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七上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上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学案
一.知识总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 →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测与评价 →合作与交流。
对照实验
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其中自变量是人为改变的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
设计原则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探究实验的注意点
①读题(划关键词):看什么,想什么
②对比:想到的知识与题目对比
③猜想:紧扣题意、科学合理……
④设计实验:紧扣猜想、科学可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经济环保、安全环保……
⑤结论:与猜想相呼应。
二.课堂练习(较为简单,不做分类)
1.1.9月1日,小李同学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宾王学校。他漫步于校园中,发现了很多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①为什么要把学校取名为宾王学校呢?
②为什么铁栏杆涂上白漆后不易生锈呢?
③为什么中午的太阳光总是最强烈呢?
④为什么很多自己的小学同学要就读于宾王学校?
⑤为什么学校里要种那么多植物呢?
根据一个月的《科学》学习,你认为《科学》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
A.①② B.②③ C.②⑤ D.③④
【分析】科学只能解决部分科学问题,即具有可验证性的问题,文学艺术问题不能用科学解决,宗教习俗等文化现象也不能用科学解决,此外哲学作为科学的上位问题,只能用科学验证,也不能解决,社会科学不能解决。
【解答】解:①为什么要把学校取名为宾王学校呢?属于社会问题;
②为什么铁栏杆涂上白漆后不易生锈呢?属于科学问题;
③为什么中午的太阳光总是最强烈呢?属于科学问题;
④为什么很多自己的小学同学要就读于宾王学校?属于社会问题;
⑤为什么学校里要种那么多植物呢?属于社会问题;
故选:B。
2.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
B.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
C.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D.杭州亚运会什么项目最好看
【分析】根据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活动过程去判断。
【解答】解: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探究的是种子的萌发条件,属于科学问题,故A错误;
B.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探究的是生物体的繁殖问题,属于科学问题,故B错误;
C.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探究的是光的折射原理,属于科学问题,故C错误;‘
D.杭州亚运会什么项目最好看,属于兴趣和爱好问题,是个人的主观认识,不属于科学问题,故D正确。
故选:D。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理由是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在经历190次失败之后,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  )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思考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和资料分析法等。
【解答】解:生物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实验。
故选:B。
4.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不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的是(  )
A.CT检查能发现人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
B.在互联网上可以在知识库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
C.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餐桌
D.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分析】A、根据CT检查的作用来分析;
B、根据互联网的作用来分析;
C、根据地沟油中含有有害物质来分析;
D、根据杂交水稻技术对于提高水稻产量的贡献来分析。
【解答】解:A、CT检查能发现人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对于预防疾病、保护人体健康是有益的,是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不合题意;
B、在互联网上可以在知识库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提高知识水平,是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不合题意;
C、“地沟油”中含有有害物质,“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餐桌会危害人体健康,是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害处,符合题意;
D、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是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不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
A.植物的开花现象 B.地震
C.经济运行规律 D.雨后的彩虹
【分析】科学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其一般程序大致分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
【解答】解:科学研究中的发现具有首创性,是前人从未发现或尝试的问题或领域,ABD属于科学研究范围,C经济运行规律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不属于科学研究范围。
故选:C。
6.今年暑假,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问天号路上问天之路。小科注意到火箭发射时周围有浓浓的白“烟”,他猜测这是水蒸发后形成的,而同伴则认为是发射时产生了某种物质。两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想和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获取事实与证据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权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解:小科注意到火箭发射时周围有浓浓的白“烟”,他猜测这是水蒸发后形成的,而同伴则认为是发射时产生了某种物质。两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建立猜想和假设。
故选:B。
7.小科用金属框拉出一个肥皂泡,她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她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
【解答】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作出假设。故选:B。
8.学校为了方便学生在各楼层安装了直饮水机。小明第一次在教学楼使用时,观察到机器上显示的温度为100℃,而从水嘴上接水后的杯子却不怎么烫手,为了确定水温到底有多高,他“用嘴轻轻地尝了一下”,发现水温只比体温稍高,“用嘴轻轻地尝了一下”这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说
C.收集事实和证据 D.制定探究计划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事实和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解:小明第一次在教学楼使用时,观察到机器上显示的温度为100℃,而从水嘴上接水后的杯子却不怎么烫手,为了确定水温到底有多高,他“用嘴轻轻地尝了一下”,发现水温只比体温稍高,“用嘴轻轻地尝了一下”这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收集事实和证据。
故选:C。
9.小科同学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B.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C.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D.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解答】解: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说法正确;
B、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说法正确;
C、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说法正确;
