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6几种重要的盐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6几种重要的盐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6几种重要的盐学案
一.知识总结
1、三种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盐的概念:盐在水中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
盐 性质 用途
食盐(NaCl) 主要来自海水,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AgCl:NaCl+AgNO3=AgCl↓+NaNO3 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0.9%的氯化钠溶液即是医学上常用的生理盐水。
纯碱(Na2CO3) 又称纯碱或苏打,水溶液呈碱性,它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常带有10个结晶水,化学式为Na2CO3·10H2O,放在干燥的空气里,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 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玻璃、化工工业。
碳酸钙(CaCO3) 一种难溶于水的盐,是碳酸和氢氧化钙中和反应的产物:Ca(OH)2+H2CO3=CaCO3↓+2H2O;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即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2HCl+CaCO3=CaCl2+H2O+CO2↑ 重要的建筑材料,也可用于造纸、塑料、人造橡胶、食品等领域。
注意:Na2CO3·10H2O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此过程称为风化,是化学变化。
二、盐的性质
盐类的化学性质 一般规律 示例
跟某些金属的反应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CuSO4+Fe=FeSO4+Cu
跟酸的反应 盐+酸─→新盐+新酸 BaCl2+H2SO4 = BaSO4↓+2HCl
跟某些碱的反应 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KOH=K2SO4+Cu(OH)2↓
跟某些盐的反应 盐+盐─→两种新盐 NaCl+AgNO3=AgCl↓+NaNO3
某些盐加热能分解
注:盐与碱;盐与盐的反应都要求是可溶性的碱与盐。
三、盐的制取
酸+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复分解反应
1.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只有当沉淀、气体或有水生成时,才能发生。
(1)含义: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①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
②如果是盐与盐反应,盐与碱反应还要求反应物都能溶于水。
2. 记常见溶解性表: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CO3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碳酸镁微溶,其余都难溶。
注:AgCl、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常见离子检验
1. SO42-的检验方法。SO42-遇硝酸钡溶液产生不溶于水或酸(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反应可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反应方程式:H2SO4 + Ba(NO3)2 == BaSO4↓+ 2HNO3
操作步骤:向未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溶液,如果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
2. Cl-的检验方法。Cl-遇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水或酸(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反应可用于检验Cl-)。
反应方程式:HCl + AgNO3 == AgCl↓+ HNO3
操作步骤:向未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溶液,如果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l-。
3. CO32-的检验方法。向待测试剂中加入稀盐酸,如有气体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盐中一定含有CO32-。
4. 铵盐(即NH4+)的检验:加入碱(NaOH、Ca(OH)2等)混合加热后,都有氨气(NH3)放出,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六、常见的化肥
1. 概念:化肥: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除了需要一定的光照、水分、空气和温度条件外,还需要从外界吸收各种养料。这些养料有些来自土壤、动物粪便、草木灰;有些则是人工合成的盐,它们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被称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2. 化学肥料主要包括含有氮元素的氮肥、含有P元素的P肥、含有K元素的K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等。
3. 常见的化肥
化肥 主要种类 主要作用 植物缺乏后的症状
氮肥 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尿素、硝酸盐等 氮肥含有组成叶绿素的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工业上常用酸与氨气反应制取氮肥:NH3+H2O+CO2==NH4HNO32NH3+H2SO4==(NH4)2SO4 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钾肥 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带有许多褐斑。
磷肥 过磷酸钙(硫酸钙和磷酸二氢钙的混合物) 能促使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植株暗绿带红。
二.课堂练习
1.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分析】A、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分析;
B、根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分析;
C、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故说法错误;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说法正确;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但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说法错误;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例如活泼金属,故说法错误;
故选:B。
2.为了使我省西部地区的农作物增强抗寒、抗旱的能力,专家建议最好施用磷肥.下列化肥适合在我省西部地区使用的是(  )
A.K2SO4 B.Ca(H2PO4)2
C.NH4NO3 D.KNO3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A、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此选项错误;
B、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此选项正确;
C、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此选项错误;
D、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3.有一包只含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含量,小柯同学称取三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盐酸溶液100克,充分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与加入样品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反应)。
已知,Na2CO3与HCl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三次实验中,盐酸过量的是第三次
B.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比为53:21
C.若加入的Na2CO3和NaHCO3混合物质量为5.18克,则产生CO2的质量为2.64g
D.图中第三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HCO3、NaCl、Na2CO3
【分析】A、根据图示可知,第三次时发生NaHCO3+HCl═NaCl+H2O+CO2↑;
B、可以根据第一次反应后消耗样品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C、根据图中数据当混合物质量为2.96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分析;
D、由图中数据可知,第三次实验稀盐酸的量不足,由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A、由题意和图中数据可知,图中三次实验中,盐酸过量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第三次是盐酸的量不足,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如图所示,根据第一次的数据可知1.48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0.66g,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碳酸氢钠的质量为y,由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每84份质量的碳酸氢钠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则有x+y=1.48g,=0.66g,可得x=1.06g,y=0.42g,则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比为1.06g:0.42g=53:21,故B选项说法正确;
C、如图所示,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稀盐酸都过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完全反应,由图中数值关系,要使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4g,在盐酸足量的情况下,参加反应的固体的质量为2.96g×2=5.92g,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
D、Na2CO3与HCl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第二步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由图中数据可知,第三次既然产生了二氧化碳,就说明碳酸钠反应完了,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4.废液缸中剩有大量的稀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某同学取上层清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纵坐标(y)表示生成CO2的质量
B.反应进行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OA段是Na2CO3 和 CaCl2在发生化学反应
D.C点溶液的pH=7
【分析】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的反应原理,向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相比之下,刚开始是稀盐酸的量多,而碳酸钠的量少,溶液中应先冒气泡,而不是先产生沉淀.所以,图中纵坐标(y)应该表示生成的沉淀质量.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表明反应完全结束,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从开始反应的O点到A点的OA段,此处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可理解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和CaCO3+2HCl=CaCl2+H2O+CO2↑,综合以上反应,相当于只发生了如下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此时没有沉淀产生,等溶液中稀盐酸被消耗完了以后,才慢慢开始产生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探究进行到C点时,反应早已经结束,因为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入其中,溶液的pH大于7;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的反应原理,向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相比之下,刚开始是稀盐酸的量多,而碳酸钠的量少,溶液中应先冒气泡,而不是先产生沉淀。所以,图中纵坐标(y)应该表示生成的沉淀质量;故A错误;
