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题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思 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 第7课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课标要求】阐述文化的含义,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确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能够对现实生活 中的文化与文明作出区分,知道文化 载体的含义。在对“文化”进行词源 考察、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发展 进步对个人、社会、民族、国家等的 影响,阐明文化的功能。
【学情分析】在第二单元结束后, 我们正式进入文化部分的学习,文化 部分相较于哲学部分,它的难度更小, 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更近,学生有基 础也有兴趣学习7.1《文化的内涵与功 能》。
【教材分析】第一框“文化的内 涵与功能”,包括两目。第一目“什么 是文化”阐述文化的内涵、文化与文 明的关系、文化的载体等;第二目“文 化的功能”,阐述文化对个人、社会、 民族、国家发展和进步的作用。两目 从两个角度阐释了文化的基本理论, 第二目对文化功能的分析是对文化与 经济、政治关系的具体化,阐明第一 目中提到的文化的反作用。
【设计思路】本课以电视作品《梦 华录》为教学线索,第一部分教学内 容借《梦华录》引出宋朝文化之美, 通过展示宋朝文化进而从不同角度剖 析什么是文化;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则 借助《梦华录》这部作品本身的闪光 点分析其出圈爆火给社会大众带来了 什么,从而分析文化的基本功能,由 《梦华录》再引出对近年来国风文化 热潮的思考,探究中华优秀文化可以 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什么,总结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认同、传承和发展共同的 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 基本观点科学分析文化的内涵、特征 与功能;
(3)法治意识:知道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宪法规定 的立法权。
(4)公共参与:积极参与健康有 益的文化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 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3—5分钟)
抛出互动话题:“今年爆火的《梦 华录》,你追了吗 ”通过以上的互动 问答引出本课第一部分内容。
二、新课讲授(25分钟)
(一)什么是文化——感受宋朝 文化之美
步骤1:播放视频素材,展示宋朝 文化之美,设置议题:
① 宋朝民众的各类活动和由其创造 的各领域成果都属于文化吗 如 何理解文化概念
② 宋朝文化为什么繁荣 繁荣的文 化又有何用
③ 宋朝的文化可以称为文明吗
④ 《东京梦华录》这本书本身是文化 吗
步骤2:师生一同探究议题:
议学提示①:从广义理解,宋朝民 众的各类活动和由其创造的各领域成 果都属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及成 果,属于文化范畴;从狭义理解,则 要区分宋朝民众的各类活动和成果所 属领域,只有相对于经济、政治活动 而言的精神现象才属于文化。
议学提示②:宋朝文化是民众社会 实践的产物,宋朝经济繁荣,政局稳
定,造就了丰硕的文化活动和成果;
繁荣的文化也会反作用于社会和个人: 如市井文化进一步助推宋朝商品经济 发展(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民众 对市井文化的认可也影响着当时人们 的文娱方式。(思想观念影响人的文化 实践与文化生活)
议学提示③:回答这个问题要先了 解文化与文明有什么区别与练习。回 答议题:宋朝文化中先进的部分属于 文明。
议学提示④:书籍本身并不是文化, 而是文化的载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一什么 是文化:文化的含义(广义+狭义); 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个人;文化 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文化需要载体。 对文化内涵进行总结,提醒学生一定 要从不同角度理解什么是文化。
设计意图:将知识点与实际案例 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 “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有一个更深 的理解。
总结完第一部分内容后,请同学 们思考:《梦华录》上线后15小时播 放量破2亿,9天破10亿。无论是热 度还是口碑,都是今年朝表性的破圈 剧集之一。那么,这部剧到底带给了 我们什么呢 由此导入第二部分内容。
(二)文化的功能——体会一部 优秀文艺作品的力量
步骤1:以图片+文字结合的形式 呈现《梦华录》的闪光之处,然后用 一张PPT 对前面展示的内容进行汇总, 设置议题:
《梦华录》的出圈爆火给社会大众 带来了哪些影响,彰显了文化的哪些 功能
步骤2:教师和学生结合《梦华录》 闪光点一览进行具体分析并总结知识 点二文化的功能——第一小点:文化
四大基本功能,并通过“开火车”将 四个基本功能记住。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得出结论,
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 课堂上将知识点的记忆落到实处。
步骤3:介绍完《梦华录》的出圈 爆火后,进而引出相关话题,近年来, 文艺作品的“国风”热潮势头正盛”, 并展示《只此青绿》领舞孟庆旸接受 采访时的发言:“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 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因为这是我们 根子里的东西。我们站在中国这片热 土上,能够弘扬咱们的传统文化,本 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提出问题:中华优秀文化可以给这个 国家和民族带来什么
步骤4:“根子里”“值得骄傲”— —血脉与灵魂、文化自信
总结知识点二文化的功能——第二小 点: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设计意图:将文化与国家相结合, 拔高课堂高度,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与 国家的关系,使学生的坚定中华文化 自信。
三、总结回顾(5分钟)
●文化含义:广义文化+狭义文化 文化是社会实践产物
(
文化的内福与功能
) (
文化是什么
(从不同角度把援
文化内涵)
)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与个人(三现是文化核心)
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能等同 ·文化要通过载体星现出来
(
文化的功能
)●四大基本功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对全课知
识点再记忆。
四 、巩固练习(10分钟)
1. 下 列 属 于 文 化 现 象 的 是 ( C )
①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② 三星堆遗址
③ 老君山金顶雪景
⑤ 神州十二号航天技术
⑥ 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⑦ 微企业