D、进入科学的世界,学习科学知识,领略科学的奥秘,除了要学好书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于实践,说法错误。
故选:D。
10.“你这瓜保熟吗?”,面对顾客的疑问,瓜摊老板习惯用手来“拍打西瓜”,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就“拍打西瓜”这个环节,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证据 D.得出结论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购买西瓜时,我们会用手来拍打西瓜听声音,然后根据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听声音”这个环节,根据声音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类似科学探究中的收集事实证据。
故选:C。
11.小明在生活中意外地发现:向杯中加水到杯口时,还能再向杯中加少量的水,而水并不溢出。他想如果轻轻放入回形针,到底能放多少个呢?他估计应该放10枚左右吧。于是他找来一盒回形针做实验,并得到了答案。就“他估计应该放10枚左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分析知道:小明在生活中意外地发现:向杯中加水到杯口时,还能再向杯中加少量的水,而水并不溢出。他想,如果轻轻放入回形针,到底能放多少个呢?他估计应该放10枚左右吧。于是他找来一盒回形针做实验并得到了答案。就“他估计应该放10枚左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
故选:B。
12.玻璃杯从一定高度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吗?”
B.“玻璃杯从一定高度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
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
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
【分析】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要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科学实验中发现问题,并且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解答】解: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吗?探究的意义不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玻璃杯从一定高度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探究的意义不大,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探究意义不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便于进行科学探究,有探究意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下表是小科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分析。
【解答】解:题干中小科通过表格记录的方法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的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是最明显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故选:B。
14.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 ACEF 。(填字母)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C.为什么会打雷?
D.杭州 2023 亚运会有几个场馆?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水为什么会结冰?
【分析】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学习方式。
【解答】解:A.风是怎样形成的?属于科学研究对象;
B.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不属于科学研究对象;
C.为什么会打雷?属于科学研究对象;
D.杭州 2023 亚运会有几个场馆?不属于科学研究对象;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属于科学研究对象;
F.水为什么会结冰?属于科学研究对象。
故答案为:ACEF。
15.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观察分为两种形式,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②用放大镜观察蜗牛;③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
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
⑦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⑧用刻度尺测科学书厚度
上述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③④⑥ 。
【分析】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解答】解: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借助显微镜观察属于间接观察;
②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观察属于间接观察;
③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属于直接观察;
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属于直接观察;
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属于间接观察;
⑥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
⑦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属于间接观察;
⑧用刻度尺测科学书厚度,属于间接观察。
故答案为:③④⑥。
16.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  自然现象 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  原因 和规律的学科。字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观察 、 实验 和思考。
【分析】根据科学研究的内容、学习科学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字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
故答案为:自然现象;原因;观察;实验。
17.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
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
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
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
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
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
B.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
C.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
D.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
(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 ③ 。
【分析】要探究“蜗牛是否有听觉”,首先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要针对蜗牛对声波的反应,要距离蜗牛50厘米处击掌,观察蜗牛的反应,为了实验的准确性,要多次重复实验,据此解答。
【解答】解:(1)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属于提出问题;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属于作出假设;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属于设计实验方案;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是获取实验结果;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属于得出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
故选:D;
(2)在安静的环境中,敲击蜗牛所在的桌子,观察的不是对声音的反应,而是对震动的反应,可见实验中的③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D;
(2)③。
18..小青同学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妈妈告诉他,我拿的 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1)提出的问题: 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种类是否有关 。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器材:三个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  等量 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杯中所剩水量 。将现象记入表中。