B、当反应进行到B点时,表明反应完全结束,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故B正确;
C、从开始反应的O点到A点的OA段,发生了如下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此时没有沉淀产生,等溶液中稀盐酸被消耗完了以后,才慢慢开始产生沉淀,Na2CO3+CaCl2=CaCO3↓+2NaCl.故C错误;
D、实验探究进行到C点时,反应早已经结束,因为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加入其中,溶液的pH大于7;故D错误;
故选:B。
5.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已知反应的产物如果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时灯光会变暗。下列灯光变化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试剂甲 试剂乙
A NaCl AgNO3
B H2SO4 Ba(OH)2
C HCl NaOH
D K2CO3 HNO3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反应产物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时灯光变暗,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溶液中始终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灯光始终发亮,不会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故选项错误。
B、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灯光熄灭,继续滴加稀硫酸,灯光再发亮,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故选项正确。
C、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灯光始终发亮,不会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钾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灯光始终发亮,不会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下表是小红同学用多种方法来鉴别物质的情况,所用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需鉴别物质 分别取样后所加试剂或方法
方法1 方法2
A 木炭粉和铁粉 观察颜色 稀盐酸
B NH4HCO3氮肥和K2SO4钾肥 加Ca(OH)2研磨并闻气味 稀硫酸
C 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HCl Zn
D 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Fe2O3 无色酚酞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木炭粉和铁粉都是黑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B、NH4HCO3氮肥和K2SO4钾肥,加Ca(OH)2研磨并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碳酸氢铵,无变化的是硫酸钾;分别稀硫酸,有气泡冒出的是碳酸氢铵,无变化的是硫酸钾;C、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加入锌粒都不反应,因此不可行;D、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无色酚酞都不变色,因此不可行。
【解答】解:A、木炭粉和铁粉都是黑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故选项错误;
B、NH4HCO3氮肥和K2SO4钾肥,加Ca(OH)2研磨并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碳酸氢铵,无变化的是硫酸钾;分别稀硫酸,有气泡冒出的是碳酸氢铵,无变化的是硫酸钾;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加入锌粒都不反应,因此不可行;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无色酚酞都不变色,因此不可行;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MgSO4、NaOH、Ba(OH)2、NaNO3
B.HNO3、CuSO4、NaCl、NaOH
C.HCl、Na2SO4、Na2CO3、BaCl2
D.NaNO3、AgNO3、KCl、FeCl3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MgSO4溶液与NaOH、Ba(OH)2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正确。
B、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蓝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硝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能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硫酸钠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gNO3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KCl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NaNO3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CaC2O4 H2O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见图。现有14.6gCaC2O4 H2O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8.9g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C2O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C.剩余固体成分为CaO和CaCO3的混合物
D.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1.1gCO2
【分析】根据CaC2O4固体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求出得到碳酸钙的质量和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固体减少的质量判断出碳酸钙也分解了,再根据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分解的碳酸钙质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CaC2O4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2)+2x+(﹣2)×4=0,解得x=+3,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故B正确;
C.CaC2O4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2+16×4+18=146,由图可知,第一阶段,失去结晶水,得到固体的质量为,得到的固体为CaC2O4;第二阶段,CaC2O4高温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一氧化碳,得到固体的质量为,得到的固体为CaCO3;第三阶段,得到固体的质量为,剩余固体成分为CaO;现有14.6gCaC2O4 H2O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8.9g固体,介于10.0g~5.6g之间,则剩余固体成分为CaO和CaCO3的混合物,故C正确;
D.由C分析可知,CaC2O4的质量为12.8g,CaC2O4高温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一氧化碳,设12.8gCaC2O4完全分解得到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y,则有
CaC2O4CaCO3+CO↑
128 100 28
12.8g x y
,解得x=10.0g;,解得y=2.8g;固体混合物减少的质量为12.8g﹣8.9g=3.9g>2.8g,说明碳酸钙也发生了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9g﹣2.8g=1.1g,设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为z,则有
CaCO3CaO+CO2↑
100 44
z 1.1g
,解得z=2.5g;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2.5g=7.5g,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设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w,则有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7.5g w
,解得w=3.3g,故D错误;
故选:D。
9.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现有一包化学肥料,含有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和碳酸钾。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10.00g该固体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后,依次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所得溶液中含有四种物质
B.C点所得溶液中含有五种离子
C.该化学肥料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19.5%
D.向E点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溶液将变为蓝色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OA段为加入的是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得到硫酸钡、碳酸钡沉淀;BC段加入硝酸银溶液,得到硫酸钡、碳酸钡和氯化银的混合物;.DE段加入稀硝酸,碳酸钡沉淀溶解,最终剩余不溶于硝酸的硫酸钡和氯化银的混合沉淀,结合图像中的相关数据根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解答】解:A.OA过程没有气体产生,故OA段为加入的是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硫酸铵和碳酸钾会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铵、硫酸钡、硝酸钾和碳酸钡,故B点所得溶液中含有硝酸钡、硝酸铵、硝酸钾、氯化铵和水五种物质,故错误;
B.BC段加入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铵反应生成硝酸铵和氯化银沉淀,至C点恰好完全反应,C点含有铵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钾离子、钡离子四种离子,故错误;
C.DE段加入稀硝酸,会与碳酸钡反应,而氯化银、硫酸钡不与稀硝酸反应;故碳酸钡质量为18.65g﹣16.68g=1.97g;硫酸钡的质量为4.30g﹣1.97g=2.33g,氯化银的质量为18.65g﹣4.30g=14.35g;
设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为x,硫酸铵的质量为y,碳酸钾的质量为z,
NH4Cl+AgNO3=AgCl↓+NH4NO3
53.5 143.5
x 14.35g
=,x=5.35g;
Ba(NO3)2+(NH4)2SO4=BaSO4↓+2NH4NO3
132 233
y 2.33g
=,y=1.32g;
K2CO3+Ba(NO3)2=BaCO3↓+2KNO3
138 197
z 1.97g
=,z=1.38g;
故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为10g﹣5.35g﹣1.32g﹣1.38g=1.95g,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100%=19.5%,故正确;