⑦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调研
⑧ 宋明理学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⑥⑧ C、②③④⑤⑧ D、③④⑤⑦⑧ 2. 随着近年特色小镇建设热的兴起,
文旅特色小镇游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 的选择。“做一回小镇青年,来一把精 神还乡”,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极具 民俗特色的精致小店、原汁原味的地 道美食……让人们感受到小镇文化的 独特魅力。这说明特色小镇文化(D)
①来源于小镇的历史建筑和美食
②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③反映了小镇人们的生活实践
④决定特色小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 见》提出,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把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 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 紧抓实抓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 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表明(A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 动
③廉洁奉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道德操守是党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 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了五四运 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 画卷,再现了那个时代中国的先进分 子和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 澎湃岁月,播出后圈粉无数。该剧圈 粉无数是因为它(C )
①面向未来,准确判断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发展趋势
②不忘本来,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精华
③弘扬爱国,以民族精神引发人们心 灵共鸣
④服务社会,以优秀产品丰富人的精
神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 筷子是中国人日常的饮食器物,筷 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垂垂 水线白封青,一箸能生两眼明。 ”一 饮 一啄, 一杯一箸间折射礼仪,展现文 化。这说明 (B )
A.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B. 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 的内容
C.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 器物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 本身
6.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见证奋 斗者永不停歇的脚步。不驰于空想、
不骛于虚声,在奔跑中奋力逐梦,做 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就一定能激活 蕴藏于梦想之中的创造伟力,迎来生 机勃勃的复兴气象。致敬新时代的奋 斗者,就是崇尚奋斗的精神。
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回望过去,没 有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新 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前行成就个人 的梦想,个人的脚步推动国家的进步, 中国人民以感天动地的奋斗,创造举 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程上再出发, 我们没有时间喘口气、歇歇脚,只有 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 的奋斗姿态,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把前 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 功能”相关知识,分析崇尚奋斗精神 的时代意义。
参考答案:
(1)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奋斗精神是
先进健康的文化,崇尚奋斗精神有利 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把前无 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优秀文化引领风尚,引导人们认识 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崇尚 奋斗精神有利于鼓励人民群众投身社 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创造举世瞩 目的中国奇迹,实现历史性飞跃。
(3)优秀文化能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 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崇尚奋斗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 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 力和综合国力。
(4)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 则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崇尚奋斗 精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 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检测学生 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已掌握知识 点的印象,对于薄弱知识点再讲解、 再理解、再掌握。
五、作业布置(1分钟)
练习册、知识点识记 【课后反思】
教师以电视剧梦华录为例讲授本 节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氛围 轻松,但是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 时间的把控还需改善。
【集备自评】
采用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的注 意力,整堂课的知识点讲解既清晰又 生动,但是视频稍微有一些音画不同 步 ,PPT的字体也可以再加大一些。
本节课采取议题式教学,问题的 设置与知识点有着紧密的联系,便于 学生轻松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PPT的 制作也十分精美,给学生美的享受, 但是对于文化自信这一知识点的探讨 可以继续往下加深,并与中国的文化 自信相结合,实现德育升华。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