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26张PPT)高中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1元素周期表 课件(共26张PPT)高中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元素周期表
如何为下列动物分类?
鱼类
哺乳类
鸟类
物质
导电性
溶解性
聚集状态
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易溶物
微溶物
难溶物
固体
液体
气体
思考
氧气
O2
氢气
H2
氮气
N2

Zn

Cu

Hg
如何将以上物质,按组成元素的类别进行分类?
氧气
O2
氢气
H2
氮气
N2

Zn

Cu

Hg
非金属
金属
[法]拉瓦锡
1789年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德]德贝莱纳

Li

Na

K
7
39
1789年
1829年
23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Li

Na

K

Cl

Br

I
1789年
1829年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Li Ca P S Cl
Na Sr As Se Br
K Ba Sb Te I
“三素组”表(1829年)
德贝莱纳发现很多元素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化学性质每三个分成一组。
他是第一个尝试将元素按照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的科学家,并且发现元素的某些性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1789年
1829年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英]纽兰兹
元素八音律(1865年)
1789年
1829年
1865年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英]纽兰兹
元素八音律(1865年)
1829年
1865年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俄]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1869年)
1829年
1865年
1869年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元素周期表(1871年)
“—”代表1871年仍然未知的元素。
1865年
1871年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性质 门捷列夫的预测 实际性质
原子量 ≈ 68
密度 5.9 g·cm-1
熔点 低
4.7g·cm-1
69.723
29.767℃
5.904 g·cm-1
1875年,德布瓦博德兰发现了金属“镓”。
1865年
1871年
1875年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性质 门捷列夫的预测 实际性质
原子量 ≈ 72
密度 5.5 g·cm-1
熔点 高
5.35 g·cm-1
72.59
947 ℃
1886年,温克勒发现了金属“锗”。
1871年
1886年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
1914年,莫塞莱由X射线实验结果提出原子序数的概念。
他依据原子序数的递增来排列元素,解决了诸如碲在碘之前的元素倒置的困惑。这种排列方法称为莫塞莱定律。
[英]莫塞莱
1871年
1886年
1914年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现代元素周期表
现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周期






镧系
锕系
1
2
3
4
5
6
7
现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二、族
1
2
3
4
18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IB
IIB
IIIB
IVB
VB
VIB
VIIB
VIII
0
碱金属
碱土金属
硼族
碳族
氮族
氧族
卤族
过渡元素
稀有气体
现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3周期第13族 或 第3周期第IIIA族
现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第3周期第1族 或 第3周期第IA族
第3周期第17族 或 第3周期第VIIA族
第4周期第8族 或 第4周期第VIII族
第2周期第14族 或 第2周期第IVA族
其他类型的元素周期表
螺旋式元素周期表
其他类型的元素周期表
宝塔形元素周期表
“三素组”表
1829年
1865年
元素八音律
1869年
元素周期表
1894年
0族元素的发现
1914年
莫塞莱定律
20世纪中期
超铀元素的发现
20世纪中后期
人工合成新元素的发现
截至今天
元素周期表的边界已推至118号元素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活动作业:
借鉴螺旋式元素周期表、宝塔形元素周期表,尝试设计其它形式的元素周期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