D.E点,硝酸与碳酸钡恰好完全反应,加入铁粉,与适量的硝酸银反应得到硝酸亚铁和银,溶液为浅绿色,故错误;
故选:C。
10.向一定质量的H2SO4、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100gBaCl2溶液和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到b点的变化过程中,溶液的pH先不变后增大
B.图中a、b、c三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均为两种
C.图中沉淀质量m1与m2的关系为233m1=430m2
D.混合溶液中H2SO4、Na2SO4的质量比为49:71
【分析】根据图和数据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逐一分析和求算。
【解答】解:A、先滴加100g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a点时,硫酸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氯化钡至100g,氯化钡溶液中含水,滴加氯化钡溶液的过程中,盐酸被稀释,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然后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b点时,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阶段盐酸被消耗,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故图中a到b点的变化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符合题意;
B、先滴加100g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a点时,硫酸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a点对应溶质为氯化钠、氯化氢,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b点时,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钡,然后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c点时,碳酸钠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mg,而生成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m1﹣m2)g,由图可知,生成m2硫酸钡,消耗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50g,生成( m1﹣m2)g碳酸钡,消耗氯化钡的质量为100g﹣50g=50g,说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生成碳酸钡沉淀中钡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可得:233m1=430m2,不符合题意;
D、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BaCl2+Na2SO4=BaSO4↓+2NaCl。氯化钡和硫酸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H+H2O+CO2↑,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由图可知,生成m1﹣m2碳酸钡,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50g﹣150g=100g,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150g﹣100g=50g,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碳酸钡中的碳酸根完全来自碳酸钠,则与氯化钡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则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则与碳酸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盐酸中的氢离子完全来自硫酸,则硫酸的质量为:,由C可知,233m1=430m2,代入计算,则硫酸的质量为:,则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为:,生成硫酸钡中的硫酸根完全来自硫酸钠和硫酸,则硫酸根的质量为:,则硫酸钠中硫酸根的质量为:,则硫酸钠的质量为:,则混合溶液中硫酸、硫酸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的盐酸,②加过量的 NaOH 溶液,③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④加过量的 BaCl2溶液,⑤过滤。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②③④⑤① B.②④③⑤① C.④②③①⑤ D.④③②①⑤
【分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正确的顺序可以是②④③⑤①或④②③⑤①或④③②⑤①。
故选:B。
12.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A、B、C、D、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
实验 A+B A+E B+C B+E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B Na2CO3 ,C Ca(NO3)2 。
【分析】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B产生沉淀,A+E产生沉淀,B+E产生气泡,B+C产生沉淀,因此A是硝酸银,B是碳酸钠,E是盐酸,C是硝酸钙,D是硝酸钾。
【解答】解: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B产生沉淀,A+E产生沉淀,B+E产生气泡,B+C产生沉淀,因此A是硝酸银,B是碳酸钠,E是盐酸,C是硝酸钙,D是硝酸钾;
故答案为:Na2CO3;Ca(NO3)2。
13.X是常见的碳酸盐,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部分生成物省略。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C的化学式是 CaCO3 
(2)写出图中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分析】根据气体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即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得到沉淀C,可判断气体A为二氧化碳,沉淀C为碳酸钙,从而推断物质X含有碳酸根,再结合物质X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变化,确定物质X为碳酸钠,再经过各反应的检验证明推断正确后,利用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完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气体A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即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得到沉淀C,可判断气体A为二氧化碳,沉淀C为碳酸钙,从而推断物质X含有碳酸根,再结合物质X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变化,确定物质X为碳酸钠,再经过各反应的检验证明推断正确,所以X是Na2CO3;
(2)反应①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CaCO3;
(2)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14.碳酸钠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Ⅰ.工业上制得的纯碱,可能含有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和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①称量D装置质量为200g,将10.6g纯碱样品放入甲中,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活塞K3,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②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K3加入足量稀硫酸,待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
③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装置D,质量为204.84g。
(1)仪器甲的名称为  锥形瓶 。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 。
(3)步骤②打开K1后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将产生的气体完全排入C、D中吸收 。
(4)通过计算,可以判断纯碱样品中  一定 含NaHCO3(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
(5)另取适量样品,加入ag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再将所得溶液蒸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W,当W满足  W>0.234a 条件时,样品中含有NaCl。
Ⅱ.向一定质量的H2SO4、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溶液和4.24%的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a点对应溶液pH=7
B.m=17.2
C.H2SO4、Na2SO4的质量比49:142
D.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12%
【分析】Ⅰ.(1)根据纯碱样品在锥形瓶中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和纯碱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根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会残留在B等装置中一部分不会被D中氢氧化钠吸收,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D中,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进行分析。
(4)根据Na2CO3+H2SO4=Na2SO4+H2O+CO2↑,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进行分析。
(5)根据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进行分析。
Ⅱ.A、根据a点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解答;
B、根据所用碳酸钠的质量求出碳酸钡的质量,再加上硫酸钡的质量即可;
C、根据与硫酸反应的碳酸钠质量求出硫酸质量,再求出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由BaCl2的质量8.32g求出硫酸钠和硫酸混合液中硫酸根的质量,从而得到硫酸钠中硫酸根的质量,根据硫酸钠中硫酸根的质量求出硫酸钠的质量,最后用硫酸质量除以硫酸钠的质量即可;
D、由图可知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过量的质量是50g,再用氯化钡的质量除以氯化钡溶液质量即可。
【解答】解:Ⅰ.(1)“纯碱样品放入甲中”,从图可知纯碱样品在锥形瓶中,所以甲是锥形瓶。
(2)硫酸和纯碱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D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会残留在B等装置中一部分不会被D中氢氧化钠吸收,鼓入空气的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D中,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以免影响对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的测量。
(4)D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4.84g﹣200g=4.84g
设10.6g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10.6g x
x=4.4g
设10.6g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168 88
10.6g y
y≈5.55g
10.6g纯碱样品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4.84g,大于4.4g,小于5.55g,氯化钠不会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纯碱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氢钠。
