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教案(表格式)-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教案(表格式)-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统编版高政选择性必修三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教学设计
课题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高二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联言推理的含义,选言推理的含义、种类,假言推理的含义、分类。 2.理解联言推理,选言推理的类型。 3.理解进行充要条件假言推理必须遵循的规则。 4.掌握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的区分。 核心素养: 1.正确理解联言推理的含义、种类,正确理解选言推理的含义、种类,正确认识假言推理的 含义、分类、规则。(科学精神) 2.遵循正确的规则,正确进行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公共参与)
重点 联言推理的含义,选言推理的含义、种类,假言推理的含义、分类。
难点 联言推理,选言推理的类型;进行充要条件假言推理必须遵循的规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回顾复合判断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 标 观看课件, 明确本课主 要目标 提 高 课 堂 效 率,帮助学生 梳理本课主要 内容
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教材51页探究与分享,引入本课第一个问题: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1.必要性: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将分别存在的 对象情况综合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有时又需要将对象的 某种情况从众多共存的情况中分割出来,实现认识由肯 定总体到突出重点的转化。这就需要运用联言推理。 2.含义: 联言推理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方法: (1)合成式: 积极思考, 分组讨论 结合示例, 把握进行联 言推理的方 法 通 过 学 生 讨 论,引导学生 形成对d联言 推理的基本认 识 通 过 示 例 讲 解,激发学生
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所有的 联言支都是真 的 ,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如果联言推理的前提分别断定了各个联言支是真 的,它的结论就能够断定由这些联言支所构成的联言判 断是真的。 前提为几个联言支,结论是这几个联言支组成的一 个联言判断。(合成式) 展示示例: 实现中国梦需要我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你的努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他的努力, 所以,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你、他的共同努力。 这个联言推理,其前提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分别存在,而 在结论中断定它们同时存在。 (2)分解式: 从联言判断与它的联言支的真假关系来说,如果一个联 言判断是真的,它的联言支就都是真的。 联言推理的前提断定联言判断是真的,它的结论就 能够断定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是真的。 前提为联言判断,结论是这个联言判断中的一个联 言支。(分解式) 课件展示示例: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 忧也。 所以,德之不修,是吾忧也。 这个联言推理由前提所断定的几种对象情况同时存在, 而在结论中断定其中的个别情况也存在。 结合示例, 把握进行联 言推理的方 法 分组讨论, 积极思考 结合课件展 示内容,阅 读教材,解 决基础问题 兴趣 通 过 示 例 讲 解,引导学生 掌握联言推理 的方法 同时示例引入 选言推理的知 识 引导学生自学
课件展示教材51页探究与分享,引入宣言推理及其方 法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1.必要性: 事物存在的可能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人们不可能对 其中的每种情况都通过实践来认识,这就需要运用选言 推理,在事物诸多可能情况中作出某种选择。 2.含义: 选言推理是依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种类: 选言判断分为相容的选言判断和不相容的选言判 断,选言推理也相应地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 选言推理。 相容的选言推理方法: 相容选言推理是前提中有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 选言推理。这种选言推理由于选言支之间是相容的,因 而不能通过肯定其中一个选言支或几个选言支之后,就 在结论中否定其他的选言支。所以,它只有一个正确式, 即否定肯定式。 (1)正确的推理结构(有效式):否定肯定式 只能是否定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 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 言支。 (2)无效式:肯定否定式 由于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断定其选言支至少有一个 是真的,在进行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如果肯定了选言判 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就不能必然地否定剩下 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展示示例 不相容选言推理方法: 由于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不可能都真,所以, 在进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就出现了两种情况: 通过示例讲 解,把握相 容选言推理 的特点 通过示例讲 解,把握不 相容选言推 理的特点 通过示例讲 解,把握假 言推理的特 点 注意区分四 个示例 引导学生进行 科学思维 通过生活化示 例,激发学生 探究兴趣 让学生在比较 中把握假言推 理的方法
①肯定否定式: 如果肯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 就可以否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否定肯定式: 如果否定了选言判断前提中的一部分选言支,结论 就可以肯定剩下的另一部分选言支。 展示示例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1.必要性: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如果把握了事物之间的条件 关系,并且确认了相关事实,就可以运用假言推理推断未 知的事物情况。 2.含义: 假言推理是依据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3.种类: 假言判断有三种类型,相应地,假言推理也分为充分 条件假 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 推理。 (1)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 课件展示教材54页探究与分享: 张经理对李某说:“不做完这项工作,你就不能离 职。”过了几天,李某把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了,要求 离职,张经理仍不同意。李某认为张经理失信,张经理 认为李某曲解了他的要求。 提问:李某是否曲解了张经理的要求 谈谈你的看 法。 解答:李某曲解了张经理的要求。张经理的话是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即如果不做完这项工作,就不 能离职。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由否定假言判断的前 件而在结论中否定假言判断的后件,是错误的推理结 引导学生了解 充分条件假言 推理。
构,李某认为自己做完了工作就可以离职,就是犯了这 个错误。 展示教材55页示例: 小芳与小玉相约:“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8点我 们在教学楼前会面,然后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第二 天上午,下起了小雨。小玉想,既然下雨了,小芳就不 会去图书超市买书了。于是,小玉去小芳的宿舍,想约 小芳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谁知小芳仍然去了图书超 市。两个人见面后,小玉责备小芳食言,小芳却说小玉 的推论不合逻辑。 这个事例中,包含着两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 明午超不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 买书, 买书, 第二天上午没有下雨, 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所以,她们一定会去图书超市所买以书,。她们一定不去图书超市买书。 阅读材料 注意区分四 个示例 结合示例进 行说明。 让学生在比较 中把握假言推 理的方法.
A 有 效 式 :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 定假。 肯定前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 示例: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所以,她们一定不去图书超市买书。 否定后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 示例: 如果明天上午不下雨,她们就一起去图书超市买书, 她们没有去图书超市买书, 所以,第二天上午下雨了。 B无效式: 否定前件,结论则不能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 示例:只有患者甲接受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没有接受做手术,
所以,患者甲的疾病不可能治愈。 肯定后件,结论则不能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 示例:只有患者甲接受做手术,他的疾病才能治愈, 患者甲的疾病没有治愈, 所以,患者甲没有接受做手术。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A有效式: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 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 定真。 否定前件,结论就可以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结论就可以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 B无效式: 肯定前件,结论则不能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结论则不能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推理依据: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 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前件假,后件就一定假。 反过来看,后件真,前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 定假。 有效式: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肯定前件式); 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肯定后件式); 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前件式); 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式)。 示例展示:见PPT 运用假言推理的意义: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联系体现着 结合示例进 行说明。
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依据正确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联系的假言判断进行 假言推理,人们可以推断出新的情况,可以预见事物的 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 前提。 演绎推理的要求: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是从真前提保 证推出真结论的推理。 这种“保证”是在遵循演绎推理的规则下得以实现的。 演绎推理的规则是人们通过无数次的思维实践而认识 到的。违背演绎推理的规则就不能保证从真前提必然推 出真结论。
课堂练习 积极思考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复合判断 演绎推理 联言 选言 假言- 合成式 分解式 相容一否定肯定式 自觉总结相 关知识
不相容 肯定否定式 否定肯定式
充分一→肯前、否后 必要一否前、肯后
充要一肯前、否后、否前、肯后
板书 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一、联言推理及其方法 二、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三、假言推理及其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