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新课标要求通过阅读地形图、图像,观看影视资料,观察地形模型或实地考察等,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形态特征。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和海底主要地形的分布,观察地形分布大势。课标解读学习本节课后,要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观察、描述地形的基本状况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本节课教学课运用全球或区域资料,结合具体内容,设计不同教学情境,用地图、数据可视化资料,结合若干能够反映地理环境特点的素材,如世界的三极、世界地形之最、等创设教学情景。学习目标区域认知:了解五种地形的基本形态特征以及海底地形的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部位,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人地协调观:知道地形和发展农业、旅游业以及我们的生活、生产活动等息息相关。地理实践力:制作地形模型,加强对地形的感性认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激趣导入视频中有哪些世界之最?自主学习阅读P55,了解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完成P55“读图3.16”第2题。9279.36米任务一陆地地形地 形 类 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海拔高度 地面起伏 平 原高 原 山 地丘 陵 盆 地较低(200米以下平坦广阔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地面起伏小较高(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较 低坡度和缓地面崎岖不平四周高中间低较高(500米以上)读图3.17,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从海拔高度和地面起伏两方面比较五种地形。活 动判断A、B、C、D、E各点年在地形区分别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任务一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判断图片代表的地形类型。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任务二等高线地形图观看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过程,了解等高线的特点。任务二等高线地形图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等高线的概念: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海拔之差。等高距的概念:任务二等高线地形图120120110100AB① 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 ;② 同一地图上的等高距_____;③ 等高线均为______曲线;④ 等高线越稀,则坡度越 ;等高线越密,则坡度越 。相等相等闭合缓陡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稀缓密陡任务二等高线地形图——不同地形部位山峰鞍部陡崖山脊山谷AABCDE山峰任务二等高线地形图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任务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由海拔高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脊分水岭任务二等高线地形图山谷瞧,这里有什么?等高线由海拔低向海拔高处凸出山谷是集水区有河流发育读图探究山脊、山谷的判读读山脊和山谷等高线图,分别分析以下问题:1.根据ABCD四点的海拔,分析等高线的凸出方向。2.对比ECF三点的海拔,分析中间和两边的高低趋势。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山脊山谷凸高为谷,凸低为脊任务二等高线地形图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部位任务二等高线地形图陡崖适合的运动?可能出现的景观?攀岩瀑布等高线重叠瀑布形成条件:1.有河流的山谷;2.陡崖部位拓展延伸利用握紧的拳头记忆地形部位ABDCE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E——陡崖连一连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300200400200300400400300200课堂小结地形图的判读陆地地形:等高线判读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鞍部——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地陡崖——等高线重叠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地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课堂练习1.下面四幅景观图与地形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B.山地、丘陵、盆地、平原C.山地、盆地、平原、高原 D.山地、盆地、丘陵、平原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A. ①山地②高原③平原④丘陵 B.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盆地C. 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平原 D.①丘陵②山地③高原④丘陵cc课堂练习3.陆地地形中,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的广大地区,称为( )A. 山地 B. 高原 C. 平原 D. 丘陵4.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是( )A. 地面崎岖不平 B. 相对高度大C. 地面起伏小 D. 多被高原环绕5.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的地形类型是( )A. 丘陵 B.平原 C. 山地 D. 盆地BAB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上3.2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pptx 珠峰测高.mp4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mp4