(5)应用:炎热的夏天,从吸水能力的角度看,应尽量采用  棉 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分析】(1)考查科学探究的实验思路;
(4)根据对比实验唯一变量原则分析回答此题,根据实验的目的推断实验现象;
(5)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解答】解:(1)根据科学探究的思路,需要先提出问题,再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疑问就是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种类是否有关;
(4)为了确保实验变量只有布的种类,所以加入水的量相同;然后观察杯中剩余水的量,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5)根据实验现象可知,棉类布料吸水能力强,所以选择棉类布料制作夏装。
故答案为:
(1)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种类是否有关;
(4)等量;杯中所剩水量;
(5)棉。
19.天花和牛痘的故事是科学探究中一次成功的案例。
(1)18世纪前,天花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传染病,但医生琴纳发现,养牛场的挤奶女工没有人患天花。挤奶工告诉他,她们挤奶时也会被感染牛痘(牛天花),但很快会痊愈,以后她们就不会再得天花了,于是琴纳产生一个想法(如图),这属科学探究中的  作出假设 环节。
(2)接种牛痘真的能预防天花吗?1796年5月的一天,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男孩的手臂上。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接着痘疱结痂脱落。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手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 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 。
(3)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人类也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现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
制需要对病毒经过灭活处理,且必须经过前后3期的临床实验后方可推广使用。由此你认为琴纳的研究忽视了什么问题? 需要重复实验 。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权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解答】解:(1)琴纳产生一个想法”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产生了免疫“是科学探究的作出假设环节;
(2)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男孩的手臂上,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手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
(3)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避免产生误差,琴纳必须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后方可推广使用。
故答案为:
(1)作出假设;
(2)接种牛痘能预防天花;
(3)需要重复实验。
20.阅读下文,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一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里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僧侣添油时的碰触,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这个吊灯每完成一次摆动地时间是否相同呢?他知道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果然,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时,他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猜测:无论灯摆的幅度有多大,它每次往返摆动的时间都相同。
回去后,他便把一个铜球悬挂在绳的一端,再把铜球拉到不同的高度(如图),让它开始摆动,并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居然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基本相同。由此,他提出:“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伽利略根据吊灯有节奏地摆动这个现象提出了什么猜测? 无论灯摆的幅度有多大,它每次往返摆动的时间都相同 。
(2)陈铭同学想重新做这个实验(用停表测时间)。
A.有以下器材:①一根长细线,②一段长木棒、③一块石块、④一个气球、⑤停表、⑥有横杆的铁架台。
你认为应选: ①③⑤⑥ (填编号)组成实验装置并实验。
B.为研究摆动幅度与摆动时间的关系,他应改变  摆动幅度大小 ,再测出物体摆动一次的时间。
【分析】(1)根据题文信息进行分析即可获得相关的猜测。
(2)根据题文信息及各用品的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题文信息可知,伽利略根据吊灯有节奏地摆动这个现象提出无论灯摆的幅度有多大,它每次往返摆动的时间都相同的猜测。
(2)根据题文信息可知,陈铭同学想重新做这个实验,需要选用一根长细线、一块石块、停表(测时间)、有横杆的铁架台(悬挂挂摆),故选①③⑤⑥组成实验装置并实验。
B.为研究摆动幅度与摆动时间的关系,他应改变摆动幅度大小后,再测出物体摆动一次的时间;
故答案为:
(1)无论灯摆的幅度有多大,它每次往返摆动的时间都相同;
(2)①③⑤⑥;
(3)摆动幅度大小。
三.课后作业
1.广袤天空,蕴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探索太空,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下列有关太空的问题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太空中哪颗星星最美
B.带入太空的水稻能否正常生长
C.铁的比热在太空中是否发生变化
D.从空间站带回植物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分析】根据科学问题的定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A.太空中哪颗星星最美?属于审美,不属于科学问题,故A错误;
B.带入太空的水稻能否正常生长?,探究生物生长规律,属于科学问题,故B正确;
C.新型材料在太空中会表现出什么性质?探究材料性质,属于科学问题,故C正确;
D.探究太空回收的植物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属于科学问题,故D正确。
故选:A。
2.入冬之后,温州各处的银杏树叶逐渐变黄,吸引大量游客。小明在欣赏美景时提出很多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
B.入冬之后银杏为什么会落叶
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时间为何不同
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有观赏价值
【分析】科学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权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活动过程。
【解答】解:A.秋天气温降低,很多树的树叶出现变黄现象,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有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B.想知道入冬之后银杏会落叶的原因,有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时间为何不同,有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
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有观赏价值,与审美有关,没有科学研究价值,不属于科学问题。
故选:D。
3.实验室中有一瓶无色液体,小明说它可能是酒精,小明提出打开瓶塞闻气味。对于“小明提出打开瓶塞闻气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方案 D.收集证据
【分析】科学探究源自问题的发现,经历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施方案(收集证据)→检验评价→合作与交流。如果收集的证据不支持假设,则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并重新验证。
【解答】解:“小明提出打开瓶塞闻气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的环节。
故选:C。
4.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的过程。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  )
A.琴纳对天花和牛痘的研究
B.小嘉探究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