(5)根据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生成的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与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相等。溶液蒸干后得到固体是氯化钠,如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大于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则样品中有氯化钠。即W××100%>ag×14.6%××100%,W>0.234ag时,样品中一定有氯化钠。
Ⅱ.A、在H2SO4、Na2SO4混合溶液中先滴加BaCl2溶液时,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由于生成物中有盐酸,盐酸显酸性,所以a点时溶液显酸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生成碳酸钡沉淀用去100g碳酸钠溶液,100g4.24%的Na2CO3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4.24%=4.24g;
设生成的碳酸钡的质量为x,且对应消耗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Na2CO3+BaCl2=BaCO3↓+2NaCl
106 208 197
4.24g y x
,x=7.88g
,y=8.32g
则m=9.32g+7.88g=17.2g,故B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与酸反应的碳酸钠溶液为150g﹣100g=50g,碳酸钠的质量为50g×4.24%=2.12g,
设硫酸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106 98
2.12g x
,x=1.96g
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为 ,
与H2SO4、Na2SO4混合溶液反应的BaCl2溶液的质量为50g,BaCl2的质量为8.32g,
设H2SO4、Na2SO4混合溶液中硫酸根的质量为y。
BaCl2~
208 96
8.32g y
,y=3.84g
则Na2SO4中硫酸根质量为3.84g﹣1.92g=1.92g,故硫酸钠质量为,H2SO4、Na2SO4的质量比1.96g:2.84g=49:71,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过量的质量是50g,此后生成的碳酸钡是由过量的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故BaCl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Ⅰ.(1)锥形瓶;
(2)CO2+2NaOH═Na2CO3+H2O;
(3)将产生的气体完全排入C、D中吸收;
(4)一定;
(5)W>0.234a;
Ⅱ.B。
15.有A~E五种稀溶液,分别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硫酸中的一种,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实验现象如下(硫酸钙视为可溶):
A+E→白色沉淀
B+C→白色沉淀
B+E→白色沉淀
C+E→有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H2SO4 。
(2)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
(3)写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
(4)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C和D溶液混合后,向其中加入下列试剂,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B (填序号)。
A.铁锈
B.酚酞试液
C.氢氧化铝
【分析】C和E有气泡产生,说明是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E还能与另外两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钡,故E是碳酸钠溶液,则C是稀硫酸,A和B中,有一种是氯化钙溶液,用一种是氢氧化钡溶液,而B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B是氢氧化钡,则A是氯化钙,剩下的D是氢氧化钠溶液。
【解答】解:(1)C和E有气泡产生,说明是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E还能与另外两种物质反应产生沉淀,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钡,则E是碳酸钠溶液,故C是稀硫酸,C的化学式为H2SO4;
(2)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
(3)A是氯化钙溶液,E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4)C是稀硫酸,D是氢氧化钠溶液,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C和D溶液混合后,根据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可知,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98:80,则氢氧化钠溶液有剩余,溶液显碱性,铁锈和氢氧化铝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酚酞试液变红,故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C和D溶液混合后,向其中加入下列试剂,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酚酞试液,故选:B。
故答案为:(1)H2SO4;SO4
(2)H2SO4+Na2CO3═Na2SO4+H2O+CO2↑;
(3)CaCl2+Na2CO3=CaCO3↓+2NaCl;
(4)B。
16.通过海水晒盐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较纯净NaCl晶体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是  过滤 。在操作Y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
(2)甲、乙、丙分别是①Na2CO3、②NaOH、③BaCl2三种试剂中的一种。请你写出一组合理的试剂添加顺序  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③①② (填序号)。
(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  NaOH、Na2CO3 (填化学式)。
【分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操作X能将沉淀和滤液分离,是过滤操作;操作Y是蒸发操作,在操作Y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2)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③①②。
(3)滤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OH、Na2CO3。
故答案为:
(1)过滤;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2)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③①②;
(3)NaOH、Na2CO3。
17.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Cl2↑+H2↑+2NaOH。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得到42.7g溶液,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0.2 g。
(2)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3)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分析】(1)根据图像中的数据来分析;
(2)根据氢气的质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生成氯气的质量,以及原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来分析。
【解答】解:(1)由图像可知,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g;
(2)设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是x,生成氯气的质量为y,原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z,
2NaCl+2H2OCl2↑+H2↑+2NaOH
117 71 2 80
z y 0.2g x
=,=,=
x=8g,y=7.1g,z=11.7g
答: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是8g。
(3)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23.4%。
答: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3.4%。
故答案为:
(1)0.2;
(2)8g;
(3)23.4%。
三.课后作业
1.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Ca3(PO4)2 B.NH4Cl C.NH4H2PO4 D.K2SO4
【分析】复合肥料是指: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
仅含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
仅含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
仅含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
【解答】解:A.Ca3(PO4)2中只有一种营养元素磷元素,不属于复合肥属于磷肥,故A错误;
B.NH4Cl中只有一种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误;
C.NH4H2PO4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正确;
D.K2SO4中只有一种营养元素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错误;
故选:C。
2.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样品高温煅烧,15分钟时称取15g固体于A烧杯中,30分钟时再称取15g固体于B烧杯中,各加入150mL足量水充分搅拌,分别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HCl与H2O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de表示B烧杯内物质的反应
B.ab段表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c点和e点CaCl2质量相等
D.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m1g时,A烧杯比B烧杯产生的CO2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以及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同时涉及到了图像分析的能力。
【解答】解:A.根据题目描述,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15分钟时取出的固体(A烧杯)比30分钟时取出的固体(B烧杯)含有更多的未分解的碳酸钙,各加入150mL足量水充分搅拌,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A烧杯中生成的氢氧化钙质量比B烧杯中生成的氢氧化钙质量少,再分别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生成的氢氧化钙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然后碳酸钙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可知B烧杯中氢氧化钙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比A烧杯中氢氧化钙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多且A烧杯比B烧杯中产生的气体多,故从图中可得出abde表示B烧杯内物质的反应,说法正确;
B.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15分钟时取出的固体(A烧杯)比30分钟时取出的固体(B烧杯)含有更多的未分解的碳酸钙,各加入150mL足量水充分搅拌,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A烧杯中生成的氢氧化钙质量比B烧杯中生成的氢氧化钙质量少,再分别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生成的氢氧化钙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根据图象可知,ab段表示的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的反应,说法错误;
