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点梳理(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知识点梳理(含解析)

资源简介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知识点梳理】
1.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维新运动(1898)的背景?过程?失败原因?历史意义?
背景:
①政治: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②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思想:维新思想兴起
序幕:公车上书;
高潮:百日维新;
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结果:失败
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很强大;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历史意义:
质: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
②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2.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1899-1900)兴起的原因?口号?评价?
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直接原因:洋教活动猖獗。 口号:“扶清灭洋 ”
评价:
性质: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局限性:“扶清”没有认清清政府的阶级本质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灭洋”没有区分外来侵略者和外来近代文明,仇视一切西方文明,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③意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3.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的原因?《辛丑条约》内容及危害?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原因:
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1901《辛丑条约》内容:
①惩办“首祸诸臣”;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2亿两(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②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使馆区“国中之国”);
③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影响: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巩固提升】
1.“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早期维新人士马建忠认为“加税乃我固有之权”,崔同因主张“税则为内政,自主之国应自主之”,郑观应进而提出使海关总税务司及各口海关税务司“皆渐易华人,照章办理,……权自我操”。材料表明当时部分国人( )
A.对国家主权有新的认识 B.主张利用国际公法捍卫权益
C.意识到列强侵略的本质 D.重视利用关税维护经济独立
3.20世纪初,某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的“中立党”的实践活动是( )
A.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B.倡导戊戌变法
C.领导义和团运动 D.领导辛亥革命
4.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标志是( )
A.《南京条约》的订立 B.《天津条约》的订立
C.《马关条约》的订立 D.《辛丑条约》的订立
5.据《清实录》记载,1898年5月光绪帝将维新派人士的部分著作刊印,让京官对其可行不可行提出意见,以此测验官员对变法的态度,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这表明( )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维新变法阻力很大
C.近代民用工业出现 D.“实业救国”成为共识
6.对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的评价,众说纷纭,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他是“圆滑官僚,张之洞最亲信的门徒,代表伪维新系”。梁启超称赞其“尚气节,明大义,立身不苟,见危授命,有古君子之风焉”。据此可知( )
A.历史事实有不确定性 B.研究历史的专家评价最可信
C.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 D.当事人梁启超的观点最可信
7.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商学会,创办《湘报》。维新派创办这些报刊( )
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促进维新思想走向成熟
C.意在利用报刊启迪民智思想 D.推动了清政府新政改革
8.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
A.清朝统治根基的动摇 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中国彻底沦为殖民地 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9.有学者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打开了中国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所示是成成变法时期推行的措施
措施
政治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经济 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裁撤驿站
军事 改习洋操,扩建海军,实行征兵制:裁撤绿营
文教 开办京师大学堂,兼习中西科:开设经济特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摘编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1日第1版
材料二:1898年,晚清时期维新派依托光绪帝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针对变法运动的形式,变法者的缺点有三;其一,“卷入经学纷争之无益”“陡然增加了意识形态的争议性,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加大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而且“学术不正又引发人品不端的联想,继而又使人对康有为改革的动机产生了怀疑”;其二,“全变战略之失宜”“陡然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和加大了反对派的力量”:其三,“躁进举措之不当”,增加了对立面,削弱了改革派的力量……戊戌维新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占重要地位。戊戌变法时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摘编自近代史研究编辑部《戊戌维新运动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麈谈会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早期维新人士认识到关税是国家固有之权,强调要自主,这与国门洞开后国人对关税权益缺乏正确认识形成对比,说明他们对国家主权有新的认识,故选A。材料与国际公法无关,故B错。列强侵略的本质是获取侵略权益以服务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没有体现,故C错。材料只是认识到关税的重要性,还没有达到维护民族经济独立的高度,故D错。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立党应该为资产阶级维新派,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倡导戊戌变法,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 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是农民阶级,与前文分析所得出的中立党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不符,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指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与前文分析所得出的中立党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不符,排除C项;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领导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就是材料中的“维新党”,而不是“中立党”,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的订立,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D项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C项错误。故选:D。
5.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其中在体现地方改革的一篇文章中,有252条意见,认为不可行的有189条,认为可行的只有63条”,可见对于维新派人士的变法主张,反对者居多,由此表明维新变法面临的阻力很大,B项正确。1898年时中国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洋派官员开展洋务运动,已经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不是“实业救国”成为共识,而是反映官员对维新变法的态度,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范文澜和梁启超对杨锐在戊戌变法中的言行,呈现批判和称赞两种不同的评价,反映出受时代、阶级、史料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和个人的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C项正确;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和确定的,有不确定性的是历史解释,排除A项;研究历史的专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会带有主观性,“最可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梁启超的观点掺杂了个人感情,并非最可信的,需要其它史料印证,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C
解析:梁启超、严复、谭嗣同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创办报刊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报刊启迪民众思想,宣传变法思想,C项正确;维新派创办报刊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排除A项;这些报刊并不能促进维新思想走向成熟,排除B项;D项夸大了这些报刊的作用,并非这些报刊推动了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D
解析:《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开办银行、铁矿、煤矿和纺纱厂、修铁路,满足了列强掠夺中国的目的,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化为由资本输出为主,这使列强对通商口岸的要求不再强烈,故选D项。八国联军侵华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根基,排除A项。列强矛盾加剧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列强不再索求通商口岸取决于侵略方式的变化,且中国当时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
9.答案:C
解析:材料是对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描述,这次战争以签订《辛丑条约》而告终,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正确;A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B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D是在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后,排除。故选C。
10.答案:(1)自上而下;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等;向西方学习,受西学影响。
(2)守旧势力强大,光绪帝缺乏实权;维新思想激起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变法理论体系有缺陷,增加了改革难度;变法操之过急,增加了变法阻力;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解析:(1)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措施是自上而下推行的;根据材料“戊戌变法时期推行的措施”具体内容可知,内容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教等;根据材料“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开办京师大学堂,兼习中西科”“开设经济特科”可知,向西方学习,受西学影响。
(2)原因:根据材料“晚清时期维新派依托光绪帝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守旧势力强大,光绪帝缺乏实权;根据材料“卷入经学纷争之无益”“陡然增加了意识形态的争议性,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加大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可知,维新思想激起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根据材料“全变战略之失宜”“陡然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和加大了反对派的力量”可知,变法理论体系有缺陷,增加了改革难度;根据材料“躁进举措之不当”“增加了对立面,削弱了改革派的力量”可知,变法操之过急,增加了变法阻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