C.小嘉探究使凹陷乒乓球复原的方法和原理
D.科学家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
【分析】根据对事物的探究和是对事物的发现的区别可知。
【解答】A.琴纳对天花和牛痘的研究,属于科学探究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B.小嘉探究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属于科学探究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C.小嘉探究使凹陷乒乓球复原的方法和原理,属于科学探究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D.科学家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属于发现景象,不属于科学探究的问题,符合题意。
故选:D。
5.小科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后来却开出了紫色的花。小科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对整个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A.“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是属于提出问题
B.“小科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是属于作出猜想
C.小科接下去的环节是“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D.小科的实验是失败的,因结果与假设不符合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A.“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是属于作出假设,故A错误;
B.“小科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是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故B错误;
C.小科接下去的环节是“修改假设,重新实验”,为坚持把问题弄明白对实验进行修改和调整,故C正确;
D.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不能说明实验是失败的,故D错误。
故选:C。
6.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  )
①用眼睛看
②用脑思考
③用仪器实验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分析】科学观察包括:借助感觉器官或仪器进行。
【解答】解:认识自然现象,进行科学观察可以借助感觉器官或仪器。
故选:D。
7.西瓜味甘汁多,清爽解渴,是盛夏佳果。在购买西瓜时,小科会用手来“拍打西瓜”,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就“拍打西瓜”这个环节,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证据 D.得出结论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在购买西瓜时,我们习惯用手来“拍打西瓜”,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就“拍打西瓜”这个环节,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为通过拍打所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成熟提供证据。C正确。
故选:C。
8.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验证方案、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假设、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⑥⑤③②①C.④③②⑥⑤① D.③④⑥①②⑤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④提出问题、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②制订计划、⑥获取事实与证据、⑤检验与评价、①合作与交流。
故选:C。
9.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作出解释
【分析】科学探究的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这是科学家们提出的猜想与假设,并没有去做实验或做结论,因此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
故选:B。
10.小明在学习了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后,对人的身高与头部高度关系也产生了兴趣,他通过上网搜索,得到以下数据:
人的年龄段 1岁 3岁 5岁 10岁 15岁 成人
身高与头部的比例 4:1 5:1 6:1 7:1 15:2 8:1
(1)通过上网查询得到以上数据,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获取事实与证据 环节。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探究结论: 从出生到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身高与头部的比例越来越大 。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可知。
【解答】(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通过上网查询得到以上数据,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取事实与证据环节;
(2)表格中的数据,1岁时身高与头部的比例4:1,15岁时身高与头部的比例15:2,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从出生到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身高与头部的比例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
(1)获取事实与证据;
(2)从出生到成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身高与头部的比例越来越大。
11.一天饭后,张子枫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1)提出的问题: 抹布的吸水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
(2)建立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探究所用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规格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  质量相同 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角度考虑,应比较  烧杯中所剩的水量 的多少。从而得出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是否有关。张子枫的实验记录如表。
(5)结论: 抹布的吸水能力强弱跟布料的材料有关 。
【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权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分析解答。
【解答】解:(1)根据题干信息“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可知,提出的问题是抹布的吸水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4)要比较不同材料布的吸水能力的强弱,应该控制倒入烧杯中的水量要相同,通过不同材料的布充分吸水后,根据烧杯中剩余的水量的多少来判断布料的吸水能力;
(5)根据张子枫的实验记录,我们发现棉的吸水能力最强,涤纶的吸水能力最弱,因此得出结论:抹布的吸水能力强弱跟布料的材料有关。
故答案为:
(1)抹布的吸水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4)质量相同;烧杯中所剩的水量;
(5)抹布的吸水能力强弱跟布料的材料有关。
12.2009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图,实验结果如表:
饮酒量测定次数 A不饮酒 B饮一杯啤酒 C饮二瓶啤酒
第一次 24.4 27.2 48.7
第二次 25.5 29.2 53.0
第三次 25.1 30.0 51.3
测量平均值 25 28.8 51
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的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请分析回答:
(1)林子和爸爸想要研究的问题是  饮酒对人的反应速度有影响吗 。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  慢 。
(3)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  实验人数 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分析】(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是否饮酒;
(2)对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3)该实验中应该增加实验人数做对照增加说服力。
【解答】(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是否饮酒,所以林子和爸爸想要研究的问题是饮酒对人的反应速度有影响吗?
