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8张PPT)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章末复习壹贰叁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物质的量知识导航本节重点本节难点金属钠放置于空气中,最终会变成什么物质?银白色金属钠(Na)O2①表面变暗(Na2O)H2O②白色固体(NaOH)表面变成溶液(NaOH潮解)CO2④白色块状物质(Na2CO3 10H2O)风化⑤白色粉末状物质(Na2CO3)交流·讨论H2O③探究课堂①钠与其他非金属反应2、钠的化学性质(1)在氯气中燃烧:现象:燃烧、产生白色的烟(2)与硫反应:现象:火星四射、发生爆炸2Na + Cl2 == 2NaCl2Na + S == Na2S点燃研磨探究课堂②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2Na + 2H2O = 2Na+ + 2OH- + H2↑探究课堂思考:(1)将金属钠投到CuSO4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现象:浮、熔、游、响、蓝色沉淀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2)将金属钠投到FeCl3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现象:浮、熔、游、响、红褐色沉淀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探究课堂2Na+2HCl=2NaCl+H2↑一般规律:遇酸酸优先,遇盐水在前(3)将钠放入盐酸中会反应吗,生成什么物质?Na2O + H2O = 2NaOHNa2O + CO2 = Na2CO32、氧化钠(Na2O)的性质和CaO相似。请写出Na2O分别与H2O、CO2、H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2HCl=2NaCl+H2O思考交流探究课堂Na2O碱性氧化物Na2O+H2O=2NaOHNa2O+2HCl=2NaCl+H2ONa2O+CO2=Na2CO3氧化钠的化学性质Ⅰ、与水反应生成碱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Ⅲ、与酸反应只生成相应的盐和水。探究课堂-1 -2 0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强氧化性能漂白结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放热,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可做漂白剂实验·探究2Na2O2+2H2O=4NaOH+O2↑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探究课堂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结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放热,生成氧气和碳酸钠。2Na2O2+2CO2=2Na2CO3+O2-1 -2 0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探究强氧化性能漂白探究课堂过氧化钠的用途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可用来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探究课堂III、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2Na2O2 + 4HCl = =4NaCl + 2H2O + O2↑思考: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吗?不是,因为过氧化钠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氧气。探究课堂步骤 Na2CO3 NaHCO3①加入几滴水②加10mL水③加1~2滴酚酞溶液初步结论 加水结块;放热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热量变化振荡时间长时可溶解固体量减少溶液变红(较深)溶液变微红色实验探究1溶解性: Na2CO3 > NaHCO3,溶液碱性: Na2CO3 > NaHCO3Na2CO3和NaHCO3的溶解性探究课堂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Na2CO3 NaHCO3操作和现象 取等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约1g)分别置于两支试管,同时加热,烧杯A和烧杯B的现象。 现象: 。 装置 结论 烧杯A无变化,烧杯B中溶液变浑浊2NaHCO3 Na2CO3+H2O+CO2↑△实验探究2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Na2CO3 NaHCO3现象 化学方程式结论 NaHCO3反应更剧烈,产生的气体多。Na2CO3+2HCl==2NaCl+H2O+CO2↑HCO3- + H+ = H2O + CO2 ↑CO32- + 2H+ = H2O + CO2↑NaHCO3+HCl==NaCl+H2O+CO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易与酸反应,但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剧烈。实验探究3利用与盐酸反应的快慢鉴别Na2CO3和NaHCO3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溶解性 水溶液碱性强弱 热稳定性 Na2CO3 >NaHCO3 与酸反应相互转化关系 Na2CO3 > NaHCO3Na2CO3 > NaHCO3CO32- + 2H+=H2O+CO2↑HCO3- + H+ = H2O+CO2↑Na2CO3NaHCO3/ NaOH△/ HClH2O + CO2小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思考1:怎样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⑴ 加热固体。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的是NaHCO3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2) 在固体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剧烈的是NaHCO3 。CO32- + H+ = HCO3- HCO3- + H+ = H2O + CO2 ↑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NaHCO3 。(3) 加入氯化钡或氯化钙,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O3 。CO32- + Ba2+ = BaCO3CO32- + Ca2+ = CaCO3探究课堂Na2ONaH2ONa2CO3CO2NaHCO3O2Na2O2NaOHO2H2OH2OCO2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小结H2O + CO2/ HCl/ NaOH探究课堂2、焰色试验是金属元素(可以是金属原子也可以是金属离子)自身具有的性质,是物理变化。注意:1、钠元素的焰色呈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探究课堂1、Cl2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2Na + Cl2 === 2 NaCl2Fe + 3Cl2 === 2FeCl3Cl2 + Cu === CuCl2点燃点燃点燃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探究课堂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HCl在空气中与水蒸气结合呈现雾状。H2+ Cl2 == 2HCl点燃HCl气体溶于水,就成为我们常用的盐酸探究课堂2、与水反应次氯酸(HClO)的性质①强氧化性 (消毒、漂白性 )②一元弱酸 (酸性比碳酸还弱)③ 不稳定易分解2HClO==2HCl +O2↑光照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不仅可以杀菌、消毒,还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的漂白剂。常温时,1体积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溶于水中的部分Cl2与水发生反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液氯与氯水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区别?