C.由题可知,15分钟时取出的固体(A烧杯)比30分钟时取出的固体(B烧杯)含有更多的未分解的碳酸钙,各加入150mL足量水充分搅拌,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A烧杯中生成的氢氧化钙质量比B烧杯中生成的氢氧化钙质量少,最终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钙,由图像可知,c、e点时两个烧杯中的反应已经进行完全,e点时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大于c点时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故说明最终B烧杯中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大于A烧杯中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即c点与e点生成的氯化钙质量不相等,说法错误;
D.由题可知,15分钟时取出的固体(A烧杯)比30分钟时取出的固体(B烧杯)含有更多的未分解的碳酸钙,各加入150mL足量水充分搅拌,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则根据图象可知,ab段表示的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m1g时,并没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法错误;
故选:A。
3.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1甲、乙所示实验。为了探究甲、乙实验所得物质的成分,将乙实验中所得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进行图1中的丙实验,实验中测得烧杯内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甲中所得物质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和硫酸钠
B.乙实验所得沉淀质量为g
C.将b点时烧杯内溶液静置后,所得上层清液一定呈红色
D.c、d点对应的烧杯中所含离子种类相同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图2沉淀质量的变化,以及硫酸能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二氧化碳和水,据此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甲中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乙中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根据图2中的沉淀质量变化,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则ab段沉淀质量增加,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则bc段沉淀质量不变,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二氧化碳和水,由于碳酸钠和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37+12+16×3):(137+32+16×4)=197:233,则cd段质量增加,由此可知,甲实验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和硫酸,该选项说法正确;
B、设乙实验所得沉淀质量为x,则:
BaCO3+H2SO4=BaSO4+H2O+CO2↑△m
197 233 233﹣197
x (n﹣m)g

解得x=
该选项说法错误;
C、由前面分析可知,b点时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上层清液呈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D、cd段发生的反应为硫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碳和水,则该过程中溶液中的溶质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NaOH、BaCl2、KNO3
B.MgSO4、NaOH、稀HNO3、Ba(NO3)2
C.Na2SO4、稀HNO3、BaCl2、稀H2SO4
D.NaCl、AgNO3、Cu(NO3)2、稀HCl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FeCl3、NaOH溶液和BaCl2、KNO3溶液均不反应,无法鉴别BaCl2、KNO3,故选项错误。
B、MgSO4溶液与Ba(NO3)2、NaOH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硫酸钡、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无现象的是稀硝酸,将稀硝酸分别加入到两种沉淀中,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硝酸,氢氧化镁能溶于硝酸,可鉴别出硝酸钡、氢氧化钠溶液,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钡与硫酸钠、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硝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鉴别出稀硝酸、氯化钡,无法鉴别硫酸钠和稀硫酸,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铜溶液显蓝色,剩余三种溶液相互反应,硝酸银能与氯化钠、稀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生成两次沉淀的是硝酸银,无法鉴别氯化钠、稀盐酸,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已知:Mg(OH)2MgO+H2O,CaCO3CaO+CO2↑,某水垢为Mg(OH)2、CaCO3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称取25.8g此水垢,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点对应固体成分为MgO、Mg(OH)2和CaCO3
B.图中m=15.2
C.水垢中Mg(OH)2与CaCO3的质量比为29:100
D.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是MgO和CaCO3
【分析】根据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了水蒸气,固体的质量要减少;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固体的质量要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根据题意氢氧化镁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结合坐标图可知0﹣t1时刻是氢氧化镁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t1﹣t2时刻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x点部分氢氧化镁分解,碳酸钙未分解,即固体成分是MgO、Mg(OH)2和CaCO3,故A正确;
B、m点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即水垢分解完全,0﹣t1时刻是氢氧化镁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固体减少的质量=25.8g﹣24.0g=1.8g,即生成水的质量为1.8g,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
Mg(OH)2MgO+H2O
58 18
x 1.8g
,x=5.8g
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25.8g﹣5.8g=20.0g,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aCO3CaO+CO2↑
100 44
20g y
,y=8.8g
反应完后剩余固体的质量=24g﹣8.8g=15.2g,故B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水垢中Mg(OH)2与CaCO3的质量比5.8g:20g=29:100,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等于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钙元素质量=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剩余固体的质量=8g÷40%=20g,即氢氧化镁完全分解,碳酸钙部分分解,所以则剩余固体的成分是MgO、CaO和CaCO3,故D错误;
故选:D。
6.某粗盐样品中除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还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探究二:从滤液1中提取氯化钠固体(该探究中,微溶物不沉淀)
关于以上探究活动,有下列说法:①试剂甲是碳酸钠溶液,试剂乙是氯化钡溶液;②滤液1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氯化钙;③若向探究二所得的白色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④向滤液4中加入适量的试剂丙时有中和反应发生。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根离子可用钡离子来除杂,钙离子可用碳酸根离子来除杂,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往滤液1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含有氯化镁,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氯化镁。
硫酸根离子可用钡离子来除去,钙离子可用碳酸根离子来除去,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往滤液2中加过量的试剂甲,试剂甲是氯化钡溶液,试剂乙是碳酸钠溶液;由反应现象是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硫酸钠。
往滤液3中加过量的试剂乙(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是过量的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也可能是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滤液1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
若向探究二所得的白色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由于不存在硫酸钠,沉淀可能是碳酸钡或碳酸钙,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
往滤液4中加入适量的试剂丙,丙应为稀盐酸,过量的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
①试剂甲是氯化钡溶液,试剂乙是碳酸钠溶液,故说法错误。
②滤液1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故说法错误。
③若向探究二所得的白色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故说法错误。
④向滤液4中加入适量的试剂丙时,过量的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有中和反应发生,故说法正确。
故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1个。
故选:A。
7.向一定质量的Mg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依次滴加Ba(OH)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产生的沉淀有两种成分
B.c点溶液中有3种溶质
C.b点到c点发生了两个反应
D.原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12g