(2)对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饮酒越多反应距离越长,人的反应速度越慢;
(3)该实验中实验对象只有一个没有可信度,应该增加实验人数做对照增加说服力。
故答案为:
(1)饮酒对人的反应速度有影响吗?
(2)慢;
(3)实验人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上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学案
一.知识总结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 →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测与评价 →合作与交流。
对照实验
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其中自变量是人为改变的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
设计原则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探究实验的注意点
①读题(划关键词):看什么,想什么
②对比:想到的知识与题目对比
③猜想:紧扣题意、科学合理……
④设计实验:紧扣猜想、科学可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经济环保、安全环保……
⑤结论:与猜想相呼应。
二.课堂练习(较为简单,不做分类)
1.1.9月1日,小李同学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宾王学校。他漫步于校园中,发现了很多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
①为什么要把学校取名为宾王学校呢?
②为什么铁栏杆涂上白漆后不易生锈呢?
③为什么中午的太阳光总是最强烈呢?
④为什么很多自己的小学同学要就读于宾王学校?
⑤为什么学校里要种那么多植物呢?
根据一个月的《科学》学习,你认为《科学》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
A.①② B.②③ C.②⑤ D.③④
2.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
B.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
C.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
D.杭州亚运会什么项目最好看
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理由是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在经历190次失败之后,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  )
A.调查 B.实验 C.观察 D.思考
4.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不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的是(  )
A.CT检查能发现人体内某些微小的变化
B.在互联网上可以在知识库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
C.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餐桌
D.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5.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
A.植物的开花现象 B.地震
C.经济运行规律 D.雨后的彩虹
6.今年暑假,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问天号路上问天之路。小科注意到火箭发射时周围有浓浓的白“烟”,他猜测这是水蒸发后形成的,而同伴则认为是发射时产生了某种物质。两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想和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获取事实与证据
7.小科用金属框拉出一个肥皂泡,她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她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8.学校为了方便学生在各楼层安装了直饮水机。小明第一次在教学楼使用时,观察到机器上显示的温度为100℃,而从水嘴上接水后的杯子却不怎么烫手,为了确定水温到底有多高,他“用嘴轻轻地尝了一下”,发现水温只比体温稍高,“用嘴轻轻地尝了一下”这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说
C.收集事实和证据 D.制定探究计划
9.小科同学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重要的方法
B.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C.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D.只要认真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能领略到科学的奥妙
10.“你这瓜保熟吗?”,面对顾客的疑问,瓜摊老板习惯用手来“拍打西瓜”,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就“拍打西瓜”这个环节,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证据 D.得出结论
11.小明在生活中意外地发现:向杯中加水到杯口时,还能再向杯中加少量的水,而水并不溢出。他想如果轻轻放入回形针,到底能放多少个呢?他估计应该放10枚左右吧。于是他找来一盒回形针做实验,并得到了答案。就“他估计应该放10枚左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12.玻璃杯从一定高度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吗?”
B.“玻璃杯从一定高度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
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
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
13.下表是小科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A.文字描述法 B.表格记录法
C.图形记录法 D.以上都不是
14.下列事物中,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是: 。(填字母)
A.风是怎样形成的?
B.我们学校有多少初一新生?
C.为什么会打雷?
D.杭州 2023 亚运会有几个场馆?
E.小鸡是如何出生的?
F.水为什么会结冰?