探究课堂0-1+1实验将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振荡气体颜色消失溶液红色褪去Cl2 + H2O = HCl + HClO现象: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HClO+ NaOH = NaClO + H2OCl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次氯酸钠3、与碱反应探究课堂2NaOH+Cl2=NaClO+NaCl+H2O有效成分:NaClO2 Ca(OH)2+2Cl2==Ca(ClO)2+CaCl2+2H2O漂白粉、漂粉精漂白液有效成分: Ca(ClO)23、与碱反应探究课堂氯气跟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规律吗?氯气+碱 氯化物+次氯酸盐+水日常 Ca(ClO)2+CO2+H2O==CaCO3↓+2HClO工业 Ca(ClO)2+2HCl===CaCl2+2HClO漂白原理:(反应原理:强酸制弱酸)氯水、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的漂白作用都是反应生成的HClO探究课堂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氧化剂:MnO2MnO2 + 4HCl(浓)= MnCl2 +Cl2 + 2H2O△一定量的浓盐酸与过量MnO2 发生反应,能否把盐酸反应完?还原剂:HCl不能!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发生反应。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探究课堂实验室中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净化、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探究课堂固体与固体反应物,加热制气1.气体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例如:氧气等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混合制气,不加热例如:氢气、二氧化碳等探究课堂反应物中有液体,需加热例如:氯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石棉网导管双孔塞探究课堂洗气瓶:盛液体试剂球型干燥管:盛固体试剂U型干燥管:盛固体试剂硬质玻璃管加热条件下用固体除杂2.气体净化装置常用除杂(净化)装置如下:“大进小出”依据:气体及其所含杂质的性质探究课堂收集比空气重的气体收集难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3.气体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是否与水反应例如:氧气、氯气例如: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例如:氢气、氨气探究课堂4.尾气处理装置(如需要)难以吸收的可燃性气体处理,选用B。ACB说明:溶解速度不很快,溶解度也不很大的气体用装置A;少量尾气可以集于气球中,选用C;依据:气体的性质探究课堂(1)方法和结论:在被检验的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被检液中含有Cl-。或 在被检验的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则被检液中含有Cl-。(2)试剂AgNO3溶液、稀硝酸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 、 SO42-等三、氯离子的检验探究课堂Cl- + Ag+ = AgClCO32- +2 Ag+ = Ag2CO3Ag2CO3 +2H+ = 2Ag+ +CO2 + H2O加硝酸,以排除CO32-的干扰涉及到的相关反应:探究课堂三、物质的量与 NA、粒子数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粒子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探究课堂例:0.5mol O2中含有的氧分子数目是多少?氧原子数目是多少?解:O2 的分子数为N(O2) = n × NA= 0.5 mol× 6.02 ×1023mol-1= 3.01 × 1023氧原子数为N(O)= 3.01 ×1023×2= 6.02 × 1023探究课堂1. 1mol H2SO4中含有 molH、____ molS 、___ molO3 . 2NA个 H2 是 mol H2 ,含有____molH2. 1.5mol Fe2(SO4)3中含 molFe3+, molSO42-4、3.01×1023个H+相当于 mol H+21434.5240.55、1molSO42- 有 _____个 SO42-,所带电荷为————个NA2NA探究课堂6、0.5 mol H2O中 含有 个H2O,其中含 个H,含 个O,含 个原子,含__________个电子3.01×10236.02×10233.01×10239.03×10235NA探究课堂0.20.4NA0.80.8NA0.47、1.204×1023个H2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 ,含 mol H,含 mol O,含 个H,含 个O五、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mol)质量(g)摩尔质量(g/mol)探究课堂1、 24.5g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 1.50molNa2CO3的质量是多少?nH2SO4= =mH2SO4MH2SO424.5g98g.mol-1=0.25molmNa2CO3 = nNa2CO3 MNa2CO3=1.5mol X 106g.mol-1=159g探究课堂二、阿伏加德罗定律1、含义: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三同”定“一同”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2、适用范围:只适用于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3、依据: PV=nRT探究课堂A③>②>⑤>④>①探究课堂1:23:411:141:211:711:7探究课堂三、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2、单位:L / mol( L · mol-1 )3、公式: Vm=Vn4、影响 Vm 的因素:温度和压强5、标准状况下(0 ℃ 1.01 kPa),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即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 Vm≈ 22.4 L/mol。探究课堂1:11:15:34:114:11H2H2H2OH2O探究课堂物质的量浓度(CB)1. 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为 CBcB =nBV液2.表达式:溶液体积3.单位:mol / L 或 mol·L-1注意:同一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溶液体积无关。V溶液 ≠ V溶质 + V溶剂V溶液= =m溶液ρ液m溶质 + m溶剂ρ液探究课堂例题:某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 1.84g/cm3,计算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探究课堂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 、 、 、 。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探究课堂1. 容量瓶的使用a 规格:50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b 使用前检漏c 不能加热,不能久贮溶液,不能在瓶内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不能用于化学反应。d 规格选择:配制溶液时选择与所配溶液体积相等或稍大的容量瓶探究课堂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计算溶解洗涤转移定容摇匀转移称量装瓶探究课堂增大不变增大减小不变减小减小不变减小探究课堂增大不变增大减小不变减小减小不变减小减小不变减小探究课堂不变减小增大减小不变减小减小不变减小不变减小增大不变增大减小探究课堂1、等物质的量的CO与CO2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分子数之比____________原子个数之比__________含氧原子数之比________质量之比__________1:11:12:31:27:11探究课堂等质量的CO与CO2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分子数之比____________原子个数之比__________含氧原子数之比________质量之比__________11:711:711:1422:211:1随堂练习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 H++Cl-+HClOC.盐酸与AgNO3溶液反应:HCl+Ag+= H++AgCl↓D.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Cl-+Ag+= AgCl↓CNaNa2O2NaOHNa2CO3NaHCO32NaHCO3 Na2CO3+H2O+CO2↑△CO2 + 2OH- == CO32- + H2O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