【分析】向一定质量的 MgSO4和 Na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硫酸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b点表示MgSO4、Na2SO4和Ba(OH)2恰好完全反应,b点之后继续加氢氧化钡,不再产生沉淀;接着再滴加HCl溶液,稀盐酸不和硫酸钡反应,但可以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和生成的氢氧化钠反应,也可以溶解氢氧化镁沉淀;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0~b表示有沉淀生成,且前半段斜率更大,证明生成的沉淀更多;由分析可知,a点时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产生的沉淀有两种成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加入稀盐酸前,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沉淀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镁,c点之前加入了稀盐酸但沉淀质量不变,说明稀盐酸在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反应,则c点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钡,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分析可知,b点到c点发生了两个反应,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滴加HCl溶液时,稀盐酸不能和硫酸钡反应,稀盐酸先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和生成的氢氧化钠反应,再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由图可知,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为:52.4g﹣46.6g=5.8g,
设原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x。
MgSO4+Ba(OH)2=BaSO4↓+Mg(OH)2↓
120 58
x 5.8g
x=12g
则原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12g,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
B.表示将浓硫酸加入水中
C.表示高温煅烧石灰石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分析】A.根据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进行分析;
B.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进行分析;
C.根据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D.根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不断减少,但不会低于7进行分析。
【解答】解:A.往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氯化银生成,随着氯化钠的不断加入,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也不断增加,直至硝酸银反应完生成的氯化银不再增加,故A正确;
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将浓硫酸加入水中时放热,温度升高,当浓硫酸完全溶解后,温度开始下降,但是不能下降到室温以下,故B错误;
C.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固体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不会等于零,故C错误;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不断减少,但不会低于7,故D错误。
故选:A。
8.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1)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  ①②⑤③④或②①⑤③④或②⑤①③④ (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2)加过量的Na2CO3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
(3)上述试剂中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  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 。
【分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形成氢氧化镁沉淀,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形成硫酸钡沉淀,钙离子和钡离子均可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因为要完全除去各杂质离子,所加试剂都应该过量,而碳酸钠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则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盐酸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则过滤掉沉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合理的而先后顺序为①②⑤③④或②①⑤③④或②⑤①③④。
(2)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3)题干中用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如果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会产生硫酸钠,就引入了新的杂质。
故答案为:
(1)①②⑤③④或②①⑤③④或②⑤①③④;
(2)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3)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
9.实验室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所含溶质分别是HCl、H2SO4、NaOH、BaCl2、CuSO4中的一种.首先判断出A为 CuSO4 溶液,理由是 溶液呈蓝色 .实验小组同学又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鉴别:
实验后观察到:A、B混合产生蓝色沉淀,A、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其余均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B为 NaOH 溶液,C与D反应方程式为 BaCl2+H2SO4═BaSO4↓+2HCl ,A与E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 不反应,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分析】首先根据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鉴别出硫酸铜;然后根据物质间的反应现象进行分析: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硫酸铜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钡又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故D是硫酸,E是盐酸,并依据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须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判断硫酸铜和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解答】解:
五瓶溶液所含溶质分别是HCl、H2SO4、NaOH、BaCl2、CuSO4中的一种,由于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所以首先可鉴别出A是硫酸铜溶液;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所以B是氢氧化钠溶液;根据A、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硫酸铜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可知C是氯化钡溶液;C、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钡又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故D是硫酸,E是盐酸;硫酸铜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因为二者的生成物中无气体、沉淀或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故答案为:
CuSO4;溶液呈蓝色;NaOH;BaCl2+H2SO4═BaSO4↓+2HCl;不反应,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0.已知A~E分别是铁、氢氧化钙、盐酸、碳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A与B反应能生成气体,E的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为  CuCl2 ;
(2)B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固体溶解,溶液变为绿色,有气泡产生 ;
(3)B和C反应的实质是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
(4)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分析】E的溶液呈蓝色,则E为氯化铜,A和B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也可以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和B从盐酸、碳酸钠和铁中选择,而氯化铜可与铁、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所以C和D从铁、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中选择,而铁只可以与盐酸和氯化铜反应,所以A或D有一个为铁,若A为铁,则B为盐酸,C只能是氯化铜,与E为氯化铜冲突,所以D为铁,铁只能与盐酸和氯化铜反应,则B为盐酸,盐酸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为碳酸钠,剩余C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符合上述逻辑框图关系,因此可知A为碳酸钠,B为盐酸,C为氢氧化钙,D为铁,E为氯化铜,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E的溶液呈蓝色,则E为氯化铜,A和B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可以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也可以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和B从盐酸、碳酸钠和铁中选择,而氯化铜可与铁、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所以C和D从铁、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中选择,而铁只可以与盐酸和氯化铜反应,所以A或D有一个为铁,若A为铁,则B为盐酸,C只能是氯化铜,与E为氯化铜冲突,所以D为铁,铁只能与盐酸和氯化铜反应,则B为盐酸,盐酸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为碳酸钠,剩余C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符合上述逻辑框图关系,因此可知A为碳酸钠,B为盐酸,C为氢氧化钙,D为铁,E为氯化铜;
故答案为:CuCl2。
(2)B为盐酸,D为铁,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显绿色,所以看到固体溶解,溶液变为绿色,有气泡产生;
故答案为:固体溶解,溶液变为绿色,有气泡产生。
(3)B为盐酸,C为氢氧化钙,是酸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实际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故答案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4)A为碳酸钠,C为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反应符合反应物相互交换组分生成新物质的特点,所以为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Na2CO3+Ca(OH)2=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11.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CuSO4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给该化工厂提供污水处理的参考,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废水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
(1)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多少?