15.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观察分为两种形式,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②用放大镜观察蜗牛;③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
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
⑦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⑧用刻度尺测科学书厚度
上述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
16.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 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 和规律的学科。字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 和思考。
17.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
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
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
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
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
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 B.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
C.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 D.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
(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 。
18..小青同学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妈妈告诉他,我拿的 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1)提出的问题: 。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器材:三个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 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将现象记入表中。
(5)应用:炎热的夏天,从吸水能力的角度看,应尽量采用 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19.天花和牛痘的故事是科学探究中一次成功的案例。
(1)18世纪前,天花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传染病,但医生琴纳发现,养牛场的挤奶女工没有人患天花。挤奶工告诉他,她们挤奶时也会被感染牛痘(牛天花),但很快会痊愈,以后她们就不会再得天花了,于是琴纳产生一个想法(如图),这属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2)接种牛痘真的能预防天花吗?1796年5月的一天,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男孩的手臂上。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接着痘疱结痂脱落。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手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 。
(3)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人类也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现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需要对病毒经过灭活处理,且必须经过前后3期的临床实验后方可推广使用。由此你认为琴纳的研究忽视了什么问题? 。
20.阅读下文,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一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里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僧侣添油时的碰触,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这个吊灯每完成一次摆动地时间是否相同呢?他知道脉搏的跳动是有规律的,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面按着脉搏,一面注视着灯的摆动。果然,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时,他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猜测:无论灯摆的幅度有多大,它每次往返摆动的时间都相同。
回去后,他便把一个铜球悬挂在绳的一端,再把铜球拉到不同的高度(如图),让它开始摆动,并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居然每次摆动的时间还是基本相同。由此,他提出:“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并据此发明了钟表。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伽利略根据吊灯有节奏地摆动这个现象提出了什么猜测? 。
(2)陈铭同学想重新做这个实验(用停表测时间)。
A.有以下器材:①一根长细线,②一段长木棒、③一块石块、④一个气球、⑤停表、⑥有横杆的铁架台。
你认为应选: (填编号)组成实验装置并实验。
B.为研究摆动幅度与摆动时间的关系,他应改变 ,再测出物体摆动一次的时间。
三.课后作业
1.广袤天空,蕴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探索太空,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下列有关太空的问题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太空中哪颗星星最美
B.带入太空的水稻能否正常生长
C.铁的比热在太空中是否发生变化
D.从空间站带回植物的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2.入冬之后,温州各处的银杏树叶逐渐变黄,吸引大量游客。小明在欣赏美景时提出很多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入冬之后银杏叶为什么会变黄
B.入冬之后银杏为什么会落叶
C.不同地点的银杏叶变黄时间为何不同
D.哪个季节的银杏叶更有观赏价值
3.实验室中有一瓶无色液体,小明说它可能是酒精,小明提出打开瓶塞闻气味。对于“小明提出打开瓶塞闻气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方案 D.收集证据
4.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的过程。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  )
A.琴纳对天花和牛痘的研究
B.小嘉探究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
C.小嘉探究使凹陷乒乓球复原的方法和原理
D.科学家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
5.小科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后来却开出了紫色的花。小科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对整个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A.“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是属于提出问题
B.“小科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是属于作出猜想
C.小科接下去的环节是“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D.小科的实验是失败的,因结果与假设不符合
6.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  )
①用眼睛看 ②用脑思考 ③用仪器实验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7.西瓜味甘汁多,清爽解渴,是盛夏佳果。在购买西瓜时,小科会用手来“拍打西瓜”,然后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西瓜是否已经成熟。就“拍打西瓜”这个环节,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事实证据 D.得出结论
8.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验证方案、③建立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假设、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⑥⑤③②①C.④③②⑥⑤① D.③④⑥①②⑤
9.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作出解释
10.小明在学习了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后,对人的身高与头部高度关系也产生了兴趣,他通过上网搜索,得到以下数据:
人的年龄段 1岁 3岁 5岁 10岁 15岁 成人
身高与头部的比例 4:1 5:1 6:1 7:1 15:2 8:1
(1)通过上网查询得到以上数据,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探究结论: 。
11.一天饭后,张子枫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1)提出的问题: ?
(2)建立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探究所用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规格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 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角度考虑,应比较 的多少。从而得出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是否有关。张子枫的实验记录如表。
(5)结论: 。
12.2009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图,实验结果如表:
饮酒量测定次数 A不饮酒 B饮一杯啤酒 C饮二瓶啤酒
第一次 24.4 27.2 48.7
第二次 25.5 29.2 53.0
第三次 25.1 30.0 51.3
测量平均值 25 28.8 51
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的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请分析回答:
(1)林子和爸爸想要研究的问题是 。
(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 。
(3)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 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