及 非洲的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 兴起于大河流域,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灌溉,而且每年河水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发展,所以都被称为大河文明(或东方文明、农耕文明)。古巴比伦王国 西亚的两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种姓制度、佛教中国 东亚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司母戊鼎)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案填写括号中。)1.古埃及农业生产几乎依赖于尼罗河,其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决定了自始至终实行的王权制度;尼罗河岸边的沼泽中盛产纸莎草,这又为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了书写载体。这反映了( )A.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独具特色的文明 B.古埃及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最主要源头C.古埃及长期处于狩猎采集的生产阶段 D.古埃及地理环境决定其农业发展水平2.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见,太阳历的制定( )A.体现了法老的权威 B.印证了古埃及的神话C.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D.受到了自然环境影响3.据记载,从埃及第三王朝起,国王的名字被写在一个椭圆形的框子里。这个框子象征着太阳照耀的区域,表示国王的统治受到太阳神的庇护。这表明古埃及( )2A.象形文字已比较成熟 B.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C.农业环境得到了改善 D.政权与神权紧密结合4.古代两河流域的各城邦国家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城邦统治者被认为是这些神任命的人间代理人,后来古巴比伦信仰的马尔杜克神逐渐成为超越于众神的至高神,他拥有50多个头衔,汇聚了两河流域主要神祇的宗教属性。这反映出( )A.两河流域出现统一趋势 B.奴隶主与奴隶矛盾尖锐C.君权神授观念受到挑战 D.外来文明影响宗教形态5.(2023鄂州改编)读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产生于图中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6.《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古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马什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景。该情景表达的思想是()A.君权神授 B.专制主义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7.《汉谟拉比法典》列出了282条法规和惩罚条例,涉及刑事、公民权利与义务、田宅不动产、借贷和管理、婚姻、伤害赔偿、奴隶买卖等。由此可见,该法典()A.旨在维护专制统治 B.涵盖内容广泛C.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D.体系十分完备8.婆罗门教圣典《吠陀经》记载,诸神们一起灭了一个体型庞大的巨人,然后巨人的嘴演化成了婆罗门,手臂演化为刹帝利,腿演化出了吠舍,脚变成了首陀罗。据此可知,种姓制度( )A.是艺术创作的产物 B.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C.反映了“众生平等”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9.据调查,印度莫达尔、普贾尔地和班各西尔三个村子举行了祭祀蛇神的仪式。仪式上,进餐是完全隔开的,有用金属碟子吃东西的人,也有用树叶和自己碟子吃东西的人。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印度始终有贫富分化现象 B.社会生活受种姓制度影响C.佛教神权思想中等级严格 D.贵贱分明不利于形成国家10.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古印度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A.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神仙方术 B.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C.将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解脱出来 D.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11.下图所示为古印度犍陀罗艺术(又称希腊式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图中佛像脸型呈椭圆,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这体现了古代( )A.民族的交融 B.文化的冲突 C.宗教的传播 D.文明的交流312.下表所示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至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A.人类文化的多元 B.亚非文明的交往C.书写系统的完善 D.阿拉伯人的贡献13.早期国家都会任命掌管物品清单的官员,以清点国家储藏食物和其他资源的大型仓库,这说明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地区,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和中国,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都出现了文字系统。材料意在说明()A.所有早期国家形成中都产生了文字 B.农耕文明的发展推动了文字的产生C.文字的出现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D.文字的产生适应了国家管理的需要14.有研究指出,西亚地区农业先于陶器而出现,相应地其食物加工方式以粉食和烘焙为主;东亚地区陶器则先于农业出现,开启了该地区以粒食和蒸煮为主的食物加工传统。这表明( )A.东亚的文明优于西亚的文明 B.生产活动影响文明多元发展C.农业是迈向文明的重要前提 D.文明的多元特征具有偶然性15.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二、综合题16.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传说记载,(胡夫)强迫所有人为他做工,埃及按10万人轮班,历时30年,金字塔用磨光的石块精确砌筑而成。据统计,整座塔用巨石230万块,平均每块重约2.5吨,最大的约重30吨,塔基四个角接近90°,各边长度最大误差不超过20厘米。北侧离地面13米高处有一个用四块巨石砌成的“人”字形出入口,使塔身压力均匀地分散开,体现了古埃及人对几何学和力学的理解和运用。-摘编自[意]阿尔贝托·西廖蒂《古埃及》材料二 右图石柱上所雕刻的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内容涉及经济法、婚姻法、民法和刑法等多个领域,严格保护私有财产,竭力维护奴隶主等剥削阶级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它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三4在古代的印度时期,统治者通过种姓制度的手段,达到有效地统治当地印度人民的目的,而且防止普通的老百姓有机会去接触财富、权力与地位,并逐渐把这种制度严格地做出许多不合理的规则。时至今日,印度当地的社会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种姓制度,继而引发起一大堆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困境,尤其是底层人民难以有晋升机会或空间,对未来不抱有太多的希望和期待,最终使整个印度社会充斥着动荡与不安。 -摘编自颜刚威《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1)根据材料一,从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过程及相关数字中,你提取到了哪些信息?(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典的特点及地位。(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种姓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印度的影响。(4分)1.A【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尼罗河影响了古埃及农业生产、政治制度及文字的发展,孕育了古埃及独具特色的文明。故选A。2.D 3.D4.A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代两河流域信仰的保护神由多个逐渐变成一个。这反映了两河流域的统一趋势。故选A。5. B 6.A 7.B 8.D9.B【解题思路】根据材料“进餐是完全隔开的,有用金属碟子吃东西的人,也有用树叶和自己碟子吃东西的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种姓制度的影响,印度人民在社会生活中也有高低贵贱之分。故选B。10.B11.D【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希腊式佛教艺术兼具印度和希腊特色,体现了古代文明的交流。故选D。12. A 13.D 14.B 15.D16.(1)金字塔修建时间长,使用劳动力多;工程耗费大,建造精确、科学;金字塔的修建体现了古埃及人杰出的智慧与创造力,也反映出古埃及国王对民众的残酷剥削。(任答两点即可,4分)(2)特点: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注重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任答两点即可,4分)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分)(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2分)影响:使古代印度统治者能有效地统治人民;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任答一点即可,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