(2)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分析】根据生成的硫酸铜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以及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进而确定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然后根据其所含溶质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设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x,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y
CuSO4+2NaOH=Na2SO4+Cu(OH)2↓
160 80 98
x 10%y 1.96g
==
x=3.2g
y=16g
则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16g=84g
设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z。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84g×10% 100gz

z=10.29%
答:(1)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3.2g;
(2)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29%。
12.将1.17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  3.4g 。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分析】根据氯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加入50g硝酸银溶液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以及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和所消耗的硝酸银的质量,进而求算B点的硝酸银的质量以及对应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x,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为y,所消耗的硝酸银的质量为z
NaCl+AgNO3=NaNO3+AgCl↓
58.5 170 85 143.5
1.17g z y x
===
x=2.87g
y=1.7g
z=3.4g
由于到B点,实际又加入了50g 硝酸银溶液,所以硝酸银的质量为3.4g
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
故答案为:
(1)3.4g;
(2)1.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6几种重要的盐学案
一.知识总结
1、三种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盐的概念:盐在水中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
盐 性质 用途
食盐(NaCl) 主要来自海水,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AgCl:NaCl+AgNO3=AgCl↓+NaNO3 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0.9%的氯化钠溶液即是医学上常用的生理盐水。
纯碱(Na2CO3) 又称纯碱或苏打,水溶液呈碱性,它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常带有10个结晶水,化学式为Na2CO3·10H2O,放在干燥的空气里,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 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玻璃、化工工业。
碳酸钙(CaCO3) 一种难溶于水的盐,是碳酸和氢氧化钙中和反应的产物:Ca(OH)2+H2CO3=CaCO3↓+2H2O;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即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2HCl+CaCO3=CaCl2+H2O+CO2↑ 重要的建筑材料,也可用于造纸、塑料、人造橡胶、食品等领域。
注意:Na2CO3·10H2O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此过程称为风化,是化学变化。
二、盐的性质
盐类的化学性质 一般规律 示例
跟某些金属的反应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CuSO4+Fe=FeSO4+Cu
跟酸的反应 盐+酸─→新盐+新酸 BaCl2+H2SO4 = BaSO4↓+2HCl
跟某些碱的反应 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KOH=K2SO4+Cu(OH)2↓
跟某些盐的反应 盐+盐─→两种新盐 NaCl+AgNO3=AgCl↓+NaNO3
某些盐加热能分解
注:盐与碱;盐与盐的反应都要求是可溶性的碱与盐。
三、盐的制取
酸+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复分解反应
1.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只有当沉淀、气体或有水生成时,才能发生。
(1)含义: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①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
②如果是盐与盐反应,盐与碱反应还要求反应物都能溶于水。
2.记常见溶解性表: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CO3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碳酸镁微溶,其余都难溶。
注:AgCl、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常见离子检验
1. SO42-的检验方法。SO42-遇硝酸钡溶液产生不溶于水或酸(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反应可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反应方程式:H2SO4 + Ba(NO3)2 == BaSO4↓+ 2HNO3
操作步骤:向未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溶液,如果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
2. Cl-的检验方法。Cl-遇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水或酸(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反应可用于检验Cl-)。
反应方程式:HCl + AgNO3 == AgCl↓+ HNO3
操作步骤:向未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HNO3溶液,如果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l-。
3. CO32-的检验方法。向待测试剂中加入稀盐酸,如有气体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盐中一定含有CO32-。
4. 铵盐(即NH4+)的检验:加入碱(NaOH、Ca(OH)2等)混合加热后,都有氨气(NH3)放出,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六、常见的化肥
1. 概念:化肥: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除了需要一定的光照、水分、空气和温度条件外,还需要从外界吸收各种养料。这些养料有些来自土壤、动物粪便、草木灰;有些则是人工合成的盐,它们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被称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2. 化学肥料主要包括含有氮元素的氮肥、含有P元素的P肥、含有K元素的K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等。
3. 常见的化肥
化肥 主要种类 主要作用 植物缺乏后的症状
氮肥 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尿素、硝酸盐等 氮肥含有组成叶绿素的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工业上常用酸与氨气反应制取氮肥:NH3+H2O+CO2==NH4HNO32NH3+H2SO4==(NH4)2SO4 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钾肥 硫酸钾、氯化钾、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植株长得矮小,叶片上带有许多褐斑。
磷肥 过磷酸钙(硫酸钙和磷酸二氢钙的混合物) 能促使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植株暗绿带红。
二.课堂练习
1.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2.为了使我省西部地区的农作物增强抗寒、抗旱的能力,专家建议最好施用磷肥.下列化肥适合在我省西部地区使用的是(  )
A.K2SO4 B.Ca(H2PO4)2 C.NH4NO3 D.KNO3
3.有一包只含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含量,小柯同学称取三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盐酸溶液100克,充分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与加入样品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反应)。
已知,Na2CO3与HCl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三次实验中,盐酸过量的是第三次
B.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比为53:21
C.若加入的Na2CO3和NaHCO3混合物质量为5.18克,则产生CO2的质量为2.64g
D.图中第三次实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NaHCO3、NaCl、Na2CO3
4.废液缸中剩有大量的稀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某同学取上层清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纵坐标(y)表示生成CO2的质量
B.反应进行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OA段是Na2CO3 和 CaCl2在发生化学反应
D.C点溶液的pH=7
5.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已知反应的产物如果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时灯光会变暗。下列灯光变化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试剂甲 试剂乙
A NaCl AgNO3
B H2SO4 Ba(OH)2
C HCl NaOH
D K2CO3 HNO3
A.A B.B C.C D.D
6.下表是小红同学用多种方法来鉴别物质的情况,所用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需鉴别物质 分别取样后所加试剂或方法
方法1 方法2
A 木炭粉和铁粉 观察颜色 稀盐酸
B NH4HCO3氮肥和K2SO4钾肥 加Ca(OH)2研磨并闻气味 稀硫酸
C 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HCl Zn
D 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Fe2O3 无色酚酞
A.A B.B C.C D.D
7.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MgSO4、NaOH、Ba(OH)2、NaNO3
B.HNO3、CuSO4、NaCl、NaOH
C.HCl、Na2SO4、Na2CO3、BaCl2
D.NaNO3、AgNO3、KCl、FeCl3
8.CaC2O4 H2O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见图。现有14.6gCaC2O4 H2O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8.9g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C2O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C.剩余固体成分为CaO和CaCO3的混合物
D.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1.1gCO2
9.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现有一包化学肥料,含有硝酸铵、氯化铵、硫酸铵和碳酸钾。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10.00g该固体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后,依次向其中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所得溶液中含有四种物质
B.C点所得溶液中含有五种离子
C.该化学肥料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19.5%
D.向E点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溶液将变为蓝色
10.向一定质量的H2SO4、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100gBaCl2溶液和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到b点的变化过程中,溶液的pH先不变后增大
B.图中a、b、c三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均为两种
C.图中沉淀质量m1与m2的关系为233m1=430m2
D.混合溶液中H2SO4、Na2SO4的质量比为49:71
1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的盐酸,②加过量的 NaOH 溶液,③加过量的 Na2CO3溶液,④加过量的 BaCl2溶液,⑤过滤。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②③④⑤① B.②④③⑤① C.④②③①⑤ D.④③②①⑤
12.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A、B、C、D、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
实验 A+B A+E B+C B+E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B ,C 。
13.X是常见的碳酸盐,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部分生成物省略。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C的化学式是
(2)写出图中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
14.碳酸钠在生活和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Ⅰ.工业上制得的纯碱,可能含有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和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①称量D装置质量为200g,将10.6g纯碱样品放入甲中,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活塞K3,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②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K3加入足量稀硫酸,待甲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
③一段时间后再次称量装置D,质量为204.84g。
(1)仪器甲的名称为 。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步骤②打开K1后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
(4)通过计算,可以判断纯碱样品中 含NaHCO3(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
(5)另取适量样品,加入ag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再将所得溶液蒸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W,当W满足 条件时,样品中含有NaCl。
Ⅱ.向一定质量的H2SO4、Na2SO4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溶液和4.24%的Na2CO3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pH=7
B.m=17.2
C.H2SO4、Na2SO4的质量比49:142
D.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12%
15.有A~E五种稀溶液,分别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硫酸中的一种,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实验现象如下(硫酸钙视为可溶):
A+E→白色沉淀
B+C→白色沉淀
B+E→白色沉淀
C+E→有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
(2)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C和D溶液混合后,向其中加入下列试剂,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填序号)。
A.铁锈
B.酚酞试液
C.氢氧化铝
16.通过海水晒盐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较纯净NaCl晶体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是 。在操作Y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2)甲、乙、丙分别是①Na2CO3、②NaOH、③BaCl2三种试剂中的一种。请你写出一组合理的试剂添加顺序 (填序号)。
(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 (填化学式)。
17.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Cl2↑+H2↑+2NaOH。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得到42.7g溶液,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
(2)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3)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三.课后作业
1.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Ca3(PO4)2 B.NH4Cl C.NH4H2PO4 D.K2SO4
2.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样品高温煅烧,15分钟时称取15g固体于A烧杯中,30分钟时再称取15g固体于B烧杯中,各加入150mL足量水充分搅拌,分别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HCl与H2O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de表示B烧杯内物质的反应
B.ab段表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c点和e点CaCl2质量相等
D.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m1g时,A烧杯比B烧杯产生的CO2多
3.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1甲、乙所示实验。为了探究甲、乙实验所得物质的成分,将乙实验中所得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进行图1中的丙实验,实验中测得烧杯内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甲中所得物质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和硫酸钠
B.乙实验所得沉淀质量为g
C.将b点时烧杯内溶液静置后,所得上层清液一定呈红色
D.c、d点对应的烧杯中所含离子种类相同
4.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NaOH、BaCl2、KNO3
B.MgSO4、NaOH、稀HNO3、Ba(NO3)2
C.Na2SO4、稀HNO3、BaCl2、稀H2SO4
D.NaCl、AgNO3、Cu(NO3)2、稀HCl
5.已知:Mg(OH)2MgO+H2O,CaCO3CaO+CO2↑,某水垢为Mg(OH)2、CaCO3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称取25.8g此水垢,加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点对应固体成分为MgO、Mg(OH)2和CaCO3
B.图中m=15.2
C.水垢中Mg(OH)2与CaCO3的质量比为29:100
D.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是MgO和CaCO3
6.某粗盐样品中除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还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探究二:从滤液1中提取氯化钠固体(该探究中,微溶物不沉淀)
关于以上探究活动,有下列说法:①试剂甲是碳酸钠溶液,试剂乙是氯化钡溶液;②滤液1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氯化钙;③若向探究二所得的白色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④向滤液4中加入适量的试剂丙时有中和反应发生。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向一定质量的MgSO4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依次滴加Ba(OH)2、HCl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产生的沉淀有两种成分
B.c点溶液中有3种溶质
C.b点到c点发生了两个反应
D.原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为12g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
B.表示将浓硫酸加入水中
C.表示高温煅烧石灰石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8.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NaOH溶液;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1)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 (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2)加过量的Na2CO3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试剂中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 。
9.实验室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所含溶质分别是HCl、H2SO4、NaOH、BaCl2、CuSO4中的一种.首先判断出A为 溶液,理由是 .实验小组同学又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鉴别:
实验后观察到:A、B混合产生蓝色沉淀,A、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其余均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B为 溶液,C与D反应方程式为 ,A与E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 .
10.已知A~E分别是铁、氢氧化钙、盐酸、碳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A与B反应能生成气体,E的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化学式为 ;
(2)B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B和C反应的实质是 ;
(4)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11.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CuSO4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给该化工厂提供污水处理的参考,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废水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
(1)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多少?
(2)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12.将1.17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 。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